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採礦,價值巨大也引發擔憂!可能會導致人類不斷殖民外星行星

2020-12-06 星星知火

無數美國科幻電影中探索外星球,搜索有用資源,或殖民外星球。2017年5月,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提出了一個大膽計劃,該局將在2022年之前去探訪一個神秘的金屬小行星「16Psyche」。16Psyche是一顆金屬小行星,距離地球大約3.7億公裡,是太陽系中最神秘的小行星之一,其上蘊藏著巨量的財富。

而且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小行星採礦可能成為人類殖民其他行星的催化劑。太空巖石是理想的目標,因為它們可以包含貴金屬,如金、銀和鉑。

在美國宇航局2018年增加預算後,德克薩斯州參議員泰德·克魯茲說:「我現在就做一個預測。第一個億萬富翁將在太空中誕生。」

這並不是科學家們第一次做出這樣的預測,因為他們已經將目光鎖定在小行星多年來可能帶來的財富上。

大約有9000顆小行星經常在地球附近飛行,開採它們的資源可能對我們的星球非常有用。

市場研究公司Report Linker最近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開發這些小行星的技術可以提高太空飛行能力和在其他行星上生活所必需的技術。

研究表明:「小行星採礦或太空採礦可以幫助開始在行星上定居,在那裡尋找水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水可以分解成氫(用作燃料)和氧(呼吸的空氣),水可以用來幫助種植食物,以及保護屏障免受來自太空的苛刻射線,如紫外線、紅外線和其他。」

這項研究還聲稱,小行星採礦技術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防禦任何危險的小行星衝向地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關注附近的一顆小行星,這顆小行星上的黃金儲量足以讓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成為億萬富翁。16Psyche坐落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由固體金屬構成。

除了黃金,這個神秘的物體還裝載著大量的鉑、鐵和鎳。據估計,Psyche的各種金屬總價值高達8000萬億英鎊。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將其運回地球,將會破壞商品價格,並導致價值59.5萬億英鎊的世界經濟崩潰。

您對太空開採有什麼感想?

