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Methods: 多環芳烴修飾氮化碳——溶液法製備氮化碳薄膜光電...

2021-01-18 騰訊網

氮化碳是一種僅由C及N兩種元素通過sp2雜化形成的二維層狀半導體,該材料具有穩定性高、綠色環保、廉價易得、不含金屬元素及可見光響應等優點,在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二氧化碳還原制液體燃料、固氮合成氨、有機汙染物降解及光電傳感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已成為當前能源與材料研究領域的熱點材料之一。目前,大量關於氮化碳粉體製備及應用的研究已被陸續報導,但關於氮化碳薄膜製備及應用的研究卻鮮有報導,這主要是由於可控制備氮化碳薄膜十分困難所致。採用原位生長法製備氮化碳薄膜存在條件苛刻(需550攝氏度以上高溫)、過程複雜及成本高等問題。而採用溶液法製備氮化碳薄膜雖具有簡單及廉價等優勢,但卻存在因氮化碳分散性極差而難以成膜等問題。因此,提高氮化碳在常用有機溶劑中的分散性能是溶液法製備氮化碳薄膜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近日,以色列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化學系及Ilse Katz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所Menny Shalom副教授研究團隊在Small Methods在線發表了題為「Solution-Processable Carbon Nitride Polymers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Applications」的文章。本工作中,他們報導了一種製備多環芳烴修飾氮化碳(PAH-CNs)的新方法,可有效解決氮化碳分散性能差的問題。其製備方法簡單易操作,主要包含以下兩步:(1)合成苯、萘、蒽、芘取代的三嗪單體(即: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2,4-二氨基-6-(1-萘基)-1,3,5-三嗪、2,4-二氨基-6-(9-蒽基)-1,3,5-三嗪、2,4-二氨基-6-(1-芘基)-1,3,5-三嗪);(2)在350攝氏度及氮氣氛下進行熱縮聚反應,形成PAH-CNs。該方法製備獲得的PAH-CNs在四氫呋喃、二甲亞碸及乙醇等常用有機溶劑中均具有優異的分散性能,因而可利用常規鍍膜方法(如滴塗法及旋塗法等)在各種基底表面可控制備氮化碳薄膜。而且,該製備方法還可有效調控氮化碳材料的光電化學性質,從而大幅度提高其光電半導體器件性能。在本工作中,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了PAH-CNs薄膜材料在光電催化、電聚合及光開關等方面的應用,都獲得了良好的初步結果,充分展示了氮化碳薄膜材料在新型光電子器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此項研究提供了一種製備與調控氮化碳薄膜材料的新方法,為製備高效氮化碳薄膜光電子器件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思路。

相關論文以「Solution-Processable Carbon Nitride Polymers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Applications」為題在線發表在Small Methods上(DOI: 10.1002/smtd.201900401)。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Nanoscale | 功能化氮化碳材料用於水氧化
    鑑於氮化碳的堆疊二維層狀結構特點以及豐富的吡啶氮,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專注於氮化碳的結構改性和水氧化性能提升,比如雜原子摻雜,輔助催化劑修飾和異質結構建。當前更多的綜述文章大多圍繞氮化碳在產氫等還原反應中的應用,而較少匯總其在水氧化中的應用實例,本文較為全面、系統的總結了氮化碳在不同水氧化體系中的改進工程策略,並提出前瞻觀點。
  • 納米銀修飾層狀超薄石墨相氮化碳:解廢產能兩不誤!
