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評論性加科普性文章「中國版LHC的幾點想法」研判了中國建造超級粒子對撞機的科學意義和時機,也許近一、兩年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但將功能超過歐洲LHC的中國版LHC納入科技部的「十四五」規劃也不是沒有可能性,暫緩建設不等於永久地終止。FAST和LHC「一個都不能少」,中國國家天文臺和中科院高能所的科學家提出了項目方案的最初設想,FAST在幾年前巳投入運行。兩部超大型的科學觀測和實驗工具主要不是用於實用和技術服務的目的,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實用的價值,像FAST有星際通訊、飛行器搜索、定位和授時服務的多項功能。
大型單體射電望遠鏡FAST用於探測超大的星繫結構,它是一部宇宙學探索的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用於探測微小的物質結構,它是一部物質學探索的機器。由於宇宙學研究最大的物質結構,物質學或粒子學研究最小的宇宙結構,因此,宇宙學和物質學、天體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符合科學哲學結構論的等效原理。科學哲學既不是純粹地以科學、也不是純粹地以哲學為研究對象,而是主要以科學和哲學的相互關係為研究對象。科學哲學是一門跨學科的交叉科學,科學和哲學的交叉性符合科學哲學共有論的等效原理。交叉性的科學哲學不斷以新的例證和理論成果證實:科學和哲學符合科學哲學複合性的互補原理或互補性的複合原理。
比如:從新科學哲學的原理體系出發,第一次揭示了大腦的」第六項」感知能力,人體的「第六感官」是一種虛擬的感官,人體的「第六感覺」是一種虛擬的感覺。相比較而言,人體和大腦的五種感覺器官是實在、真實的「傳感器」,大腦的五種感覺和知覺是實在、真實的「感性意識」。人們能夠在創意活動中產生「突發奇想」的靈感和「浮想聯翩」的想像力,在科學探求中發現定理和規律,在藝術創作中發現新奇的意念和美的事物,這也離不開虛似的大腦「第六感官」的虛擬感知能力。
就像可以將哲學和科學劃分為理論哲學和應用哲學、理論科學和應用科學一樣,也可以科學哲學和文化哲學劃分為理論科學哲學和應用科學哲學、理論文化哲學和應用文化哲學。理論哲學和應用哲學的劃分與理論科學和應用科學的劃分符合科學哲學類型論的等效原理。根據行為學的「學科選擇理論」,在上一級的學科科目上,人們既可主要地選擇理論科學和理論哲學,也可主要地選擇應用科學和應用哲學;在下一級的學科科目上,人們既可主要地選擇理論科學哲學或理論文化哲學,也可主要地選擇應用科學哲學或應用文化哲學。簡單說來,對科學事物感興趣的人可以選擇科學和科學哲學,對社會事物感興趣的人可以選擇文化學和文化哲學,這裡的文化學指的是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藝術學和美學等,這裡的文化哲學指的是經濟哲學、社會哲學、心理哲學、藝術哲學和美哲學等。
本作者在和網友「西湖論建」的交流中寫到,「」王堅博士能不能不沾螞蟻金服的光,假如螞蟻按預定的計劃上市,王堅博士作為阿里合伙人可能成為百億市值身價的科技富豪。先把阿里雲做成上市公司,阿里雲上市,網友無話可說,城市大腦賦能實體經濟。螞蟻上市,小額貸款助力中小企業,然而,金融企業的高槓桿性不免讓網友有話要說,」資本盤剝、偽金融、最大的P2P、虛擬經濟、空手套白狼」之類的詞語不絕於網。螞蟻上不了樹,讓阿里雲升空。既然科學分為理論科學和應用科學或科學和技術兩個部分,那麼通常說來,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大學和科研院所是科學創新的主體,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的融合和合作將產生不竭的科技創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