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六院11所(京)氫氧發動機副行政指揮何昆|徵程萬裡風正勁 重擔...

2020-12-04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

來到何昆辦公室,他正在全神貫注修改著報告。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提到議事日程後,已經不知道經歷過多少個這樣的日子了。當聽到要採訪一下他的時候,一臉疲憊的何昆竟然露出孩子般的靦腆。

何昆是航天科技六院11所(京)長徵五號芯一級發動機副行政指揮。入所21年來,他堅守在大推力氫氧火箭發動機研製總裝崗位,作出了突出貢獻。平日低調沉穩的他,獲得了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中國航天基金獎、長五年度之星、院先進工作者等諸多榮譽稱號,而這一切是他多年來努力工作辛勤付出的真實寫照。

型號任務的「推力室」

推力室是液體火箭發動機通過燃燒產生推力的重要組件,在型號任務的推進過程中,何昆從事研究的正是這一領域。

長徵五號芯一級發動機從動力系統試車、靶場合練、長五首飛,

到遙三以來越來越多的發射任務,原有的發動機設計和裝配流程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為保證發射周期,何昆經常組織廠所協調,定期疏理生產短板,積極解決質量問題,極大地推動了型號任務的工作。

今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型號隊伍人員調配捉襟見肘。何昆組織團隊成員奔赴靶場。在時間緊、任務重、人員少的局面下,他以身作則,帶領大家通宵加班,堅決對各自的崗位和流程負責,努力奮戰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在二十天裡完成了2臺發動機的外場裝配、測試和檢驗工作,並順利完成交接。

最終,設計部全體員工在初心使命的激勵下,戰勝了疫情的影響,圓滿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項任務,奪取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的勝利,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科研生產的兩手抓、雙勝利。

協調關係的「閥門盒」

發動機在工作過程中,需要通過調節閥門開關完成很多動作,控制這一系列動作執行的機關就是閥門盒。在發動機內部的日常協調中,何昆也像閥門盒一樣,調節各部門協調有序的開展工作。

液體火箭發動機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工作系統,涉及到系統、總裝、渦輪泵、閥門、推力室、電器等多個系統的共同開展工作,各部門之間常常會因為產品的獨立性和工作的配合性而產生分歧和問題。何昆經常組織相關各方開會討論,耐心傾聽各方的意見,綜合考慮型號的緊迫程度和產品的可靠裕度,慎重做出穩妥的決定。同時為遇到問題的部門提供有效的指導,幫助他們走出目前的困境。

創新驅動的「渦輪泵」

渦輪泵是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心臟,它的作用是將貯箱中的推進劑,通過高速轉動的泵系統增壓後參與燃燒。在長徵五號遙五火箭氫氧發動機創新和可靠性增長方面,一直有一個人在堅持努力推進,這個人就是何昆。

隨著發動機的推力逐漸增大,大推力帶來的動力學問題日益凸顯,對發動機的可靠性提升勢在必行。何昆主動接過來發動機可靠性增長的重擔,組織有創新激情的年輕人開展創新課題研究工作。與此同時,何昆積極推進與高校在科研創新領域的合作,經常組織項目成員到高校技術交流,並邀請高校老師和學生來所裡參觀學習,消除學校和科研機構的溝通壁壘,拓寬了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的通道。

何昆就是這樣的一位擔當者,他殫精竭慮推動著型號發射任務按期圓滿完成,運籌帷幄協調著發動機內部各專業有序工作,夙興夜寐引領著發動機可靠性提升的創新浪潮。當萬人矚目的長徵五號靶場的沖天火光劃破夜空的時候,何昆辦公室的燈還亮著,那麼微弱,又那麼明亮……

