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黴,低溫水產養殖的噩夢!使用硫醚沙星,可防可治

2020-12-09 九格漁

水黴病,又稱為白毛病、水綿病或覆綿病。水溫13-18℃,水清瘦,魚處於飢餓狀態時發病較多,主要是由於魚苗、魚种放養、拉網、運輸等環節操作不慎,使皮膚受傷、鱗片脫落,水黴菌侵入引起的。水黴菌對溫度適應範圍很廣,最適宜pH為中性,pH7.2時生長最佳。水黴菌對鹽反應比較敏感。病魚體表菌絲大量繁殖,呈現灰白色,細長,像舊棉絮一樣,肉眼可見。病魚焦躁不安,運動失常,食慾減退,不久即死亡。水黴病流行很廣,全世界各養魚區均有發現。適宜低溫下,淡水魚類都可能感染水黴病,其主要危害草魚、青魚、鰱、鱅、羅非魚等,對魚卵、魚苗和魚種危害最嚴重。空氣溼潤、溫度較低的陰雨天氣最易繁殖,黴菌一旦附著魚體,24小時可蔓延全身。

(下腹部感染水黴菌)

魚類水黴菌是通過菌絲體吸收營養,供自身生長發育,以孢子的形式在水中進行無性繁殖傳播。水黴菌的孢子帶有鞭毛,可以在水中遊動。在魚體表面出現傷口,尤其是組織壞死出現腐肉時,遊動孢子就會乘機寄生,在傷口部位著生出菌絲。這些菌絲像樹根一樣,扎在魚體皮膚中,向著肌肉深處生長,瘋狂吸取營養,迅速生長,然後再釋放出大量遊動孢子,去感染其他受傷的魚,但水黴菌不感染健康無傷的魚。

水黴菌感染初期 ,如果是外傷引起,大多是赤皮病並發水黴病,菌絲主要向內生長,深入傷口的肌肉中,因此肉眼看不到魚有明顯變化。隨著菌絲不斷增生,分泌出蛋白分解酶,分解魚肌肉中的蛋白質,作為自身生長的營養。之後吸收了魚體大量營養物質的菌絲,才開始向外生長,在傷口周圍形成肉眼可見的棉絮狀外菌絲。到了這個階段,基本也就到了水黴病的中晚期了,這個階段在低溫時節水黴菌有時「隱藏」一兩月之久才顯現。菌絲和魚傷口組織粘連在一起,魚體組織進一步壞死,造成魚遊動失常,食欲不振或拒食,身體消瘦,最終會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感染水黴菌的異銀鯽)

那麼,如何診斷水產動物水黴病呢?

(1)可以用顯微鏡確定是否感染水黴。在感染早期取病變處組織顯微鏡下觀察可見灰白色菌絲,此時治療相對容易。

(2)可以通過菌絲長短判斷水黴病嚴重程度。在感染後期病變部位肉眼可觀察到灰白色棉絮狀覆蓋物,此時病菌菌絲已經深入肌肉,治療較難。

(3)水黴病的嚴重程度也可以通過病斑形狀判斷。病變部位的病斑初期呈圓形,後期則呈現不規則的斑塊,嚴重時皮膚破損肌肉甚至骨骼裸露。

(4)根據魚的活動和攝食情況判斷水黴病的嚴重程度。發生水黴病的病魚食慾減退、行動呆滯,運動失常,最終食慾減退衰竭而死亡。

水黴病重在預防,如果真的感染了水黴病,治療過程很是棘手。本文介紹一種治療藥物——硫醚沙星。

(硫醚沙星)

硫醚沙星,主要成分為二烯丙基二、三硫醚;淡黃色透明溶液,具有強烈的大蒜氣味。該藥物有著極強的滲透殺滅機理。對水產動物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具有殺滅或抑制作用,對嗜水氣單胞菌、鰻弧菌、遲緩愛德華氏菌和柱狀嗜纖維菌等抑制效果尤為明顯;對部分真菌能殺滅或抑制,且有抗病毒作用。硫醚沙星在到達水體後,既能殺滅水體病原,又能滲透到水產動物表皮中殺滅病原體,且能刺激表皮細胞增生具有促進皮膚組織修復等功能。同時對水產動物球蟲或原蟲類寄生蟲均能殺滅或抑制。