    化學結構中大量的芳烴和廣泛的共軛作用賦予現代商業染料優異的顏色穩定性。然而,其既不易自行分解,又具有致癌作用,嚴重地危害著人類健康,導致臭氧層破壞、造成全球變暖。作為一種只有水和氧副產物的清潔化學氧化劑,過氧化氫(H2O2)因價格低廉、環境友好而被廣泛應用於紡織、造紙、食品及廢水處理等諸多領域。同時,H2O2在燃料電池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 新型納米氮化碳光催化劑
    氮化碳是一種基於碳和氮的納米材料,能夠吸收可見光,並利用光子中存在的能量來催化工業上的化學反應。氮化碳是一種光催化劑,使用可廣泛獲得的、具有成本效益的前驅體很容易大規模生產。這種異質材料穩定、堅固,並可輕易回收利用。更重要的是,氮化碳可以用來替代昂貴且有潛在毒性的金屬基催化劑。
  • 基於不同氮化碳載體的單原子非均相催化劑
    石墨相氮化碳(GCN)具有富氮微雜環,能夠很好地錨定金屬原子,因此是製備SACs的優異載體。然而,目前氮化碳基單原子催化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合態的GCN上,而其他結構的氮化碳材料,例如在獲得GCN的聚合過程中的眾多中間體,線性蜜勒胺寡聚體(LMO),高度結晶的氮化碳,如聚三嗪醯亞胺(PTI)、聚庚嗪醯亞胺(PHI)等與單原子金屬作用的研究很少。
  • 非共價修飾和剝離二維氮化碳提升電化學發光生物傳感性能
    近日,東南大學的張袁健團隊通過運用非共價的方式實現了二維氮化碳納米片的剝離和功能化,並將製備的功能化的氮化碳納米片應用於生物分析偶聯生物分子中。   作為納米材料中重要的一種類型,二維材料在催化、光電、電化學、生物醫學、傳感器等許多關鍵技術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 麵粉衍生的分層多孔碳/氮化碳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鋰硫電池
    本文要點: 用gC3N4納米顆粒(gC3N4 -HPC)修飾的麵粉衍生的多孔碳遼寧工程技術大學XiaodongHong等研究人員在《Carbon》期刊發表名為「A Wheat Flour Derived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Composite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的論文,研究提出了100g石墨氮化碳
  • 倫敦大學學院唐軍旺教授|分子催化劑助力氮化碳光催化高效產氫
    分子催化劑與氮化碳通過共價鍵結合,實現了高效、穩定的光催化氫氣製備。2. 瞬態吸收光譜顯示,共價結合實現了亞微秒級的快速電子傳輸,光生電子的半衰期因分子催化劑的引入提高了1000倍以上。擬解決的關鍵問題製備高效、長壽命、廉價的光催化劑以推動綠色氫能的普及。成果簡介自2009年氮化碳被首次製備並用於光催化產氫以來,它憑藉簡單的製備方法、優異的穩定性成為了明星光催化劑。
  • 印度科學家研發氮化碳納米材料 可用於打造終極清潔能源汽車
    不過,現在,一位印度籍科學家在澳大利亞從事的納米材料研究,發現了具有獨特特性的氮化碳,似乎為解決汙染和化石燃料消耗問題奠定了基礎。Vinu教授表示:「我發現的氮化碳,如C3N5、C3N6和C3N7等具備獨特的半導體特性。而且此種高度有序的氮化碳是唯一一種可以應用於清潔能源汽車所有系統的納米材料。氮化碳可以作為無金屬光催化劑用於水分解、可用作捕獲碳並進行轉化的無金屬系統、超級電容器和電池的電極材料、燃料電池的電極催化劑、太陽能電池的電極。一種材料卻可以用於一個設備,完成以上所有任務。」
  • 倫敦大學學院唐軍旺教授|分子催化劑助力氮化碳光催化高效產氫
    分子催化劑與氮化碳通過共價鍵結合,實現了高效、穩定的光催化氫氣製備。2. 瞬態吸收光譜顯示,共價結合實現了亞微秒級的快速電子傳輸,光生電子的半衰期因分子催化劑的引入提高了1000倍以上。然而,為提高產氫效率,一般需要在其表面沉積貴金屬納米顆粒,因此大大提高了其製備成本。有鑑於此,倫敦大學學院唐軍旺教授等人將不含貴金屬的分子催化劑共價嫁接在氮化碳表面,大大提高了光生電子向活性位點的傳輸速率,並將電子的半衰期提高了1000倍以上,實現了和擔載貴金屬相當的產氫效率,並可維持運行7天以上。這為穩定、高效光催化劑的製備提供了一種新的通用策略。
  • ...結構的超細多孔氮化碳束同時實現太陽能光解水和選擇性苯甲醇氧化
    具有可調能帶結構的超細多孔氮化碳束同時實現太陽能光解水和選擇性苯甲醇氧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5 16:26:44 黑龍江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的付宏剛研究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獲得了一種具有可調能帶結構的超細多孔氮化碳束
  • 基於氮化碳的光催化驅動有機微遊泳器能夠在黑暗中遊動
    基於氮化碳的光催化驅動有機微遊泳器能夠在黑暗中遊動導讀:光碟機動微遊泳器為自治微系統提供了前景,控制微遊泳器的自主推進對於目標藥物輸送以及微/納米機械在環境修復及其他領域的應用至關重要。(B)通過在PHI微泳器上定向濺射蓋材料(Au,Pt或SiO 2)來製備基於PHI的Janus微泳器的示意圖。(C)球形PHI–Au Janus微泳器的透鏡內和相應的反向散射電子(D)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像,Au封端在左側。預期的元素對比度(Au亮)在D中清晰可見。(比例尺,400 nm。)
  • 合肥研究院構建高效硼摻雜氮化碳納米片光催化劑應用於固氮合成氨...
