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福建茶鄉系列,探訪美麗的武夷山,巖茶及紅茶的發源地

2020-12-05 芷韻茶話趣談

說到茶鄉武夷山一定要先說說它景色和旅遊,武夷山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稱福建第一名山 ,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裡,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有四個:天遊峰至桃源洞;九曲溪至武夷宮;一線天至虎嘯巖;大紅袍至水簾洞。因為景區比較多又比較分散,建議還是找個服務好的當地旅遊管家或導遊,如果是2日遊,建議遊玩當地最精華的幾個景區。天遊峰加一線天1天、九曲溪漂流1天、也很不錯的路線,武夷山的山很美,非常震撼!而九曲溪漂流如一顆夜明珠,同時又很寧靜,是心靈上的洗滌。當然時間夠的話,建議去看一下由張藝謀導演的《印象大紅袍》,講述大紅袍製作工藝及茶文化,閩南文化等。

武夷山也是三教名山, 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古代時期武夷巖茶都是由僧人製作的,這也是茶以禪,道等融合,有了禪茶一味。茶文化從此有了禪,道,乃至儒家文化。茶葉的發展也離不開僧人們的推動,在唐宋時期有僧人們創建「千人社」推動茶葉,茶文化發展。

而武夷山也是把旅遊和茶葉結合起來做得比較好的一個地方,讓旅遊業來帶動茶葉的發展。2018年4月份,武夷山茶旅小鎮項目正式立項,未來將打造以「茶產業、文化、旅遊、宜居」一體的特色小鎮,協同發展,做大做強。

說完武夷山的旅遊,我們再回歸正題說茶葉,武夷巖茶獨特的韻味,也得到不少明星的認可 :如胡歌,李小冉,汪涵等,其中以汪涵的一段話能包括武夷巖茶:茶是最適合一個人喝的,兩個人是頂點,三四個人根本就不是喝茶,是聊天了。茶也是可以靜靜跟它交流的東西,它可以讓人安靜,跟酒令人高漲不一樣。茶對我很重要,我希望跟它達到一種『互相思念』的境界,我希望喝懂它,它也希望我了解它。

一座山出兩種名茶,這個得益於武夷山天然的地理環境很適合茶葉的生長。中生代的地殼運動奠定了武夷山地貌的基本骨架。告性對武夷山地貌發育也很明顯,西部海拔1500m以上的山峰,基本上由堅硬的凝灰熔巖和流紋巖等構成,東部紅色砂頁巖地區則往往發育有較寬的谷地和盆地。所以武夷山豐富的地貌類型是地質構造、流水侵蝕、風化剝蝕、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的結果。

武夷山四季分明地處中亞熱帶,武夷山四季氣溫較均勻、溫和溼潤,年平均氣溫約12℃~13℃,1月均溫3℃左右,極端最低氣溫可達-15℃,7月均溫23℃~24℃;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福建省降水量最多地區。年相對溼度高達85%,霧日在100天以上。

氣候,土壤,溼度都完美達到產好茶的標準,武夷山有三個著名的茶村,分別是天心村,下梅村,桐木村,接下來就跟大家來講講這三個茶村。

一)天心村

地處武夷山景區核心部位。天心巖茶村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雨量充沛,茶區常年雲霧瀰漫,日照短。著名的茶葉生長的「三坑兩澗」在天心巖茶村地域內,村內的名勝古蹟「大紅袍」至今風採依舊。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天心巖茶的獨特內質。

二)下梅村

村口一座大石碑佇立,上刻「晉商萬裡茶路起點」八個大字。由下梅鄒氏先人共同開拓的這條「因茶而起、因茶而興、因茶而榮」的萬裡茶道,被喻為可與古絲綢之路媲美的重要國際商道。行走在下梅村中,空氣中處處散漫著茶的清香。一部《喬家大院》的熱播,讓這個古村落再一次喧囂起來,而這一切皆因為茶。

三)桐木村

星村鎮桐木村,桐木村是「正山小種發源地」。桐木關地勢高峻,冬暖夏涼,年均氣溫攝氏18度,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春夏之間終日雲霧繚繞,且土質肥沃。加上幾百年來群眾培育適宜當地生長的小葉種茶樹有性群體,正山小種紅茶便有了得天獨厚的鮮葉原料,也使芽葉具有了特殊的持嫩性。

