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李白觀後醉書壯觀,徐霞客贊為天下巨觀的這裡,有何魅力?

2020-12-06 旅遊路上邂逅的風景

被稱為「玄空閣」的這座寺廟後來改為「懸空寺」,因為整個寺廟都懸在懸崖上。這裡被視線李白館譽為取書之長,徐霞客被譽為天下之巨觀。

整個吊橋寺廟採用木製框架式結構,整棟建築不用鐵釘,依靠榫連接結構,嵌入懸崖內也不會摔倒。橫幅建在北緯,從現在開始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是國內保存最久、保存最好的高空木結構建築。從遠處看,顯得特別宏偉。在這裡,要經常在只有一個人能通過的木製建築裡勒緊褲腰,才能體驗到登陸的險峻。

恆山懸索橋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修了橫幅,北魏王朝把道教的道壇從平城移到了這裡,今天從大同南搬到了這裡,古代工匠按照道教「指令狗叫」的要求修建了橫幅。寺廟宏偉,建築宏偉,古樸,卓越的建築技術和不朽的藝術價值,至今保存在石窟庵11座。萬佛洞、三小寺、聖母行宮、觀音殿、真武調查寺等。

空廟登上,迴廊只能傳一人,我們腿軟,離地面4至50米,真有點尷尬,不時樹踢腿聲,探頭探腦,懸在半空中。

寺廟內外的鐵面樓梯,已經馴服,光滑,明亮,有歷史感。亭子閣樓,雕刻的梁畫棟,美麗的雕像,栩栩如生,有的地方也是當年的繪畫顏色,1500年風雨後,顏色已經淡了,那一年沒有什麼新鮮的了,但工藝的精美、朦朧,稍加想像就能知道那一年的精美。

