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科學領域一直是男人的天下,這種說法或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男士一般比較理性,適合從事理科項目,而女性往往比較感性,適合從事一些文科項目。但凡事總有例外,中國就曾經有一位女科學家,她被稱之為中國的居裡夫人。她在科學領域的成就舉世矚目,曾經幫助過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但是由於她女性的身份,在美國一直不受待見,為此李政道不惜得罪了美國的專家。
吳健雄於1912年出生在江蘇省太倉瀏河鎮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早年當過兵,回到鄉裡後,創辦了一所學校。身為校長的父親,極其重視對吳健雄的教育,因此吳健雄從小成績就極為優異,後來她考入了國立中央大學,也就是現在的南京大學數學系。1936年的時候,吳健雄更是以優異的成績,成功考入到了美國的伯克利大學。1944年的時候,吳健雄投身到美國&34;當中,並且幫助美國研製出了原子彈。不過,這些或許都不是吳健雄最突出的貢獻,她最大的貢獻就是曾經幫助過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
李政道、楊振寧
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楊振寧和李政道在物理學領域的進展突飛猛進。二人當時就懷疑一個已經發現的物理學定律的可靠性。於是二人通過多次實驗,最終證實了人們認為的一個物理學真理,其實是一個謬論。但是當時並沒有人響應他們,而後來則是吳健雄站了出來,支持了二人。
在楊、李二人都不受待見的時候,李政道給吳健雄打來了電話,吳健雄當時正準備和丈夫前往歐洲,聽到這一消息,她那在物理學領域敏感的神經立刻繃了起來,她知道這將是一個重大的發現,於是立刻辭退掉了船票,調頭回來找到了李政道。
李政道給吳健雄打電話的時候是在1956年,後來時隔一年,也就是1957年,楊、李二人均獲得了諾貝爾獎。楊振寧和李政道當時在吳健雄的幫助下,經過了大半年的努力,通過成百上千次的實驗,終於證明了他們是正確的。1957年的時候,諾貝爾獎關注到了他們的實驗,並於這一年,把獎項頒給了楊振寧和李政道。一年之前他們還被所有人質疑,一年之後就能被所有人肯定。這其中自然有二人卓越的物理學才能,但是也離不開吳健雄的幫助。當時很多人就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真正應該獲獎的不是楊振寧和李政道,而是吳健雄。但是吳健雄並沒有在意,因為就像她說的一樣,她愛的是自己的事業,而不是諾貝爾獎。
很多人說諾貝爾獎追求的是獨創性,而最先提出這一理論的並不是吳健雄,而是楊、李二人,因此諾貝爾獎不能頒發給吳健雄。這或許是有一定根據的,但是吳健雄之所以沒有獲獎,恐怕也離不開另一個因素,那就是吳健雄是一個女子。
事實上,美國存在著嚴重的性別歧視,並且吳健雄不但是女子,而且還是中國人,這讓她在當時的美國社會,受到了重重的阻撓。吳健雄本來是在伯克利大學的博士,但是在畢業之後卻找不著工作,後來好不容易在普林斯頓獲得了一個講師的位置,但是薪水卻勉勉強強只夠維持最基本的生活。就算吳健雄參加了曼哈頓計劃,也沒有受到別人的尊重。而是後來在哥倫比亞大學的一次會議上,李政道不惜得罪多位美國專家,才幫吳健雄贏取了晉升的資格。
李政道
在曼哈頓計劃後,哥倫比亞大學也只給吳健雄提供了一個實驗員的身份。不過李政道實在看不下去了,在一次會議上,李政道把坐在最後面的吳健雄請到了最前面。並直接向校方要求,把吳健雄升為正教授。當時在場的所有人全都強烈反對,李政道就直接與在場的所有與會人員進行了爭辯,讓他們把反對的理由統統說出來,誰也不準離開。就這樣,李政道開始舌戰群儒,通過三小時的激烈辯論,美國人發現他們實在找不出任何反對吳健雄的藉口了。於是吳健雄就升職為正教授。
吳健雄與袁家騮
吳健雄一生不但不追慕名利,而且她還有另一個值得我們敬佩的地方,那就是她雖然身在美國,但卻一直心念著祖國。早些年間,吳健雄在來到美國的時候,看到了中國留學生崇洋媚外的作風,她實在不想與之同流合汙。於是她天天穿著旗袍去上課,甚至當時在做實驗的時候,導師讓她換上實驗服,但是都被吳健雄拒絕了。吳健雄後來在美國成立了自己的科學實驗室,她需要大批的助手,她知道這些助手來到這裡,不但能夠幫助她完成科研成果,而且也能從她這裡獲取許多知識。正因如此,吳健雄沒有選擇一個美國人當助手,他所有的助手都是來自中國。
吳健雄樓
晚年的時候,吳健雄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她和丈夫一起為中國的科學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當時被中國稱為&34;的第3代同步輻射加速器,就是吳健雄研究出來的。並且吳健雄也把早些年在美國的研究成果統統帶回了中國,可以說中國今天能夠在科技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也與吳健雄有著莫大的聯繫。1990年,紫金山天文臺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吳健雄星,1994年,吳健雄當選了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吳健雄一生心念祖國,祖國也同樣沒有忘記她。
1997年吳健雄病逝,享年85歲,她的丈夫袁家騮把她的骨灰安葬在了江蘇的老家中,現在吳健雄老家的明德學校的科技樓,就被命名為&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