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英:重塑令行禁止的政治文化

2020-12-08 中國新聞網

吳海英:重塑令行禁止的政治文化

2017-10-17 09:20:27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2017年10月17日 09:2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參與互動 

  重塑令行禁止的政治文化  

  吳海英,中央紀委駐環境保護部紀檢組組長、環境保護部黨組成員,歷任中央國家機關紀工委副書記、中央紀委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曾參加中央巡視工作,擔任巡視組副組長。

  2012年7月,我結束了地方掛職工作,回到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擔任紀工委副書記。作為一名多年從事機關黨建工作的幹部,2年的掛職經歷,使我深刻體會到中央國家機關部門作為宏觀政策的制定者、重要決策的參與者、重大部署的推動者、貫徹執行的督促者,在國家治理體系中所處的重要地位,這決定了中央國家機關黨員幹部隊伍必須是一支令行禁止、紀律嚴明的隊伍。

  2012年12月4日,黨的十八大結束不到20天,中央政治局頒布了八項規定,為抓作風建設找到一個切入點,為全面從嚴治黨破題。這5年,我見證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入腦入心的歷程。

  2013年,中央紀委駐某部紀檢組查處了一起案件。一名司長在當年休假期間,接受地方對口部門邀請,攜親友赴該地旅遊並收受禮品,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這起案件的查處,讓不少黨員幹部意識到,組織是動真格的,一些多年來司空見慣的事情行不通了。幾年來,中央國家機關查處了一批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件,這些案件的查處,看似案值不大,但拉起了公與私的界線,樹起了嚴禁以權謀私的防線。與此同時,紀檢機關堅持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先於其他問題查處、通報,通過查處一起、通報一起,以案釋紀、警示教育,使黨員幹部實實在在看到紅線、受到監督、感到震懾。廣大黨員幹部日益清晰地認識到,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政治紀律。有禁必止的規矩意識,逐漸在一些黨員幹部心中重新樹立。

  按照黨中央、中央紀委的部署,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抓細抓小抓具體,盯住一個個節點,抓住一件件小事,以小見大,以點帶面,逐步深入,黨員幹部遵規守紀的意識逐步增強,一些習以為常的陋習不斷得到糾正。但我們也注意到,「四風」問題禁而不絕。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2015年中央巡視組巡視某部委時,發現下屬的三個中心違規在下屬酒店開支土特產、菸酒等費用,三個中心的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因為履行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不力,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一系列案件的查處,對基層黨組織、紀檢機關觸動很大,「老好人」當不得了,「特殊性」不能講了。大家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黨組織如果在維護黨的紀律方面失職,有責必追,這是鐵律。

  回想在中央紀委機關黨委工作的經歷,我深深體會到基層黨組織對於建設讓黨放心、人民信賴的紀檢幹部隊伍責任重大。很多紀檢幹部在日常交流、思想匯報、支部座談中都談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黨組織認真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落實,堅持逢節必提醒,同時推行離京備案報告制度、自查制度,嚴格管理,嚴肅監督,一點一滴、一刻不放鬆地抓。無論是辦案出差,還是回鄉探親,大家都感到言有規、行有矩,嚴格自律、爭做標杆的意識逐步形成。

  2017年6月,我調任中央紀委駐環保部紀檢組。黨的十八大以來,環保部黨組高度重視作風建設,駐環保部紀檢組陸續查處了20多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件,既查處違紀黨員,又問責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力的基層黨組織,環保系統的「四風」問題有很大好轉。大家感覺風氣正了,上下級關係規規矩矩了,同志之間關係清清爽爽了,與監督對象之間也逐步建立了「親」「清」的關係。而最大的變化是,大家腦子裡的弦繃起來了,規矩意識增強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破窗現象得到了遏制。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我理解,五年來馳而不息地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就是在強化不搞變通、不打折扣的紀律規矩意識。這樣長期抓下去,黨員幹部一定會不斷增強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牢固樹立「四個意識」,重塑令行禁止的政治文化,真正實現政治清明。(吳海英)

