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布鞋院士」:公費留學回國奉獻,教書育人培養遙感技術人才

2021-01-13 教育思享

「一個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著一把掃帚,正在躬身掃地。」

這是作家金庸在小說《天龍八部》裡,對少林高手掃地僧出場的描述。誰也不曾想過,小說中虛構的人物竟然在現實中還有翻版,在我國中科院研究所裡,有些人表面上是一絲不苟為科研的中科院士,暗地裡卻還是一個「金庸迷」,他就是被譽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先生。

中科院「掃地僧」,和不事邊幅的農村老大爺別無二致。

被稱為中科院的「最強掃地僧」,倒不是李小文先生有意為之,而是因為他的為人處事,生活態度,在別人看來,與那位隱居少林、身負絕學的掃地僧人幾乎完美契合。其貌不揚的他,有著極其消瘦的臉龐,下巴留著幾撮灰白的鬍鬚,身上總是套著樸素甚至有些土氣的衣服,幾乎不穿襪子,拖鞋和老布鞋是他腳上的標配。

這就是李小文,一身裝扮和不事邊幅的農村老大爺別無二致,走在人堆裡,任誰想破腦袋,也不會將其和那些中科院德高望重的院士聯繫在一起。

雖然外表顯得不修邊幅,但李小文卻活得落拓不羈,酷愛金庸小說的他,最喜歡其筆下的令狐衝,在他文人的骨子裡,有著對俠義率真、不拘常理的崇尚之情。

李小文對金庸小說的喜愛由來已久,在美國定居的那段日子裡,由於國內的文學作品相對缺乏,他就經常跑到圖書館中去借閱金庸的小說。經過一日的忙碌,在小說中放鬆自己,李小文覺得,該做的事做了,有時間就看看小說,是他這個知識分子最大的樂趣。

有情有義,毅然回國報恩情。

在1979年進入遙感所攻讀碩士學位的李小文,翌年便被國家選中公費前往美國留學。在當時,國內的經濟條件十分有限,但仍不遺餘力地對李小文等留學人才進行資金支持。雖然有國家的助學金,但是李小文等人的生活相比美國人的生活水準,依舊是較為清苦,可李小文卻十分感激祖國人民的恩情,因為這已經是當時國內能夠爭取的最高標準。原本有意留居美國的李小文,已經萌生了學成回國報恩的念想。

就在李小文心生回國念頭的時候,他收到了來自國內恩師楊世仁的來信,在信中,恩師深情且誠摯地邀請他回國發展。至此,一向崇敬俠義率真的李小文,心中迫切回國的火焰愈燃愈烈。在獲得加利福尼亞大學地理學博士學位和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碩士學位之後,這位渴望歸國的遊子,踏上了回國之旅。

學成歸國的李小文,竟有幾分神似金庸筆下的令狐衝,他們都是如此的重情重義,只不過令狐衝心中裝的是恆山派和武林,而李小文胸中牽掛的是自己的祖國與人民。

鞠躬盡瘁,留下遙感技術火種。

幾近十年的異國遊學之後,李小文再一次踏上了故鄉的熱土。在回到祖國之後,他便立刻投身到祖國的遙感技術研究之中。經過他和數十位遙感專家的不懈努力、潛心鑽研,不過歷時短短的二十年,就把我國的遙感科技水平帶進了世界前列,其水準直逼美國,在設備與技術上幾乎可以與美國平分秋色。

除卻帶領著祖國遙感科技進行著跨越式的進步,李小文還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遙感技術人才,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科研學者,每項研究都儘量做到親力親為,在自己的學生中樹立起以身作則的標榜。

「有教無類」是李小文最為倡導的教學理念,每個學生的困惑他都會一一解答,他會給學生留出極大的科研空間,鼓勵弟子們積極思考,大膽探究,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的學習品質。在李小文的課堂上,洋溢著民主、自由和輕鬆的學習與科研氛圍,他喜歡在宏觀上對學生們進行把控,在將他們引向正確的研究方向之後,便開始無為而治,任由學生們去探索和總結。

憑藉著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李小文培養出了許多可以獨當一面的遙感技術專家,為我國的遙感技術領域保留了珍貴的科研火種。

如今,李小文院士早已離我們而去,可他為祖國遙感技術事業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昨日因成今日果,前人栽樹後人涼,雖然李小文院士的離世令人惋惜與悵然,可他的科研精神卻得以流傳,未竟事業也終將由前赴後繼的後來人去完成。