硫醚沙星治療水黴病的原理。硫醚沙星對部分真菌主要是抑制作用,大蒜素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競爭性地抑制了蛋白酶、細胞壁酶的催化活性,抑制病菌蛋白質和RNA的合成,從而抑制病菌的繁殖,但是不能殺滅真菌。所以硫醚沙星能預防和緩解水黴病。當魚體出現白毛菌絲時,硫醚沙星能抑制真菌不再增加。在水黴病爆發階段,硫醚沙星應復配其它治療真菌的藥物使用。

(感染水黴菌的羅非魚)

硫醚沙星時不可與有氧化性藥物和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藥物以及鹼性藥物同時使用;若水體PH大於8.5時不得使用,3天內使用過鹼性藥物的需間隔72小時,否則會影響療效。

硫醚沙星使用方法,按25%硫醚沙星溶液計算,100-120ml/畝*米水體,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用2天。病情嚴重時,應復配苦參地膚子散或五倍子連用,兩者使用須相隔6-8小時,如上午潑灑硫醚沙星,下午潑灑苦參地膚子散或五倍子。

相關焦點

  • 水產越冬,魚怕水黴,使用高錳酸鉀+水楊酸+五倍子,可防可治
    (感染水黴的魚)水黴是條件致病性真菌,魚類感染水黴受以下條件影響:(1)水體pH=7.2對水黴生長最佳,水黴孢子繁殖旺盛;水體pH=6.0-8.0時候,魚卵一般也可感染水黴,但是遊動孢子的形成能力較弱;pH=4.5-5.5時水黴的生長完全受到抑制。
  • 魚病知識--水黴概述、水黴的特性與症狀
    水黴的特性與症狀水黴在淡水水域廣泛存在,對溫度的適應範圍很廣(5~26℃),繁殖適溫為13~18℃。水黴對寄主無嚴格選擇性,鯉科和鮭科魚類、河鱸、鰻鱺以及蝦等對水黴都具有易感性,同一種致病性水黴菌對魚體和魚卵均有致病性,水產動物各個生長階段都可感染水黴。
  • 風蕭蕭兮塘水寒,魚表傷兮患水黴,簡述二硫氰基甲烷的作用機理
    風蕭蕭兮塘水寒,魚表傷兮患水黴。防與治兮費思量,好方案兮在本文。水黴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水產動物體表受傷組織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覆蓋物,又稱覆棉病、水棉病、膚黴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魚類的真菌病之一,引起這種病的病原體在到目前已經發現有十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水黴和綿黴。該病是由真菌寄生魚體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藻狀菌綱水黴目水黴科的水黴屬和綿黴屬。本病主要在水溫較低的時候易發病。
  • 省農業農村廳發布春季水產養殖技術操作指南: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對水產養殖和市場供應帶來一定影響。同時,春季氣溫逐漸升高,晝夜溫差大,天氣變化頻繁,是水產動物防病促長、提高成活率和品質的關鍵時期。為加強養殖管理,確保各地水產養殖穩定和市場供應充足,我省農業農村廳有關水產專家編寫了水產養殖技術指南,供養殖戶參考使用。
  • 低溫殺手水黴來了,從魚卵到成魚都易被感染,池塘有這些情況立即行動!
    低溫殺手水黴來了,從魚卵到成魚都易被感染,池塘有這些情況立即行動!凡被「水黴」纏上的魚,大多數都逃不出死亡的悲慘結局,難道我們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不然,水黴菌再可怕,它也是一類條件致病菌。低溫僅是觸發水黴病的條件之一,只有當水質惡化,水黴菌大量繁殖,且魚體受到損傷,抵抗力下降時,水黴菌的遊動孢子才得以侵入傷口,使魚發病。因此,有以下這幾種情況的魚塘應尤其重視,趕快採取行動。
  • 高溫天氣下水產養殖技術要點
    為落實農業穩產保供等有關工作部署,省漁業技術推廣站編寫了《高溫天氣下水產養殖技術要點》,請結合當地實際,參考使用。一、高溫對水產養殖的影響(一)水蒸發量大,水質變壞。持續高溫,水體蒸發量較大,高溫天氣下的乾旱少雨易導致養殖水體減少,另外在高溫條件下水體中各種有機質(如殘餌、魚池底泥、水生動物的糞便等)迅速分解,水產養殖池塘的水質更容易變壞,極易引發水生生物疾病的暴發。
