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XXX」構式中的隱喻與轉喻

2020-12-06 中國社會科學網

  

  摘  要:在網絡新聞標題中,熱門的「行走的XXX」構式其話題對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車等物體。「行走的」往往是「直立行走」的縮寫形式,而能否直立行走是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特徵之一。因此,通過範疇及特徵的轉喻機制,該構式容易激活人的概念。XXX的語義填充項包括表情包、荷爾蒙、教科書、錢包等。其中,轉喻機制主要作用於表情包、荷爾蒙、錢包、人民幣和腿精,而隱喻主要體現在畫報、教科書、百科、CD等,體現了將人比作風景、書籍、藥物、容器等概念隱喻。此外,「行走的肉圓子」等部分構式還體現了意象隱喻。

  【作  者】葉忠星[1]

  【作者單位】[1]湖州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浙江湖州313000

  【期  刊】《湖州師範學院學報》 2019年第9期

  【關 鍵 詞】「行走的XXX」構式 隱喻 轉喻 意象隱喻

  【基金項目】湖州師範學院第四批優秀院青年教師人才項目(RP20013)的部分成果。

【全文閱讀】「行走的XXX」構式中的隱喻與轉喻.pdf

相關焦點

  • 「玩轉」日常話語中的隱喻與轉喻
    隱喻與轉喻不僅是一種修辭現象,更是一種概念的發生機制、語言的組織手段,甚至是科學創造與理論創新的重要來源。隱喻與轉喻在日常話語中幾乎無處不在,以致人們經常忽略它們的存在。
  • 陳哲藝導演新作《熱帶雨》,師生禁忌戀下的隱喻和轉喻
    導演從家庭生活中的個人危機出發,進而輻射到整個社會問題,深刻傳達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的異化和疏離的警覺。隱喻:雨和榴槤隱喻是用已知事物代替未知事物,它通過把未知事物轉換為已知的說法來表達。實際上,隱喻使未知事物變得可見,轉喻表現缺席的事物。
  • 理解複雜轉喻現象 提高唐詩翻譯質量
    其二,轉喻和隱喻間發生互動關係,形成多重概念遷移,導致轉喻—隱喻連續統現象的生成。 唐詩中的轉喻多具複雜性特徵按照上述認知映射機理來判定,唐詩中許多轉喻現象都具有複雜性特徵。我們來看轉喻鏈現象。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 《出塞》)中的「胡馬」為例。
  • 于堅:拒絕隱喻就是一種語言與陳詞濫調的鬥爭
    詩歌中思想的片段,多以喻的形式出現,但「拒絕隱喻」這一帶有絕對意味的說法,卻是詩人于堅最為響亮的詩歌主張。讓詩歌回到常識、重返民間,20多年過去後,面對更加豐富與紛繁的詩學現場,「拒絕隱喻」是否還有效?或者說,從貼近當下,以及更深、更久遠的意義層面來看,語言究竟是什麼?與之相關的元喻,轉喻,隱喻又是什麼?以此文,于堅再次回應和解答。
  • 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隱喻美學分析
    摘 要: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由加拿大作家揚·馬特爾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該片獲獎無數,導演李安憑藉此片獲得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導演,本文將以此電影為研究對象,對其隱喻美學進行分析。運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從命名中的隱喻美學﹑圖像中的隱喻美學﹑影像敘事中的隱喻美學三個方面進行解析。
  • 超級構式:來自漢語語法演化史的證據