相關焦點

  • 「布鞋院士」的遙感人生:喜歡喝二鍋頭,為中國遙感事業奉獻一生
    他們不爭不搶,卻在每個崗位上發光發熱、不餘遺力地奉獻自我、造福後世!愛穿布鞋、精心研究,「布鞋院士」填補遙感空白比如今天要說的李小文院士,很多人對李小文這個名字並不熟悉,李小文何許人也?提到「布鞋院士」,很多人就有所耳聞!「布鞋院士」是眾人給李小文的一個愛稱,名如其人,他是不拘小節的文化人。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要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領先全球
    他「外表不羈但是有著仙風道骨」,足以和魏晉時期陶淵明等名士相比,他就是被稱之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一、骨子裡的瀟灑自在伴隨一生,但心中的赤子之心從未有過任何更改1947年,李小文出生在四川自貢,他有著四川人與生俱來的堅韌,但他也有著大多四川人都未曾擁有的瀟灑自在。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喝白酒穿布衣布鞋,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
    然而他們錯了,李小文不僅考上了,還獲得了美國公費留學的機會。李小文說做事情應該追求效率,所以在美國留學的那幾年,李小文並沒有像我們想的那樣除了睡覺就是鑽研學問,相反,李小文他吃好睡好玩好,但同時李小文也沒有對學習懈怠,在美國留學期間他的成績在當時學校也是數一數二的。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喝白酒穿布衣布鞋,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
    然而他們錯了,李小文不僅考上了,還獲得了美國公費留學的機會。 李小文說做事情應該追求效率,所以在美國留學的那幾年,李小文並沒有像我們想的那樣除了睡覺就是鑽研學問,相反,李小文他吃好睡好玩好,但同時李小文也沒有對學習懈怠,在美國留學期間他的成績在當時學校也是數一數二的。
  • 此人每天喝一斤白酒,發明的「遙感技術」全球領先,被稱布鞋院士
    二、具有家國情懷的知識分子李老是四川自貢人,有著一口地道的四川普通話。他出生於上個世紀的解放戰爭時期,可以說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起來的科學巨人。那個時候,很多以公費留學名義出去留學的人在完成學業之後,都選擇留在了美英等發達國家。當李老畢業之後,美國的很多大企業都向其伸出了橄欖枝。但是都被李老拒絕了。他說:「覺得作為公費留學生,花了國家的錢,接受了國家的支持,不回來問心有愧。」就是這樣的一句話,不知道讓多少人感到汗顏,更加顯得李老的難能可貴。
  • 「科學向日葵」「布鞋院士」——李小文
    上一期我們講述了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的故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院士。mp303:35來自科普天津雲李小文李小文,1947年出生,四川人。布鞋院士2015年1月10日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2014年,李小文院士身著素衣布鞋作報告的照片走紅網絡,有網友覺得李小文是現實版的「掃地僧」:「一個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卻有著驚人天分和蓋世神功。
  • 這3位學霸拿公費赴美留學,學成後拒不回國,轉頭加入美國國籍
    」這種情況再次發生,所以會鼓勵有學識的人才出國留學,希望他們能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資助他們公費出國留學。文小剛在1981年的時候,曾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通過中美聯合招生考試,成功的考入了普林斯頓大學,並且一舉拿下了公費留學的資助。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國際遙感科學泰鬥
    作為遙感科學界的泰鬥,平日就是腳踩一雙布鞋,白髮蒼蒼的老者,更喜歡小酌幾杯。他有著"布鞋院士"的稱號,是中科院的掃地僧。▲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活1977年國家實行考研政策,李小文隨即報了名,而且拿到了不錯的成績,獲得了公費留學加州大學的機會
  • 「布衣院士」李小文:其貌不揚,卻教書育人、走在學術前沿
    2014年4月,在一次中國科學院大學講座上,李小文院士的一張照片走紅網絡。走紅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李小文院士一絲不苟的研究學術的模樣,而是因為他的瀟灑不羈——光著腳、穿著布鞋,翹著二郎腿。照片中的他正在低頭念著自己的發言稿,衣著樸素、不拘小節的他與人們想像中的院士有著天差地別,一時間,「布鞋院士」走紅網絡。可是經過人們深度了解之後,才知道李小文院士竟然是一位享受副部級待遇的我國"國寶級科學家"!學業:留學後回國,成就不凡。