張國徽/文

成楠/編輯

張美書 /審核

歡迎訪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

投稿郵箱:httjnews@sina.com

主辦:航天六院企業文化部

相關焦點

  • 航天+保定,淶源將規劃重型運載火箭氫氧發動機的試驗中心?
    2021年1月9日,有網友在當日央視朝聞天下欄目中敏銳地發現,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01所一位負責人對記者透露稱,「(我們)後面還規劃在河北的淶源建設一個我們重型運載火箭氫氧發動機的試驗中心」。截圖如下:
  • 京11所研製團隊遠遠未能認識到YF77氫氧發動機進行高強度試車的極端重要性
     回想起中國長徵五號遙2火箭YF77氫氧發動機所發生的事故現象 更重要的是這份報告(即《大推力氫氧發動機材料工藝需求》一文)也是京11>所的人士發表的,這表明京11所就是以此一標準來制訂YF77氫氧發動機的試車考核標準的。
  •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帶隊到航天六院101所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傳承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科技自立自強12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帶隊到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01所開展「傳承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主題黨日活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洪,錢學森秘書、中央軍委科技委顧吉環大校,集團公司黨群工作部副部長鍾璞,一院型號總指揮王珏,六院副院長李斌,六院11所(京)所長嶽文龍、黨委書記李曉峰,六院101所所長王成剛、黨委書記曲勝、副所長柴棟棟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人事部部長、黨支部書記李坤平、副部長譚華霖等領導和支部黨員,101所各事業部黨支部書記、部分青年黨員和科技人員代表近
  •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07臺發動機護送「嫦娥」攬月...
    這一刻,是中國探月之旅在歷經13年的「繞落」跋涉之後,堅實踏下的「回家」腳步;這一刻,也是人類時隔48年之後,再次將月球探測地月往返之旅達成的激動瞬間;這一刻,更是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07臺性能功能各異的大小發動機全程暖心護航,推舉長徵五號火箭進入預定軌道,助推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一個個高難動作,最終順利攬月返鄉的完美見證。
  • ...與航天發動機同頻共振——記航天科技六院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
    作為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液氧煤油發動機領域總師,他貫注全部心血「撫養」長大 「國之重器」—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正是該型發動機,擎起了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的主要動力。航天科技六院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領域總師劉站國30多年的工作生涯,劉站國一直從事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研製工作。
  • 長五B運載火箭大推力氫氧發動機可靠性試車成功
    長徵五號系列的大推力氫氧發動機,以其優異的性能和極高的研製難度,被認為是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之一。  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大推力氫氧發動機也逐漸成熟,新的挑戰也已經開啟。  在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01所,有一座新建的試車臺,去年剛剛投入使用。
  • 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航天六院3000N主發動機深空機動點火
    本報訊(沈謙)10月9日23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3000N(牛頓)主發動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浩渺太空,完成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據悉,該發動機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
  • 長徵九號漸入佳境:第2座試車臺公開,220噸氫氧發動機新節點
    2021年1月8日下午,長徵五號B火箭YF-77氫氧發動機在航天科技六院101所完成了第四次500秒可靠性增長試車,為今年天宮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 長五遙四火箭大推力氫氧發動機站上全新起跑線 將用於火星探測
    而發動機又是一個消耗品,因此,這個校準試車的時長選擇就頗為重要。航天科技集團六院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 王維彬:我們發動機在火箭上工作一次大概是500秒,現在試車是100秒,把有關的參數都拿到,但是又不過多去犧牲發動機的壽命。如果它確實有些問題,早期也能暴露,就是定的這麼一個短程的試車(時長)。
  • 航天基地硬科技助力「嫦娥奔月」​​​...
    」航天六院107臺發動機為「嫦娥五號」搭建76萬公裡天梯此次「嫦娥五號」地月往返76萬公裡的徵程中,位於航天基地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107臺發動機,持續接力,助推「長五」護航「嫦娥五號」「探月返鄉」。
