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微生物製藥前沿研究簡報

2020-08-26 AZSpace紫微科技

微生物製藥對醫藥行業具有重要作用,可從微生物中開發出抗生素、疫苗、維生素和生態農藥。在具有微重力、強輻射、弱磁場等特點的太空環境中,微生物的空間變異量能達到千分之幾甚至是百分之幾,高出現有地面手段幾個數量級。

源自NASA


太空微生物新品種選育對醫藥行業的發展就有重要意義。


國外進行太空試驗的主要支持平臺為NASA,中國的神州飛船系列也多次搭載菌種進入太空進行相關試驗。相關學術成果發表雜誌的影響因子可以達到3-6分不等,學術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新菌種的篩選;

(2)微生物生長狀態改變,對微生物相關生長機理的基礎研究;

(3)通過與地面生長菌落的比較組學研究探索太空對微生物的影響。


將太空微生物研究結果轉化成地面應用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依據通過航天誘變育種技術,已經選育出一些效價高、品質優的抗生素和酶製劑菌種。目前在空間製藥研究方面國外以美國居多。美國現在已經將黑麴黴、棕黑腐質黴、褶(皺)鏈黴菌送入太空,誘變後這些微生物產物的產量大幅提升。這些菌一旦應用於藥物生物合成,有望提高藥物的產量。據稱,美國已選出20種價值140-3000 萬美元/g的藥物,並準備投入空間生產,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就將會形成一個價值約600億美元的空間製藥業。


中國搭載過的弗氏鏈黴菌泰樂菌素、棘孢小單孢菌、大腸埃希菌、可分泌賴氨酸肽鏈內切酶的產酶溶桿菌、植物乳桿菌ST-20、Fullarton-9-35等對比地面試驗結果顯示產量明顯提高,這些微生物的產物可用於獸藥、腸胃藥、胰島素合成以及降血糖降血脂藥物方面的生產


儘管目前利用空間環境誘變育種開展微生物製藥取得了一些成就,並且對空間誘變的機制有一定的了解,利用太空資源進行定向甚至定點突變等待著科學家們去做進一步的探索。在太空中加快微生物產物篩選,製造出太空藥物加工廠對藥物行業發展也具有重大意義。空間微生物製藥以其獨特的優點,在未來生物製藥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相關焦點