  • 不必談「藍」色變藍藻可防可治
    不必談「藍」色變藍藻可防可治 南方農村報2019-07-01 13:07:23 閱讀(14648)藍藻大量生長繁殖時形成「水華」,使得池塘水體透明度降低,阻礙水草光合作用進行,水體與空氣中的氣體交換受到影響,養殖動物長期處於缺氧或者亞缺氧狀態,養殖動物不生長或者誘發各種疾病;此外,藍藻大量死亡後釋放大量毒素,引起養殖動物中毒死亡;還會引起水體的pH值急劇升高。很多養戶因此談到藍藻就色變,實際上藍藻可防可治。
  • 我國現行水產養殖動物使用國標獸藥的種類
    我國現行水產養殖動物使用國標獸藥的種類2014-04-08 17:1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抗生素的種類很多,但到目前為止,農業部批准生產和使用的水產養殖用抗生素共有3類4個品種,分別為氨基糖苷類的硫酸新黴素粉(水產用),四環素類的鹽酸多西環素粉(水產用),醯胺類的氟苯尼考粉(水產用)、甲碸黴素粉(水產用)。  人工合成抗菌藥包括磺胺類藥物和喹諾酮類藥物兩大類。其中磺胺類藥物抗菌譜廣,價格較經濟,是水產養殖業是最常用的抗菌藥之一。
  • 還是水黴?養殖戶:病急亂投醫...
    還是水黴?養殖戶:病急亂投醫,啥辦法都試!2021-01-16 09:2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466 次 我要評論 1月15日,一名養殖戶在鮰魚鯰魚群裡發了一段視頻,緊急求救!視頻裡,他養殖的鬍子鯰魚魚苗都不死不活的,到目前為止,他估計大概有一半的魚苗都沒了!他告訴水產養殖網:「我發到群裡,就是想跟大家探討一下,學點經驗。」
  • 水產養殖防寒措施...
    水在4℃ 的時候密度最大,在我國水產養殖的主產區,在早春和晚秋,水溫都在4℃以上,表層的水溫由於冷空氣活動或者氣溫的晝夜變化而下降,水的密度增大,當表層的水的密度比下層的水大時,由於重力的作用,導致表層密度大的水體往下沉,底層密度低的水體被下沉到池塘底部的表層水擠壓到水體的上層
  • 疫情防控期間技術指導手冊-大宗淡水魚類養殖技術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強化「菜籃子」產品生產保供工作的部署,根據農業農村部印發的《春季水產養殖技術操作指南》和做好當前水產養殖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提出的三點具體要求,並結合我省的實際,針對春季氣溫開始逐漸升高、天氣變化頻繁的特點,特提出如下指導性意見。
  • 水產養殖貼士:水華調控 勿把裸藻當藍藻
    二是物理方法:經常換水,保持水質清新;每天中午開2小時增氧機(12:00-13:00),增加水體交換;使用絮凝劑(如北京鑫洋水產高新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增氧低保淨」,一般使用一次,嚴重時連用2-3次),使用後注意解毒培水;也可進行人工撈取,但是勞動強度較大。
  • 治「水黴病」將有特效藥,人們不用為孔雀石綠殘留擔心了!
    來自湖南省畜牧水產局、湖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上海海洋大學、長沙拜特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相關養殖企業的代表30餘人參加了驗收會。湖南是水產養殖養殖水域面積大、產量高,全省水產養殖品種涵蓋了魚、蝦、蟹、貝、龜、鱉、蛙、泥鰍等八大類60多個品種。
  • 養殖泥鰍應該避免水中出現水黴,嚴重影響溶氧,要控制好水體環境
    養殖泥鰍應該避免水中出現水黴,會嚴重影響溶氧,一定要控制好水體環境!養殖泥鰍看起來是比較簡單的事情,不過在具體操作的時候一個核心問題也是調整水質,如果能夠調好水環境那麼養殖很多的水產都會很輕鬆。首先,大家應該了解是因為什麼導致水中出現水黴的情況。這是一種黴菌,特別是在泥鰍孵化的時候出現這種黴菌影響是最大的,在這個階段往往傳播的速度會非常快,而且稍微不注意就會傳播到很廣泛,對我們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很容易導致魚卵等各個方面受到傷害,大家平時一定要多注意。一般情況下都是因為之前水體的消毒工作不徹底。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在水產養殖廢水快速降解方面取得新進展
