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番真的少,導致每日需要寫一篇文章的我真的不知道該寫什麼了。
所以今天這篇文就是純聊天,我估計閱讀量肯定不過百,就當是我跟老二次元們的一種交流吧。
今天的主題是【在二次元尋找真實,這想法是不是有問題】。
作者/新番の狼
編輯/動漫新番工作組
我的個人偏好
因為我本人是32周歲,入宅作是《新世紀福音戰士》,論資質論輩分論儲備糧我應該都不會差,所以看了20幾年動漫之後就更喜歡一些稍微深一些的東西。
當然,這個深,也只是相對的。只是對動漫中的一些體系比較感興趣,喜歡從不同的角度去品讀同一部動漫並試圖去尋找出不同的觀點和知識。
而這些不同的角度所展開的內容通常都是與動漫基本無關的另外內容了。而真要說流量文,那必須通俗易懂並且大眾容易接受。所以我才說【不知道寫什麼】,其實是指不知道寫什麼才能有點流量。
什麼容易被大眾接受?不動腦子的容易!我並沒有諷刺,而是在闡述一個事實。只不過我偏偏喜歡思考一些東西,然後領悟一些東西,這樣的內在獲取讓我有更高的精神享受。
定義與前提
這也是為什麼我經常會在漫評中加入一些我的思考,這些思考往往都比較淺顯,對於真正領域的專家來說肯定是【早就被解決了】或者【早就不是新鮮東西】的程度。
而對於一些發現動漫還能如此思考的人們來說如果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他們感覺【思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哪怕是面對動漫也可以去做】,那我就已經非常欣慰了。
在說主題之前,要明確定義和前提——這是一個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博士告訴我【寫一篇學術文章最最基礎的事情】。
首先,二次元其實可以泛指虛擬世界,ACGN不用說,其他涉及到虛擬世界與溝通的一切領域也都適用。
其次,【真實】在這裡指代的是【實用性】,就是動漫裡那些東西,用在現實中能不能用上?
在這樣的定義下,基本所有人都會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在動漫中尋求真實,有問題】,甚至有這種思想就是有問題的。
不論是動漫中追求妹子的攻略法,還是動漫中過於美好的人際關係,還是動漫中好像能用得上但在現實中前提卻幾乎不能實現的經驗(如防騙等)。
理論可以是很有用的
但其實,許多動漫背後的東西我們進行查證、研究之後,會非常豐富我們的知識體系,並且可能會帶來完全不同新的思考。
例如,動漫中有許許多多的幻想元素,其中【吸血鬼】就佔了很大一部分。我曾經就想【全世界關於吸血鬼的傳說都是如此一致,是不是就真的是有吸血鬼呢?】
但實際查閱資料過後,我發現【吸血鬼】這個存在其實特別搞逗。它是人們因為害怕歐洲大瘟疫而創作出來的一個設定,而且這個設定還和嗜血暴君弗拉德三世聯繫在了一起。
看動漫裡面許多跟吸血鬼相關的角色都會用【採佩西】這個名,
《終結的熾天使》克魯魯採佩西,《吸血鬼同盟》米娜·採佩西,因為人家弗拉德三世的羅馬尼亞名字就是 採佩西,翻譯過來意思是穿刺。
而弗拉德三世其實只是個用木刺貫穿俘虜的暴君,他本身壓根就跟吸血沾不到一丁點關係。
而德古拉這個詞在動漫中只要一出現幾乎也都跟吸血鬼脫不開關係。但這個詞只是小說《德古拉》中的虛擬人物。
而這些再深入下去可以思考【文學形成的要素多數是當時社會環境的反饋】這方面內容。
所以,其實。在動漫中尋找真實,根據你尋找的真實是什麼,也完全可以變得有意義。在動漫中尋找知識、尋找動漫背後所反映的社會現象等其實就並非就是無意義的。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分享一下另一種看動漫的方式——思考。
其實動漫的作者想表達什麼並不重要,而是我們這些觀眾在看了動漫之後想到了什麼才更重要。這些想法可能有邏輯,也可能完全沒有邏輯。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是否能給人啟迪,讓我們知道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