簡單的文字描述不能描述這裡的壯觀,或者需要遊客來這裡親身體驗一下。

相關焦點

  • 大同除了雲岡石窟 還有一個景點必去 徐霞客贊為天下巨觀
    大同旅遊景點可以分為城內和城外兩部分:古城牆,華嚴寺算城內,城外有雲岡石窟,懸空寺,恆山。以二到三天為佳。古有恆山十八勝景,今尚存朝殿、會仙府、九天宮、懸空寺等十餘處,最為著名的就是懸空寺,是恆山十八景第一勝景。懸空寺在2010年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十大奇險建築之一。全寺為木質建築,懸掛在恆山之麓的峭壁上,崖壁呈90度垂直,崖頂呈倒懸之勢。
  • 懸空寺——天下巨觀
    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巖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公元735年,詩仙李白遊覽後,在巖壁上寫下了「壯觀」二個大字,但仍覺得不夠體現自己激動的心情,便在「壯」上多加了一點。明崇禎六年,徐霞客遊歷到此,更讚嘆懸空寺為「天下巨觀」。
  • 山西有個寺廟懸空而建,李白遊後寫下壯觀,徐霞客嘆其為天下巨觀
    這裡是於阡陌看繁華,我是陌陌。這次想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山西的懸空寺。陌陌在寫恆山的時候順便提到了懸空寺,這次就來詳細介紹一下懸空寺吧。懸空寺,位於山西省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金龍峽有一個山峰叫翠屏峰,懸空寺正好位於峭壁之間。
  • 天下巨觀,晉地行之恆山懸空寺
    全寺為木質框架式結構,依照力學原理,半插橫梁為基,巧借巖石暗託,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聯。 懸空寺呈「一院兩樓」般布局,總長約32米,樓閣殿宇40間。 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 整個寺院,上載危崖,下臨深谷,背巖依龕,寺門向南,以西為正。 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曾入選《時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穩定建築。
  • 李白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名字有何寓意?
    那麼你知道這個世人皆知的李白名字是怎麼來的嗎?本期文章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詩仙李白名字的由來。一、首先我們來看看李白家鄉是哪的很多資料都說他是四川人。但是根據郭沫若等一批學者探究得出結論,李白可能是在碎葉城出生的,也就是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李白五歲那年,才跟隨家人遷到四川省。
  • 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唐朝詩人的名和字有何來歷與含義?
    誠然,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王朝,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誕生了無數影響深遠的偉大詩人:比如李白、杜甫、李商隱、王維、白居易等。那麼,這些最有文化的文化人,他們的名字又分別有何來歷和含義呢?以下,筆者將一一為大家揭曉。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古人名、字、號的區別。
  • 李白這些詩我是跪著看的,看完我確信他是天才!李白經典欣賞
    和尚有話說和尚繼續發李白的絕句,這次是七絕。(五絕請點擊:李白為何稱為天才?看完這20首五絕你就懂了)李白的絕思落天外,瀟灑飄逸,毫無湊泊之感。李白也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平常人,平常事,再李白手中就會煥發別樣魅力,究其原因:手法巧妙,體悟入微,移情於物,不拘一格而已。所以和尚說李白是天才。白詩之不可及處,在乎神識超邁,飄然而來,忽 然而去,不屑屑於雕章琢句,亦不勞勞於鏤心刻骨,自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橫江詞六首 其四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 論李白詩歌中描寫的江河(二)
    李白開元後期曾與孔巢父等隱居在徂徠山,號稱「竹溪六逸」,這兩首詩當作於李白天寶三年被「賜金還山」後舉家遷居東魯的天寶四年春天。清溪跟其它的諸水都不同,李白曾說「清溪勝桐廬,水木有佳色」(《宣城清溪》),即勝過浙江桐廬的新安江;蕩舟清溪,人仿佛行進在明鏡之中,而兩岸連綿高聳的山峰也是青碧如洗,那些鳥兒像在屏風裡飛鳴;而這裡的人則仿佛住在「碧巖」裡,屋簷上掛著星鬥,枕席下迴蕩著山風泉水的清音,用孟浩然的詩來說就是「風泉滿清聽」。這簡直是一個清澈的綠水晶般的奇異世界。
  • 名人故事:李白一生竟有四段愛情故事
    說到李白,大家更多想到李白的詩,今天不說詩,今天給大家來說一說李白這一生四段愛情故事。李白一生曾結過四次婚 ,這在魏顥的《李翰林集序》中早有記載。一:許氏李白與許氏的結婚,是他婚姻史上的第一次天作之合。對此,他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曾有云:見鄉人相如大誇雲夢之事,雲楚有七澤,遂來觀焉。而許相公家見招,妻以孫女,使憩跡於此,至移三霜焉。文中的「許相公」高宗時曾為宰相,所謂「見招」即指李白上門為婿,也就是人贅許家。
