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面對」的意義是什麼?疫期特創話劇《隔離》成都首演

2020-12-08 四川在線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婚姻沒有對錯吧?我有時候會問自己,要是十年前,我們還沒離婚的時候,遇到疫情會怎麼樣?」10月23日晚,現實主義題材話劇《隔離》在成都繁星戲劇村上演,現場500個席位座無虛席。

《隔離》講述了離婚多年的男、女主人公被突如其來的疫情「隔離」在了一起,於是兩人有了一個半月的共同生活,在這一個半月裡他們從抱怨到交涉,從交涉到交流,從交流到溝通,在整個過程裡,他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性格,審視了自己的感情,審視了共同的婚姻,也重新認識了彼此。

「我們想表達的是,在這場空前絕後的人類被隔離中的面對。」導演李亭表示,隔離是物理空間的封閉,同時也是心靈空間的化解,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悲歡離合、生老病死,這是人生常態,面對的方式取決於每個人內心儲存的從容、淡定和釋懷。

舞臺上,寧遠、姚東伯兩個人帶來了90分鐘,接近兩萬字臺詞的表演。在劇目的最後,女主角提議送男主角出門,觀眾安子(化名)的臉上划過兩行熱淚。「有一種很溫暖的感覺,兩個人在一起日復一日,很少會去審視這段關係,在疫情當中,兩個人從一日三餐、到尋找消磨時光的娛樂方式,其實都在修復這段關係本身。就像劇中兩位主人公從最開始激烈的語言對抗,到最後很溫和的溝通,就是因為在一個封閉的環境,兩個人不得不面對彼此,才能坦誠相待。這部劇讓我想起我在疫情隔離的那段時光,今後會更珍惜身邊人。」說到這,安子(化名)眼眶又溼潤了。

《隔離》的女主演寧遠是成都知名作家、服裝設計師,5年前出演話劇《情書》時,李亭來看她的演出,對其自然流淌的演技印象深刻。兩個多月前,李亭看完李健鳴的劇本《隔離》後,就第一時間想到了寧遠,「我喜歡不刻意『演』的演員,但是內心必須豐滿,寧遠具備這樣的氣質,生活裡的寧遠就是一個不刻意卻活得有滋有味的人。」

飾演男主角的姚東伯則是四川人藝的知名演員,出演了《範長江》《高腔》《記憶密碼》等話劇作品,在劇中,他和女主角在一幕幕回憶中,慢慢消除了誤解,看清了他人,也看清了自己,「面對兩個字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初讀劇本時我的感受是這個人物特別期待得到原諒,希望前妻不要記恨他,現在編排工作結束之後我覺得這只是男主角最簡單的訴求,更多的是心底一種向上的力量,期待著從小環境的安寧,輻射到國家層面的大環境。」

據了解,在結束今晚的首演後,本周六、周日話劇《隔離》還將繼續在繁星戲劇村演出。此外,作為2020年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劇目,《隔離》還將於11月11-13日在西昌上演。

