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人類首次登月成員奧爾德林:宇宙中肯定有比人類更高級的生命體

2021-02-15 極客公園

 極客公園微信號:geekpark 

 首次登月 

在剛剛過去的 2016 年年底,時年 86 歲的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到南極去了一趟。對這位人類首次登月成員來說,想要親眼看到人類登上火星恐怕不太現實了,但如果能感受一下地球上自然環境最接近火星的地方,也不錯。

當然,雖然已經做了完全的準備,但他還是在不久之後就因為身體原因退到了紐西蘭修整。不過這已經足夠讓我們對這位老人抱有足夠的敬意了,畢竟沒有誰能在他這個年紀還去做如此的冒險之舉。但事實上,他的野心遠不止此。

一個月之後,他又來到了北京,來到了極客公園創新大會的舞臺上,向中國的太空迷們傳達他的理念和想法。除了在舞臺上的演講之外,我們也對這位傳奇人物進行了一次簡短的對話,從中也許你能對他有更多的了解。(如果你還對這位登月者有更多的興趣,可以查看他之前的演講自述。)

極客公園:能講講您為什麼要在這個年紀去南極嗎?

Buzz Aldrin:其實在過去的 10 年,我一直想嘗試著去一下南極。在之前的嘗試中,我們的小組一起開了一輛悍馬,但是最後發現,開悍馬車確實沒辦法在南極行動,所以我們最後沒有成功。

我其實已經去過北極了,我們在那裡乘坐了一艘俄羅斯的核破冰船。我們也下潛到過海下兩英裡的地方,在那裡我看到了鐵達尼號。

我覺得可能到了這個年齡,比較適合我去南極冒險了。畢竟我之前也去過月球,未來火星也是我的夢想之一。

極客公園:我們都知道,冒險是您一生最關鍵詞之一,去南極就是一次冒險,你還參加過戰爭,還上過月球。我們想問的是,這種特質是您天生的,還是後天被影響的?

Buzz Aldrin:其實這可能是我天生就有的一種精神。因為我的父親就是最早期的一批飛行員,並且還有很多的早期飛行員也是他的朋友。他當時認識一個物理學的教授,叫做 Robert Hutchings Goddard,這位學者在 1926 年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並且乘坐它到了新墨西哥,當時我的爸爸就為他提供了資金,幫助他來完成這個項目。

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偶像,他就是二戰時美國的司令官詹姆斯·哈羅德·杜立特上將(James Harold "Jimmy" Doolittle),他當時在二戰時期在珍珠港被轟炸以後,僅僅 4 個月,他就帶領美國空軍發動了對於日本東京的轟炸。

極客公園:這種冒險精神對您人生的幾次選擇有什麼影響嗎?比如說需參軍,去讀博士,再去當太空人,在做出這種選擇時,您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Buzz Aldrin:其實在我的冒險當中,很多時候是一種身體上的冒險,但是也有很多的冒險實際上對幾個新領域的一種探索。

比如說,我們之前在月球軌道進行過多次對外層空間的探索,在這之前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情。

極客公園:登月也許是您一生中最重要的冒險之一,但如果當時飛船如果沒有成功起飛,你們會怎麼辦?你們有設想過這種情況嗎?如果真的沒有辦法回到到地球了,你準備怎麼度過在月球上剩下的時間?

Buzz Aldrin:我們三個人在登月之前,我們其實就估計過,我們三個人,應該有 60% 的機會,可以在月球著陸,並且返回地球。如果說我們在月球上的登陸並不成功的話,我們感覺我們也是有 90% 機會可以安然無恙地回到地球。

極客公園:現在您又把冒險目光轉向了火星,能講講火星吸引您的地方是什麼嗎?

Buzz Aldrin:我認為這是在我們登陸月球之後,一個非常合理的計劃的拓展。

當然,我也非常希望能夠幫助美國人重新再回到月球。但是,僅僅是回到月球,我認為是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的。當時,我們在月球上度過了 2-3 天的時間,然後安然無恙地返回了地球,但是在我們之後,再也沒有任何類似的事情發生過了。

所以,我認為,我們也可以到火星上去,並且在上去之後,我們希望可以待得更久。當然,如果希望人們安全從火星回到地球,這樣花費的成本是很貴的,但我還是非常支持我們人類到火星上去,然後建造起人類的世界,讓人們在那裡可以居住,從而創造出我們人類的第二個生存地。

極客公園:假設您可以登上火星,您會做哪些事情?

