2018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輔導課程
2018教師資格證考試群 :245885192 (點擊加群)
2019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524574854(點擊加群)
聯創世華統一客服熱線:4001105311
教師資格備考:高中語文——文言文常見特殊句式詳解
(一)判斷句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判斷句的形式 | 例句 |
「……者……也」句 |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鴻門宴》) |
「者」「者也」句 |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 (《小石潭記》) |
「也」字句 |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勸學》) |
無標誌句 |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②臣本布衣《出師表》 |
「為」字句 |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鴻門宴》) |
用「乃、即、則、皆、必」等副詞表 判斷,用「非」表否定判斷 | 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嶽陽樓記》) |
「是」字句 | 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辭》) |
(二)被動句——看清關鍵詞,翻譯成「被」的意思
被動句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係是被動關係,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被動句主要有以下形式:
被動句的類型 | 例句 |
「於」字句: 謂語+於 |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師說》) |
「見」字句: 見+謂語 | 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 |
「受」字句: 受+謂語+於 |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
「為」字句: 為+動詞 |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 |
「為……所」句 | ①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
「被」字句 |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
無標誌句 | ①感斯人言(《琵琶行》) ②而劉夙嬰疾病(《陳情表》) |
(三)省略句——分析上下文,補充成完整的句子
文言文語句中根據習慣,省略某詞或某種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有承前省、蒙後省、承賓省、對話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省略句主要有五種形式:
省略句的類型 | 例句 |
省略主語 | 沛公軍霸上,(沛公)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 |
省略謂語 | 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
省略賓語 |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之)以事(《鴻門宴》) |
省略介詞 | 列坐(於)其次(《蘭亭集序》) |
省略兼語 | 使(之)快彈數曲(《琵琶行》) |
(四)主謂倒裝句
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構成主謂倒裝句。翻譯時要根據語意、語氣表達的需要,適當調整主語、謂語的順序。主謂倒裝句主要有兩種形式:
主謂倒裝句的形式 | 例句 |
表疑問語氣 |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
表感嘆語氣 |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
(五)賓語前置句
現代文中賓語一般處於謂語之後用來回答是「誰」或是「什麼」的;而在古代漢語中,卻往往出現賓語放置在動詞謂語之前的情況,這種現象就叫賓語前置。其常見的類型有三種:
賓語前置句的類型 | 例句 |
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 | 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
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國也》) |
用「之」或「是」為標誌,強調賓語 |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②唯利是圖 |
(六)定語後置句
定語後置句是指為了強調和突出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把定語放到了中心詞之後的一種特殊的文言句式。定語後置句的形式主要有兩種:
定語後置的形式 | 例句 |
定語放在中心詞後,用「者」作為標誌詞 |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賦》) |
定語放在中心詞後,中間用「之」作為標誌詞 |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
(七)狀語後置句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結構經常放在謂語或主語之前,作句中或句前狀語;而在文言文中,這種介詞卻經常放在謂語動詞後面作補語。翻譯時,習慣上把它當作狀語,所以這種語法現象稱為狀語後置或介詞結構後置。狀語後置的形式一般有兩種:
狀語後置的形式 | 例句 |
用「於」字構成介詞結構 | 月出於東山之上(《赤壁賦》) |
用「以」字構成介詞結構 | 私見張良,具告以事(《鴻門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