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和實踐分析哲學

2020-12-04 鄧如山

也許「科學技術是第一戰鬥力」的提法過於新穎、前衛,某自媒平臺拒載了以這一提法為標題的圖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人們熟悉的理念和說法,科學技術是第一戰鬥力,這是人們在語言文字的表述上不熟悉的概念和語句。科學技術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第一推動力,「第一推動力」在經濟領域表現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推動力」在軍事領域則表現為「科學技術是第一戰鬥力」,第一生產力論和第一戰鬥力論符合科學哲學第一推動力論的等效原理。現代戰爭的立體化、合成比、機動化的作戰樣式突出了科學技術在戰場上的作用,做好軍事鬥爭的準備包括打一場「非接觸性」的高科技戰爭。

走科技強國之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走科技強軍之路,科學技術是第一戰鬥力。強國之路和強軍之路符合政治哲學科學觀的等效原理。科學技術達到什麼水平,生產力和戰鬥力相應地達到什麼高度。深海潛水技術既可用在民用的潛水器,也可用在軍用的潛水艇;深空探測技術既可用於月球、小行星和火星等外星的探索,也可用於太空軍事裝備的研製。美國正在發展「太空軍」,中國不支持「太空軍事化」的主張,但也會有所準備。忽忘近代史的經驗教訓,經濟和技術落後就會遭受外囯列強的侵略和挨打。生產方式和作戰方式的現代化同行;生產工具和軍事裝備的現代化同進,經濟和囯防現代化的」齊頭並進」形成融合性、互補性的良性循環。2035年的現代化目標既體現在經濟建設,也體現在軍事建設方面。

嫦娥五號登月,奮鬥者號潛水器下海,中國科學家對天空和海洋未知世界的探索取得了新的進展。地球表面大約有71%的面積被海水覆蓋,世界四大洋的海底蘊藏了大量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藏等自然資源。海洋深度深的深、淺的淺,靠近大陸架海域的水深在200米以內,遠離大陸架海域的水深從幾千米到幾萬米不等,世界海洋的平均深度大約為3795米。2020年11月10日,中國研製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世界海洋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地實現坐底,下潛的深度為10909米,突破了1萬米潛水深度的大關。人們熟悉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2009年到2012年連續下潛到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的深海區域。「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下潛的深度遠超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8300多米的高度。不能將「蛟龍號」、「奮鬥者號」的下潛實驗簡單地看成是為了完成一項海洋科學的「極限挑戰」或「不可能完成的使命」,深海探測為我囯將來開採海底的自然資源進行了必要的前期準備。探月和潛海的科學價值符合資源哲學開發論和利用論的等效原理。「上天、入地、下海」的科學探索往往看上去無任何的經濟和實用價值,然而,一旦將以科學探索為目的的技術轉化為資源開採和國防建設,由科學探索轉化而來的經濟和實用價值就充分地表現出來。

現代科學發展是分析哲學產生的重要原因。分析哲學既包括「英式哲學」的批判經驗主義流派,如英囯哲學家穆爾的概念分析、邏輯分析,英囯邏輯實證主義學派的句法分析、語義分析,日常語言哲學的語用分析等,也包括「德式哲學」的批判理性主義流派,分析哲學的思潮最早出現在19世紀未德囯哲學家、邏輯學家弗雷格的哲學著作中,除了弗雷格,分析哲學的代表人物有阿瑟、摩爾、羅素、卡爾納普、維根斯坦等。中國網民對英國分析哲學的代表人物羅素比較熟悉,他最先將形式化和邏輯化的哲學方法用於對語句和語義的分析和研究。現代科學哲學的興起與分析哲學存在歷史的淵源,從上個世紀六十、七十年代以來,科學哲學形成了以庫恩和費耶阿本德為代表的歷史社會學派和以塞拉斯、普特南為代表的科學實在論學派。

為什麼提出馬克思和恩格斯「實踐主義分析哲學」的新定義?這是因為馬恩除了把改變世界的實踐概念作為「新哲學」的主要使命以外,也非常重視語言和邏輯分析在哲學中的作用,概念的明確性和推理的嚴密性在馬恩著述中處處可見,無論是來自哲學經驗主義、還是哲學理性主義的學派,無論是產生於無產階級陣營、還是產生於資產階級陣營的理論、觀點和方法,馬恩都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梳理和校正。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科學性是在不斷地論證、分析和校正的長期過程中完成的,馬恩的歷史與現實、抽象與具體、邏輯與經驗相結合的分析方法符合科學哲學融合性的互補原理或互補性的融合原理,因此,可以將馬恩的分析哲學或哲學分析定義為「實踐主義分析哲學」或「實踐分析哲學」、「實踐論分析哲學」。

