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恩替卡韋不同基線試驗,48周病毒學應答高,HBVDNA陰轉超90%

2020-11-29 小番健康

不同基線水平可以直觀預測一種B肝抗病毒藥物的抗病毒作用。包含血清HBV-DNA、轉氨酶、B肝表面抗原等不同水平的慢性B肝患者,在使用同一種目前一線抗病毒藥物後,進一步觀察藥物是否在上述不同指標基線水平下,仍然具備較好抗病毒實力。

B肝恩替卡韋不同基線試驗,48周病毒學應答高,HBVDNA陰轉均超90%

一份來自中國消化系統病學術大會論文集,其中介紹了基於以上不同基線水平的e抗原陰性慢性B肝患者,使用恩替卡韋(ETV)治療48周後病毒學應答。試驗設計和初衷是,了解不同基線的慢性B肝患者(CHB)使用同種核苷酸類似物(NAs)後的療效,若NUC方案可以對不同基線水平的CHB起到抗病毒作用,那麼,這套NUC方案就值得醫學界提倡。

試驗共納入64名成人慢性B肝患者(e抗原均為陰性),使用恩替卡韋每天0.5毫克劑量進行治療,治療周期48周後觀察病毒學應答。比較觀察血清HBV-DNA≥1*106拷貝/ml與HBV-DNA<1*106拷貝/ml、B肝表面抗原≥2000COI與表面抗原<2000COI、轉氨酶≥5ULN與轉氨酶<5ULN等,對受試者持續病毒學應答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經治療48周後,B肝表面抗原<2000COI組的表面抗原血清學轉換率是2.9%,而B肝表面抗原≥2000COI組這一比率是3.3%;B肝表面抗原<2000COI組的血清HBV-DNA<1*103拷貝/ml比例是97.5%,而B肝表面抗原≥2000COI組這一比例是91.67%。基線轉氨酶≥5ULN和轉氨酶<5ULN的兩組對比,完成48周治療以後,轉氨酶≥5ULN組的HBV-DNA<103拷貝/ml比例是96.66%,ALT<5ULN組則是94.12%。

基線血清HBV-DNA≥1*106拷貝/ml組中,完成48周治療後HBV-DNA<1*103拷貝/ml有96.15%,而血清HBV-DNA<1*106拷貝/ml組中,實現HBV-DNA<1*103拷貝/ml是94.73%(HBVDNA陰轉)。總體上,根據不同基線水平進行分組隨機口服恩替卡韋每天0.5毫克,並沒有發現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因此,本次研究結論是,針對e抗原陰性慢性B肝患者而言,無論他們的血清HBV-DNA、轉氨酶以及B肝表面抗原處於任何水平,恩替卡韋均顯示出48周規範使用後的良好病毒學應答。

試驗由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消化內科科研人員完成,收錄於中國消化系疾病學術大會論文集中。此次試驗主要目的是,觀察以上不同基線水平的e抗原陰性慢性B肝患者給予每日口服0.5毫克恩替卡韋的48周治療。能夠看到,在完成48周經治恩替卡韋(ETV)的兩組對照中,ETV對B肝表面抗原影響都不大,這項發生血清學轉換率是2.9%和3.3%。

但是,在血清HBV-DNA方向,基線無論是屬於高病毒載量或是中等程度病毒載量的受試者,最終在48周治療後,HBV-DNA<1*103拷貝/ml比例是96.15%和94.73%,即多數人使用恩替卡韋都表現出較好病毒學應答,能夠實現HBV-DNA陰轉。實驗採用了卡方檢驗、多元逐步Logistic回歸分析的方法,前瞻性的預測不同基線水平的e抗原陰性慢B肝48周口服恩替卡韋治療。

小番健康結語:試驗基本說明了恩替卡韋的抗病毒可及性和局限性。可及性指48周長效口服ETV可以獲得良好病毒學應答,無論慢性B肝患者的轉氨酶、HBV-DNA、B肝表面抗原處於任何水平,48周每日口服0.5毫克ETV均能夠快速降低體內病毒載量,實現有效、持久的病毒學應答,起到延緩並阻止慢性B肝繼續進展目的。

局限性指,NAs是目前藥物學界證明對抑制體內B肝病毒複製有效藥物,但對B肝表面抗原效果甚微,對cccDNA產生無任何影響。當然,在B肝尚無法徹底根治的背景下,NUC方案可以起到短期內控制B肝進展的目的,較高的病毒學應答進一步支持ETV作為當前B肝一線抗病毒藥物符合指南中心主旨提倡。

