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張強EES綜述:基於海水電解質的金屬-空氣電池的研究進展

2021-01-16 學研加

得益於高能量密度和固有安全性的優勢,金屬-空氣電池有望用於下一代的能量存儲和供應。作為一種極其豐富的天然能源資源,將海水作為基礎電解質,具有可觀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同時可以補充各種金屬。但是,海水中複雜成分的存在,特別是氯化物離子不可避免地對空氣電極過程帶來複雜的影響,包括氧還原和析出反應(ORR和OER),因此需要開發高效抗氯的電催化劑。與此同時,少數幾種基於海水電解質的金屬-空氣電池的原型已經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但仍處於起步階段。因此,了解海水電池體系的電催化反應機理,對於開發活性高、穩定性好、性能穩定、選擇性好的海水基金屬-空氣電池電催化劑(或海水基金屬-空氣電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有鑑於此,清華大學張強教授綜述了基於海水電解質的金屬-空氣電池的策略設計和應用研究進展。


文章要點

1作者首先提出了基於海水電解質的金屬-空氣電池的概念,並進行了全面的熱力學和動力學分析。

2)作者重點討論了適用於含氯化物和海水基電解質的ORR和OER電催化劑的合理設計策略。

3)作者分析了海水基金屬-空氣電池的潛在應用場合和設計原理,並舉出幾個成功的實驗樣機。

4)最後,作者展望了未來基於海水電解質的金屬-空氣電池的研究。



J. Yu, B. Li, C. Zhao and Q. Zhang, Seawater electrolyte‐based metal-air batteries: From strategies to applications, Energy Environ. Sci., 2020https://doi.org/10.1039/D0EE01617A能源谷組建了多個高水平碩士博士交流群,進群可以先加小編微信號(lishuo03),備註暱稱+單位+研究方向,謝謝。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張強團隊:在鋰電池電解液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發展基於金屬鋰負極的下一代鋰電池技術是未來高比能電池體系構建的終極選擇。金屬鋰負極的利用給整個電池體系的設計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其中最重要的是電解液及其界面的設計。由於金屬鋰極低的電極電勢和強還原性,電解液在負極的界面反應劇烈。電解液反應造成幹液,導致電池失效;更嚴重的是電解液分解產生大量的可燃性氣體,引發安全隱患。
  • 清華化工系張強團隊在鋰電池電解液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理解電解液溶劑化結構及其構效關係,開發設計更加穩定、高效的電解液體系,是抑制電解液–負極界面反應、穩定金屬鋰負極,實現鋰金屬電池實用化的必然要求。最近,清華大學化工系張強團隊基於鋰鍵化學理論,深入理解了電解液組分間相互作用關係及其對電解液性質的影響,實現了高效電解液體系的理性設計,並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研究進展。
  • 清華化工系張強團隊合作建立保護金屬鋰負極的可移植界面
    但負極枝晶生長是限制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鋰金屬固態電池的共性問題。金屬鋰異常活潑,容易與電解液反應,引發鋰離子和電子在界面處的不均勻分布,帶來樹枝狀鋰枝晶的沉積。鋰枝晶一方面可能刺穿隔膜,到達電池正極造成電池短路、熱失控、著火爆炸等一系列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會加劇金屬鋰和電解液的反應,導致死鋰的出現,降低電池利用率和使用壽命。
  • 《微尺度》(Small)出版清華大學微納材料研究專刊
    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張強、化學系教授王訓和材料學院教授林元華受邀擔任本次專刊的客座編輯。專刊封面以納米材料構築的清華大學二校門為設計元素,展示清華大學多學科交叉的微納尺度研究。在微納尺度的物質科學研究上,清華大學的科學家們加強學科間協同創新,培育交叉學科群,基於微/納米材料,充分探索其新奇物性,為國家需求提出基於微納尺度上的新解決方案。
  • 陳人傑:多電子高比能二次電池新體系及先進功能電解質材料研究進展
    發展基於多電子反應機制的高比能鋰硫電池被認為是前沿動力電池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正極活性物質硫具有質輕、價廉的優點,與金屬鋰負極匹配可以構築理論質量能量密度達到2600Wh·kg–1的二次電池體系,在未來的新型化學電源發展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和商業價值。
  • ...Reviews上發表鋰金屬-空氣電池研究成果——綜述非水體系鋰空...
    同濟大學劉韜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發表鋰金屬-空氣電池研究成果——綜述非水體系鋰空電池的當前挑戰與未來發展路線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0-03-04  瀏覽:
  • 化工系張強團隊在鋰金屬沉積規律認識與調控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新聞網11月11日電 為了解決鋰金屬負極存在枝晶生長的安全隱患,清華大學張強教授研究團隊通過研究提出了金屬鋰沉積擴散-反應競爭機制,引入親鋰共價有機骨架以降低鋰離子的界面擴散能壘,獲得了無枝晶生長的複合鋰金屬負極。這為新體系二次電池提供了關鍵能源材料化學基礎。
  • 基於交聯網絡凝膠聚合物電解質助力無枝晶、寬溫度範圍鋰金屬電池
    由於平臺標題字數限制,原標題為:基於交聯網絡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助力無枝晶、寬溫度範圍鋰金屬電池【研究背景】鋰金屬電池由於具有極高的能量密度,已成為最有前景的能源儲存系統之一。從圖2(e-f)可看出,電池的短路時間與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和SEI電導率關係密切。由於4PEG2k的網絡結構更為柔軟,電解質與鋰金屬電極的接觸更好,同時電解質和界面的高電導率可以穩定鋰的電沉積,從而延長電池的循環壽命。而當循環測試面容量升至0.3 mAh cm-2時,電導率和電解質機械性能均會對電池的循環壽命造成影響。
