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又露苗頭!去草原要注意了

2020-11-30 澎湃新聞

鼠疫又露苗頭!去草原要注意了

2020-07-08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內蒙古巴彥淖爾衛生健康委員會

7月5日晚發布通告稱,

烏拉特中旗確診一例鼠疫病例。

自7月5日起,

全市已進入鼠疫防控Ⅲ級預警期,

預警時間持續到2020年底。

7月6日下午,

北京疾控發出重要提醒,

去草原不接近、不食用野生動物,

不在草原露營過夜。

病例詳情

7月5日,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溫更鎮1名牧民,在烏拉特中旗人民醫院就診期間,經專家組確診為腺鼠疫病例。患者發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地內活動。

目前,該患者已在當地醫院隔離治療,病情平穩。市旗兩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疫情防控,相關防控措施已落實。

專家提醒

嚴格按照鼠疫防控「三不三報」的要求,切實做好個人防護,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1、「三不」:不私自捕獵疫源動物、不剝食疫源動物、不私自攜帶疫源動物及其產品出疫區。

2、「三報」:發現病(死)旱獺及其他動物要報告、發現疑似鼠疫病人要報告、發現不明原因的高熱病人和急死病人要報告。

3、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儘量避免去人群擁擠場所,去醫療機構就診或個人出現發熱、咳嗽等相關症狀時要及時佩戴口罩。

4、若懷疑自己與病例有過接觸可向當地疾控部門主動申報,取得專業指導,一旦出現發熱、咳嗽、淋巴結疼痛、咯血或出血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巴彥淖爾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0年7月5日

北京地壇醫院

感染性疾病診治中心

主任醫師 蔣榮猛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每當想起這首悠揚渾厚的草原之歌,一望無際的牧區形象就會躍然於腦海。

由於牧區具有特色的風土人情,近些年來,赴牧區遊玩的人數越來越多。而就像歌中所唱的一樣,牧區,不光有藍天白雲,還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有馬兒等或野生或家養的動物交織在一起。

因為人們的生活和這些動物密不可分,所以牧區的傳染病一直是困擾人們的重要健康問題。比如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菌(又名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屬於國境檢疫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管理的甲類傳染病,又名1號病。

鼠疫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傳染病,曾經在人類歷史上有過三次大流行,造成的死亡總人數接近1.7億。鼠疫的英文單詞「Plague」,即瘟疫,指的便是鼠疫。直到20世紀70年代之後,鼠疫流行才得到控制,呈散發流行狀態。全球每年報告鼠疫病例1000多例。我國曾經深受鼠疫的危害,新中國成立後,鼠疫得到有效控制。近十幾年,全國累計報告鼠疫病例不到40例。由於鼠疫病例稀少,使人們認為鼠疫離我們非常遙遠。

實際上,我國有近100萬平方公裡土地為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活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人們多數處在牧區,和野生動物接觸機會多,存在感染風險。近年來,由於經濟開發,人類進入存在鼠疫自然疫源性地區的活動不斷增加,人類和自然疫源地的動物接觸機會隨之增加,人類感染鼠疫的風險也在不斷加大。

鼠疫的傳染源主要是嚙齒類動物,如鼠類、旱獺等。人通過被帶菌的鼠蚤叮咬、破損皮膚黏膜接觸染疫動物或經呼吸道飛沫傳播而感染。人感染鼠疫後,根據部位不同而分為不同的臨床類型,如腺鼠疫、肺鼠疫、皮膚鼠疫等,其中具有傳染性的主要是肺鼠疫患者,而且在疾病早期即具有傳染性。

鼠疫的危害很大,一旦感染鼠疫,病程進展非常快,尤其感染肺鼠疫,會出現咳嗽、咯痰、痰中帶血等,如不及時治療,往往在發病後24小時內死亡。而且,肺鼠疫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因此,生活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和進入到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外來人員,如果出現突發乏力、咳嗽、發熱、寒戰、淋巴結腫大、疼痛明顯、呼吸急促、咳嗽或血痰時,同時有野生動物接觸史,應立即就診,並向醫生告知自己是否接觸過野生動物。