相關焦點

  • B肝恩替卡韋6周試驗,觀察對照中藥,延長周期HBVDNA陰轉增多
    B肝恩替卡韋6周試驗,觀察對照中藥,延長周期HBVDNA陰轉增多試驗是由我國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中醫院科研人員完成,以西藥恩替卡韋觀察組,對照中藥治療組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總體觀察,恩替卡韋不僅在抑制體內B肝病毒複製方面有效,還可以改善慢性B肝重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促使血清HBV-DNA實現較快陰轉。藥學毒性方面,恩替卡韋屬於鳥嘌呤核苷類似物(NAs),對B肝病毒具有直接抑制作用,主要原理是抑制B肝病毒逆轉酶的所有活性。藥代動力學研究,恩替卡韋能夠廣泛分布人體全身各個組織中,體外試驗與血漿蛋白結合率是13%。
  • B肝恩替卡韋聯合中藥試驗,部分未達標者,提供中西聯合逆轉依據
    一項中藥聯合B肝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針對難治性B肝肝硬化以及難治性肝纖維化試驗,由我國曙光醫院主辦,首次發布日期為2014年9月16日,發布日期為2018年10月15日,招募350名受試者,題為一項多中心研究,評估中藥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B肝(CHB)肝硬化難治性肝纖維化療效和安全性
  • B肝恩替卡韋24周試驗,比較LAM+ADV方案,聯合組e抗原轉換率更高
    一項為期2年的使用拉米夫定聯用阿德福韋酯方案,對比初始治療選擇單藥恩替卡韋用於受試者為失代償期B肝肝硬化試驗,試驗目的是了解拉米夫定聯用阿德福韋酯作為初始方案是否具有同等恩替卡韋單藥的抗病毒作用,以及包括能否降低慢性B肝病死率、耐藥率、肝功能恢復等重要科學指標。
  • B肝恩替卡韋研究實驗,44.1%肝纖維化逆轉,纖維化評分下降超1
    B肝恩替卡韋研究實驗,44.1%肝纖維化逆轉,纖維化評分下降超1肝功能、血清HBV—DNA、B肝五項以及肝組織學檢查,是慢性B肝患者(CHB)必須定期按照醫生進行隨訪的。其中,肝硬度的測量是評估CHB是否出現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重要依據,而肝硬度測量也和肝功能、HBV-DNA的判斷肝病進展方向有所不同。
  • B肝生存率,長期口服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酯,八年生存率為94.1%
    B肝生存率,長期口服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酯,八年生存率為94.1%小番健康簡單介紹一下這項發表於2018年的試驗內容。採用10個中心隊列來進行研究,科研人員主要評估長期服用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酯治療慢性B肝患者(CHB)的生存率,以及生存率是否受到規範抗病毒所影響。
  • 恩替卡韋耐藥的慢性B肝患者,單用TAF實現「臨床轉陰」
    2018 年 9 月來我院複查,檢查提示:肝功能正常,HBV DNA 2.09×105 IU/ml(安普利,檢測下限 500 IU/ml),升高,考慮行拉米夫定耐藥,耐藥檢測,結果顯示 rtM204V 和 rtL180M 位點耐藥,遂改為恩替卡韋 0.5 mgqd 治療,治療 2 月餘,複查,肝功能正常,DNA 轉陰 (安普利,檢測下限 500 IU/ml),至 2019 年 3 月複查,查肝功能示
  • 【期刊導讀】血清HBV RNA預測慢B肝療效,恩替卡韋和長效幹擾素不...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張欣欣教授團隊和龔啟明教授團隊聯合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恩替卡韋(ETV)和PEG IFNα治療下的HBV RNA下降的動力學和HBV RNA QS的進化模式不同,血清HBV RNA可作為抗病毒治療慢B肝患者HBeAg血清學轉換的一種有前途的生物標誌物。
  • 恩替卡韋、TDF、TAF,B肝患者如何選擇?
    (ETV) 恩替卡韋適用於病毒複製活躍,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持續升高或肝臟組織學顯示有活動性病變的慢性成人B型肝炎的治療。 大量研究數據顯示,採用恩替卡韋治療可強效抑制病毒複製,改善肝臟炎症,安全性較好,長期治療可改善B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組織學病變,顯著降低肝硬化併發症和肝細胞癌的發生率,降低肝臟相關和全因病死率。 在初治慢性B型肝炎患者中,恩替卡韋治療5年的累積耐藥發生率為1.2%。
  • B肝功能性治癒,HBV-DNA陰轉,e抗原血清學轉換或表面抗原陰轉
