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不在服務中……海底光纜IA、APG接連異常

2021-01-13 丁煲說事

本月,兩條連接越南的國際海底光纜,即「the Intra Asia」(IA)和「Asia Pacific Gateway」(APG)是保證大部分越南與國際互聯的系統,接連都出現異常。

根據香港IDC新天域互聯整理,「APG」早於2016年底啟動運營,全長10,400公裡,由東南亞地區,包括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一路延伸至臺灣、香港、上海,以及韓國、日本等東亞地;而「IA」屬於「Tata TGN-Intra Asia」一部分,長度達6,700公裡,自2009年起承擔越南、新加坡、菲律賓與香港之間連接。

但本月初,「IA」部分分支從對接離開新加坡登陸站約49公裡位置出現問題,影響越南與新加坡之間的所有網際網路服務。大約一個星期後,「APG」的3號分支也出現問題,中斷越南與日本、香港等地的連接。

這般情境下,越南與國際市場連接受到影響,企業出海業務效率可能降低,甚至面臨中斷,新天域互聯專注全球專線組網等一站式服務,建議企業充分利用海纜搭建專線,並關注冗餘,以在主系統出現問題時,其他海纜可承接原有工作負荷以維持運營。

目前,越南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暫未公布修復兩條海纜的詳情。

相關焦點

  • TGN-IA海底光纜系統新加坡-越南段發生故障
    【電纜網訊】據越南媒體報導,連接越南與香港,新加坡和菲律賓的Tata TGN-Intra Asia(TGN-IA)海底光纜系統遭遇故障,導致部分用戶受到影響。
  • 中美海底光纜在滬「退休」 亞太直達海纜APG正式開通
    12/19/2016,來自中國電信的消息,服務17年的「中美海底光纜系統(CUCN)」,16日在滬「退休」。  據介紹,中美海底光纜系統由中國電信、日本KDD和NTT、美國AT&T和MCI等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40家運營商共投資11億美元,在1997年開始建設,1999年投入使用。
  • 服務17年!中美海底光纜「退休」亞太直達海纜「接棒」
    日前,傳輸容量達54T的亞太直達海底光纜系統(APG)在上海正式開通,服務了17年的中美海底光纜系統(CUCN)也正式宣告「退休」。至此,中美之間和東亞各國之間的通信容量和通信速度將步入一個新臺階。意義重大承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海底光纜系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礎建設。
  • 美國阻撓中美合資海底光纜,光纜不能連接中國香港
    此前美國就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興、華為接連出擊,儘管在疫情這一特殊時間段,美國也絲毫未放鬆對中國企業的「打壓」,有消息稱美國或許對華為採取新的措施,欲切斷華為全球晶片供應來源,4月9月其以國家安全為由吊銷並終止中國電信在美國分公司的經營授權,美國一系列組合拳動作讓不少國內企業受到打擊,如今美國連海底建設也不放過。
  • 中美海底光纜有多少?超詳匯總
    作為網際網路基礎硬體設施之一,海底光纜可承擔全球超過95%遠距離數據工作,在全球通信和數據交互中扮演關鍵角色,也因此成為市場矚目的重點話題。目前,連接亞太地區與其他市場海纜數量不斷增長,新天域互聯就連接中國與美國的海底光纜進行詳細整理:1. Trans-Pacific Express (TPE) Cable System。
  • 有,海底光纜
    海底光纜斷過嗎?老舊的海底光纜全世界共有400多條海底光纜,其中很多的光纜都是非常老舊的,同時由於是在海底,海底光纜的損害因素非常多,比如鯊魚就喜歡啃咬海底光纜,除了鯊魚,光纜還有可能被船錨、漁船拖網、各種自然災害所擾亂。
  • 中國建設唯一境外國際海底光纜 助推「一帶一路」
    外媒稱,中國正在建設該國目前唯一的境外國際海底光纜紐帶,該光纜將在中國與東協國家之間傳輸信息和數據。中國還在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項目打造中國-東協信息港。  據美國海運職業網9月14日報導,中國正在建設該國目前唯一的境外國際海底光纜紐帶,該光纜將在中國與東協國家之間傳輸信息和數據。
  • 關於海底光纜,我們還可以知道什麼? | 科普
    一般來說,海底光纜並不常出現於新聞報導中,即便出現也不外乎兩種情況:提醒人們海底光纜線網技術已經出現、它有什麼用途的短消息,或者是海底光纜容易受到損害(船舶的錨、鯊魚、恐怖分子等因素)的快訊。雖然這些都是正當的話題,但其實海底光纜技術成功的背後還包括方方面面的話題,如果能夠對其進行更多的探討,用戶或將會更加了解海底光纜技術。
