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身是寶招殺身之禍!中國東部穿山甲失一半棲息地

2021-01-09 中華網

(原標題:中國東部穿山甲失去一半棲息地英媒:「渾身是寶」招殺身之禍)

資料圖:這是在深圳鹽田港拍攝的繳獲的部分走私穿山甲鱗片。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參考消息網8月23日報導 英媒稱,近幾十年來,人類為了獲得穿山甲的肉和鱗片,搬入它們的棲息地,並對其進行獵捕,這樣做已經使在中國東部生活的穿山甲失去了一半的棲息地。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8月21日報導,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這種「鱗甲食蟻獸」就被驅趕到了更小的一塊土地上,現在其主要活動範圍被限制在武夷山脈。

報導稱,在對這些中國瀕危動物數量的長期變化進行首次研究時,一組科學家制定了一項策略,旨在讓它們在剩餘的棲息地中更好地生存。

報導稱,穿山甲是世界上非法販運最多的哺乳動物,在中國和越南,穿山甲的肉被褒為美食,而在亞洲傳統的醫學中,穿山甲的鱗片也被視為珍品。

報導指出,雖然研究人員考慮了氣候變化對穿山甲向海拔更高地區撤退可能產生的影響,但他們的結論是,人類活動仍是迄今為止影響最大的因素。

研究人員在《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上發表論文指出,隨著人類群落在較低的地勢不斷擴大,穿山甲被迫進入山裡。