  • 鎂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該海水電池採用商業鎂合金作陽極,海水作電解質,海水中溶解的氧為氧化劑,陰極用碳纖維製造。這個電池系統能量達到650kWh,系統設計壽命為15年[5]。加拿大Greenvolt Power公司研製的100W和300W級鎂/鹽水/空氣燃料電池(MASWFC),能量密度是鉛酸電池的20倍以上,可為電視、照明燈、便攜電腦、手機及GPS等設備供電。
  • 固態電池研究綜述(2020.7-2020.11)
    此外,基於上述研究進展,團隊從超分子化學和界面構效關係的角度加深硫化物固態電池的關鍵科學問題理解,並且為理性設計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金屬電池和解決其技術瓶頸提供了建設性方案。    AEM:原位構建蒙脫土-聚合物複合固態電解質,助力無枝晶高穩定固態電池  韓國延世大學Jong Hyeok Park和首爾大學Won Bo Lee通過一步原位紫外固化的方法,製備了一種紫外交聯複合蒙脫土-聚合物固態電解質(U-CPCE),該電解質由耐用的半互穿聚合物網絡離子傳輸矩陣(ETPTA/PVdF-HFP)和二維超薄粘土納米片組成
  • 清華化工系張強課題組在鋰金屬負極骨架親鋰化學及材料設計領域的...
    清華化工系張強課題組在鋰金屬負極骨架親鋰化學及材料設計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2月18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化工系張強課題組在《科學進展》及《Research》上發表系列文章《摻雜碳材料親鋰性化學誘導鋰金屬均勻形核》(Lithiophilicity Chemistry of Heteroatom-Doped Carbon to Guide
  • Materials Today Nano:生物質納米材料助力高安全金屬鋰電池
    但是鋰金屬電池存在固態電解質界面(SEI)不穩定以及負極鋰枝晶生長等瓶頸。為了拓展金屬鋰負極應用,科學家們不斷探索電解液修飾、人工保護層、隔膜改性、準固態電解質及固態電解質、結構負極等策略來抑制鋰枝晶的生長和提高SEI穩定性。與合成材料相比,天然生物質材料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豐富的極性官能團、結構的多樣性、以及可再生和生物降解性等多重優勢,近年來在金屬鋰負極保護方面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騰飛等綜述:設計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或鋰金屬電池...
    論文系統總結了近年來國內外固態電解質的研究進展,包括聚合物基、氧化物基、氫化物基、硫化物基和滷化物基固態電解質(圖1)。同時,基於增強離子電導率和改善界面接觸的背景下,深入討論了不同類型的複合固態電解質相對於其母體材料的優勢。並概述不同類型複合固態電解質的離子遷移機理和鋰枝晶生長模型,並對未來複合固態電解質的設計和表徵手段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 高離子電導率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研究進展
    此外, 硫化物電解質還可以通過常規冷壓電解質粉末就可輕鬆降低晶界電阻, 並且展現出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較寬的電化學窗口. 因此, 在各種類型的固態電解質中, 基於硫化物的固態電解質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候選材料之一.
  • EES綜述:用於鋅空氣電池的雜原子摻雜碳催化劑:進展、機理和機遇
    鋅空氣電池由於其低成本,安全性,生態友好性和高比能量密度而被認為是下一代清潔和可持續儲能技術的有前途的候選者之一。在鋅空氣電池中,空氣催化劑會加速緩慢的氧氣電催化作用,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整個電池的性能。
  • 設計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或鋰金屬電池的複合固態電解質
    英國皇家化學會旗艦期刊Chemical Science近期發表了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騰飛副研究員,東南大學章煒副教授,復旦大學餘學斌教授等人撰寫的綜述文章固態電解質材料固態電解質相比於液態電解質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使得它在下一代電池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然而,單一類型的固態電解質室溫離子電導率低以及不穩定的電解質/電極界面等問題,嚴重阻礙了其大規模的開發和應用。
  • 新電解質可杜絕鋰離子電池短路問題
    研究人員稱,該發現可能導致更加強大而實用的下一代可充電電池,如鋰硫、鋰空氣和鋰金屬電池等。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目前大多數的可充電電池都是鋰離子電池,其陽極由鋰或其他材料製成,陰極通常由石墨製成。當電池被連通後,電子在兩極之間的流動就會產生電流。為了控制電子,帶有正電荷的鋰離子會經由電解質從一極到另一極。但是石墨儲能能力較低,這限制了鋰離子電池的容量。
  • 清華大學張強Angew. Chem. Int. Ed.:調控鋰離子溶劑化層,增強鋰...
    清華大學張強Angew. Chem. Int. Ed.:調控鋰離子溶劑化層,增強鋰金屬電池穩定性 【引言】新能源電動汽車和可攜式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社會對安全的、高比能的儲能體系的需求。在眾多的負極材料中,金屬鋰由於理論比容量極高(3860 mAh g?
  • 幾種金屬空氣電池的國內外研發及應用進展
    金屬空氣電池以活潑的金屬作為陽極,具有安全、環保、能量密度高等諸多優點。具有良好的發展和應用前景,甚至被寄予厚望替代當前新能源汽車主要的動力電池類型—鋰離子動力電池。製作金屬空氣電池,可選用的原材料比較豐富。目前已經取得研究進展的金屬空氣電池主要有鋁空氣電池、鎂空氣電池、鋅空氣電池、鋰空氣電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