相關焦點

  • 太空殖民未必美妙,看看地球的現實紛爭就知道
    美國政治學家杜德尼在《黑暗天空:太空擴張主義、行星地緣政治學與人類的終結》一書中,詳盡分析了「太空擴張主義」的起源、流派、論點和論據,從而得出結論:在現有的文明條件下,人類的太空擴張是非常不可取的,人類滅絕的概率實際上可能會因此上升而不是下降。
  • 太空殖民未必美妙,看看地球的現實紛爭就知道
    美國政治學家杜德尼在《黑暗天空:太空擴張主義、行星地緣政治學與人類的終結》一書中,詳盡分析了「太空擴張主義」的起源、流派、論點和論據,從而得出結論:在現有的文明條件下,人類的太空擴張是非常不可取的,人類滅絕的概率實際上可能會因此上升而不是下降。
  • 太空採礦檢驗國際法邊界
    《外層空間條約》規定,太空「屬於全人類」,禁止近100個締約國殖民外星天體或在外星天體上開展軍事活動。但現在,隨著小行星採礦越來越逼近現實,相關條款正考慮進行更新——在該條約籤訂之初難以想像的可能性如今卻幾近實現。
  • 人類殖民太空或許會成為現實,眾多類地行星被科學家發現數量巨大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已經遇到了很大瓶頸,因為在地球上人類需要巨大的能源,可是這樣的舉動會逐漸將地球環境改變。從而慢慢的不適合人類生存,這一點在目前的情況中已經顯現出來。所以人類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外太空,希望能夠找到類似於地球的星球,這樣人類就可以移民到這些星球上, 從而開始新的生活,這樣不僅僅可以減少地球的環境壓力,同時也能夠增加人類棲息地,這對於人類來說意義重大。當然這項計劃,看起來雖然非常吸引人,可是技術難度極高,因此科學家需要更多地了解宇宙,這樣才能夠確定人類未來移民,或者殖民的星球,隨著人類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現在人類移民外太空變得越來越接近。
  • 人類未來有可能創造出所謂的「太空嬰兒」,以此來殖民外星球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行星,而像地球這樣的生命星球,相信也是有很多的。人類自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就知道了地球的渺小和人類的渺小。同時人類也激發了另一個強烈的欲望,那就是殖民更多的外星球,讓人類的腳步遍布宇宙的各個角落。
  • 太空殖民拯救人類?滅絕可能性或上升 還需三思而行
    在太空殖民的宇宙中,人類滅絕的可能性實際可能會上升,而不是下降。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太空殖民一直是科幻作品中經久不衰的話題,如今似乎越來越引人注目,這其中的原因很多。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麥可·格裡芬(Michael Griffin)將太空殖民描述為事關「物種生存」的問題。已故天體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猜測,如果人類在一百年內無法殖民太空,那我們就將面臨滅絕的命運。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終將有一天需要離開地球,因為太陽在大約10億年後將使地球變得無法生存。
  • 星際殖民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若人類不能突破光速,由於人類殖民點之間巨大的空間距離,再加上每個行星具有的獨特環境,並隨著時光流逝產生新的物種。(生活在人造太空生存環境「奧尼爾圓柱」,人類同樣會發生不同於地球環境的進化)人類殖民星空大概率會出現以下情況
  • 太空殖民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人類具有探索和好奇的基因,人類只要存在就一定會走向太空殖民,不管結果如何......那麼,深海生活、太空生活、外星生活、地下城生活皆可成為可能從當大科技技術的發展來看,這兩項技術在100年內有可能突破。人類的跨星際生活將成為現實,而不只是人類的科幻想像。
  • 太空殖民-2030年人類將開始徵服星辰大海?
    人類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開啟大航天時代,開始星際殖民。人類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宇宙間無數的超級地球等待著人類去徵服。人類殖民太空必須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首先在哪裡殖民。很顯然,人類首先要徵服的是太陽系。太陽系適合人類殖民的固態行星有月球,火星,金星,土衛六(泰塔)等,這幾個星球都有固態表面和水,火星,金星,土衛六(泰坦)還有大氣層。(NASA拍攝的火星照片,這是火星的一個蝌蚪型撞擊坑。
  • 火星作為人類首選外星殖民地的優勢,殖民火星的步驟及巨大意義
    以人類未來一百年內的科技水平,火星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殖民外星的唯一選擇。一,火星作為人類第一個外星殖民地的優勢。a,火星直徑約是地球的一半,體積為15%,質量為11%,表面積相當於地球陸地面積。密度約為月球的兩倍、地球的一半;質量約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約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
  • 人類的野心之殖民太空:小行星上富含礦藏和黃金
    行星資源公司(Planetary Resources)和深空工業公司(Deep Space Industries)等已經投資小行星採礦,它們可能在2025年之前開始開採。然而,在小行星上建造定居點要比採礦複雜得多。
  • 第4170回:行星採礦太空淘金,深入探索太空基石
    在全球金屬消費量日漸攀升、地球能源緊缺的今天,開發利用小行星資源是人類外空探索能力不斷增強的必然結果,可以預見,大規模開發利用外空自然資源將成為21世紀人類拓展生存空間的有效手段。行星資源公司的目的是要借著開發與實踐小行星採礦的技術以「擴大地球的天然資源基礎」。部分消息指出行星資源公司是由 Arkyd Astronautics 改名而來,但其中一位聯席主席埃裡克·安德森(原太空探險公司創辦人)則表示 Arkyd Astronautics 將會成為行星資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 為啥要探索太空?8大行星最有價值的是哪個?外星人:別找我了
    當涉及到太空探索時,總有一個問題不斷出現:太空探索對我們來說到底什麼好處?除了帶給我們探索新星球,研究未知世界的刺激之外,還有什麼好處能讓我們付出如此昂貴的代價?量化這些益處比你想像的要難,那就讓我們單純的計算一下太陽系其他行星的價值。
  • 微生物將「佔領」太空?研究者稱:它們將代替人類去外星「採礦」
    這個發現帶給了科學家們新的啟發:是不是可以在太空中同樣利用微生物,幫助人類進行太空採礦呢?畢竟地球上的資源終有一天會枯竭,人類也必須從太空中去獲取新的資源,才可以維持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在國際空間站中,科學家們同樣進行了類似的實驗,最終發現鞘氨醇單胞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貪銅桿菌都可以幫助人類在太空微重力,甚至是零重力的環境中,從礦產資源中提取珍貴的稀有元素,這意味著,很快外星「生物採礦」就會啟動了,人類太空文明的建立,或許也將由此而拉開序幕。哪些星球將成為「生物採礦」的實驗基地?
  • 人類在尋找外星文明時,可能會遇到什麼可怕的事情?
    人類在尋找外星生命/文明時,可能會發現/遇到什麼恐怖的事情?至今仍未發現外星生物存在的線索,雖然科學家相信肯定存在,但是限於現在的條件,人類還發現不了。尋找外星生物已經幾十年了,沒有什麼重要性的成果,以至於有人說這是「最徒勞的胡鬧」。
  • 定居其他行星時,微生物可進行「太空採礦」
    pixabay.com發表於《自然-通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微生物能在零重力條件下提取巖石中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元素,這讓人類在定居其他行星時可以考慮利用微生物進行「太空採礦」。隨著人類開始探索其他行星,找到高效簡單提取稀土元素的方式至關重要。微生物已經被用來開採地球巖石中的稀土元素,但它們是否能在低重力或零重力的條件下完成這項工作尚不清楚。科研人員評估了國際空間站上三種細菌在微重力和模擬火星重力條件下的生物採礦潛力。
  • 來自太空的神秘物,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
    地球人類應該接觸這塊黑石嗎?或許透過這些隕石,我們能找到人類在宇宙的起源,進一步了解這些外星生物。隕石只是天上掉下來的石頭,還是外星科技的範例呢?真是那樣,為什麼他們會被送到這裡?       亞利桑納州溫斯洛,位於美國亞利桑納沙漠北邊,海拔5700尺。北美洲最大的隕石坑就在這裡。成因是大約5萬年前,一塊巨大的隕石墜落在地球上。
  • 太空採礦是否是環保選擇?
    像採礦這類對環境造成沉重負擔的作業,將轉移到地球之外。  貝索斯的暢想更像是科幻小說中的場景。但人類也確實已經在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極地水庫也將發揮巨大作用,可以為這些任務生產火箭燃料。  奔向太空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會放棄重工業。我們學習製造在冰冷的太空中維持生命所需要的東西,以便及時讓我們的地球喘口氣。
  • 外星「生物採礦」可行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0日發表了一項天體物理學新突破:科學家發現,微生物能在零重力條件下提取巖石中具有經濟價值的元素。這一發現表明,讓微生物進行「生物採礦」是可行的,不但能補充地球資源,還將成為人類定居其他行星的重要條件。
  • 人類探索太空的十大理由
    伊戈爾 切卡林/格蒂圖片早在1969年人類登陸月球之際,就有人預測,到21世紀初期,太空旅行會成為人類的日常,屆時我們可以去參觀太陽系的行星,還有可能參加星際大冒險。可惜,這一設想尚未實現。事實上,已經有人提出質疑:我們還有必要去太空旅行嗎?登月還不滿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