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院士」李小文:其貌不揚,卻教書育人、走在學術前沿

2020-12-04 教育思享

2014年4月,在一次中國科學院大學講座上,李小文院士的一張照片走紅網絡。

走紅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李小文院士一絲不苟的研究學術的模樣,而是因為他的瀟灑不羈——光著腳、穿著布鞋,翹著二郎腿。

照片中的他正在低頭念著自己的發言稿,衣著樸素、不拘小節的他與人們想像中的院士有著天差地別,一時間,「布鞋院士」走紅網絡。

可是經過人們深度了解之後,才知道李小文院士竟然是一位享受副部級待遇的我國"國寶級科學家"!

學業:留學後回國,成就不凡。

李小文院士畢業於現在的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原電訊工程學院),之後考入中國科學院現在的地理所二部(原遙感所)攻讀碩士學位,1979年,他前往美國留學,就讀於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地理系,先後成功獲得了碩士學位與博士學位,與此同時,他還獲得了該校的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

在國外取得了優異成績的他,拿到學位證書之後卻是立刻回國。

1986年底,他成為了中國科學院遙感信息科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還擔任了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圖像處理室主任。於1999年創建了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同年在北京師範大學教學,兩年後,他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提到他的成就,用一組準確的數字可以表明:他的38篇研究論文被SCI(美國《科學引文索引》)引用557次,僅1985年,他的論文就被SCI引用113次。

而SCI則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另外,他的碩士論文也被美國權威著作採用。

科研:致力於研究,走在前沿。

李小文院士一生勤勉鑽研,在遙感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創建了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幾何光學模型,這一模型成為了地物二向性反射研究中幾何光學學派的堅持基礎;他建立了適用於非同溫地表熱輻射方向性的概念模型,讓中國在遙感基礎研究領域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2018年7月,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的官網顯示,他正在主持進行的研究項目與研究計劃有五個。其中不僅有我國的幾個主要研究項目,如:中國國家863計劃項目 "機載多角度、多光譜成像系統",中國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九七三)項目 "地球表面時空多變要素的定量遙感理論及應用"等四個項目;還有兩項關於美國的研究項目: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項目 "熱輻射方向性模型"。據悉,他的研究工作,還得到了中國國家科委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

其貌不揚,卻有蓋世神功,因此李小文院士被稱為中國科學界的"掃地僧"。

波士頓大學地理系主任Strahler教授評價李小文院士的時候,直言道,他是遙感基礎研究領域最頂尖的兩三位科學家之一。

教學: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在教學方面,李小文院士在一直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他始終遵循這兩個理念,那就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他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眾多高校舉辦了專門教育研究生的「遙感科學」的系列講座,他還親身指導了眾多博士,碩士生,為祖國培養了眾多該領域的人才,讓中國在短期內就形成了一支新型的科研隊伍。

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說的就是李小文院士這樣的人,他們雖然已經離開了,但是他們的精神財富仍舊為祖國為人民做著數不清的貢獻,致敬李院士!

