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重力實現了?飄升機——什麼是布朗效應

2020-07-17 未來科技俠

最近說聽說有人研究出反重力了啊,到底什麼情況?是真事的話那可是大新聞啊!

反重力實現了?飄升機——什麼是布朗效應


首先咱們得先來達成一個共識,什麼是反重力呢?是阿三哥的人體漂浮啊?中二所的磁懸浮實驗?這些其實都不算,他們都只是看起來不會受到重力,但其實人或者是物體都是會受到重力的啊,只不過有其他的力和這個重力平衡了而已啊。所以在這種界定之下,反重力就是指通過某種技術手段,讓某個區域的這個引力場消失,或者讓某個有質量的物體不再受到引力場的影響,這個叫做反重力。

那存不存在這種黑科技呢,很可惜,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看到很好的證據能夠證明反重力是存在的,這還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想啊。其實反重力一詞最早吧,就是在科幻作品當中被提出來了,然後就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和追捧啊。所以很多人其中還不乏一些職業的物理學家,確實都有過相關的研究。不過呢,最終沒有一種是能夠經得起推敲啊,或多或少呢都偷換了這個反重力的概念啊,就和這個永動機差不太多啊。其中呢有這麼一種方法,在上個世紀討論的比較多啊。這個方法起源於美國的一位發明家,叫做託馬斯布朗。

反重力實現了?飄升機——什麼是布朗效應


布朗還在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他就在研究這個X 射線管。這個X射線管呢就是從最早的陰極射線管演化過來的,比如說這邊是陰極,發射的這個電子束,然後打到這個陽極的表面,如果通過這個材料的調整或者是電壓的調整,就是這個電子書的能量他比較高的時候,那打到陽極表面,有一少部分能量就會以X 射線的形式體現出來了,這就是x 射線管。布朗當年就發現說如果在這個X 射線管的下邊放上一個稱,那當這個X射線館工作的時候,它的重量呢就會減少或者是增加啊。具體是減少還是增加呢?得取決於你這個正負級的擺放位置,就是正著放和反著放他不一樣啊。說白了就是這個X 射線管在通電的情況下,沿著某個特定方向上產生某種力了,能明白吧?

那這個現象現在一般叫多比菲爾德和布朗效應啊,其中呢比菲爾德是當時布朗的天文學老師。這個效應引起了布朗極大的興趣啊,此後他大部分時間就都在做相關的這個研究和發明,還申請了幾個專利。

要知道啊,物理學當中其實所謂的效應就是人們根據實驗結果總結出來的一些現象啊。如果能用已知理論解釋清楚,那就不足為奇了。但是如果說某個效應它對應了未知的新理論,那確實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兒啊。

可是這個比菲爾德布朗效應是到底是如何形成呢?能不能用已知理論來解釋呢?其實這個效應的關鍵在於非對稱電容,不是材料的非對稱,通俗的說就是這個陽極和陰極它得長得不一樣大。他更具體的其中一個定義還得需要滿足電暈放電的條件。比如說這上邊是一根這個細鐵絲,下邊呢是一個比較厚的金屬板,或者是一個這個金屬薄片,然後兩個電極之間他存在的一定距離啊,那此時在他倆中間加上一個這個高電壓,那就會出現這個所謂的布朗效應啊,為啥呢?首先你施加了電壓之後,他就會產生一個非均勻電場啊,然後這個電壓還得比較高啊。這個電場強度要在每釐米大概三十千伏左右啊,那這個場強一般來說就是空氣能夠被擊穿的這個量級。但是因為細鐵絲附近的這個場強會比較大,所以實際當中可能用不到這麼高的電壓。那直到細鐵絲滿足了電源放電的條件啊,這就類似於這個間斷放電。此時細鐵絲電極附近的這個空氣就會被擊穿電離,什麼意思呢?就是空氣在強大的電壓之下就被拆成電子和原子核了。附近的空氣給電離了,那又因為小電極接的是正點,所以他會瘋狂的搶奪電離出來的這個電子啊,但是負極他就會瘋狂搶奪電離出來的帶正點的這個原子核了。這回一出事了,當原子和向下運動的時候,他就會和其他的這個空氣粒子發生碰撞啊,此時就會產生向上作用的力。籠統的說我們可以把它叫做離子風,或者叫做離子推進器,也有叫飄升機的啊。

反重力實現了?飄升機——什麼是布朗效應


那不過確實有很多專利啊,是基於這個效應做的一些發明。那了解了原理之後也就不難了啊。有條件的讀者,你們可以嘗試做一下這個實驗,就是上面的這個電極,就用這個細鐵絲兒就可以了,然後下面的電極呢,可以用這個錫箔紙來做成這個長方形,然後找一些穩定的這個小木棍,把這個電極給他穩定住啊。那為了能夠平穩的飛行,我們可以把這樣的這個一組電極給它複製成三分,就形成一個三角形啊。這樣就可以在這個桌面上力度了啊,然後分別去施加這個高壓直流電啊。就這個高壓發生器,可能一般人沒有,不過在網上也能買到。這個電極的正負理論上,正反著接都一樣。然後你就會發現這個輕薄的飛行器,他確實是可以飛起來的啊。