    隨著醫藥水平進步,越來越多的醫藥學家也認可B肝抗病毒存在一定缺陷,那就是明確抗病毒能夠降低體內的病毒載量,減少肝損傷發生,但是真正能夠實現徹底治癒的案例卻很少。B肝功能性治癒,HBV-DNA陰轉,e抗原血清學轉換或表面抗原陰轉《慢性B肝防治指南》有很多個版本,當今更多是提倡強效抑制B肝病毒複製,一部分人可以觸發功能性治癒,甚至達到臨床治癒標準。小番健康提醒,除了人們認識比較多的B肝病毒載量得到控制以外,B肝抗病毒還有哪些目標需要攻克呢?
  • B肝替諾福韋TAF48周試驗,較300毫克TDF組,腎功以及骨密度改善
    B肝替諾福韋TAF48周試驗,比較300毫克TDF組,腎功以及骨密度改善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隨著上市進入第4期擴大範圍的使用後,TDF可導致有些慢性B肝患者出現骨密度下降或腎臟毒性。例如,全球曾有一項對比TDF和TAF的至少48周治療試驗,TAF是每日接受一次25毫克劑量,或者延續使用TDF每日一次300毫克。試驗目的是了解TDF和TAF的抗病毒效力以及B肝控制情況。基於TDF毒性器官,科學試驗主要關注指標有:腎小管以及骨轉換功能、肌酐清除率、髖關節以及脊柱骨密度變化情況。
  • [AASLD 2016]恩替卡韋治療慢B肝:肝臟硬度動態變化預測組織學逆轉
    [AASLD 2016]恩替卡韋治療慢B肝:肝臟硬度動態變化預測組織學逆轉
  • 治療重症肝炎,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韋誰更好?
    拉米夫定作為一個核苷類似物,是用於治療B肝的第一個抗病毒藥物,也是裡程碑式的藥物,它拯救了千萬B肝人,但由於它的高耐藥率,已經被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一線抗病毒藥物所替代,各大臨床指南也均不再建議使用拉米夫定用於B肝的抗病毒治療。但對於重症B肝肝炎的抗病毒治療用藥,卻廣泛被爭議,甚至專科醫生分裂成了拉米夫定派和恩替卡韋派。
  • 恩替卡韋治療10年副作用非常低!
    曾有文章報導在副作用方面,恩替卡韋副作用發生本就較低,恩替換成TAF在改善副作用方面沒有顯著的提升;在藥效方面,研究認為對於HBsAg水平低(小於800IU)的患者來說恩替卡韋換成TAF可能更能有效降低表面抗原。綜合性價比和購買途徑等多方面考量,繼續遵醫囑服用恩替同樣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控制HBV複製的效果。
  • 亞盛醫藥IAP抑制劑APG-1387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II期...
    來源:美通社中國蘇州和美國馬裡蘭州羅克維爾市2020年6月17日 /美通社/ 致力於在腫瘤、B肝及與衰老相關疾病等治療領域開發創新藥物的處於臨床階段的研發企業 亞盛醫藥(6855.HK)今日宣布,公司在研1類新藥IAP抑制劑APG-1387聯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B型肝炎
  • B肝全球創新藥,完成二期臨床試驗,該藥正評估48周後抗病毒作用
    B肝全球創新藥,完成二期臨床試驗,該藥正評估48周後抗病毒作用吉利徳科學,對於許多慢性B肝患者(CHB)或醫藥技術研發人員都不會陌生,因為納入醫保目錄的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TAF)正是該公司研發的全球創新藥之一。另一方向,用於治療成人慢性C肝的迪派韋索磷布韋片、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片均是出自吉利徳科學的原創藥。
  • 恩替卡韋不是食物,切不可想吃才吃!
    也有的醫生告訴她:你的病毒量波動在四次方左右,這種情況可以考慮服用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但是你的肝功能和彩超都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也可以不用吃恩替卡韋。  如此看來,恩替卡韋其豈不是變成了可吃可不吃的東西了嗎?不吃蘋果,可以吃西紅柿;不吃魚,可以吃雞;不吃饅頭,可以吃花卷......恩替卡韋也是和這些食物一樣,可吃也可不吃嗎?
  • 廣生堂:B型肝炎治療藥「恩替卡韋」獲一致性評價
    中國網財經7月30日訊 廣生堂今日早間公告稱,近日,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下發的關於公司恩替卡韋膠囊一致性評價的受理通知書(CYHB1850134 國)。  公告顯示,恩替卡韋是各國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一致推薦的治療慢性B型肝炎一線藥物,用於病毒複製活躍,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持續升高或肝臟組織學顯示有活動性病變的慢性成人B型肝炎的治療,具有抗病毒效果好、安全性高、低耐藥的特點,在我國目前核苷類抗B肝病毒市場佔有率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