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握晶片「利器」斬向華為,一文改變你對晶片的認知!

2020-12-04 簡讀AI

近年來,美國為了限制中國科技的發展,不斷利用其技術優勢對中國科技企業實施打壓,先是對中興開出巨額罰單,又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限制對華為的出口,令美國意想不到的是,華為竟早有準備,沒有因為晶片的斷供產生惡劣的影響,著實為中國科技企業長臉。因此晶片技術越來越火熱,成為大家關注的一個焦點。為了讓大家對晶片了解的更加深入,接下來將圍繞晶片為大家展開一系列的科普內容。

本期科普的主題是為大家講解什麼是晶片?晶片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提起什麼是晶片,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腦補晶片的樣子,但實際上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見過晶片真正的樣子。有些見過計算機內部結構的人可能感覺在機器內的各種板子上那些"黑方塊"就是晶片。

但是這個認知的不準確的,因為大家看到的其實是晶片經過包裝處理過後的樣子,我們將黑色包裝去掉之後,在放大鏡下觀察,這個帶有密密麻麻紋理和元器件的綠板子才是晶片的真實面貌。

我們知道了這個綠板子就是晶片,但是這個綠板子是什麼呢?

晶片又稱集成電路,是指通過一系列特定的加工工藝,將電晶體、二極體等有源器件和電阻、電容等無源元件按照一定電路連接起來,集成到半導體晶片上,封裝在一個外殼內,執行特定功能的電路。因為晶片主要由半導體器件構成,我們有時會說晶片是半導體元器件的統稱。

講到這裡相信大家都對晶片有了初步的認知,如果不清楚再給大家總結一遍:

晶片是一個綠油油的板子;晶片是一個能執行特定功能的電路。如果還是沒有概念,我只能勸你——多吃點核桃吧!

言歸正傳,晶片作為可以執行特定功能的電路最大的作用就是為各種機器、設備做數位訊號的處理和運算。

手機:麒麟990、驍龍865等;

通訊:5G通訊晶片等;

計算機:CPU、內存、顯卡等。

現在,晶片不僅在工、民用電子設備如手機、電視機、計算機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在軍事、通訊等方面也得到廣泛的應用,已經成為現代信息社會的基石。說到這估計多少會有點懵!

電路還能做運算?

這是怎麼做到的?

容我慢慢道來。

前面說晶片主要由半導體器件構成,而其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半導體器件就是電晶體。電晶體作為一種可變電流開關,能夠基於輸入電壓控制輸出電流。以今天還大部分使用的PN結型電晶體為例。PN結形成原理大致如下:

我們拿出一塊本徵半導體(一種完全純淨的、結構完整的半導體晶體)矽,矽是什麼?就是沙子(二氧化矽)的主要成分,把沙子融化,然後還原就能把矽單質拿出來。

拿出單質矽之後,我往左側摻入少量三價元素雜質,比如硼,在右側摻入少量五價元素雜質,比如磷。

摻入雜質之後,因為矽的結構最外層有四個電子。硼原子只有三個價電子,它與周圍的矽原子形成共價鍵,因缺少一個電子,在晶體中便產生一個空位,當硼原子接受來自其他矽原子之間的共價鍵中的價電子時,就填補了這個空位,使硼原子成了不能移動的負離子,而原來的矽原子的共價鍵則因缺少一個電子,形成了空穴(空穴又稱電洞,空穴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指共價鍵上流失一個電子,最後在共價鍵上留下空位的現象),以空穴導電為主,我們稱之為P型半導體(空穴型半導體)。

磷原子則有五個價電子,它與周圍的矽原子形成共價鍵,就多出來一個電子,以電子導電為主,我們稱之為N型半導體(電子型半導體)。

當我們摻入雜質之後,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都具有了導電性,但由於根據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的特性,可知在它們的交界處就出現了電子和空穴的濃度差異,電子和空穴都要從濃度高的區域向濃度低的區域擴散,它們的擴散使原來交界處的電中性被破壞形成PN結。

PN結具有一個特性—單向導電性

當給PN外加電壓時,只有左側加正極右側加負極時電流才能流過,如果右側加正極、左側加負極電流是流不回來的。

二極體就是由一個PN結加上相應的電極引線及管殼封裝而成的。

通過二極體(PN結)的單向導電性我們就可以實現一些功能,比如實現與門的功能。與門是實現邏輯"乘"運算的電路,有兩個以上輸入端,一個輸出端。

只有當所有輸入端都是高電平(邏輯"1")時,該電路輸出才是高電平(邏輯"1"),否則輸出為低電平(邏輯"0")。其二輸入與門的數學邏輯表達式:Y = AB,對應的真值表如下:

常見的邏輯門除了"與"門之外還有"或"門,"非"門,"異或"(也稱:互斥或)等等。常用邏輯門可以相互組合成"與非"門、"或非"門甚至更為複雜的邏輯門運算。通過控制高、低電平(分別代表邏輯上的"真"與"假"或二進位當中的"1"和"0"),就可以實現邏輯運算。晶片的運算、處理方式大致就是如此。