Buzz Aldrin:我現在去火星的話,年齡就太大了。並且我認為,我對於我的國家以及對全世界來說,待在地球上才能發揮我最大的價值。

極客公園:談到火星,就不得不提 Elon Musk,這個人給你留下比較深的印象是什麼事情嗎?您是怎麼看他的殖民火星計劃的?

Buzz Aldrin:我認為他是一個非常具有雄心,並且非常多才多藝的人,但是,我認為當他談到火星殖民這樣一個涉及到非常龐大人口數的計劃之時,步子邁得還是有點太大了。因為我認為,這麼多人口還是需要慢慢來做這件事的。

而對於我來說,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我現在已經在普渡大學工作了兩年,當然我不是在那裡教書,我是在幫助他們一起制訂一個 Cycling Pathways to Mars 的一個項目。我的計劃實際是和美國政府、和全世界都有關。我希望先到月球,再到火星。想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馬斯克的幫助,和他一起合作。

極客公園:對於 NASA 這種官方組織,還有馬斯克這樣的民間力量,您如何看待他們之間的關係。在去往火星這件事上,您更看好誰?

Buzz Aldrin:關於您這個問題,真正能獲得火星控制權的肯定不是我,但是我認為想要真正去到火星,這是需要我們各個國家一起來進行合作,我們需要使用每一個人的天賦,我們需要積極使用人才,並且我們也需要在準備的過程中不斷吸取各種經驗。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國家來進行主導的。就像我們當時在登月計劃的時候所做出的努力是一樣的,我們也希望幫助其他的國家,幫助他們能夠登上月球。

極客公園:能給我們講講,在您的人生中,對您影響最大的幾個人都是誰嗎?

Buzz Aldrin:其實對我生命中有影響的人有很多,比如說我的父親,還有在我父親早期飛行生涯裡面他認識的一些朋友,包括我的老師,我在夏令營裡面認識的人,尤其是我在麻省理工大學認識的那些教授們。

還有我們之前在阿波羅計劃以及雙子星計劃當中的這些領導人,以及能夠促使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的這些人。並且我也希望,我現在做的事也能有貢獻,比如說我現在在普渡大學制訂的登上火星的計劃。同時,我希望我也可以幫助人類成功地登上火星,並且也讓其他的國家加入進來,和我們一起合作。

極客公園:回想您的一生,如果讓您重新做一次選擇,您會做出哪些不一樣的事情?

Buzz Aldrin:其實我認為,做出選擇的權利並不在我,畢竟當時是別人接受了我,讓我進入了 NASA。如果說我當時沒有進入 NASA 的話,我可能還會留在美國的空軍裡面,甚至我有可能會參加朝鮮的戰爭,甚至是越戰。

但是,現在可能我的年齡太大,已經不適合去中東了。

極客公園:作為一個擁有廣泛影響力的人,您還希望對這個世界做出哪些影響?

Buzz Aldrin:我希望我一直夢寐以求的一些事情可以達成,並且,我認為現在最有利的方式就是和中國進行合作,而不是同中國進行競爭。並且我們希望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有一些很好的和平行動。

極客公園:您覺得宇宙中會有除了人類之外的智慧文明嗎?人類什麼時候才會發現他?

Buzz Aldrin:其實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科學家,叫做卡爾·薩根(Carl Sagan),他曾經說過,如果我們想要看到 UFO 的話,就需要有確切的證據才可以。但是現在,我們並沒有非常確鑿的證據來證明這件事。

但是,我認為宇宙是非常大的,並且我們地球上的生命體現實際上並不是非常的特殊。所以我認為,在宇宙之中,肯定有某種形式的生命體是存在的,並且,我也非常確定,這種生命體他們一定會比我們更加的先進。

因為,我們人類對於整個世界、對於整個宇宙,所知道的還是很少的,不知道的反而更多。

極客公園:對於人類來說,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些未知的文明?如果我們想要去努力尋求接觸,這會不會帶來一些未知的危險?