  • 《全唐詩》李白十首經典古詩詞:水淥天青不起塵,風光和暖勝三秦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賀知章稱為「詩仙」,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詩風雄奇豪放。他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且李商隱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1.水從天漢落,山逼畫屏新。
  • 李白《望廬山瀑布》中有個字搞錯了:「掛前川」應為「掛長川」
    這是李白的七絕《望廬山瀑布》。蘇東坡讀完此詩,專門寫詩盛讚:「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韓兆琦先生則說:「古往今來寫瀑布的作品,再沒有比這首更壯觀、更家喻戶曉的了。」[1]現行的人教版和蘇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也都選有此詩。不過,鮮為人知的是,並非所有人都認為這首詩非常精彩,也不是一直都受到詩壇及世人的追捧。
  • 李白的名字從何而來,你知道嗎?
    名字「李白」這兩個字的由來。有兩個版本的傳說。一.仙人下凡相傳,李白出生的時候,其母夢見太白金星落入懷中,於是為孩子取名李白,字太白。太白金星是天上的神仙,而李白號稱詩仙,或許李白這兩個字這樣解釋,讓人每當想起李白的時候,就想到其詩歌想像力豐富,氣勢之磅礴,很多奇思妙想都像來自天上,人間沒有的東西。所以讀李白的詩,如果能學李白好好喝幾碗酒,大醉一場,或許醉了,我們能暫時擺脫每天面對的家長裡短,油鹽醬醋,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過一過神仙才有的生活,如此,讀李白的詩或許能有更多感受。
  • 李白的一首寫景名詩,開頭第一句就是狂言,震撼人心!
    讀李白的詩詞就像在賞畫,那裡面有大唐的萬國來朝,有安史之亂的民不聊生。仗劍天涯的李白,遊遍三山五海,留下無數名篇。「飛流直下三千尺」壯觀瀑布猶在眼前,「舉頭望明月」故鄉人與自己看的是同一輪月亮,永不回頭的「黃河之水天上來」。這位大唐俠客的一字一句都有大唐的影子,讓我們這些後人魂牽夢縈。
  • 精品微黨課賞析丨徐霞:《「三把刀」背後的精神》
    伴隨一堂堂精彩的微黨課講述,動人的故事和真切的情懷被帶到了舞臺上、人群中,大賽中,選手們收穫了成長,也為觀眾帶去了滿心的感動。作為全年賽事的重頭戲,11月13日,「傳播嘉興聲音,講好嘉興故事」2020嘉興市微型黨課總決賽再掀熱潮,從複賽走出的10位選手一一上臺宣講,用一個個觸動心靈的故事感動了在場觀眾。
  • 歷史上最「囂張」的6句詩詞,太狂妄,第一句除李白外無人敢喊!
    我死以後還有萬萬人能夠記住我,直到千年、萬年,只要還有人,只要尚有文明。我們都知道,李白的詩歌瀟灑飄逸,也都知道李白很狂放,然而,究竟有多張狂,這6句詩歌告訴你答案。第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彷佛在推杯換盞中看見了氣吞山河,能夠說出這一句話,該是多有底氣。
  • 這家公司有何魅力,不停挖走SpaceX工程師
    然而有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相對論太空公司,能夠不停地從SpaceX挖走工程師,並且能夠讓這些工程師直呼公司超出了他們的期望,它到底有何魅力。,它共有兩個創始人,分別為Tim Ellis和Jordan Noone。
  • 天下巨觀 遊恆山懸空寺
    「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有這樣一座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 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原名「玄空閣」,是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
  • 名人趣事|李白與賀知章的友情有多深?為好友捨棄金龜只為一桌酒
    「詩仙」的由來我們都知道,李白有一個「詩仙」的美稱。那你知道這個稱呼是哪裡來的嗎?相傳,公元742年,已經四十多歲的李白被玄宗招進宮中做官。匆匆奔赴長安的李白並未得到唐玄宗的及時接見,他只是被安排在了驛站中。這讓已經年逾八十的賀知章十分興奮,賀知章仰慕李白的才華與情調,迫不及待想要和他見上一面。
  • 談及「中秋」詩句只能想起李白蘇軾?與月為友的其實大有人在
    宋人葛立方有言:「月輪當空,天下之所共視,故謝莊有『隔千裡兮共明月』之句,蓋言人雖異處,而月則同瞻也」。(《韻語陽秋》)在清淨的夜色中,人們望月、賞月、玩月,也在行旅中對月懷遠、思念故人。作者 諸雨辰清代沈謙《紅樓夢賦圖冊》月的亙古長存,最容易喚起人們的追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榕樹到底有何魅力,能成為南方神木?
    榕樹到底有何魅力,能成為南方神木?晚唐詩人翁承贊曾寫過《甲子歲,銜命到家,至榕城冊封,次日,閩王降旗於新豐市堤餞別》一詩,從題目就可以看出,福州「榕城」之名在唐末就已經有了。明《廣西志》裡記載了唐代桂林的榕樹門,「榕樹門即古南門,相傳為唐時所築,門上植榕一株,歲久根蒂生,跨門外,盤曲至地,若天成焉,因得今名。」可惜隨著時間流逝,這棵榕樹沒有被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