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東部穿山甲失去一半棲息地英媒:「渾身是寶」招殺身之禍)
資料圖:這是在深圳鹽田港拍攝的繳獲的部分走私穿山甲鱗片。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參考消息網8月23日報導 英媒稱,近幾十年來,人類為了獲得穿山甲的肉和鱗片,搬入它們的棲息地,並對其進行獵捕,這樣做已經使在中國東部生活的穿山甲失去了一半的棲息地。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8月21日報導,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這種「鱗甲食蟻獸」就被驅趕到了更小的一塊土地上,現在其主要活動範圍被限制在武夷山脈。
報導稱,在對這些中國瀕危動物數量的長期變化進行首次研究時,一組科學家制定了一項策略,旨在讓它們在剩餘的棲息地中更好地生存。
報導稱,穿山甲是世界上非法販運最多的哺乳動物,在中國和越南,穿山甲的肉被褒為美食,而在亞洲傳統的醫學中,穿山甲的鱗片也被視為珍品。
報導指出,雖然研究人員考慮了氣候變化對穿山甲向海拔更高地區撤退可能產生的影響,但他們的結論是,人類活動仍是迄今為止影響最大的因素。
研究人員在《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上發表論文指出,隨著人類群落在較低的地勢不斷擴大,穿山甲被迫進入山裡。
報導稱,他們從當地歷史文獻中搜集了關於該地區穿山甲數量的長期記錄,以及它們在近50年裡的變化。
報導稱,由於這些地勢較低的地區建立了條件更好的運輸通道,活體動物更便於運送到全國各地,因此穿山甲的買賣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