相關焦點

  • 吳海英:以堅強政治紀律作風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需要一支信念、政治、責任、能力、作風過硬的環保鐵軍,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突出政治建設。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牽動億萬人心的生態環境問題首先是政治問題,必須站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從人心向背、厚植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來認識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
  • 吳海英任中紀委駐環保部紀檢組組長
    近日,環境保護部「領導之窗」欄目更新,吳海英已於2017年5月任中央紀委駐環境保護部紀檢組組長、環境保護部黨組成員。簡歷顯示,她此前擔任中央紀委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  吳海英同志簡歷  吳海英,女,漢族,1967年2月出生,浙江義烏人
  • 又是吳海英大結局是什麼 Eric樸道京車禍死了嗎?
    原標題:又是吳海英大結局是什麼 Eric樸道京車禍死了嗎? 韓劇《又是吳海英》正在熱播中,該劇由文晸赫、徐賢真等主演,該劇講述了在大企業餐飲事業部的同名異人女主角和一名能看到未來的男子之間發生的浪漫愛情故事
  • 網際網路如何重塑影評文化?
    網際網路如何重塑影評文化?但是,媒體的性質,它重塑新聞業和公眾話語的方式,使得這項工作如今變得更加困難。 網際網路對我們的文化、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持續便利做出了貢獻,同時也鼓勵了目前破壞民主的文化隔離,網際網路必須為目前美國生活的混亂承擔很大的責任。 在公共場合,已建立在線出版物的影評人會說,網絡為影評提供了新的家園。
  • 把政治文化帶回來——文化社會學的啟示
    內容提要:基於對中西方文獻的梳理,本文釐清並分析了 「政治文化」這一內涵複雜的概念。在不同語境下,政治文化的所指和分析路徑包括:強調思想史和實踐模式的「政治傳統路徑」、強調態度和行為的「政治心理路徑」、強調社會和公共領域的「政治社會路徑」以及受文化轉向影響的「政治文化路徑」。
  • 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傳統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與以文化人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文化人的實踐系統,以文化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覺活動。我國有著以文化人的優良傳統。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要素,內容、方法、載體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關鍵點,也是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內核實質的必然路徑。
  • 黨內政治文化研究的三個維度
    原標題:黨內政治文化研究的三個維度   黨內政治文化對黨內政治生活實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黨內政治文化的發展和作用的發揮有其內在規律性,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必須深入研究探索這些規律,切實把握黨內政治文化的精髓,不斷增強對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自信和自覺。 文化在黨治國理政中具有重要作用,黨內政治文化是我們黨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文化(3)
    公民文化實質體現為具有一國國籍的人們在憲法和法律的匡約下所形成的權利與義務並行不悖的理性自覺和行為取向。公民文化是處於現代化過程中的政治文化,它是本國政治歷史和社會結構的反映。阿爾蒙德與維爾巴主編的《公民文化――五國的政治態度和民主》一書認為,根據一國人民對政治系統和自身的態度,可以劃分出三種類型的政治文化:地域性政治文化、依附性政治文化、參與性政治文化。
  • 《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化如何影響經濟和政治發展?
    這時,社會科學界越來越多的學者把目光轉向文化因素,用它解釋各國的現代化、政治民主化、軍事戰略、種族和民族群體的行為以及國與國之間的聯合與對抗。為本書撰文的學者當中,多數人都在這一文化復興中起了重要作用。
  • 文化與政治衝突中的柏林形象
    柏林由此成為全德意志一級的文化城市。     文化與政治的衝突     19世紀,這種文化與政治的衝突在柏林愈發突出了。1806年,拿破崙率軍入侵普魯士,普魯士全面崩潰,失去了獨立地位。應該說,這不只是讚美其城市建築、外觀上的變化,更是對其文化成就的肯定。     不過,由於柏林大學的教授是由國家任命的,學術與政治傾向於一體化,這就為普魯士文化蒙上了強烈的政治色彩。沃爾夫·勒佩尼斯在《德國歷史中的文化誘惑》中提出,普魯士的崛起正是由於這種文化與政治的結合。
