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茶鄉武夷山一定要先說說它景色和旅遊,武夷山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稱福建第一名山 ,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裡,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有四個:天遊峰至桃源洞;九曲溪至武夷宮;一線天至虎嘯巖;大紅袍至水簾洞。因為景區比較多又比較分散,建議還是找個服務好的當地旅遊管家或導遊,如果是2日遊,建議遊玩當地最精華的幾個景區。天遊峰加一線天1天、九曲溪漂流1天、也很不錯的路線,武夷山的山很美,非常震撼!而九曲溪漂流如一顆夜明珠,同時又很寧靜,是心靈上的洗滌。當然時間夠的話,建議去看一下由張藝謀導演的《印象大紅袍》,講述大紅袍製作工藝及茶文化,閩南文化等。
武夷山也是三教名山, 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古代時期武夷巖茶都是由僧人製作的,這也是茶以禪,道等融合,有了禪茶一味。茶文化從此有了禪,道,乃至儒家文化。茶葉的發展也離不開僧人們的推動,在唐宋時期有僧人們創建「千人社」推動茶葉,茶文化發展。
而武夷山也是把旅遊和茶葉結合起來做得比較好的一個地方,讓旅遊業來帶動茶葉的發展。2018年4月份,武夷山茶旅小鎮項目正式立項,未來將打造以「茶產業、文化、旅遊、宜居」一體的特色小鎮,協同發展,做大做強。
說完武夷山的旅遊,我們再回歸正題說茶葉,武夷巖茶獨特的韻味,也得到不少明星的認可 :如胡歌,李小冉,汪涵等,其中以汪涵的一段話能包括武夷巖茶:茶是最適合一個人喝的,兩個人是頂點,三四個人根本就不是喝茶,是聊天了。茶也是可以靜靜跟它交流的東西,它可以讓人安靜,跟酒令人高漲不一樣。茶對我很重要,我希望跟它達到一種『互相思念』的境界,我希望喝懂它,它也希望我了解它。
一座山出兩種名茶,這個得益於武夷山天然的地理環境很適合茶葉的生長。中生代的地殼運動奠定了武夷山地貌的基本骨架。告性對武夷山地貌發育也很明顯,西部海拔1500m以上的山峰,基本上由堅硬的凝灰熔巖和流紋巖等構成,東部紅色砂頁巖地區則往往發育有較寬的谷地和盆地。所以武夷山豐富的地貌類型是地質構造、流水侵蝕、風化剝蝕、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的結果。
武夷山四季分明地處中亞熱帶,武夷山四季氣溫較均勻、溫和溼潤,年平均氣溫約12℃~13℃,1月均溫3℃左右,極端最低氣溫可達-15℃,7月均溫23℃~24℃;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福建省降水量最多地區。年相對溼度高達85%,霧日在100天以上。
氣候,土壤,溼度都完美達到產好茶的標準,武夷山有三個著名的茶村,分別是天心村,下梅村,桐木村,接下來就跟大家來講講這三個茶村。
一)天心村
地處武夷山景區核心部位。天心巖茶村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雨量充沛,茶區常年雲霧瀰漫,日照短。著名的茶葉生長的「三坑兩澗」在天心巖茶村地域內,村內的名勝古蹟「大紅袍」至今風採依舊。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天心巖茶的獨特內質。
二)下梅村
村口一座大石碑佇立,上刻「晉商萬裡茶路起點」八個大字。由下梅鄒氏先人共同開拓的這條「因茶而起、因茶而興、因茶而榮」的萬裡茶道,被喻為可與古絲綢之路媲美的重要國際商道。行走在下梅村中,空氣中處處散漫著茶的清香。一部《喬家大院》的熱播,讓這個古村落再一次喧囂起來,而這一切皆因為茶。
三)桐木村
星村鎮桐木村,桐木村是「正山小種發源地」。桐木關地勢高峻,冬暖夏涼,年均氣溫攝氏18度,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春夏之間終日雲霧繚繞,且土質肥沃。加上幾百年來群眾培育適宜當地生長的小葉種茶樹有性群體,正山小種紅茶便有了得天獨厚的鮮葉原料,也使芽葉具有了特殊的持嫩性。
天心村主要以巖茶為主,桐木村主要以紅茶為主,而下梅村最早的先輩也是靠茶謀生,現在的下梅村人也不忘初心,傳承著先輩的重任,繼續把武夷山茶做大做強。
武夷山巖根據生長條件不同有正巖、半巖、洲茶之分。正巖品質最著名,產於海拔高的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和流香澗、悟源澗等地,稱"三坑兩澗"品質香高味醇。半巖茶又稱小巖茶,產於三大坑以下海拔低的青獅巖、碧石巖、馬頭巖、獅子口以及九曲溪一帶,略遜於正巖。而崇溪、黃柏溪,靠武夷巖兩岸在砂土茶園中所產的茶葉,為洲茶。武夷巖茶的產地就是在這裡,也是這裡的特殊環境和氣候使武夷巖茶有著獨特的口味。
武夷山巖有正巖,半巖,洲茶之分,那武夷山紅茶也有正山和外山之分。正山小種之"正山",及表明是真正的"高山地區所產"之意,凡是武夷山中高海拔,桐木一帶所產的茶,均稱作正山,而武夷山附近所產的茶稱外山。"人工小種"計有坦洋小種、政和小種,古田小種、東北嶺小種等。
今天帶大家領略武夷山風光景色的美,同時也領略了武夷山茶葉的美,都說一山不容二虎,武夷山特有的包容性,讓武夷山巖茶和紅茶協同發展,共同為武夷山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習總說:「清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這樣的發展才會長久,要走綠色發展經濟之路,發展特色旅遊業,茶葉,民宿開發等第三產業和服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