  • 海底光纜的秘密
    儘管海底光纜不用擔心挖掘機那一鏟子,但是會受到船錨、自然災害(地震、海嘯等)等影響,還有充滿好奇的鯊魚閒著沒事過來磨磨牙,一旦遭到破壞影響極大,修復一趟極不容易,所以,需要加強鎧裝保護。 鎧裝保護根據海水的深淺度不同而不一樣。通常在海水較淺的地方,需要更強的鎧裝保護,主要是為了抵禦過往船隻的威脅。
  • 海底光纜是如何鋪設的,破壞海底光纜又要承擔怎麼樣的代價
    以這條亞歐三號國際海底光纜,西從德國諾爾登一路連接了三十九個登陸點延伸近三萬九千公裡,到東日本衝繩,是目前最長的海底光纜。接著剪掉浮動讓光纜沉入海底,再由遙控潛水器衝開海底泥土,將光纜埋至2-3米深左右。
  • 國際海底光纜建設五大趨勢
    技術層次不斷提高   海底光纜使用的技術先進性,首先表現在傳輸速率的迅速提高上,從最初投入使用時的每對光纖140Mb/s,發展到現在波分復用技術可達到的640Gb/s。如果考慮到目前每條光纜系統中可以有4對光纖同時傳輸,海底光纜的傳輸容量提高了約16,000倍。
  • 首條中美日合作海底光纜投入運營 但不連接中國
    由Google、中國移動國際、中國電信國際、馬來西亞Global Transit、日本KDDI、新加坡電信組成的聯合體投資建設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將在6月30日投入運營。這條光纜的帶寬高達60Tbps,東接美國俄勒岡州,西接日本千葉縣和三重縣。
  • 美將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纜連香港」?專家:按政治思維布局光纜非常...
    【環球時報記者 張旺 宇揚】美國《國會山報》17日稱,由美國司法部、國土安全部和國防部組成的「通信服務業外國參與審查委員會」建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中與中國香港連接的申請,原因是「這條光纜有可能使中國政府獲取美國數據」。
  • 關於海底光纜的最強科普!
    而目前,全世界超過90%的跨國數據傳輸,都由海底光纜承擔。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全球的海底光纜總長達90萬公裡,可繞地球22圈。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那麼纖細嬌貴的光纖,究竟是怎麼埋到那麼深的海底去的?又是怎麼保證在海底惡劣的環境中不被破壞的?萬一弄壞了,又該如何修理呢?
  • 誰弄斷了海底光纜
    聽新聞說,這是由於海底光纜出故障,修好需要兩個星期,如果是這樣的話,不知道我會損失多少錢!事件--網絡大塞車2月9日上午8時左右,中美之間的一條海底光纜在日本橫濱維護區(位於我國上海崇明海纜站以東375公裡的公海中)發生阻斷,造成中國電信及其他電信運營商北美方向部分電路中斷。
  • 海底光纜大範圍斷裂之後(組圖)
    最近,中國電信上海公司首次披露了網絡搶險大戰中一幕幕鮮為人知、多國聯手的奮戰場景。  海底光纜在大洋深處卻離我們很近  海底光纜,埋在大海的深處,離開我們似乎很遠很遠。  其實,與我們很近很近,我們的手指在電腦鍵盤上律動的時候,我們在MSN與遠方朋友聊天的時候,海底光纜正以光速為我們默默服務。
  • 史上最快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FASTER」投入使用 中美日等共建
    據外媒報導,一條由中美日多國共同投資建設的跨太平洋高速海底光纜將在6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光纜名為「FASTER」,總長達9000公裡,分別連接美日兩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各家電信公司以外,谷歌也參與投資了這條「史上最快」的光纜。
  • 【矽谷】谷歌大西洋海底光纜將於2020年投入使用
    谷歌的雲服務部門Google Cloud正在快速搭建自己的基礎設施,僅僅今年一年,他們就投資了3條海底光纜,這條跨大西洋海底光纜就是其中之一。
  • 巴西、西班牙將聯手修建跨大西洋海底光纜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巴西利亞記者張啟暢、駐聖保羅記者王正潤報導:巴西政府日前宣布,將與西班牙政府合作修建一條從巴西抵達西班牙的跨大西洋海底光纜,為兩國民眾提供更快捷的線上和雲端服務。
  • 揭秘中國海底光纜【組圖】
    5.FLAG海底光纜:帶寬:10Gbps 長度:27000km 經過地區:西歐,中東,南亞,東亞 入境地點:上海。 連接亞洲、中東和歐洲的大型國際海底光纜系統,全長27000公裡,共有12個登陸站。該系統為分支型網絡結構。中國的登陸站為上海南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