網上甚至還有一些類似的這個製作的教程啊。不過他們本質上就是受到了離子風的影響啊,跟所謂的反重力完全兩回事兒,沒啥神奇的。

相關焦點

  • 「反重力」飛行器:離子飄升機原理大揭秘!
    反重力一向是各種科幻片科幻小說裡經常出現的名詞,在這些作品中人類或者外星生物往往會製造出一種可以對抗地球引力的飛行器,可以隨意懸停飛升,仿佛開掛般在空間自由移動,製造出不依靠傳統推進方式而自由在天空飛翔的反重力飛行器,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夢想。
  • 反重力和反引力場是不同的概念
    很多網友說美國已經研究出反重力了,其實,這些所謂的反重力,一部分是利用高壓電場【一般不小於10萬伏特】來電離空氣,來獲得反衝力,來克服地球引力。如果在真空中,是絲毫沒有反重力效應的。這種反重力,一個俗名叫飆升機,這些不是理想的、真正意義上的的反重力。
  • 反重力的別費爾德-布朗效應
    別費爾德-布朗效應是指,當一對有特定幾何結構的電極相對放置,浸入絕緣介質後,再加上合適的電壓,一種試圖移動裝置的力就會產生的現象。現有的實驗採用的電極,一個是絲狀極(金屬絲),一個是箔狀極(金屬箔),合適的電壓是指萬伏以上的高壓直流電,產生的力是從箔狀極指向絲狀極。
  • 重力是什麼?反重力又是什麼
    什麼是反重力?什麼不是反重力裝置? 氣球不是反重力裝置,它是因為質量位移而漂浮的(阿基米德原理) 螺旋槳/噴氣式發動機/火箭發動機不是反重力裝置。它通過將物體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來產生推力。有歷史上,有些人物,據說他們曾嘗試過重力控制。兩個著名的名字是尼古拉·特斯拉和託馬斯·湯森·布朗。
  • 反重力裝置發明成功,人類生活格局將改變
    裝置最為直觀的體現,並且通過電影的場景可以發現,裡面的很多東西都出現了反重力裝置的設計,並且在電影裡面,人類的生活形式等都發生著巨大的改變,雖然只是電影情節,但是或許將來人類實現了反重力裝置的發明,那麼人類生活的格局必將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雖然在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以及科學認識的層面上,很多人都認為反重力是無法實現的,但是誰又知道將來會走向什麼方向呢,或許將來就會出現反重力裝置,最終人類生活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
  • 昆蟲學家的反重力飛行器,和B2隱形轟炸機:卡西米爾和壓電效應
    被稱為比菲特·布勞恩效應。許多學者已經重新測試,用冷凝器進行正負充電獲得了「反重力」效果,證實了這種效應。布朗隨後參與美國海軍實驗室的特殊項目「冬日避難所」(Winterhaven),在洛基和美國多個軍事實驗室工作。從軍方介入起,公開的「反重力」技術研究就都「停滯不前了」。
  • 史上最強反重力宇宙飛船!都有哪些黑科技?未來星際旅行不是夢
    大家好,今天小編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反重力宇宙飛船,首先這不是科幻,目前科學已經具備了製造宇宙飛船的條件。聊到宇宙飛船首先想到的就是飛船的動力了,那麼反重力宇宙飛船的發動機,是什麼樣子的?一,反重力宇宙飛船的動力首先需要討論一個概念,那就是什麼是反重力飛行器?所謂的反重力飛行器就是能夠脫離地球控制飛行的飛行器,它具有一種萬有斥力,這種飛行器相當於是反轉引力的設備,就像依靠電磁場運行的飄升機。那什麼又是飄升機那?
  • 反重力研究是科學還是科幻,現在有突破嗎?
    關鍵是這個作用力採取什麼方式,前面說的常規交通工具是通過動力取得反作用力和升力,磁懸浮是通過電磁場的變化或磁極相斥原理。那麼反重力主要採取什麼方式來取得呢?愛因斯坦對於反重力的預言就是引力波,現在引力波已經被證實是宇宙存在的,但引力波為什麼會與反重力有關呢?
  • 反重力研究是科學還是科幻,現在有突破嗎?
    但迄今為止,這種夢幻式的飛翔並沒有出現,人類還是在地球上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設法與地球重力PK,通過加大能源的消耗和動力來實現「反重力」,讓自己運行更快,飛得更高更遠。關鍵是這個作用力採取什麼方式,前面說的常規交通工具是通過動力取得反作用力和升力,磁懸浮是通過電磁場的變化或磁極相斥原理。
  • 科技前沿 | 人類製造了反重力技術,科學家給出答案
    要理解反物質是什麼,以及它與反重力有什麼關係,我們需要回溯到宇宙大爆炸時代,宇宙大爆炸發生的時候,產生了物質和反物質。那麼反重力主要採取什麼方式來取得呢?在這裡,人們很難理解引力波對反重力有什麼密切聯繫。有人說引力波實際上是斥力波,正因為它與重力形成斥力,所以是反重力的力的形式。但愛因斯坦相對論並沒有說到這一點,也沒有理論能把這一點說清楚。