相關焦點

  • 南哲思享|劉鵬:科學實踐哲學:內涵、根源與意義
    摘 要:科學實踐正日益成為當前科學哲學研究的重要關注點。科學實踐哲學的核心內涵是實踐必須成為知識和實在的界定者, 在此意義上, 科學哲學突破了其傳統的認識論界限, 開始成為一項本體論的事業。傳統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共同前提是, 為科學尋求科學之外的根基, 這樣, 它們實際上預設了語言與世界、科學與實在之間的二元論。從實踐的角度來看, 這種二元論是哲學家們塑造出來的一個假象。我們可以從個體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和不同科學家之間的科學爭論過程來分析這一點。
  • ——論實踐哲學的構成和限度
    實踐概念的具體哲學規定是中介性,人的現實的中介性實踐活動是勞動,其在資本主義時代的具體歷史形式是工業和科學;在近代資本主義的工業實踐和科學實踐中,實踐的社會性原則和中介性原則發展到極限並走向自我否定,由此顯示出人類實踐的歷史限度。實踐哲學揭示了工業和科學作為現代人實踐的否定性與超越性的雙重意義。
  • 質疑真理、現實、科學和哲學的作用
    哲學家建立關於科學的敘述,仔細研究科學方法和建模實踐,積極從事科學理論基礎及其概念上的細微差別。我們應該對人類進行這種智力調查研究,因為它是人類文化遺產和科學史的一部分。科學哲學家探索宇宙學中的貝葉斯統計方法,或仔細研究高能物理學中簡化模型背後的假設;這些與考古學家、歷史學家或人類學家在人類知識的貢獻上沒有什麼不同。
  • 和諧和美的科學哲學解釋
    可以將「海底兩萬裡」的海洋科學探索活動看作是先期性的主體性事件,將對海洋資源、特別是深海資源的開採和利用看作是後期性的伴隨性事件,根據科學哲學主體事件和伴隨事件的等效性原理,前期的海洋科學探索成果終將轉化為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和運用。科學探索的主體性事件似乎沒有明顯的經濟目的,而對資源的開採和加工、存儲和使用形成了一系列滿足人類需要的經濟活動。
  • 理工科大學開展「哲學通識課」的實踐探索
    哲學通識教育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資源,在認識世界、分析問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資政育人、服務社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課程設計的理念哲學課程不僅具有學術性,而且還具有意識形態和價值引導性。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養,而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則是人才培養的根本問題。
  • 毛澤東哲學思想: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為了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一切舊哲學的區別,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己的哲學稱為「實踐的唯物主義」,並反覆聲明他們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毛澤東在哲學理論研究和革命實踐活動中,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相統一的思想,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立場、觀點和方法的作用,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認識工具的作用。
  • 政治科學與政治哲學的融合
    一方面,應然探討所留下的經驗世界的空間有待於實然研究的填充,用以支持其立場、結論,或者豐富其思考維度乃至於提供反思和超越的條件。另一方面,應然探討所致力於追求的普遍性概念,又通過相應的社會實踐,與實然研究發生關係,從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實踐研究走上無限制強調差異性的碎片化認知的道路。毫無疑問,政治哲學與政治科學可以以一種微妙的組合形式共同指向對現實世界的影響與改造。
  • 科學和哲學有什麼不同?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先區分開近代科學和古代科學,其次,則是要弄明白哲學的旨趣。近代科學和古代科學首先,古代科學包含於古代哲學之中。哲學外延大,科學外延小。到了近代科學,則哲學的生存空間被壓縮,科學取代了哲學來研究真理。
  • 高中政治《生活與哲學》說課稿《實踐及其特點》
    高中政治《生活與哲學》說課稿《實踐及其特點》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實踐及其特點》。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 科學本質是實踐,實踐本質是心,心的根本在一體