    此外,因為被動、比較等結構中的介詞短語都是非結果特徵,在(9)這種超級構式的作用下,這類結構中的介詞短語後來都被限制在謂語動詞之前出現。這不是簡單的介詞短語從謂語之後移到謂語之前,而是在謂語動詞之前被新語法化而來的語法標記所取代。上述所舉的上古漢語例句對應的現代漢語句子如下:  (10) a.萬乘之國被趙國圍困。
  • 修辭法:轉喻和提喻
    他的問題是關於英語中的修辭法 figure of speech。 其實,雖然每位英語為母語的人士可能在日常對話中會自然地用到各種修辭手法,但他們不一定都能講得出這些修辭手法是什麼、怎麼用。Michael 問到的這兩個修辭法分別是 metonymy 和 synecdoche。Metonymy 的中文意思是「換喻,轉喻」,synecdoche 的意思是「提喻」。這兩個修辭手法有區別嗎?
  • 虛擬技術的在場效應認知:基於隱喻抽取法(ZMET)的研究
    (劉明德等,2007)本研究運用半結構化訪談與隱喻抽取的方法,試圖經過抽絲剝繭,為描述和探討人們認知沉浸式交往的「在場」呈現出較為清晰的解釋圖景;通過同義復現的「隱喻」的關鍵詞的抽取,構建受眾對於新媒介所帶來的「在場」效應的感知地圖。
  • 淺析英語中常見的修辭格:比喻
    英語中常見的比喻有三類:明喻、隱喻和轉喻。   1. 明喻 (the simile)   明喻通常是把被比喻的「本體」和用以比喻的「喻體」同時說出,說明本體事物象喻體事物,用介詞like,連詞as,as if,as…so,動詞seem等以及句型A …to B as C…to D等等表示「好像」意思的比喻說法就叫 明喻。
  • 美術研究|宋代繪畫中的雲煙隱喻,林泉煙霞之間實為悲欣交集之地
    秦漢之際,繪畫中的雲煙多作為神仙世界的轉喻;五代、宋初,文人介入繪畫創作與品評,重塑了這一圖像語彙的形態和意義:雲煙一方面將現實空間渲染為詩意空間,另一方面也指向中國文化史上的時間隱喻,所謂「雲煙往事」。因此,雲煙瀰漫的畫面所呈現的不是現實而是過往,看畫的過程也從目睹轉化為追憶。
  • 【別構】實時觀察PDZ結構域中配體誘導的別構轉變
    別構表示蛋白質或者蛋白質複合物中兩個位點的耦合,當配體與遠端位點結合後能夠改變活性位點的親和力。由於生物學功能與蛋白質結構密切相關,配體誘導的蛋白質功能變化通常與蛋白質平均結構的變化相關。另一方面,配體的結合也可能會改變蛋白的柔韌性,從而改變結構的變化並為自由能提供熵的貢獻,稱為「動力學別構」,已經被用於解釋配體結合後沒有明顯構象變化的情況。
  • 「別構」實時觀察PDZ結構域中配體誘導的別構轉變
    ——背景——別構表示蛋白質或者蛋白質複合物中兩個位點的耦合,當配體與遠端位點結合後能夠改變活性位點的親和力。由於生物學功能與蛋白質結構密切相關,配體誘導的蛋白質功能變化通常與蛋白質平均結構的變化相關。另一方面,配體的結合也可能會改變蛋白的柔韌性,從而改變結構的變化並為自由能提供熵的貢獻,稱為「動力學別構」,已經被用於解釋配體結合後沒有明顯構象變化的情況。
  • 《流感》:病毒的隱喻與危機中的共同體
    用麥克尼爾的話來說,全球暴力構成了一種新的巨寄生物,與舊時代的戰爭相比,它並沒有將死亡帶給人類,相反在這種系統性的巨寄生中。「衝突不被允許而死亡也不得認可。」麥克尼爾闡述的兩種類型的寄生物不僅有著共謀關係,它們也具有結成隱喻的可能;而在當今世界能夠與全球暴力這一新的巨寄生結成隱喻的,只有病毒這一類型的微寄生。
  • 英語習語中的概念隱喻
    英語習語中的概念隱喻 2018年04月28日 10:26 來源:《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作者:徐云云 俞珏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認知語言學中的概念隱喻
    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etaphors We Live by) 一書中, Lakoff & Johnson以隱喻為焦點,探討了語言的本質以及隱喻的本質,用大量的英語隱喻例證來證明語言與隱喻認知結構的密切相關性。他們發現,英語的許多表達方式,均來自基本的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