與普通機械開關(如Relay、switch)不同,電晶體利用電信號來控制自身的開合,所以開關速度可以非常快,再加上單位面積內可放置的晶片數量極大, Intel 10nm處理器Core i3-8121U,電晶體密度達到了每平方毫米1.008億個,要注意的是單位是每平方毫米(等於0.01平方釐米),而且這裡的10nm不是指電晶體的大小,而是電晶體和電晶體之間導線連線的寬度,簡稱線寬,所以晶片才可以擁有非常快的計算速度。

本期內容就先到這裡,歡迎大家交流指正,下期將和大家聊聊晶片的前世今生,看看晶片的發展演變之路。

相關焦點

  • 超越華為!THD89晶片甩海思晶片十條街,或將改變中國手機
    更有「買華為等於愛國,不買不是中國人」等道德綁架言論喧囂直上。客觀分析諸般言論的產生原因1.小米手機採用的晶片的確以高通晶片為主,而華為(包含榮耀)採用晶片多為自家研發的海思晶片。2.是小米拒絕使用國產晶片嗎?
  • 三星5nm晶片發布,能為晶片市場帶來什麼?或對華為有著推動作用
    文|科技在前方上周三星在上海發布了獵戶座Exynos 1080晶片,這是一款5nm工藝打造的高端手機晶片,對於5nm工藝這個名詞很多人都不陌生,因為華為的麒麟9000就是應用了這個製程,也因為華為被限制大家對於晶片的關注度也水漲船高
  • 華為麒麟晶片的崛起,晶片行業走向多極化
    【每日科技網】   一般提到手機參數,晶片處理器是難以繞過的。目前所有的智慧型手機主要分兩個陣營:iOS的A系列晶片、Android的高通、聯發科、三星、華為海思等。其中,蘋果的A系列晶片算是BUG般的存在。基本上最強勁的高通晶片和蘋果處理器比也差了一截。
  • 一文看懂2019全球AI晶片產業鏈全局
    儘管該報告偏重於歐美廠商,但從中可以看出,英偉達、英特爾、IBM、AMD、高通等老牌晶片廠商,已經受到谷歌、蘋果等新興勢力的衝擊,同時一大批初創企業也在緊緊追趕,呈現出「群雄涿鹿」的態勢。而從排名來看,英偉達、英特爾、IBM、谷歌等都是雲端晶片的代表,而蘋果、ARM、高通、三星、華為等則屬於邊緣陣營,所以目前全球AI晶片呈現出,雲端領先,邊緣追趕的局面。
  • 如何從一顆沙子變成晶片:談 談華為功臣麒麟晶片發展史
    01 晶片製造:一粒沙子的質變 一個晶片是怎樣設計出來的?設計出來的晶片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希望看完這篇文章你能有大概的了解。 任正非高瞻遠矚,大手一揮,華為要做自己的手機晶片。現在想想,這真的是個偉大的決定。如今華為所獲得的成功,說有海思一半的功勞也不為過。
  • 剛剛這位中科院院士重磅發聲:碳晶片是國產晶片突圍利器
    hrxg2020)作者:華人星光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因不擇手段的圍追堵截,華為麒麟晶片成國產晶片技術突圍利器?消息一出,很多人重拾信心,因為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國國產碳晶片的領軍人彭練矛,他才是真正的「國之利器」!
  • 華為成功突破晶片封鎖局面,光子晶片更加出色,白宮封鎖註定失敗
    01華為成功突破晶片封鎖局面,光子晶片更加出色,白宮封鎖註定失敗華為遭到美國打壓是國際上面公認的,但是在部分專家看來華為並不會因為此事而受到過多的影響,反而是在美軍的打壓下意識到依靠他國的不利之處隨後美軍的打壓就到來,直接對其下達了晶片禁令,在其看來只要限制了華為的晶片使用量,那麼其發展就會受到限制,後續再想恢復到巔峰狀態也將變得極為困難。不僅美軍向華為下手,在其壓迫下其他歐洲國家也紛紛加入到打壓華為的行列當中,畢竟美軍的威懾力擺在那裡,如若不追隨美軍的腳步,很有可能面臨被該國家反制裁的局面。
  • 中科院取得突破,新技術成國之利器!一旦普及,有望替代矽基晶片
    近年來,由於美國對我國晶片企業的持續打壓,令中國半導體產業技術自研、打破壟斷的決心更堅定。同時,「國家隊」也加大支援力度。其中,中國科學院便在美國針對華為的禁令生效後當即表示,要集結全院之力攻克光刻機等技術難題,幫助中國企業擺脫卡脖子的命運。
  • 國產晶片加速度前進,華為終端業務指日可待
    設計與製造同屬於晶片產業鏈中不能忽視的環節,早些年中國一直致力於晶片設計技術,導致這半邊火焰的升騰外,另一邊晶片設計卻似乎太過於平靜。 國內技術人才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從晶片製造上下功夫。在上海,國內首次出現了晶片製造集群企業,如中芯國際、上海微電子以及中微半導體等企業,都足以攪動各地的半導體市場。
  • 晶片真的很難製造嗎?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華為該怎麼辦呢?