    一體的原則是辯證的原則,更是解決問題的原則,引導實踐的方向。實踐不僅指的是身體力行,同時也包含思維的過程,包括邏輯思維,經驗行動,因知而行,因思而行,因行而思,而實踐是思維的外在體現。在於思維與行動的一體,是思辨,也是實踐,因為它是事物的分析推理判斷的過程。
  • 對哲學和科學「相對性原理」的認識
    太空移民面臨了諸多疑難,比如:太空旅行技術和行星之間的天文距離,但是,一切皆有可能,地球人產生了對太空旅行的技術需求,太空技術對太空科學的作用和太空科學對太空技術的反作用符合哲學動力學的「等效原理」。不能僅將太空旅行和太空移民理解為「出走地球」,這是因為未來的太空技術和太空移民可能提貢解決地球人生存危機的高效手段。
  • 從物質的「無限分割」引發的哲學和科學思考
    夸克已經不再可分,宇宙其實也不可能是無限的……科學的問題最終還是要用科學解決,哲學家們大可喝著咖啡,從清晨辯論到黑夜。這讓人想起了另一個話題。中醫,尤其是中醫理論,包括養生,與其說是科學,不如說是哲學。陰陽五行、表裡虛實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哲學的基本概念。
  • 哲學與科學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哲學,則介乎於二者之間,哲學有很多方面,也講求科學的方法論,但是哲學涉及和掌管的領域,既包括科學,也包括神學,可以說,哲學在需要科學來支撐自己的時候,就傾向於科學的一邊,在需要神學來解釋自己的時候,就傾向於神學的一邊。
  • 《2008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第一專題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
    最後,哲學是一種知識體系,又是一種意識形態。作為一種知識體系,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知識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它源於知識,又高於知識,是知識的綜合和升華,達到對世界、人與世界的關係以及人自身本質的認識。各門具體科學是哲學的認識基礎,哲學則為各門具體科學提供理論指導。
  • 從科學哲學到邏輯實證主義,從批判理性主義到客觀辯證法!
    科學哲學作為科學與哲學相結合的產物, 其產生離不開科學和哲學兩方面的基礎,但在科學與哲學正式分離之前,科學哲學只是無人問津的事物。真正意義上的西方科學哲學以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邏輯實證主義為成熟的標誌(可能還有分析哲學和德國維也納學派中的一些思想精華),代之而起的主要流派有卡爾·波普的批判理性主義,以庫恩、拉卡託斯、費耶阿本德為主要代表人物的歷史主義及以夏佩爾等人為代表的新歷史主義。
  • 復讀者評《喬力:哲學穿不上科學的褲子,歷史穿不上藝術的裙子》
    是否正確,最後只能由實驗或實踐來證明。哲學意義在於,一是排除邏輯可以發現的錯誤,以確定所要實踐的內容,二是當實踐出錯後,分析導致錯誤的原因。喬力:比如靈魂,以前,有人認為迷信,後來被實驗測量出真實存在,在得到結果以前,人只能猜測,還有很多事物需要科學驗證。 直接領悟需要做什麼,避免沒頭沒腦什麼都做。 善後。
  • 如何理解分析哲學的「分析」?
    在廣義上,它包括這樣一些學派和哲學,它們的傾向雖可各不相同,但有許多觀點仍是近似、彼此一致和相互聯繫的。在狹義上,「分析哲學」也可以更嚴格地用來指某些思想家和思想流派中的某些人或某些觀點。分析哲學反對傳統哲學那種抽象思辨的研究方式,試圖通過某種「精確的分析」清除哲學論爭中的混亂。  那麼,究竟怎樣才是「分析的」?
  • 建立科學和哲學結合的分析方法——專訪永安期貨棉花高級分析師宋煥
    原標題:建立科學和哲學結合的分析方法——專訪永安期貨棉花高級分析師宋煥   「她撰寫的棉花市場形勢分析報告觀點明晰、邏輯性強、產業內外影響因素一一點到,還會為產業企業提出有建設性的
  • 科學哲學原理和應用
    由於宇宙學研究最大的物質結構,物質學或粒子學研究最小的宇宙結構,因此,宇宙學和物質學、天體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符合科學哲學結構論的等效原理。科學哲學既不是純粹地以科學、也不是純粹地以哲學為研究對象,而是主要以科學和哲學的相互關係為研究對象。科學哲學是一門跨學科的交叉科學,科學和哲學的交叉性符合科學哲學共有論的等效原理。
  • 德國科學哲學的發展與現狀
    例如,法蘭克福學派從批判的視角,運用批判方法論,對卡爾納普和波普爾的觀點進行了批判,但是,這個學派本身最初並沒有提出任何建設性的觀點與主張,直到哈貝馬斯才從批判的角度發展到了建設性的角度,提出了商談理論。這個理論對重新解決當代科學哲學的一些問題很有啟發作用。在科學哲學的四個傳統中,分析哲學傳統比較強,德國有分析哲學學會,成員也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