來源:大眾健康雜誌微信公眾號

文: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治中心主任醫師 蔣榮猛

原標題:《鼠疫又露苗頭!去草原要注意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蒙古鼠疫又要來了?現在已經確診鼠疫患者了……
    新冠尚未退去,鼠疫將要來襲!2020年是病了的一年,這一年不像往常那樣歡聲笑語,繼春節前後新冠病毒爆發,春節也失去了它該有的氣息,這一年到底怎麼了?也許更應該去反思的是我們自己!據報導,截至2020年7月5日,鼠疫確診共39例,這是距離上次1910年10月,東北大部分地區爆發鼠疫後,在一次疑似病例較為嚴重的,據蒙古國報導一名15歲的男孩因食用了帶有病毒的鼠科類動物後,從感染到病發死亡僅僅用了兩周不到,而據研究以現在醫療水平來說,一但感染沒有及時發現,死亡率竟達到可怕的76%,這是一個驚人的數據,如果不注意,影響程度不比新冠病毒差一分半毫
  • 鼠疫被帶回草原,城市一個接一個消失
    後來,金朝的崛起讓整個中原變成四分五裂的局面,相比於富庶的江南地區,貧瘠的蒙古草原對中原的統治階層來講是毫無吸引力的。由於金朝對蒙古高原的控制相對較弱,失去外來幹預的蒙古各方勢力開始了不斷混亂兼併的局面,其間鐵木真的小團體作用突出,取得了勝利。
  • 內蒙古確診一例鼠疫,這些防範知識您一定要掌握
    患者發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地內活動。目前,該患者已在當地醫院隔離治療,病情平穩。筆者專門搜索了一下巴彥淖爾市。這是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地級市,「巴彥淖爾」系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位於舉世聞名的河套平原和烏拉特草原上,東接包頭市,西鄰阿拉善盟,南隔黃河與鄂爾多斯市相望,北與蒙古國接壤。
  • 軋苗頭、別苗頭、軋扁頭
    上海人要去辦點事體,以一句上海閒話來打衝鋒:「讓我先去軋軋苗頭……」軋苗頭,看看苗頭,掂量掂量成功率。軋好苗頭,見機行事,靈活辦事。有苗頭就上,嘸沒啥個苗頭就撤。過年,幾個朋友約好出一記遠門去自駕遊。天天看電視來評估全國東南西北個公路交通狀況。只見得高速道路上大車小車爬行,各地景區人頭滿視野。新聞報告春節裡向有28億人次出行辣各種各樣個運輸線路上。一軋苗頭,收攤,大家就孵辣上海算哉。
  • 北京確認接診鼠疫病例!別慌!
    截至目前,全市無新增鼠疫病例。鼠疫是致死性極高的惡性傳染病,被列為中國甲類傳染病之首,要知道,人們談之色變的非典也僅屬於乙類。鼠疫起病急、病程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快,未及時治療的情況下病死率可達50%-80%。
  • 已發現3個鼠疫疫點,唯一確診鼠疫病例所在疫點曾有4隻斃鼠
    日前,內蒙古巴彥淖爾確診一例鼠疫病例,引發外界關注。7 月 7 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草原旅遊景區疫情防控情況及措施進行通報:目前內蒙古已發現 3 個鼠疫疫點,15 名密切接觸者已實施居家醫學隔離觀察;至今尚未發現因草原旅遊而感染或傳播鼠疫、新冠肺炎的情況。
  • 這不是危言聳聽,真實的鼠疫要嚴重得多
    說法種種,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提及明末大鼠疫。鼠疫雖然不是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但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人說,它是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況且,李自成帶去的兵力雖然號稱幾十萬,但大都是疲憊之師,戰鬥力並不怎麼強。 問題就出在這鼠疫上。
  • 鼠疫,到底有多可怕?我們該如何預防?
    7月5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衛健委發布通報,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發現1名牧民確診為腺鼠疫病例,而患者發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地內活動。7月5日,巴彥淖爾市衛健委發布鼠疫疫情III級預警通告此次鼠疫源頭從何而來?在這個不足5000人的小鎮,鼠疫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平時草原上看不到老鼠,很多年沒聽說過有鼠疫了。」
  • 去內蒙古草原旅遊要準備什麼?挺實用的!
    去內蒙古草原旅遊要準備什麼?挺實用的!所以人們不僅僅是為了賺錢而拼命的工作,而是會適時的給自己一些放鬆自己的機會,當然了,每個人釋放壓力和整理心情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但是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旅遊,領略國家的大好河山,找到自己的初心,相信人們在壓力大的時候就會想去看大海,或者是去看大草原,去草原上騎馬吃肉,想想就覺得美!而去看草原的最好的地方莫過於內蒙古了,那麼去內蒙古草原旅遊要準備什麼呢?來看看吧!挺實用的!
  • 抱歉,情感博主就不配寫一篇「鼠疫」作文嗎?