Buzz Aldrin:我認為這個問題實際上是非常難來解答的,但是我認為的答案呢,一切的新事,都應當讓我們來小心的對待(Great Care),不光是對於他們,對於我們也是如此的。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xiangyunqi@geekpark.net



相關焦點

  • 奧爾德林:宇宙中肯定有更高級的生命體
    (原標題:奧爾德林:宇宙中肯定有更高級的生命體)
  • 人類首次登月全過程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回顧一下40年前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16日9點32分,巨大的「土星5」火箭搭載「阿波羅11號」飛船點火升空。「阿波羅11號」飛船上載有三名航天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埃德溫·奧爾德林,麥可·柯林斯。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以前人們只能通過天文望遠鏡去觀察它,現如今我們有月球的相關參數,甚至可以帶回月球上的物質進行研究。從遠遠的遙望月球到親手觸碰月球標本,人類對月球的了解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你知道這背後的故事嗎?,本次登月任務的團隊成員分別是: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左起),從此人類對月球有了更深的了解。
  • 「人類的一大步」——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
    人類登月探索歷程五十年前,「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用這樣一句而今聽來依然擲地有聲的話語,道出了人類首次完成登月壯舉時的激動與豪邁之情。在完成這一壯舉之前,人類為其做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及周密的技術支持。
  • 1969年人類首次登月的那三名太空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登上月球,是人類幾千年來追求不息的夢想,世界各民族為此創造了無數的登月神話故事,但是只有在1969年7月20日,美國三位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神話才照進現實。大家都知道,登月第一人是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說到登月第二人、第三人,知曉者可能就寥寥無幾了。當年美國人首次登月,一共有三名太空人達到月球,其中兩人出艙活動。第二位登月太空人叫奧爾德林,第三位是麥可·柯林斯。在冷戰時期,登月活動帶來的影響是巨大且持久的,三位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不但被視位是美國英雄,也是全人類的英雄。
  • 人類首次登月,那些你們絕對不知道的事情!
    現在,就讓我們把時間調到1969年,在7月16日9點32分,裝載著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三位太空人的阿波羅11號,在土星5號火箭的承載下成功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三天後,阿波羅11號在環繞月球的過程中,太空人之一柯林斯最先通過望遠鏡看到了一些不明發光點,他以為是自己的幻覺,於是他趕緊問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你們看見那些光點了嗎?」
  • 人類首次登月的三位太空人後來的命運如何?
    不過,其中最著名的還是代表人類首次踏足月球的阿姆斯特朗給人們的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他的那句「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永載史冊。記者要採訪他就更難了,「我不接受訪問,我只舉行新聞發布會。」
  • 扒一扒為什麼自阿波羅計劃後人類就再也沒有登上月球
    ,也不是其它國家的太空飛行器,更不是太陽光的反射——究竟它是什麼?——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阿波羅11號的成員之一,第二個登上月球的人。「如果你也有幸參加太空旅行,那麼你會完全相信,其實外星人都在觀察我們...我不知道他們有多少人,他們在哪裡,但我非常肯定他們就在暗中看著我們,這種感覺在月球上特別強烈...」——埃德加·米切爾(Edgar Mitchell),阿波羅14號太空人,第六個登上月球的人。
  • 人類登月的歷史
    昨天,中國在海南島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了嫦娥五號返回式探測器,計劃在月球著陸,採集月壤樣本並帶回地球。中國近幾十年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但必須承認美國和前蘇聯早在五十年前在登月等方面已經非常厲害!特別是美國有六次人類登上月球!1、第一次:1969年7月20日。奧爾德林手控登月艙在月面「靜海」的一角平穩降落,登月獲得成功。第一次近距離拍攝了月球的照片,對科學研究有重大意義。2、第二次:1969年11月19日。「阿波羅12號」任務總共帶回來超過70磅(約合32公斤)的月球巖石樣本,科學家利用這些月球巖石去研究月球的歷史和構成。