    為了壓制華為,美國已一次又一次提升限制範圍了——8月17日晚,美國商務部發文稱:將進一步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的權限,華為不得採購使用美國技術製造的晶片,並且將38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又是晶片!
  • 【回顧】戴輝:華為的晶片事業是如何起家的?
    甫一成功,西方世界就立馬解除了對中國的EDA禁供。這就是西方大國的博弈之道:首先對你封鎖,將你限制在一窮二白的境地。但如果一旦壓不住,就馬上張開懷抱吸納你進入他們的陣營,他們成熟的技術和產品任你使用。熱情的表象後面,動機是要把你自己的產品扼殺在幼年期。自從西方的EDA傳入中國後,國產EDA的發展就很緩慢了。國產億次機和光傳輸等,遭遇同樣的經歷。
  • 荷蘭媒體:晶片禁令對華為效果有限,中國光子晶片助華為脫離險境
    你們知道為什麼美國要針對華為使用晶片禁令嗎?難道真的是因為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成為了世界第一,所以美國嫉妒所以就要打壓華為?這或許是原因之一,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美國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很可能是敲山震虎,為的是將我國的半導體行業一網打盡。
  • 華為自研晶片,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那麼我們再回到晶片這個行業來說,大家想一想,在目前的手機行業能夠拿得出手的手機晶片廠商有幾家?算來算去也就只有高通,蘋果,三星,華為,聯發科。而和高通所面向的市場重疊度比較高的晶片企業其實只有華為的海思麒麟以及聯發科,至於蘋果和三星的晶片目前和高通的市場重疊度是比較低的。
  • 麒麟晶片將斷供,華為應對措施不是尖端光刻機,石墨烯晶片來救場
    我們都知道,臺積電將在九月15號之前完成華為麒麟晶片的所有訂單,兩大巨頭的合作也將終止,他們曾相互促進,相互成就,而如今在華為面臨如此境遇之時,臺積電斷供也是迫不得已,臺積電現能唯一能為老友華為做的,便是加班加點儘量多的生產麒麟晶片,即便如此,短時間生產的晶片對於華為手機的長期需求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最艱難的路,還得所有的華為人自己去走
  • 美籍華裔晶片專家馬佐平:眾大佬助力華為,國家持續投入晶片研發
    近日的華為遭遇史上最嚴峻晶片危機,牽動著億萬同胞的關注。其中,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微納電子美籍華裔科學家馬佐平,在採訪中提出"華為應該韜光養晦,不要老說自己是第一"的言論引發網友爭議。目前華為的晶片來源是由海思設計,臺積電生產。海思是華為的子公司,負責提供晶片,是華為晶片最重要的支柱。
  • 華為、武漢弘芯、中芯國際有沒有可能聯合起來成立晶片生產企業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晶片成為卡住華為脖子的「利器」,讓華為的手機生產遭遇嚴重的挑戰。華為手機生產受制於晶片,武漢弘芯倍受關注武漢「弘芯」是國內唯一能生產7nm晶片的半導體企業,去年開始便從臺積電挖走數名資深工程師。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碳基晶片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碳基晶片概念股龍頭有哪些?最近華為被美國政府斷供的消息讓很多人氣憤不已,說到底還是我國在晶片行業的發展過於落後,沒有話語權,所以它們想斷供晶片就可以直接下令,這時候我國的晶片企業就需要爭氣了,下面看看石墨烯碳基晶片概念股。
  • 高通正式發布5nm晶片,性能趕超華為麒麟9000?最強安卓晶片易主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高通5nm發布 截至目前,蘋果、華為、三星都已經發布了各自的5nm晶片,蘋果帶來的是A14,華為的是麒麟9000,而三星則帶來了自主生產的Exynos 1080。
  • 華為AI晶片 昇騰910目前全球AI單晶片計算密度最大
    據知情人士透露,微軟和華為正在討論,微軟是否有可能將華為新開發的AI晶片用於中國的數據中心。雖然不確定兩家公司是否會達成協議,但與微軟的交易將成為華為挑戰優勢AI晶片製造商英偉達的第一步。美國政府已禁止華為在美國的開展電信業務,但微軟的支持可能有助於華為向其他全球客戶銷售更多晶片和伺服器。
  • 華為晶片被「斷供」,對手機業務有什麼影響?
    網上說「華為手機業務要涼……」「華為即將退出手機市場」「餘承東說華為手機沒晶片了,9月後就無法繼續生產」,真是這樣嗎?這些說法貌似「言之有據」,但卻是誤導無疑。要理清楚這個問題,要圍繞被限的麒麟9000進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