相關焦點

  • 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成都首演
    劇照(央廣網發 成都熊貓基地供圖)央廣網成都12月4日消息(記者賈宜超)12月4日下午,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博物館首演。劇照(央廣網發 成都熊貓基地供圖)《幻鏡》由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出品,該劇以當代大熊貓飼養員回望大熊貓進化史為切入點,講述了在30萬年前中更新世時期的大背景下,大熊貓、劍齒虎、猛獁象與早期猿人如何應對自然環境的大災變,努力生存的一段故事。
  • 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成都順利首演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經過5個多月的緊張籌備,12月4日下午,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大熊貓博物館電影院順利舉行了首場演出,受到各界關注。觀演現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書記、主任吳永勝表示:「期望以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首演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社會各界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落實四川省『三九大』品牌工作部署,推動成都市「三城三都」建設,作出積極有益的貢獻!」
  • 「心靈的洗禮」——吉林大學原創話劇《黃大年》成功首演
    新華社長春10月1日電(記者高楠)吉林大學原創話劇《黃大年》近日在該校成功首演,並將在國內陸續開展巡演匯演。「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大年精神在觀看話劇的1100餘名師生心中久久迴蕩。據介紹,該劇從組建主創團隊、創作劇本、排練到首演歷時一年的時間,輾轉廣西、北京、長春等地進行採風,深入挖掘黃大年的內心世界,將他愛國、愛科學的精神融匯其中。參與該劇的演職人員都是吉林大學在校學生。
  • 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上海首演:看過電影版,話劇版有哪些不同?
    在上月結束了北京第二輪演出後,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昨晚在人民大舞臺迎來了上海站首輪演出。除了話劇迷,不少原作小說和改編電影的粉絲也走進劇院,一探究竟。不過,它的話劇版本問世更早,1963年在百老匯首演,當年就創造了82場演出的記錄。此次中國版的排演,導演佟欣雨保留了最初話劇劇本的架構,呈現給觀眾原汁原味的「瘋人院之旅」。圖說:《飛越瘋人院》劇照 官方圖電影與話劇的敘事語言是完全不同的,最大的區別體現在「酋長」身上。
  • 成都熊貓基地原創 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首演
    四川在線記者 吳浩經過5個多月的緊張籌備,12月4日下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熊貓基地大熊貓博物館電影院舉行首場演出。《幻鏡》打破了以往熊貓基地藝術團主要以兒童劇為主的創作模式,將目標轉向了嚴肅話劇類。從最初創意的產生到此次首場演出,整個過程既是熊貓基地藝術團的一次大膽創新,也是給了所有創作和演出人員一次難得的工作經歷與藝術體驗。
  • 北化原創話劇《侯德榜》首演 震撼師生心靈
    昨晚,由北京化工大學學子自編、自導、自演的文獻史實劇《侯德榜》在東校區科學會堂隆重首演,觀眾爆棚,掌聲如潮。 侯德榜是我國傑出的化工專家,我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話劇以侯德榜先生的大愛為主線,向觀眾全景再現了他立志報國、赴美留學、創辦鹼廠、南京炸廠和重建川廠的崎嶇而輝煌的人生經歷,充分展現了他對民族復興、求學安邦的國家之愛,對實業救國、科技創新的科研之愛,以及對科技無國界、成果舉世共享的造福全人類之博愛。結合音樂、布景、視頻等豐富元素,學生演員們用精湛的演技給現場觀眾帶來了極大的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
  • 一部關於生命價值意義的當代題材話劇《麻醉師》
    工作繁忙的你是時候也該休息一下啦~看場話劇放鬆一下身心吧~備註:贈票為購買票的同等價位,每張證件僅可購買一張演出票,在發生疫情的2020年,話劇《麻醉師》再次全國巡演,其意義是非凡的。該劇將陳紹洋的事跡搬上舞臺,用話劇藝術的方式,不留痕跡地把光耀生命之「燈」留給了每一位觀眾,它是呼喚,更是前行的方向。
  • 話劇《靜靜的頓河》北京首演在即 八小時都是濃縮的精華
    距離話劇《靜靜的頓河》在北京首演還有不到兩天的時間,該劇主創昨天傍晚在菊隱劇場提前與觀眾見面,講述這部劇背後的秘密。話劇《靜靜的頓河》改編自蘇聯作家米哈伊爾·肖洛霍夫歷時14年創作的同名長篇小說,故事描繪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蘇聯國內戰爭結束的動蕩年代,哥薩克民族歷經波折的生活、頑強的鬥爭與偉大而悲劇性的愛情故事。據了解,小說《靜靜的頓河》在國內發行達到兩百萬冊左右,可見這部作品在中國有著深厚的讀者基礎,現場也有許多書迷和戲迷前來和主創們交流。
  • 「永不消失的電波」 重郵原創話劇《紅色長波》首演開演
    話劇首演現場。  該劇是以重慶郵電大學首任黨委書記、院長、老紅軍郭長波同志為人物原型創作,展現重慶郵電大學歷史的校園原創話劇。話劇展現了以郭長波同志為代表的一代代重郵人始終牢記振興民族郵電通信事業使命,堅定紅色信仰,銘記育人職責,艱苦創業,推動重慶郵電大學從無到有,從小變大,從弱變強的歷程,蘊含著百折不撓,艱苦奮鬥,團結奉獻,敢為人先的意志品格和愛生如子的教育情懷。