    合肥研究院構建高效硼摻雜氮化碳納米片光催化劑應用於固氮合成氨研究 2020-03-03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在構建高效硼摻雜氮化碳納米片光催化劑應用於固氮合成氨
  • 青島大學 紅磷/氮化碳異質結構光催化材料顯著提升析氫催化效率
    在這項工作中,[001]取向的Hittorf紅磷(HP)納米棒通過化學氣相沉積策略在聚合氮化碳(PCN)上成功生長。與PCN和HP相比,優化後的PCN@HP雜化複合物表現出顯著提高光催化活性,在模擬太陽能燈和可見光照射純水下,析氫率達到33.2和17.5mol h -1。
  • 科研人員利用溶液法實現複雜氧化物大面積外延薄膜生長
    processing(《大面積磁致鐵電翻轉多鐵複雜氧化物外延薄膜的溶液法製備》)為題發表在自然科學領域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國家科學評論》)上。一方面,襯底外延應力調控下製備的高質量單晶外延薄膜為許多基礎物理機制的研究提供了乾淨的體系,並且具有介電、應變、尺寸效應等多種調控維度,對納米器件的設計與製備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 .| 理學院馬永強教授課題組成功將類石墨烯納米材料氮化碳應用於...
    本網訊 日前,理學院馬永強教授課題組在類石墨烯納米材料氮化碳本研究中使用的g-C3N4是一種非金屬半導體納米材料,不會造成二次汙染,並且製備容易,成本非常低廉,穩定性好,能在室溫條件下完成對五大類(共十種)除草劑的同時降解。並且研究了消除機理和降解產物,證明是空穴與羥基自由基協同作用機理。
  • 清華大學王定勝Nature Communications:氮化碳負載的Fe2團簇催化劑具有優異的烯烴環氧化性能
    在液相中烯烴環氧化的現有方法中,通常需要廣泛使用昂貴的氧化劑或大劑量的犧牲劑,這不可避免地導致成本增加。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已經開發了幾種均相催化劑,如鐵和釕取代的多金屬氧酸鹽,從而使O2成為氧化劑而不需要任何犧牲劑。相反,相應的非均相催化劑很少報導。因此,期望通過橋接兩種類型的催化劑而支持的亞納米金屬團簇在反應中起作用。
  • 氮化碳光催化劑來解決
    成果簡介基於此,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膠體與界面研究所的Bartholomus Pieber(通訊作者)等人報導了通過使用氮化碳(CN)光催化劑可以避免催化劑的失活。圖文導讀在研究初始時,作者利用氮化碳CN-OA-m作為光催化劑,以優化4-溴苯甲酸甲酯與吡咯烷的雙-鎳催化劑/光氧化還原催化胺化反應。其結果如表1所示,其中Entry 1是最優的催化條件。在優化條件下,作者進行了底物拓展,以評估該催化體系的適用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