    水產養殖中過量的殺菌劑和抗生素等危害物長期積累將對環境、生物和人類健康構成潛在的風險。由於傳統的處理方法(如過濾法、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處理時間長(60 min以上)、處理效果差(50%及以下),因此開發新的高效降解方法意義重大。
  • 水產養殖中各種藻類危害你知道嗎?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水產養殖中各種藻類危害你知道嗎?出處:南京宏遠生物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7-05-09 20:24:00 淡水水產養殖中的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nbsp1.pH值:藻類喜歡偏鹼性的水體,高pH(pH8.0~pH9.5)會促進藍藻的發生,故應避免單一使用潑灑石灰水的方法改善水質。&nbsp2.氮磷比:藍藻既可利用水體中的氮,又具有更高的利用磷的能力,低氮磷比或含磷較高富營養化的水體都可能導致藍藻的大量發生。適當提高氮磷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的藍藻的生長。
  • 各國對鰻魚養殖中喹諾酮類藥物使用情況的檢測標準
    本文就喹諾酮類藥物的特性、藥理、產品種類、水產養殖應用及藥代學研究、水產養殖生物體殘留規定及檢測等相關問題作出初步闡述,以期對業者有所裨益。一、喹諾酮類藥物理化特性、藥理特點及產品種類1、理化特性喹諾酮類藥物一般為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性粉末,有吸溼性,無味或苦味。在陽光下漸變黃或變黑,溶於酸鹼溶液,幾乎不溶於水、乙醇、乙醚,在pH≤6.9時抗菌效果最佳。
  • 匙吻鱘_淡水養殖(鱘魚養殖)_水產養殖網
    今年5月下旬至6&nbsp月初北京市水產總公司與密雲縣水產局、延慶縣水產辦公室合作,&nbsp從湖北省仙桃市水產研究所引進8~10釐米匙吻鱘苗種6000尾,分別投放在密雲水庫網攔桃花地庫灣及延慶縣官廳水庫庫區池塘進行暫養,培育成30釐米以上大規格魚種,&nbsp再移入網欄庫區,進行放流養殖,以保證其有足夠生存能力,&nbsp抗禦其它兇猛魚類侵害。
  •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水產科技情報》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1 12:15:00   近年來,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養殖的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養殖環境和養殖水域的水質日趨惡化,制約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並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為此,有關漁業主管部門開始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技術。
  • 這條魚豔麗美味集於一身,價格不斷居高,養殖門檻卻不低
    日常不可使用刺激性強的藥品,如硫醚沙星、大蒜素、二硫氰基甲烷溶液或氯製劑等都具有較大風險。陰雨、颱風、悶熱等惡劣天氣應及時潑灑抗應激藥劑,加強增氧力度,以防不測事故的發生。東星斑養殖對環境的要求比較苛刻,室內流水養殖很難滿足其生存要求。養殖密度超標,水的深度有限,突變應激,水質汙染,飼料營養不均衡等,常造成其品質的下降,要養出一等品(紅東)也有一定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