天心村主要以巖茶為主,桐木村主要以紅茶為主,而下梅村最早的先輩也是靠茶謀生,現在的下梅村人也不忘初心,傳承著先輩的重任,繼續把武夷山茶做大做強。

武夷山巖根據生長條件不同有正巖、半巖、洲茶之分。正巖品質最著名,產於海拔高的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和流香澗、悟源澗等地,稱"三坑兩澗"品質香高味醇。半巖茶又稱小巖茶,產於三大坑以下海拔低的青獅巖、碧石巖、馬頭巖、獅子口以及九曲溪一帶,略遜於正巖。而崇溪、黃柏溪,靠武夷巖兩岸在砂土茶園中所產的茶葉,為洲茶。武夷巖茶的產地就是在這裡,也是這裡的特殊環境和氣候使武夷巖茶有著獨特的口味。

武夷山巖有正巖,半巖,洲茶之分,那武夷山紅茶也有正山和外山之分。正山小種之"正山",及表明是真正的"高山地區所產"之意,凡是武夷山中高海拔,桐木一帶所產的茶,均稱作正山,而武夷山附近所產的茶稱外山。"人工小種"計有坦洋小種、政和小種,古田小種、東北嶺小種等。

今天帶大家領略武夷山風光景色的美,同時也領略了武夷山茶葉的美,都說一山不容二虎,武夷山特有的包容性,讓武夷山巖茶和紅茶協同發展,共同為武夷山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習總說:「清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這樣的發展才會長久,要走綠色發展經濟之路,發展特色旅遊業,茶葉,民宿開發等第三產業和服務來。