  • 中山原創抗疫話劇《窗外的鳳凰木》9月17日首演
    《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楊凱 攝中山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主創團隊和工作人員合影。楊凱 攝《窗外的鳳凰木》首演發布會現場。楊凱 攝人民網廣州9月15日電(李語、楊凱)9月15日,中山大型公益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該劇將於9月17日晚在廣東藝術劇院首演。《窗外的鳳凰木》講述中山某個社區一群普通市民在疫情期間的矛盾衝突、喜怒哀樂。編劇蔣志偉說,目前眾多抗疫題材舞臺劇都是直面描寫醫院等一線抗疫戰場。
  • 話劇《飛越瘋人院》首演 主創解讀「麥克墨菲的結局」
    中新網5月31日電 由佟欣雨執導的話劇《飛越瘋人院》5月30日在北京海澱劇院進行了首場演出。劇中,麥克墨菲的結局以死亡告終,主演馬仁傑認為這是預料之中的。「他本身的性格有悲劇色彩,從一開始他就在賭,從小賭到大,最後賭上了性命」。
  • 範明演「大師」排練場上見高低 稱演話劇情緒高
    由金牌編劇孟冰執筆,愛徒李雷執導、編劇,「國民大叔」範明主演的2016年開年大戲《大師》在眾目所盼之下順利進入合成階段,投入到緊張的首演的排練之中    面對前來探班的永樂票務小編,編劇孟冰表示:「如今話劇不再是小眾的代名詞,它已經滲透到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而觀眾對話劇藝術的欣賞已不單單是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風雲變幻,更重要的是跟觀眾達到思想認知和靈魂的碰撞。」    坐在排練場一旁的孟冰靜靜看著愛徒李雷執導這部話劇的過程,這是他們師徒二人共同編劇的作品,李雷用自己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詮釋著他對於這部劇作的理解。
  • 天大心理中心疫期心理援助工作邁上新臺階
    3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再次指出,病人心理康復需要一個過程,很多隔離在家的群眾時間長了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病亡者家屬也需要心理疏導,「要高度重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動員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強心理疏導工作」。
  • 一個人和一種力量——大型原創話劇《唐敖慶》觀感
    亦早該落筆,在首次知道唐老的故事要被搬上舞臺而激動不已的時候,在首度觀看帶妝彩排而涕淚難抑的時候,在首演大獲成功舉校歡慶的時候……直到12月6日,話劇《唐敖慶》復演,雖文辭淺顯,卻再不能靜默以待。 話劇《唐敖慶》由吉大師生自創自演,是學校七十華誕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強子心中總有事
    後來,聽巧莉姐告訴我說強大又投資和北京人藝合作創作話劇《司馬遷》,並將在首都上演。這是一部歷時三年創作,集聚國內一流演員的大戲,作為媒體人我深知此戲一路走來的艱辛,更明白此戲對韓城對外宣傳的影響,後來我給強子說你幹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是韓城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 王曉鷹話劇聯合中科院展覽 藝術科學融合詮釋「不確定性原理」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記者白瀛)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王曉鷹執導的科學倫理題材話劇《哥本哈根》7日晚在北京鷹劇坊迎來新一輪首演。同時,主辦方聯合中科院物理所在話劇演出空間之外打造了一個《不確定現場》展覽,以藝術與科學相融合的方式,共同詮釋「不確定性原理」。
  • 成都融創航特空中樂園來了
    繼融創樂園、融創雪世界、融創水世界等八大業態後,成都融創文旅城將攜手湖北航特航空飛行器有限公司重磅打造航特空中樂園為大西南遊客圓一個空中綺夢+旅遊產業此前,航特空中觀光氣球已落戶杭州西溪溼地此次與成都融創文旅城聯手打造的成都融創航特空中樂園將為成都的空中觀光體驗注入全新活力巡遊飛艇、飛機冷餐廳未來還可體驗更多新奇玩法
  • 首部「最美保險人」原創話劇《生命密碼》將正式公演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0日訊 今日,國內首部 「最美保險人」原創話劇——《生命密碼》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據悉,《生命密碼》將於7月8日在京正式首演,年內還將在全國30多個城市進行大規模巡演。
  • 兩小時濃縮百年浮沉,去話劇版《大宅門》看「另一個白家」
    2001年,陳寶國的白景琦、斯琴高娃的白文氏、劉佩琦的白三爺、何賽飛的楊九紅……電視劇《大宅門》在央視首登螢屏,一舉創下收視率神話,這段深宅大院裡的往事,已是一代人心中的經典。12年後,由電視劇導演郭寶昌親自執導、中國國家話劇院創排,話劇版《大宅門》於2013年終於誕生。排演多年來,話劇版《大宅門》仍口碑爆棚,在演出足跡所到之處均一票難求。現在,話劇《大宅門》將再一次重啟它的旅程。
  • 《普及美學原理》詩劇首演成功 這個冬季最美的糖果盒
    《普及美學原理》詩劇首演劇照 攝影:黃映洲該劇在視覺上簡明而強烈,有雕塑的莊嚴肅穆,有油畫的凝重典雅,仿似藝術史中那些經典的場面和意象的連接,觀劇者有親臨羅馬圓形劇場的感受。《普及美學原理》詩劇首演劇照 攝影:黃映洲整部戲劇有幽默而不滑稽的喜劇特色,也有濃墨重彩的悲劇氣氛,悲喜交加,融合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