  • 李小文院士:一襲布衣一雙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接下來要提到的便是這樣一位默默奉獻的科技工作者,他的研究成果為我國多個學科和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他是當之無愧的「遙感科學泰鬥」李小文。但幸運的是,他將更多的時間專注在了專業知識的鑽研和無數次的實驗裡,也正是這些東西組成了他的留學生活,並且這段時間的付出為他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是他的「紮根時期」,也是中國遙感事業的重要推動力。
  • 李小文:每天要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被稱布鞋院士
    沒錯他就是中國遙感界的泰鬥李小文,世界遙感領域最頂尖的科學家之一。俠士所遍歷的李小文院士出生於1947年3月2日,四川自貢人,講一口濃重的川普。86年底,他學成歸來,實誠的說,覺得作為公費留學生,花了國家的錢,接受了國家的支持,不回來問心有愧。一句再樸實不過的別話,印證的是李老的拳拳愛國心。回來後,他就擔任了遙感某研究所的主任,潛心鑽研,布衣飯菜。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
    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布鞋院士」到底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領域的泰鬥
    微光吸引微光,講臺上,滿頭白髮的他滔滔不絕;素心明志,兩杯濁酒論天下;俠氣致遠,一雙布鞋任平生。他是我國中科院院士,有著「布鞋院士」的稱號,那麼這位「布鞋院士」到底有多厲害?他每天要喝一斤二鍋頭,可謂是酒量驚人,在我國遙感領域,他被視為泰鬥。
  • 穿布鞋的另類院士李小文:每天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領先全球
    熟悉他的學生評價他說,「最不像院士」。 他自己更是一位不把院士當院士的院士。 他有一張圖片在六年前曾走紅網絡,讓他成為紅極一時的「布鞋院士」 。
  • 看似「掃地僧」的布鞋院士李小文,實是做「黃老邪」的「洪七公」
    一、詼諧的「布鞋院士」2014年,李小文在中科院講課的時候,有學生把他的不修邊幅的照片放到了網絡上。大家冷不丁地看到一個「老農民」蹺著二郎腿,獨坐在中科院講臺上給學生講解「高端科學」,頓時驚得目瞪口呆。「老農」造型和科學家身份的巨大反差,迅速讓他在網絡上走紅。北師大的學生覺得李小文的作風親切,於是紛紛叫他「布鞋院士」。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物
    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布鞋院士李小文:看似「掃地僧」,實則是想做「黃老邪」的「洪七公」
    北師大的學生覺得李小文的作風親切,於是紛紛叫他「布鞋院士」。這位「布鞋院士」在網友貧乏的想像中,起初只是一個「掃地僧」的樣子。但是隨著他事跡曝光後,大家才意識到誤會大發了!原來李小文不但不像「掃地僧」,明明更像是「癲道人」,但是他卻自詡為「黃老邪」。李小文和學生創建的QQ群名字叫「桃花島」,他在努力地做「黃老邪 」。
  • 布鞋院士李小文:凡事追求及格就行,卻讓中國遙感技術成世界一流
    這是一張拍攝於中國科學院大學課堂上的照片,照片中的人頭髮凌亂,瘦削的臉上蓄著鬍鬚,一身黑衣,腳上還穿著一雙黑布鞋,彼時的他正低頭念著手中的發言稿。不明真相的人們,在看到這張照片的第一眼,肯定不會將這樣的山村老人形象與中科院院士相掛鈎。然而,照片中這位其貌不揚的老人卻是中國遙感屆的泰鬥——李小文院士!如果不是這張照片的爆火,行外人大概永遠不會知道李小文是誰,他有多麼牛!
  • 外有歐美科技制裁,內有人才集體離職,中科院的掃地僧們該出手了
    穿著粗布衣服和一雙老北京布鞋,一生致力於科學研究和教書育人,他僅憑一己之力,讓國家的科技進步幾十年。1947年3月,祖籍安徽池州的李小文院士於四川自貢出生。1968年,21歲就從當時的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也就是如今的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畢業後回鄉參加工作,在部隊種地,一幹就是9年的時光。1977年,高考恢復,舉國沸騰。
  • 他被稱為「布鞋院士」,每天一斤二鍋頭,為中國遙感事業奉獻一生
    原來,照片中的老人名叫李小文,乃中國國內遙感領域泰鬥級的專家,早在2001年就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拍攝這張圖片的時候,李老正在上課。得知老人身份後,瞬間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紛紛開始議論這位無比樸素的院士,那麼李小文究竟有多厲害呢?咱細細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