相關焦點

  • 「科學向日葵」「布鞋院士」——李小文
    上一期我們講述了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的故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院士。mp303:35來自科普天津雲李小文李小文,1947年出生,四川人。布鞋院士2015年1月10日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2014年,李小文院士身著素衣布鞋作報告的照片走紅網絡,有網友覺得李小文是現實版的「掃地僧」:「一個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卻有著驚人天分和蓋世神功。
  • 李小文院士:一襲布衣一雙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酒壺
    但如果這些人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一定會意識到自己判斷他人的方式實在無知。作為一名科學家,著名的「遙感地理學家」,李小文卻總是穿著一襲布衣一雙布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普通農民。「其貌不揚」的院士14年,網上突然流出一張照片,照片中的老人蓄著鬍子,穿著一身黑色衣衫,一雙布鞋裹著沒有穿襪子的腳。這老人從照片上看起來只是一個普通老人,甚至是一個其貌不揚的老人。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喝白酒穿布衣布鞋,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
    仙風道骨的「布鞋院士」在我們大眾的心中,一般的院士都是嚴肅、不苟言笑、著裝講究的人,然而,李小文院士的出現打破了我們對院士的「刻板印象」,相比於一般學者的古板,李小文更像是行走於江湖之中,不拘小節、瀟灑隨性、腰間別著酒壺、仗劍走天下的大俠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喝白酒穿布衣布鞋,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
    仙風道骨的「布鞋院士」 在我們大眾的心中,一般的院士都是嚴肅、不苟言笑、著裝講究的人,然而,李小文院士的出現打破了我們對院士的「刻板印象」,相比於一般學者的古板,李小文更像是行走於江湖之中,不拘小節、瀟灑隨性、腰間別著酒壺、仗劍走天下的大俠,他有著我們一般人都不曾擁有的灑脫
  • 李小文:每天要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全球領先,被稱布鞋院士
    沒錯他就是中國遙感界的泰鬥李小文,世界遙感領域最頂尖的科學家之一。俠士所遍歷的李小文院士出生於1947年3月2日,四川自貢人,講一口濃重的川普。李小文院士博學多識,同時不懷功利的態度。他常常說考試成績夠用就行,甚至覺得多考了就虧了,李小文先生有自己的原則與態度,從來說不是為了應試而去學習的。他追求做事情要有效率,而不是單純的無用功,認為低效的重複沒有意義可言。86年底,他學成歸來,實誠的說,覺得作為公費留學生,花了國家的錢,接受了國家的支持,不回來問心有愧。
  • 李小文院士:一襲布衣一雙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大概是李小文院士在科研方面的成就太過搶眼,很少有人意識到他還是一名大學教師,但在學生教育這個領域,他卻也表現出了毫不輸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曾有人問過李小文院士願意教哪種學生,他的回答是:有教無類,這種承襲於孔子的大教育觀念聽起來容易,卻鮮有人做得到,但李小文院士真正將此落到了實處。
  • 中考優秀作文範例:與布衣院士李小文的對話
    到會場門口了,我下了車,迎面走來了一群人,我一眼就認出走在中間的人,「誒,那不是前段時間很火的布衣院士李小文嗎」這時,一群記者將他們包圍,等過了一會人群散了,我走過去,說道:「叔叔您好,請問您是李院士嗎?」他回答我說是,並且答應了我想和他說幾句話的請求。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
    《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其貌不揚、不顯山不漏水,但武功高強,具有大智慧。可謂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其實現實生活中卻不乏像掃地僧這類的人,他們貌不驚人、平淡無奇,卻有一副自由灑脫、不拘小節的性子,他們的一生只致力於將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極致。
  • 「布鞋院士」李小文有多厲害?每天一斤二鍋頭,遙感科學領頭人物
    《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其貌不揚、不顯山不漏水,但武功高強,具有大智慧。可謂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其中一個便是被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知道李小文院士的事跡是源自2014年在網絡上一夜爆紅的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著黑色布衣、腳穿布鞋、蓄著鬍鬚、顯得不修邊幅的老人,他悠然自得地翹著二郎腿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讀著不知道什麼內容的演講稿。
  • 李小文:曾不滿足於考試滿分,經過精準計算後將成績卡在及格線
