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俄羅斯的黑魚子醬是全世界聞名的昂貴美食,而前蘇聯和俄羅斯一直是黑魚子醬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在蘇聯時期最高年產量竟然達到2500噸,佔取全世界90%的市場份額。
然而近幾十年,俄羅斯黑魚子醬的產量有所下降,俄羅斯也逐漸失去了市場主導地位,時至今日中國竟然成為黑魚子醬的主要生產國,出口全世界很多國家,而在中國消費魚子醬的民眾很少。
中國人和魚子醬的淵源最早書面記錄,是成吉思汗的孫子巴圖汗(Batu Khan)在1240年開始嘗試這種來自歐洲的美食的。中國人最早從10世紀就已經開始在從事魚子醬的交易了。但是直到最近幾年,中國人重新發現了魚子醬的商機。
在早先傳統魚子醬市場的老大的確不是中國。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和伊朗長期主導魚子醬市場,裏海的白鱘魚是其長期穩定的供應源,直到過度捕撈使其位於瀕危物種之列。根據《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國際上禁止從裏海捕獲的白鱘魚和其他瀕危魚類,供應量隨之斷崖式下跌;後來日本、以色列和中國隨之入局,迅速填補了這一空缺。
英國研究公司Technavio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到2021年,全球魚子醬市場的價值將達到15.5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75%,所以中國企業迅速抓住了商機並贏得了市場。
全球魚子醬年總產量達到300噸,而中國的產量就佔據一半年產量為150噸。很多的國外知名的魚子醬品牌的原料都來源於中國。由於中國產品是廉價的代名詞,所以很多產品都不願意透露魚子醬的原產地。
根據俄羅斯農業監督局數據顯示,共有136家中國企業獲得了批准,對俄羅斯出口鱘魚和魚子產品。
中國的黑魚子醬生產企業主要是浙江、雲南、湖北和黑龍江等地,利用當地優質的水資源進行規模化養殖。黑魚子醬基本都是出口產品,所以對養殖環境要求都比較高,產品質量的把控也非常嚴格,才會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
中國企業的確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也都是得益於中國強大的市場整合能力,再加上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和物流體系,使得很多產品在中國都能用最低的成本生產出來。當然還有中國的法律政策環境,在很多魚類都瀕臨滅絕的時候,只要有市場需求和國家對人工繁殖養殖的放開,也能把快要滅絕的生物培育成相對低廉的商品。所以中國企業還會持續地發展下去並保持增長。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