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的含義及實質
知識就是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後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其實質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特徵與聯繫的反映,是客觀事物的主觀表徵。
二、知識的類型
(一)根據反應活動的深度不同,知識可分為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
所謂感性知識是對活動的外表特徵和外部聯繫的反映,可分為感知和表象兩種水平。感知是人腦對當前所從事的活動的對象的反映。表象是人腦對從前感知過但當時不在眼前的活動的反映。
所謂理性知識,反映的是活動的本質特徵與內在聯繫,包括概念和命題兩種形式。概念反映的是活動的本質屬性及其各屬性之間的本質聯繫。命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規則、原理、原則,它表示的是概念之間的關係,反映的是不同對象之間的本質聯繫和內在規律。
(二)根據反映活動的形式不同,知識可以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
1.兩者含義: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是個人能用言語進行直接陳述的知識。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個體難以清楚陳述、只能藉助於某種作業形式間接推測其存在的知識。
2.兩者區別:首先,陳述性知識主要用來回答事物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樣的問題。可用來區別和辨別事物。目前學校教學傳授的主要是這類知識。程序性知識主要用來解決做什麼和怎麼做的問題。
其次,從心理表徵看,陳述性知識主要以概念、命題和命題網絡的形式表徵,程序性知識以產生式和產生式系統表徵。
3.兩者聯繫:陳述性知識的獲得常常是學習程序性知識的基礎,程序性知識獲得後也為獲取新的陳述性知識提供了可靠保證。
4.程序性知識的亞類:加涅認為,程序性知識包括心智技能和認知策略兩個亞類。心智技能是運用概念和規則對外辦事的程序性知識,主要用來加工外在的信息。認知策略是運用概念和規則對內調控的程序性知識,主要用來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動。
三、知識學習的類型
(一)根據知識本身的存在形式和複雜程序,知識學習可以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
1.符號學習
符號學習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學習符號本身代表什麼。符號學習的內容是詞彙學習非語言符號(如實物、圖像、圖表、圖形等)和事實性知識。
2.概念學習
概念學習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義,實質上是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的關鍵特徵和本質屬性。
中小學生在掌握概念時,其學習往往是分步的,一般是先達到符號學習水平,再提高至概念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