  • 劉長庭:讓太空歸來的微生物走上老百姓餐桌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 劉長庭:讓太空歸來的微生物走上老百姓餐桌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 太空微生物威脅航天員健康?中國生物學家:用它們造太空啤酒、酸奶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 空間微生物技術產業化:未來可以喝到太空啤酒啦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 太空微生物威脅航天員健康?中國生物學家:用它們造啤酒、酸奶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 太空微生物威脅航天員健康?中國生物學家:用它們造啤酒、酸奶
    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 丸善製藥以植物性微生物開發PQQ
    日本丸善製藥將活用微生物,努力為健康食品和化妝品素材開發和生產出生物功能性原料。
  • 製藥行業純化水控制微生物的重要性
    用來製備純化水的原水多採用市政自來水和地下水,原水中含有微生物,細菌、真菌、藻類和病毒。其中,細菌的尺寸大約為1~3μm。一般情況下,可以按照預防膠體汙染的預處理方式通過絮凝和過濾的方式去除微生物。但微生物和沒有生命的顆粒物質不同,微生物具有繁殖能力,在適宜的生存條件下形成難以去除的生物膜。
  • 國際最新研究:微生物可在太空中「採礦」
    (自然科研 供圖)Rosa Santomartino攝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的一項天體物理學研究發現,微生物能在零重力條件下提取巖石中具有經濟重要性的元素。這項研究結果表明,讓微生物在太空進行「生物採礦」或成為定居其他行星的重要方面。
  • 太空的「黃金礦工」——微生物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以作為一種生物學技術,用來開採小行星、流星及其他天體上的金屬礦物。微型反應堆 圖源自網絡該項目由愛丁堡大學、歐洲航天局和英國航天局牽頭、英國科學技術設施委員會資助,旨在研究微生物如何應對低重力環境
  • 微生物太空冶金邁出一大步
    (新華社/歐新)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記者袁原)國際空間站一項實驗顯示,可在微重力環境下利用微生物開展太空冶金,提取稀土元素等礦物質。未來,這項技術將為人類定居其他星球提供技術支持。英國《泰晤士報》11日報導,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把18個微生物冶金「迷你反應器」送往國際空間站,開展名為「生物巖石」的實驗,以探明微重力環境下能否利用微生物冶金。這些反應器中分別裝有3種不同的微生物以及玄武巖,在國際空間站被置於微重力或零重力環境下。
  • 讓微生物做一些艱苦的工作,利用微生物進行太空採礦!
    國際空間站的一項新研究首次對微生物如何在微重力和模擬火星重力下生長和改變行星巖石進行了研究。這項名為BioRock的研究,也是對外星生物的首次測試,也是在太空中首次使用小型採礦反應堆原型。愛丁堡大學英國天體生物學中心的首席研究員查爾斯·考克爾教授說說:我們正在研究三種類型的微生物,這讓我們首次比較了不同微生物在太空環境中的行為。科學家們對微重力如何影響微生物和礦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但此前的研究表明,微生物附著在物體表面或形成生物膜的過程在太空中不同。
  •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國內進展與國際前沿
    ,是土壤微生物學和微生物生態學等領域的研究前沿。近年來,儘管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研究取得了巨大進展,但仍面臨諸多難題與挑戰。論文簡要回顧了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的發展歷程,並檢索了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發文量隨時間的動態變化及其相應的研究技術(圖1)。
  • 微生物能在太空「採礦」
    本報訊 為了在嚴酷的太空中生存,一些微生物選擇了「採礦生涯」。11月11日,《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微生物能在零重力條件下提取巖石中具有經濟重要性的元素。這一研究結果表明,讓微生物進行「生物採礦」或可成為定居其他行星的重要手段。稀土元素具有獨特的磁性或催化性能,是電子器件中的關鍵成分。但是,它們開採難度大、成本高,而且很快將供不應求。
  • 微生物在太空中能生存3年!科學家稱,地球生命起源或來自外太空
    科學家在國際空間站外研究細菌菌落時發現,微生物至少可以在寒冷黑暗的太空中生存3年。由此,日本專家的這一發現表明,外星微生物可能藉助小行星或太空碎片在行星之間跳躍。該項目將成群的微深物暴露在嚴酷的太空環境中,以測試它們是否能夠存活。科學家們的目標是測試一個有爭議的觀點,即生物會在行星、衛星和恆星系統之間遷移,這個理論被稱為「生源說」。研究人員此前表示,生命在數十億年前從太空墜落到地球後就來到了地球。人們認為,通過類似的過程,宇宙中至少有幾個未被發現的世界成為了外星人的家園。
  • 喝太空啤酒,吃太空酸奶……你想不想也來一個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 太空文明將建立!科學家:未來將「使喚」微生物去太空開採礦石
    ,這意味著,未來人類或許可以「使喚」微生物去太空中開採礦石,這項研究也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雜誌上。此外,還包括讓人類感到害怕的病毒、細菌等,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說,病毒因為無法在自然環境中獨立繁衍,這也讓很多科學家們認為,病毒並不屬於微生物的範疇,還需要進一步去進行研究。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微生物至少已經有30多億年的歷史了,研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或許就與來自於太空中的微生物孢子有關。
  • 阿菲特無菌水過濾設備除去有害微生物 保證製藥用水穩定性
    【中國製藥網 產品資訊】在製藥行業中,藥品生產用水的質量直接影響藥品的質量。因此,製藥用水的質量控制,特別是其微生物學指標的控制是尤為重要的。  在《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2010版中,有對製藥用水提出了明確要求。第九十六條:「製藥用水應適合其用途,並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質量標準及相關要求。
  • 國際空間站實驗顯示 微生物太空冶金邁出一大步
    國際空間站一項實驗顯示,可在微重力環境下利用微生物開展太空冶金,提取稀土元素等礦物質。未來,這項技術獎為人類定居其他星球提供技術支持。資料圖 圖源:新華社英國《泰晤士報》11日報導,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把
  • 被帶進太空的微生物,威脅的不僅是太空人的安危
    「慫」字進入太空時代時,微生物學界同樣慎之又慎,比如人類首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尤裡加加林,在返回地球後,需要進行一段時期的隔離監控和生化檢疫,就是怕從太空帶下來什麼危險微生物;針對這種安全問題,始終要貫徹一個「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