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7日 09:2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參與互動重塑令行禁止的政治文化
吳海英,中央紀委駐環境保護部紀檢組組長、環境保護部黨組成員,歷任中央國家機關紀工委副書記、中央紀委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曾參加中央巡視工作,擔任巡視組副組長。
2012年7月,我結束了地方掛職工作,回到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擔任紀工委副書記。作為一名多年從事機關黨建工作的幹部,2年的掛職經歷,使我深刻體會到中央國家機關部門作為宏觀政策的制定者、重要決策的參與者、重大部署的推動者、貫徹執行的督促者,在國家治理體系中所處的重要地位,這決定了中央國家機關黨員幹部隊伍必須是一支令行禁止、紀律嚴明的隊伍。
2012年12月4日,黨的十八大結束不到20天,中央政治局頒布了八項規定,為抓作風建設找到一個切入點,為全面從嚴治黨破題。這5年,我見證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入腦入心的歷程。
2013年,中央紀委駐某部紀檢組查處了一起案件。一名司長在當年休假期間,接受地方對口部門邀請,攜親友赴該地旅遊並收受禮品,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這起案件的查處,讓不少黨員幹部意識到,組織是動真格的,一些多年來司空見慣的事情行不通了。幾年來,中央國家機關查處了一批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件,這些案件的查處,看似案值不大,但拉起了公與私的界線,樹起了嚴禁以權謀私的防線。與此同時,紀檢機關堅持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先於其他問題查處、通報,通過查處一起、通報一起,以案釋紀、警示教育,使黨員幹部實實在在看到紅線、受到監督、感到震懾。廣大黨員幹部日益清晰地認識到,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政治紀律。有禁必止的規矩意識,逐漸在一些黨員幹部心中重新樹立。
按照黨中央、中央紀委的部署,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抓細抓小抓具體,盯住一個個節點,抓住一件件小事,以小見大,以點帶面,逐步深入,黨員幹部遵規守紀的意識逐步增強,一些習以為常的陋習不斷得到糾正。但我們也注意到,「四風」問題禁而不絕。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2015年中央巡視組巡視某部委時,發現下屬的三個中心違規在下屬酒店開支土特產、菸酒等費用,三個中心的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因為履行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不力,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一系列案件的查處,對基層黨組織、紀檢機關觸動很大,「老好人」當不得了,「特殊性」不能講了。大家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黨組織如果在維護黨的紀律方面失職,有責必追,這是鐵律。
回想在中央紀委機關黨委工作的經歷,我深深體會到基層黨組織對於建設讓黨放心、人民信賴的紀檢幹部隊伍責任重大。很多紀檢幹部在日常交流、思想匯報、支部座談中都談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黨組織認真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落實,堅持逢節必提醒,同時推行離京備案報告制度、自查制度,嚴格管理,嚴肅監督,一點一滴、一刻不放鬆地抓。無論是辦案出差,還是回鄉探親,大家都感到言有規、行有矩,嚴格自律、爭做標杆的意識逐步形成。
2017年6月,我調任中央紀委駐環保部紀檢組。黨的十八大以來,環保部黨組高度重視作風建設,駐環保部紀檢組陸續查處了20多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件,既查處違紀黨員,又問責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力的基層黨組織,環保系統的「四風」問題有很大好轉。大家感覺風氣正了,上下級關係規規矩矩了,同志之間關係清清爽爽了,與監督對象之間也逐步建立了「親」「清」的關係。而最大的變化是,大家腦子裡的弦繃起來了,規矩意識增強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破窗現象得到了遏制。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我理解,五年來馳而不息地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就是在強化不搞變通、不打折扣的紀律規矩意識。這樣長期抓下去,黨員幹部一定會不斷增強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牢固樹立「四個意識」,重塑令行禁止的政治文化,真正實現政治清明。(吳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