相關焦點

  • 武夷巖茶喝了那麼多,究竟何謂「巖韻」?
    而它不為常人所知的另一個地標性身份,是武夷巖茶中的上品「正巖茶」主產區之一。站在燕子窠舉目四望,綿延的青山雲霧繚繞,綠樹翠竹之下是一畦畦同樣翠綠的茶田,蜿蜒的九曲溪在不遠處迤邐而行,微風拂過,陣陣清香沁人心脾。陪同採訪的武夷山「首席」巖茶董事長楊文春告訴記者,在這片不算太大的燕子窠茶場,一場或會給武夷巖茶帶來重大改變的試驗正在這裡悄然進行。
  • 福建第一高山:世界頂級產茶基地,品種數位居全國首位
    實際上,除了鐵觀音之外還有諸多世界頂級的茶葉,諸如各種巖茶、大紅袍、正山小種等諸多名茶都福建特產,並且這些品種多達幾十種的茶都產自福建第一高山上。武夷山核心區屬於南平市,是一處風光秀美的寶地,擁有特有的海拔高度、經緯度以及溼度形成了世界罕見的小氣候,而這種小氣候特別適合巖茶類的生產,甚至有的品種茶離開了武夷山就根本無法生長。故而,武夷山是中國乃至世界的茶山鼻祖。在廣大遊客眼中的武夷山是一處風光秀美的旅遊勝地,也是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反正地位舉足輕重。
  • 1斤武夷巖茶520萬!央視重磅調查福建「天價」茶!最新發聲
    福建日報福建日報微信7月15日訊(記者 鄭雨萱)近日,央視財經頻道《315在行動》欄目報導「天價武夷巖茶調查」專題,引發各界熱議。回顧央視近日報導近幾年來,武夷山的巖茶,風頭很足,簡單的一盒茶葉,動輒就是所謂大師手工製作,著名坑口的原料,每斤上萬元、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很多消費者都在發出疑問,這些充滿傳說、故事連篇的天價巖茶,真的值那麼多錢嗎?央視315在行動的記者走進了武夷山茶區進行了調查。
  • 不同火功的巖茶,葉底該是什麼顏色才算標準呢?這裡藏著認識誤區
    我聽完後,心裡很不爽。拋開看葉底不能100%看出巖茶火功不說。這「顏色不夠黑」,就說明焙火不夠足,沒焙透。真的是太冤了。呵,我要給武夷山胡歌打電話告狀。按我看是黑褐色吧。」然後,又私信了巖茶教母瑩老師,她發來好幾條語音消息。「巖茶葉底該是什麼顏色,這你不能看火功啊,要看發酵程度。」「這不是講六大茶類裡,綠茶綠葉清湯,紅茶紅葉紅湯嘛,巖茶是半發酵茶,理論上是綠葉紅邊。」
  • 舌尖上的小康|帶你看看,火爆的巖茶是啥樣?
    位於福建北部的武夷山保存了世界上同緯度帶最好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如果說,武夷山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一塊風水寶地那麼,巖茶則是武夷山賜給人們的一塊寶藏月15日,武夷山星村鎮黃村茗川世府生態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茶藝師在做茶青。
  • 武夷巖茶入門知識:巖茶三十問,全面詳解,讓你徹底了解!
    大紅袍屬武夷巖茶最具代表的產品,同時由於大紅袍知名度高,往往很多人將武夷巖茶統稱為大紅袍,正如鐵觀音一樣,其實武夷巖茶中有三百多個品種,分為無性系灌木如肉桂,無性系小喬木如水仙,及名叢、優良名叢。 另外我們說的武夷巖茶多指武夷山產的烏龍茶。
  • 什麼是巖茶,和石頭有關嗎?
    非常時期,宅家學點茶文化(不扎堆 雲聚會)茶識掃盲班:什麼是巖茶,和石頭有關嗎?武夷巖茶在我國六大茶類中被歸為「青茶」一類,但人們不常說「青茶」,更偏愛「烏龍茶」這種說法。在福建,南有烏龍鐵觀音,北有烏龍武夷巖茶,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巖茶?
  • 從水仙、肉桂,到大紅袍,數數這些年巖茶界的那些「重口味」炒作
    嚯,還以為是什麼呢,原來是徹頭徹尾的外山高香網紅茶!不得不說,這種玩「專供」、「內部分享」、「僅限**銷售」等噱頭的巖茶,確實深諳了人性的弱點。有關「得不到」和「已失去」,最能撩人心。這玩炒作,玩噱頭,玩的就是人性!
  • 解碼武夷巖茶的山場密碼,牢牢記住這些,避免喝得一頭霧水
    原創 | 義芳君說茶1、前期熱播的央視大片《航拍中國(第二季)福建篇》一開場,在無人機的宏大視角下,綠意盎然的武夷山國家自然風景區如同捲軸山水畫般徐徐展開。三十六峰、九十九巖,沿著九曲十八重溪一路逶迤向北。丹山碧水,崖峰凸立,谷底坡上大大小小茶園錯落有致。
  • 巖骨花香,烏龍茶中的幾種極品巖茶
    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其製作工藝介乎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包括:殺青、萎凋、做青、炒青、包揉、揉捻、乾燥等工序,其中搖青和半發酵是形成烏龍茶的關鍵。而在烏龍茶眾多的種類中,有一朵「奇葩」,它就是巖茶。巖茶因"巖巖有茶,非巖不茶"而得名,以"巖骨花香"的獨特巖韻著稱。
  • 巖茶金牡丹,以「香」動茶客
    牡丹,被譽為「花中之王」,歷朝歷代都有文人墨客寫下詩句稱讚牡丹花的美麗。劉禹錫留下「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文字;歐陽修發出「天下真花獨牡丹」的感嘆。金牡丹,不但用了「牡丹」二字,更冠以「金」字。是何德何能,讓這款現代培育出的新品種巖茶敢用此命名。
  • 武夷山幣五大設計要點,必須知道|九曲溪|隱屏峰|玉女峰_網易訂閱
    武夷山大紅袍,是中國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狀元」之美譽,乃巖茶之王,堪稱國寶,產於福建省武夷山,以精湛的工藝特製而成。大紅袍,茶之王者也。生於武夷峭崖懸壁之間。自然純粹,品高自顯,向謂「巖茶之首」。大紅袍臻武夷山川靈秀之所鍾,蘊巖骨花香至味為涵,口碑極佳,備受茶友青睞。而今大紅袍品牌聲譽與日俱增,「大紅袍、紅天下」,名不虛傳。
  • 福建南平實施品牌建設工程紀實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春風萬裡,我在「武夷山水」等你!  庚子年臨近中秋,茶香、桂花香瀰漫著南平武夷山的每個角落。  馬雲在一家茶企手拿水篩「搖青」、在一茶館品茶的照片和視頻刷爆手機朋友圈。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與阿里巴巴聯合發布中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首批發布的9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累計高達3000億,其中,福建共有武夷巖茶、琯溪蜜柚、武夷紅茶3個地理標誌產品入選中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2020年標杆品牌。馬雲此行正是衝著武夷巖茶、武夷紅茶這兩個標杆品牌而來。
  • 臺灣茶種源於福建?兩岸名茶泉州亮相
    在中國的綠茶、烏龍茶、紅茶、白茶、黑茶、黃茶等六大茶類,以及再加工的花茶、茶飲料、茶食品中,紅茶、烏龍茶、白茶、花茶均發祥於福建。福建是中國烏龍茶的故鄉,也是中國第一大茶葉大省。   至2006年,福建茶業已連續多年蟬聯茶葉總產、單產、良種普及率、特種茶數、茶類發祥地、茶樹良種數量、銷售總額、市場佔有率等八大指標全國第一。
  • 從武夷紅茶分類說起,買茶不踩坑
    看到這,列位看官們心裡估計在暗想,怎麼桐木紅茶的分類這麼多,還以為就只是正山小種和金駿眉呢。其實這就跟人類的區分那樣,往大了說無非是男人和女人。但往細了去分,中國人,歐洲人,福建人,青年男子,老奶奶等,同樣能細分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