  • 徵程萬裡風正勁 重任千鈞再奮蹄——任丘法院2021年新春寄語
    11 同樣是這一年,我們服務地方經濟,文明城市不缺席,衛生城市留身影,普法宣傳履行司法責任,脫貧攻堅彰顯社會熱情。祝願全體幹警:工作順利闔家歡樂宏圖大展幸福安康原標題:《徵程萬裡風正勁 重任千鈞再奮蹄——任丘法院2021年新春寄語》閱讀原文
  • 航天六院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領域總師劉站國|赤子之心 與發動機同...
    2020年11月24日,有著「國之重器」之譽的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在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強大推舉下,從海南文昌發射場躍入蒼穹,它將把我國探月工程第五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送向預定軌道,經過往返76萬公裡的宇宙「深度遊」,嫦娥五號又將取回月壤返回地球,拿到人類進一步探索月球奧秘的「密鑰」。
  • 航天六院3000N主發動機深空機動點火 助推天問一號精準奔向火星
    2020年10月9日23時,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11所副總師蘭曉輝,一直奮戰在工作現場。六院型號總設計師、801所副總師劉鋒介紹,在此次天問一號奔向火星長達4億多公裡的遙遠徵程中,除了3000N主發動機一共要進行六次點火工作之外,由六院科研團隊研製的25N、120N等多款發動機還將一起聯合發力,通過即時的軌道控制與修正,助力天問一號在四個月後實現探測器的火星登陸。
  • 我國重型火箭發動機研製迎新進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擬服務於重型運載火箭的大推力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已取得積極進展。該型發動機的研製可填補我國氫氧發動機型譜和技術空白,對諸多基礎學科和工業領域有巨大的牽引帶動作用。
  • 航天六院執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試驗隊凱旋
    7月25日下午,位於西安南郊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舉辦簡樸而熱烈的歡迎儀式,迎接在海南文昌執行長徵五號遙四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試驗隊員凱旋。23日晚,六院院領導劉志讓、李斌及各單位負責人、型號有關主管領導已經先期返回西安或駐地,24日下午,801所試驗隊員順利抵達上海。在25日西安地區舉行凱旋儀式的同時,11所(京)試驗隊員也順利返回北京。六院團員青年、11所(京)和801所職工代表分別到三地機場迎接試驗隊凱旋,用獻花、掌聲、熱烈擁抱表達對他們的熱烈歡迎、誠摯問候和衷心祝賀。
  • 航天液氧煤油發動機專家:「天問一號...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就開啟了火星探測的徵程,1960年人類首次嘗試發射火星探測器至今,已經發射了44次火星任務,其中18次成功,5次部分成功,成功率大約在50%。火星探測究竟有多難呢?難點究竟在哪裡?記者採訪了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液氧煤油發動機領域(系列)總師劉站國。
  •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執行長徵八號發射任務的試驗隊凱旋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成楠 記者 石喻涵 實習生 王子揚)12月24日下午,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舉辦簡樸而熱烈的歡迎儀式,迎接執行長徵八號發射任務的試驗隊凱旋。大家共同分享著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首飛圓滿成功的喜悅,也共同期待著這個長徵系列火箭家族中的新生一代,成為未來我國主力中型火箭,承擔起商業發射的重任,六院液體動力也將不負眾望繼續譜寫新的輝煌。
  • 我國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研製取得新進展
    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擬服務於重型運載火箭的大推力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已取得積極進展。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曾發布消息,未來我國重型運載火箭二級擬採用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
  • 中國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研製獲新進展 有望填補空白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11日消息,擬服務於中國重型運載火箭的大推力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已取得積極進展。運載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而運載火箭的「心臟」——發動機的水平,是決定火箭能力的重要因素。
  • 「天問一號」開啟首次探火之旅 三型發動機全力「保駕護航」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共研製交付了78臺各型發動機,始於地面發射,終於精準著陸,液體動力的貢獻將貫穿全程,無處不在。據介紹,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上,配置了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生產的30臺四型發動機,分別是8臺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2臺50噸級氫氧發動機、2臺9噸級膨脹循環發動機及18臺作為輔助動力的姿控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