  • 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重要政治任務
    ,保證全黨集中統一、令行禁止」,並指出「要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重要任務」。新華社發1、彰顯黨中央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堅強決心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保證全黨集中統一、令行禁止」的重要任務進行部署。各位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指示要求?
  • 東協一體化不可忽視政治與文化因素
    會後東協外長發表聯合公報,確認了2015年底將完成建立東協政治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目標。這標誌著東協一體化走向了新的裡程碑,並將推動東亞一體化邁上新臺階。那麼,2015年東協一體化進程是否可以順利推進?經濟共同體固然是其重要動力之一,但其背後的政治、文化因素亦不容忽視。
  • 海外族群衝突 | 文化國家還是政治國家?
    近世以來,基本上有兩種回答這一問題的思路:一種是打造「文化國家」——努力讓國家裡的不同人群具有同一認同,另外一種打造「政治國家」——設計一套政治制度讓不同人群可以妥協共存。前一種思路打的是「化夷為夏」或「大熔爐」的主意,在實踐上利用教育、傳媒傳播或其他政治、社會機制來「化眾為一」,往往強調的是同一歷史、同一命運和相同的文化符號,其追求的是「同心」。
  • 騰訊NOW直播的新內容打法:把春天當場景,用文化重塑社交
    直播間時空構造的隨意性,能夠轉換交流場景,而場景轉換又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社交時代人的交流行為結構。生活本身的分量並不在於它承載了多少意義,而更在於此時此地。所以最近,騰訊NOW直播直接把春天當做直播間,啟動2018清新踏春季。
  • 高考衝刺∣政治:《文化的作用》專題複習策略
    本期嘉賓:黃建忠,中學高級政治教師,常德市澧縣第一中學政治教師,市級優秀班主任,湖南省高考政治閱卷骨幹教師。在「疫情」期間,高三學子只能在家按照老師的要求複習,那學生們如何才能搞好二輪複習呢?這裡以文化生活第一單元《文化的作用》專題為例簡要說明。
  • 中學政治《傳統文化的繼承》說課稿
    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傳統文化的繼承》。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7個方面進行說課。一、說教材教材是教師執教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因此,我首先談一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框的內容,本單元的核心是從文化的傳播、繼承與創新方面分析人類文化的發展。
  • 打破鬼神迷信思想,需要重塑傳統文化
    儒家學說的核心是關注現實人生的倫理政治實踐的,從哲學上來講是落實到現實人的主體性和道德性的,儒學思想的核心是「仁」,從字的結構上來理解,「仁者,二人也」,它首先指的是二人之間的一種互相制約的關係,其他的一切社會關係都是在二人的關係上展開的,例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基本的人倫都表示著這樣的二人關係。
  • 反智主義為何成為一種突出政治文化現象
    而2020年,這一思潮有所升級,其新動向表現在對科學認知的全面否定、極端民主主義泛濫、保守主義回潮等方面,顯示出將愚昧大眾和培植精英結合在一起的新動向,特別是反智主義思潮下的反智主義行為成為一種突出的政治文化現象,甚至成為一種特別的政治經濟操作。未來,這一思潮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如何看待和應對這一思潮以及在此思潮影響下的國家和民眾行為,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 一夜之間14億人令行禁止,西方終於明白,為何中國無法被撼動
    一方面,在國家下達命令後,一夜之間14億人令行禁止、無條件執行了隔離要求。另一方面,在疫情之初,中國軍隊緊急動員,大量軍人直接增援武漢,把守好了各個通道,避免疫情進一步擴大。其次,還組織了多架大型運輸機將醫護人員與醫療物資成功送達需要的地方,極大緩解了物資壓力。中國的運-20有什麼優勢和作用?
  • 2018年全國金融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優秀調研成果獲獎名單...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根據中宣部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2018年有關調研工作與課題研究的要求和中國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年度工作計劃,中國金融政研會在全國金融系統組織開展了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調研活動。各金融機構高度重視,積極調動相關力量,廣泛開展了調查研究,經過逐級遴選,優中選優推報了本單位、本系統的優秀調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