報導稱,他們從當地歷史文獻中搜集了關於該地區穿山甲數量的長期記錄,以及它們在近50年裡的變化。

報導稱,由於這些地勢較低的地區建立了條件更好的運輸通道,活體動物更便於運送到全國各地,因此穿山甲的買賣越來越多。

相關焦點

  • 中國東部穿山甲失去一半棲息地 渾身是寶招來殺身之禍!
    資料圖:這是在深圳鹽田港拍攝的繳獲的部分走私穿山甲鱗片。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英媒稱,近幾十年來,人類為了獲得穿山甲的肉和鱗片,搬入它們的棲息地,並對其進行獵捕,這樣做已經使在中國東部生活的穿山甲失去了一半的棲息地。
  • 穿山甲
    近段時間,一則新聞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等4個品種在藥典中除名,不再用來入藥。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表示:穿山甲太難了,藥典除名是一件好事!
  • 穿山甲,一個不幸的名字
    它就是穿山甲。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中國,也再度把穿山甲帶到了我們的視野中。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從穿山甲中分離出的毒株,與新冠病毒毒株相似度達99%。▲ 一隻小穿山甲,趴在媽媽的身上。
  • 穿山甲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它--中國數字科技館
    它們分別是中國南部、印度北部、尼泊爾、不丹、孟加拉、緬甸和中南半島北部的中華穿山甲,印度、斯裡蘭卡、尼泊爾和不丹的平原和丘陵的印度穿山甲,泰國、印尼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婆羅洲和小巽他群島、越南、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地區的馬來穿山甲,菲律賓巴拉望省的菲律賓穿山甲。
  •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但它的境遇遠比人類可憐!
    下面這只在獅爪下團成一個球的正是一隻穿山甲,獅子對這種身披硬甲的小東西都無能為力,然而這身大自然賦予穿山甲的甲冑卻為它們帶來了殺身之禍。穿山甲是這個世界上唯一長有鱗片的哺乳動物,也是這個世界上被販賣最多的野生動物。
  • 穿山甲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了,可我卻高興不起來
    原創 二豬 物種日曆中華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古稱鱗鯉,它不能穿山只會挖洞,也沒有一個兄弟叫穿山乙。短粗的尾巴、圓圓的腦袋、大大的耳朵,渾身長滿堅硬的鱗片,在所有穿山甲中最萌的就是它。中華穿山甲,認準這個招風耳。
  • 穿山甲疑為新型肺炎中間宿主:穿山甲,你有救了!
    中國領先旅行自媒體 讓旅行更簡單2月7日,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
  • 穿山甲:挖土打洞這件事,還是「我們」比較熟練
    生活在中國的穿山甲主要有3種,分別是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其中4種主要生活在地上,4種主要生活在樹上,像樹穿山甲和長尾穿山甲,經常跑到小河或者水塘裡遊泳。 穿山甲有著圓圓的腦袋、小小的眼睛、大大的耳朵,短粗的尾巴,渾身長滿了堅硬的鱗片。
  • 巨型「穿山甲」亮相中國國家地理70年特展
    中國日報北京12月24日電 12月2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巨型穿山甲藝術裝置亮相《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創刊70周年「巔峰之路」特展。作為本次展覽的公益合作夥伴,WWF將通過此穿山甲藝術裝置,呼籲公眾關注這種雖身披鎧甲卻難逃瀕危命運的野生動物。
  • 中國還剩多少穿山甲,沒人知道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ID:rmrbwx)、城市漫遊計劃(ID:csmyjh01)公益支持:野生救援監製:胡洪江、袁曉彬 策劃:石磊、東城小霸、張田海插畫:Metalfibby——以上那個小穿山甲叫蜜寶2015年,蜜寶媽媽在非洲被盜獵者捉到,期間不斷被踢打,蜜寶被媽媽蜷縮在腹部四處滾動,沒有受到任何外部傷害。非人性的對待,使蜜寶媽媽受到了極大的傷害。被人類救助以後,蜜寶媽媽沒多久就獨自離開了,留下了蹣跚學步的蜜寶與救助人員一起生活。
  • 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我們該如何拯救其瀕臨滅絕的不幸?
    史蒂夫接手了照顧甜寶的工作。在這裡瑪利亞見到了甜寶的亞洲兄弟姐妹,一隻巽他穿山甲。獅子都難以咬破的甲冑卻成為穿山甲的不幸2017年,中國海關截獲了最大非法走私鱗甲。在中國和越南隨著法律的明令禁止,食用穿山甲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緬甸,買到穿山甲仍然比較容易。在緬甸東部的邊境城市大其力,華人眾多,一隻穿山甲的價格在3000—4000元人民幣。在緬甸買賣穿山甲同樣是違法行為,可為什麼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呢,徐佳鳴說或許是因為緬甸的經濟發展問題,政府沒有足夠的力量去管理穿山甲的非法交易。
  • 臨海驚現穿山甲 目前已放歸山林
    據了解,穿山甲被譽為「森林衛士」,主要以白蟻和螞蟻為食,一隻3公斤左右的穿山甲一次可以食用300到400克白蟻,能有效維護生態平衡。中華穿山甲曾廣泛分布於我國大陸地區長江以南17個省區市,但由於其棲息地被破壞和人類過度獵捕,分布範圍不斷縮小,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形勢嚴峻,刻不容緩。
  • 「中華穿山甲區域功能性滅絕」不同於「穿山甲滅絕」
    「中華穿山甲區域功能性滅絕」是一個很嚴謹的概念,首先它是指在特定區域內,即中國大陸某一區域。比如目前中國臺灣地區還有野外種群存在,據報導還有一萬多隻,但這些是不包括在概念範圍之內的。中華穿山甲在森林中主要以白蟻為食,是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調節生態系統功能發揮著關鍵作用。但由於多年來的非法盜獵現象猖獗,中華穿山甲種群數量銳減,導致大陸地區許多傳統棲息地中已經沒有足夠數量的中華穿山甲,難以實現其重要生態功能,這也是區域功能性滅絕的概念理解。
  • 莫讓穿山甲無「甲」可穿 救護者也需要救護
    這位女士是中國南部邊境省份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救護員,但她一度並不清楚穿山甲正在經歷什麼。  過去10年間,全球超過100萬隻穿山甲遭到野外捕獲及非法貿易。它們被視為最受走私侵害的哺乳動物。  我國是穿山甲最大的消費國之一。根據國際野生動物貿易研究組織的報告,2007~2016年,我國共查獲209起穿山甲走私案件,其中活體2405隻,死體11419隻。
  • 穿山甲:獸王血統食蟻心,全球被走私最多的野獸
    在我國,穿山甲古稱鯪鯉,顯然古人認為它是一種魚。這類動物頭尖而身體扁平,渾身長滿了鱗片,而且頗通水性,這些特徵容易讓人相信它是一種魚或者爬行動物。現存鱗甲目家族非洲還有兩屬四種穿山甲,體型較小、樹棲的樹穿山甲屬,有樹穿山甲和長尾穿山甲兩種;體型較大、地棲的地穿山甲屬,有巨地穿山甲和南非穿山甲兩種。亞洲穿山甲和非洲穿山甲是鯪鯉科的兩大分支,分化已有4000萬年之久。
  • 中國多地發現穿山甲出洞!長舌頭長在胸腔裡,能把食物直接送胃裡
    它頭尖而身體扁平,渾身長滿了鱗片,而且頗通水性,這樣的容貌特徵,很讓人誤以為它是一種魚或者爬行動物,其實它是哺乳動物。然後,就是這樣一種可愛的動物,在地球上已經進化了8000萬年,如今卻被人吃成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知道是禍還是福?
  • 中國多地發現穿山甲出洞!長舌頭長在胸腔裡,能把食物直接送胃裡
    穿山甲這種野生動物,對於中國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在我國古代稱之為鯪鯉、龍鯉,郭璞《江賦》記載:「龍鯉一角,奇鶬九頭。」《山海經》這樣說:「龍鯉陵居,其狀如鯉。」光看名字,還以為它能穿山,其實它只會挖洞。它頭尖而身體扁平,渾身長滿了鱗片,而且頗通水性,這樣的容貌特徵,很讓人誤以為它是一種魚或者爬行動物,其實它是哺乳動物。
  • 穿山甲、斑鱉、大鯢,那些因為人類而即將消失的中國動物
    我國出產的主要是中國穿山甲,分布於南方各省的熱帶性地區。此外,穿山甲的分布地向南延至印支半島、緬甸、尼泊爾等地。穿山甲棲居於丘陵山地的樹林、灌叢、草叢等各種環境,但極少在石山禿嶺地帶出現。其洞穴多築在山體的一面,居住地隨季節和食物而變化。
  • 帶你更多地了解穿山甲,呼籲一起保護穿山甲
    穿山甲在地球上至少存活了8000多萬年,它是夜間活動的獨居動物。穿山甲每年只產1胎,懷胎時間為120-150天。目前尚不清楚穿山甲在野外能活多久,穿山甲在圈養環境中的壽命約為20年。生活在非洲的有四種:黑腹穿山甲、白腹穿山甲、巨的穿山甲和南非穿山甲。
  • 未能證實 穿山甲鱗甲入藥成分與手指甲相同
    被海關查獲的穿山甲常以噸計。它們被剝去鱗甲冷凍,保持著蜷縮的姿勢,通體慘白。  春芽的母親和同類被綁縛在硬尼龍網帶裡,嚴重脫水,渾身沾滿糞便。肚子裡填滿玉米糊,這是走私者增加重量的方式。  大量捕獵使中華穿山甲的數量極速下降。根據2008年一項調查,我國穿山甲數量大約在2.5萬~5萬隻之間。但近3年內,沒有野生中華穿山甲被發現的可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