    地區事件型:國內有湖南常德、哈爾濱,甘肅玉門,國外有外蒙古、印度、非洲等,結尾不忘揶揄幾句都市小資專程跑到草原上親吻土撥鼠的迷惑行為;人物型:介紹一下抗擊鼠疫的幾位民族英雄、關鍵人物當然無論是那種內容類型,
  • 鼠疫離我們有多遠,家有老鼠會感染嗎?
    7月5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也確診1例腺鼠疫病例,隨後該市發布鼠疫防控Ⅲ級預警。7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據內蒙古衛健委副主任伏瑞鋒介紹:目前,內蒙古已發現3個鼠疫疫點,15名密切接觸者已實施居家醫學隔離觀察,至今尚未發現因草原旅遊而感染或傳播鼠疫、新冠肺炎的情況。
  • 傳播鼠疫的不止有老鼠,普通人如何避免被感染?
    草原老鼠由於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多次鼠疫大劫難,所以很多人聞之色變。事實上,在今天,通過有效的預防隔離措施和治療手段,鼠疫早已沒有那麼可怕。本期我們就請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二科副主任醫師李侗曾,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種疾病的傳播特點與防治方法。不同鼠疫傳染性有高有低鼠疫常見的類型有三種,即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症型鼠疫。
  • 肺鼠疫與伍氏口罩
    1910年10月,中國東北暴發嚴重流行性鼠疫,先後共有約6萬人死亡。1910年12月,伍連德受命前往東北調查疫情。到達哈爾濱的第三天,伍連德聽說有一位感染者瀕臨死亡,便急忙趕去患者家中。這是一位嫁給中國人的日本女子,感染鼠疫,不治身亡。伍連德秘密解剖了屍體,從血管、心臟、肺葉等處提取標本做細菌培養,這是中國醫生的第一例人體解剖。
  • 我國近日確認2例鼠疫死亡病例,鼠疫有藥可救嗎?家裡有老鼠會有傳播...
    又或者,吸入了被染疫動物汙染的皮張、洞穴中的塵土,也有可能感染鼠疫。要防控鼠疫,我們要做到三個「不」:不私自捕獵疫源動物、不剝食疫源動物和不私自攜帶疫源動物以及產品出疫區。不過,即便我們不主動,甚至遠遠避開了,但還是有可能被動接觸。比如說,家裡的貓貓狗狗,抓了耗子,是不是貓、狗也可能感染鼠疫?甚至由此將鼠疫帶進人類家庭中?
  • 內蒙古出現鼠疫,我們會有危險嗎?今天幫你搞懂鼠疫的防疫知識
    7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確診一例鼠疫病例,該市同時發布鼠疫防控Ⅲ級預警。鼠疫一詞相信對於大部分城市中長大的孩子來說,應該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詞語,對它的了解大多數來自書本、影視作品中。那鼠疫究竟有多可怕呢?
  • 重塑人類歷史的鼠疫,到底來自哪裡
    麥克尼爾所主張的蒙古大軍遠徵雲南後將鼠疫帶回蒙古草原,更顯證據不足。那麼,中國古代(尤其是歐洲黑死病暴發前後)是否發生過鼠疫呢?古書對瘟疫的記載,通常只用「疫」「大疫」這樣的簡略記述一筆帶過,這為探尋這些瘟疫的具體病因造成了困難。儘管如此,我們仍能尋繹到鼠疫的蛛絲馬跡。1127 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汴京大疫。
  • 去非洲草原,要怎麼做,才能不被獅子吃掉?
    可到了非洲大草原,對這些奔跑在草原上隨意狩獵的大型貓咪來說,想擼它們的你不過是一頓,或許兩頓豐盛的晚餐罷了。於是,有人陷入了絕境,面對眼前的獅子他們緊急發帖:在非洲大草原上遇到獅子怎麼辦?在線等,挺急的。我能提供的建議當然是儘量不要去非洲大草原,即便去了好好待在車裡,不要隨便徒步遇到獅子。但顯然,對已經這麼幹了並且遇到獅子的人來說,這些是毫無意義的廢話。
  • 鼠疫改變歐洲歷史
    最早感染黑死病的是蒙古人,蒙古人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草原上的老鼠把瘟疫傳染給了他們。蒙古人居於中國北方,從成吉思汗起向西擴張,橫掃中亞和歐洲。1345年,佔領中亞、西亞的蒙古人進攻黑海之濱一個叫加法的城邦,加法向東羅馬帝國稱臣。面對驍勇善戰的蒙古人,加法人堅壁清野,閉城不戰。蒙古人圍城一年,久攻不下,而瘟疫在軍中蔓延。蒙古人知道這種瘟疫會傳染,於是用拋石機將染病身亡的士兵的屍體拋入城內。
  • 鼠疫到底有多可怕?這些一定要知道!
    ,但鼠疫傳染性強,在一定條件下通過染疫的鼠、蚤或其他途徑,將鼠疫細菌傳給人,造成人類鼠疫疫情。、肺炎鼠疫和敗血症鼠疫3個基本型最險惡,其潛伏期很短,多數為2~3天。鼠疫病人,尤其肺鼠疫病人自身也是非常危險的傳染源。
  • 老鼠亡了大明,這不是危言聳聽,真實的鼠疫有 多嚴重?
    說法種種,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提及明末大鼠疫。鼠疫雖然不是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但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人說,它是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不是危言聳聽。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曹樹基、李玉尚等人提出了「老鼠亡明」的觀點,並被很多人認可。那麼這場鼠疫究竟有多嚴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