    他就是"布衣院士"——李小文。遙感科學的泰鬥李小文,中科院院士,是我國遙感科學的泰鬥。有人可能不太了解遙感科學,覺得離我們很遠。但是一提到GPS,提到地圖導航,我們會覺得離我們的生活很近,根本離不開。李小文院士在這個領域做出的貢獻,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你會問,這樣一位科技大牛,應該是西裝革履,高高在上的,怎會每天都布衣出行,低調如此?事情的開始要從一張照片說起。14年的某天,一張照片被網友熱議。圖片上的老人蓄著上個世紀流行的鬍子,一身長衫布鞋,其貌不揚。真正引起熱議的,是這張照片的背景——中國科學院。
  • 李小文:最不像知識分子的中科院院士,31歲才考研
    李小文恐怕是整個中科院最不像院士的一位院士了,他瘦骨嶙峋,顴骨突出,頭髮花白,留著兩撇八字鬍,衣著普通低調,腳上習慣踏著一雙黑布鞋。這樣的老頭放在市井當中,你必然不會多看他一眼。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其貌不揚的老頭,卻是中科院的遙感領域泰鬥、幾何光學學派創始人。然而從他進入中科院時起,外界人對他的了解幾乎為零,原因就在於李小文是個非常低調的人,儘管他的學術已經踏上世界領先行列,卻依然衣著簡單,從未炫耀。直到五年前,李小文才真正被人們所「認識」。
  • 布鞋院士李小文:每天要喝一斤白酒,發明遙感技術領先全球
    1968年,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大學畢業的李小文,可謂是意氣風發,無時無刻不展現出他那與生俱來的瀟灑。在學術問題面前,他非常的嚴謹,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他又總是以輕鬆快樂的方式進行學習。隨後,李小文前往美國留學,當時的他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公費留學生。在美國留學的他,可謂是給其他留學生做出了好榜樣。
  • 李小文院士:身穿素衣腳踏布鞋,每天1斤二鍋頭,上課隨身帶酒壺
    他每天著布衣,穿布鞋,看起來似乎非常的「接地氣」,平日酷愛飲酒,就連講課時也會帶著一隻酒壺,他就是「遙感科學泰鬥」——李小文。照片上李小文院士身穿一襲看起來有些老舊的黑布衣,腳踏一雙老布鞋,頭髮花白,正坐在講桌邊手拿一份講義認真閱讀。初次看到這樣一張照片,可能誰都想不到這是一位在中國科研道路上起到了領路人作用的中科院院士。甚至有人調侃說,這分明是剛剛從田裡勞作回來的大爺,更有人懷疑這是擺拍炒作。
  • 「布鞋院士」李小文去世 最後一課站著講了2小時
    圖片來自網絡  一雙布鞋、一件布衣,不修邊幅,講課如行雲流水,讓聽者如痴如醉。北京師範大學透露,該校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因病醫治無效,於前天下午在京逝世,享年67歲。在網際網路上走紅,被師生們親切稱為「掃地僧」、「布鞋院士」的李小文院士走了。
  • 李小文:一面海水一面火焰的天才院士
    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如此響亮的稱號,就是這位老者的真實身份。不僅如此,他更是國內遙感技術的開創者,李-Strahler模型的提出者,而這一理論的最為人所知的應用便是NASA對各種圖像的分析。(當然,這一理論並非僅僅用於航天方面,在地質測繪等方面也有廣泛的應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作為最早一批公派出國的留學生,李小文教授自小就天賦過人。
  • 中國院士李小文:穿著樸素腳踏布鞋,被稱為「掃地僧」,65歲去世
    而有些人深藏不漏,有著很強的實力,過得卻是簡單,這位布衣院士李小文,被稱為「掃地僧」,一天兩斤二鍋頭的狂人,他將一生獻給科學,從來不圖名利。天資聰穎 出國留學李小文出生於1947年,他的父母文化程度高,在這樣家庭薰陶下的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學習。在讀書期間,他就對數學和物理感興趣,老師提出的問題他都能很快回答出來,老師也喜歡他。
  • 四川「布鞋院士」:公費留學回國奉獻,教書育人培養遙感技術人才
    誰也不曾想過,小說中虛構的人物竟然在現實中還有翻版,在我國中科院研究所裡,有些人表面上是一絲不苟為科研的中科院士,暗地裡卻還是一個「金庸迷」,他就是被譽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先生。中科院「掃地僧」,和不事邊幅的農村老大爺別無二致。
  • 李小文院士逝世。
    」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         2014年, 李小文院士因其衣著樸素作報告的照片走紅網絡,有網友覺得李小文是現實版的「掃地僧」:「一個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卻有著驚人天分和蓋世神功。」
  • 李小文院士:身穿素衣腳蹬布鞋,每天一斤二鍋頭,上課帶著酒壺
    2014年4月,一張中科院院士李小文的講座照片迅速火爆網絡,人們這才了解到,照片中的這個一副農民樣貌的老頭,竟然是我國遙感界的泰鬥級人物李小文。 "一雙布鞋任平生",這句話可能是用來形容李小文院士的最貼切的語句。火爆網絡後,網友紛紛將他比作武俠劇中深藏不露的"掃地僧",也稱他為"布衣院士"。
  • 中科院院士李小文自比黃老邪 隨時帶著二鍋頭
    人 物 名 片  李小文,1947年出生,四川人,中科院院士。  當李小文的簡歷被層層剝開,又有人總結道,李小文像《天龍八部》裡的掃地僧,沉默、不起眼,卻有著驚人天分和蓋世神功。無獨有偶,在目前唯一認真經營科學網博客上,李小文把自己比作另一個武俠人物——《射鵰英雄傳》裡的黃老邪。昨日致電這位紅透網絡的川籍院士,李小文委託秘書告訴記者,目前身體不適,暫無法接受採訪。記者走訪了他的母校,學生,老師,試圖為讀者還原一個多面的「黃老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