  • 什麼是反重力?未來反重力應用的猜想
    一、什麼是反重力? 首先,根據牛頓老師樹下吃蘋果的理論,從物理學上講,重力等於物體質量乘以物體的加速度g即G=mg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可以停留在地球上而沒有被甩到宇宙空間的原因。當物體的加速度不變時,重力的大小取決於物體的質量。
  • 人類如果掌握了反重力技術,世界將會怎樣?
    引力的動態理論 ——尼古拉特斯拉20世紀20年代,美國發明家湯森德布朗(thomas townsend brown),發明了一種他聲稱可以控制重力的電子裝置。這些技術後來被歸為靜電力引起的氣流變化,來漂浮物體。
  • 美國和俄國科學家一直在探討一種神秘的反重力發生器
    問題是,這種"升力器"是靠什麼力把它推到空中的?有人曾把這個升力的產生解釋為"離子風"效應,即當電子穿過電線與金屬箔片的間隙時產生的"微風"引起的結果。但是,跨學科技術公司很快用試驗否定了這個說法,他們在電線與箔片的空間設置了障礙物,阻斷了電子流,"升力器"照樣能升起。
  • 美國被曝光的「反重力飛行器」,德國早就研製了
    自從英國科幻小說作者威爾斯描述了「反重力」(能夠屏蔽重力影響,使宇宙飛船飛向月球)後,反重力已經成為人類一個多世紀的夢想。如果反重力是確實存在的,它必將改變整個世界。汽車、火車、輪船,所有你能想到的交通系統,都能通過從萬有引力場中獲取的能量來迸行驅動。
  • 什麼是反重力鑄造技術?
    與壓力鑄造和擠壓鑄造相比,為完成充型和補縮所施加的力較小,因此,液態金屬在充型過程中的流動非常平穩,但與重力鑄造相比,鑄件又能在一定的壓力下實現補縮和凝固,因此是生產優質鑄件的理想方法。不同反重力鑄造形式產生壓力的方式及特點如下(反重力鑄造原理示意圖):(1)低壓鑄造 低壓鑄造時,鑄型處在常壓環境之下,下室進氣,形成壓差,在壓差的作用下完成升液、充型和保壓環節。所需設備簡單,操作容易,充型過程控制簡單。一般情況下,只要保壓時的增壓滿足要求,同樣可使鑄件得到很好的補縮。與其它反重力鑄造方法相比,低壓鑄造的應用範圍更廣。
  • 反重力裝置什麼時候被研發出來?
    因為距離飛碟這種完全不受重力束縛,既可升天又可入地,瞬間達到光速的飛行器,飛機和火箭實在不是一個維度的東西。那麼飛碟到底是否真的存在,人類是否能很快的研製出新體制的飛碟?這些問題,在真正的科學和被批評的偽科學之間,其實就是一線之差。真要實現飛碟被傳說中的性能。先不說如何達到接近光速;最起碼需要飛碟內部,有一套成熟的反重力裝置。
  • 探秘反重力技術
    人們要運用反重力技術,關鍵是如何實現這個「調整」。至於用什麼樣的工程手段實現這個調整目的,方法多種,在此從略。在這裡需要說明,理論同實踐是吻合的.反重力本質理論及工程運用的實驗表現都是超常規和反常規的,一開始就會打破好些定律約束,並均可用實踐重複驗證。用現有理論在很多地方是不能直接接受的,工程實驗也只會使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 ...重力|伊戈爾·維特科夫斯基|引力的動態理論|尼古拉·特斯拉...
    「反重力」是抵消重力影響的一種假設手段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反重力是不存在的,是不可能的。但這並沒有阻止很多人想辦法創造它。事實上,已經有幾位發明家聲稱已經這樣做了。引力的動態理論 ——尼古拉特斯拉20世紀20年代,美國發明家湯森德布朗(thomas townsend brown),發明了一種他聲稱可以控制重力的電子裝置。
  • 70年研究反重力技術,美國欲造UFO!相關技術未來30年內實現?
    他稱馬丁公司(洛馬公司前身)擔任航空和先進推進系統副總裁在1956年曾邀請他參加該公司的反重力研究項目。當時威頓博士嗤之以鼻,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這位副總裁稱他有能展示反引力的鉍金屬巖石,並且反問威頓博士「你怎麼知道這是胡說八道?你怎麼知道沒有顯示出反重力的鉍同位素?你對此有什麼看法?」最後威頓博士接受了邀請,在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的一個實驗室進行反重力研究。
  • 「萊塞塔檔案」中提到的反重力,是UFO關鍵技術,如何實現的?
    很多粉絲朋友們,對不明飛行物非常興趣,在「萊塞塔檔案」中,提到了外星飛行器的反重力技術,究竟是怎麼實現的呢?在「萊塞塔檔案」訪談中,記錄了一些晦澀的物理方面的知識,萊塞塔聲稱,只有徹底掌握了這些知識,才能製造出來真正意義上的反重力飛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