  • 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 這些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1969年7月20日,美國成為第一個將人類送上月球的國家,距今已近50年。「阿波羅11號」成功讓人類登陸月球成為美國和世界歷史的重要一刻,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這一刻如此重要?
  • 奧爾德林在阿波羅登月50周年紀念日上發表講話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是1969年第一批登上月球的人,正好是50年前的一天。第三名太空人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仍留在控制艙裡,稍後又接起了他的同事。阿姆斯特朗於2012年去世,享年82歲。奧爾德林發表了一份令人心碎的聲明。
  • 阿波羅11號登月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沒看到外星人基地
    據新華網昨日(9月14日)報導,與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一起完成人類首次登月的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在北京出席第27屆太空探索者協會年會,並接受了新華社新媒體專訪。有人認為他登月時看到了「外星人基地」,他解釋道,飛向月球的過程中,整流罩分離,組成整流罩的4塊板子朝4個方向散開。他從窗口看到了其中一塊板子的反射光,而不是外星人的基地。
  • 阿波羅登月之謎!飛行員揭示:為什麼奧爾德林排在阿姆斯特朗之後?
    儘管巴茲·奧爾德林被任命為登月艙駕駛員,但美國宇航局傳奇人物尼爾·阿姆斯特朗還是在50年前指揮了阿波羅11號登月,太空人麥可·柯林斯現在透露了歷史性的登月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 《時代》評選最具影響力照片:人類首次登月罕見影像公布
    阿波羅11號(Apollo 11)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任務。1969年7月21日,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奧爾德林(Buzz Aldrin)成為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圖為1969年7月21日,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
  • 1969年7月20日人類首次登月成功全過程[組圖]
    1969年7月20日人類首次登月成功全過程[組圖] 2007年10月24日 11:35登月先鋒: (自左至右)尼爾-阿姆斯特朗、麥可-柯林斯和埃德溫-奧爾德林1969年7月16日早晨9點32分,阿波羅11號飛船連同它的三十六層樓房高的土星5號火箭在甘迺迪角的39A綜合發射臺發射了。
  • 大千宇宙中,是否存在比人類更高級的文明?科學家:必然!
    大千宇宙中,是否存在比人類更高級的文明?科學家:必然!相信每個人在某個時間段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大千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人?是否存在更高級的文明?在回答此問題前,讓我們先了解一組數據。現在科學界公認宇宙的年齡是138.2億年,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是930億光年。天文學家預測可觀測宇宙範圍內至少有1萬億顆星系,而每個星系均有上千億顆恆星,每顆恆星都擁有若干顆行星。地球誕生於45.5億年前,地球生命誕生於38億年前,人類文明誕生於1萬年前,系統化且持續發展的人類科學誕生於三百多年前。
  • 人類登月史:嫦娥三號或實現多年來首次落月
    中新網12月3日電 綜合報導,「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飛天引起世人廣泛關注。自1958年至今,各國共進行了129次月球探測活動。人類首次探月高峰是在冷戰時期,美國與前蘇聯各領風騷;第二次探月熱潮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中日歐印等加入到競爭行列中。
  • 獨家:中國記者專訪人類登月第二人
    在許多報導任務中,德德不休印象最深的之一,並不是航天任務本身,而是一次全球太空人的聚會,就是在這次採訪期間,我和同事專訪了阿波羅11號任務成員、緊隨尼爾·阿姆斯特朗之後第二個登上月球的地球人巴茲·奧爾德林。
  • 宇宙像極了巨型生命體,人類或許只是一個細胞,一切皆為幻象
    針對是否有必要探索宇宙的起源,現在的科學界一般有兩種理論,一種認為應竭力探索宇宙起源,另外一種觀點則認為從我們人類有文字記載開始,宇宙就是這個樣子,它是一個固定的存在,我們沒有必要去了解他究竟是怎麼來的,只需要在這種條條框框下來生活就可以了。
  • 西媒披露:登月第一人原本應是奧爾德林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導西媒稱,1968年聖誕節期間阿波羅8號成功繞月飛行後,在第二年的夏季進行登月被認為非常逼近現實。儘管並非完全確定,但呼聲很高。誰將被選為執行這一任務的太空人?負責挑選的是原美國空軍飛行員、著名的「水星七傑」之一唐納德·斯萊頓,當時他已經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飛行任務成員辦公室主任,他的話被奉為「金科玉律」。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7月13日報導,為了避免懷疑或被指責偏袒,斯萊頓建立了一個嚴格的甄選體系:每架宇宙飛船指派一個由三人組成的飛行員團隊,另外還有一個預備團隊和一個支援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