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揭示小鼠體細胞核移植胚胎發育過程中染色質高級結構重編程...
147bp的DNA纏繞在組蛋白八聚體後形成核小體念珠結構是染色質的一級結構,之後經過不斷地摺疊堆積,最終形成了複雜的染色質三維結構。在哺乳動物中,染色質三維結構對基因的調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高通量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Hi-C)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揭示了多種重要生物學事件發生過程中的染色體三維結構信息。
-
我國科學家首次揭示人類早期胚胎中染色體三維結構的動態變化
染色質高級結構是重要的表觀遺傳因素,與基因的表達調控密切相關。染色質結構異常會造成手指發育畸形、性別反轉、癌症發生等一系列問題,但染色質結構在配子、胚胎發育中的動態變化一直是未解之謎。因此,探究染色質三維結構在人類精子及早期胚胎中的動態變化及機制,對深入理解人類胚胎發育具有重要意義。以往研究表明,基因組染色體的三維結構由拓撲相關結構域(TAD)基本單元構成。
-
Science:我國科學家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發育中的組蛋白修飾重編程
組蛋白修飾(histone modification)是指組蛋白在相關酶作用下發生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腺苷酸化、泛素化、ADP核糖基化等修飾的過程。組蛋白上發生甲基化的位點是賴氨酸和精氨酸。賴氨酸能夠分別發生一、二、三甲基化,精氨酸只能發生一、二甲基化。在組蛋白H3上,共有5個賴氨酸位點可以發生甲基化修飾。
-
小鼠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全胚層譜系發生的時空轉錄組圖譜問世
近些年,通過單細胞測序國際上的眾多研究工作對原腸運動期間細胞的發育軌跡作了一些描繪,但這些工作都缺乏真實的時間與空間信息,無法揭示細胞在早期胚胎中的空間位置以及時間變化對細胞發育分化命運的影響。為解決上述難題,研究人員首先利用空間轉錄組分析方法(Geo-seq)(Chen et al., 2017),對小鼠早期胚胎發育多個時期(E5.5、E6.0、E6.5、E7.0和E7.5)的外、中、內三個胚層構建空間轉錄組,建立起百科全書式全基因組的時空表達資料庫(http://egastrulation.sibcb.ac.cn/)。
-
小鼠早期胚胎全胚層譜系發生的時空轉錄組圖譜問世
近些年,通過單細胞測序國際上的眾多研究工作對原腸運動期間細胞的發育軌跡作了一些描繪,但這些工作都缺乏真實的時間與空間信息,無法揭示細胞在早期胚胎中的空間位置以及時間變化對細胞發育分化命運的影響。 為解決上述難題,研究人員首先利用空間轉錄組分析方法(Geo-seq)(Chen et al., 2017),對小鼠早期胚胎發育多個時期(E5.5、E6.0
-
基礎研究 | 我區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示Dppa2/4調控胚胎基因組激活的分子信號途徑
該研究成果,詳細闡述了Dppa2/4調控胚胎基因組激活的分子生物學途徑。此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2061034, 61702290, 61861036)、內蒙古傑出青年培育基金(2017JQ04)和內蒙古青年科技英才(NJYT-18-B01)等項目支持。
-
同濟大學高紹榮/江賜忠合作揭示胚胎發育過程的重編程模式
在哺乳動物中,染色質三維結構對基因的調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高通量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Hi-C)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揭示了多種重要生物學事件發生過程中的染色體三維結構信息。2017年頡偉和劉江團隊背靠背報導了從小鼠受精後到著床前發育各個階段的胚胎染色質高級結構經歷了劇烈的重編程結構重組【1,2】。
-
頡偉組發表合子基因組激活過程中RNA聚合酶參與的調控機理
受精後,基因組仍然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沉默,而在受精卵分裂到一定時期後(比如小鼠在2細胞晚期,人在8細胞時期),基因組迅速激活並完成,同時母源積累的RNA逐漸降解,最終完成從母源轉錄組向合子轉錄組的轉變。在小鼠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初級ZGA起始於在一細胞中晚期,主要轉錄一小部分基因和一些重複序列。後來的研究表明基因組中還大範圍存在微弱的轉錄活性,並產生一些沒有正常PolyA加尾和剪切的低水平轉錄本。主要ZGA則發生在二細胞晚期,表徵為大量基因的正常激活。有趣的是,通過藥物抑制初級ZGA的發生,會引起合子基因不能正常激活,以及胚胎發育阻滯在二細胞階段。
-
解鎖人類早期胚胎發育之謎
陳雪鵬解釋稱,A/B區室參與基因表達調控,它的動態變化確保重要的發育基因在正確的時間進行表達。以往的研究表明,基因組染色體的三維結構由TAD結構基本單元構成。TAD結構的一個重要功能是促成基因調控的獨立區域形成,從而影響染色體發揮表觀遺傳修飾等功能。
-
我國科學家揭示人類精子和胚胎特有的染色體結構
據中科院網站12月6日消息,染色體三維結構是重要的表觀遺傳因素,與基因的表達調控密切相關。研究染色體三維結構在人類精子及早期胚胎中的動態變化和調控分子對於深入理解人類胚胎發育有重要的理論和臨床意義。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劉江團隊與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陳子江團隊合作,對精子及人類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的染色體結構動態變化情況進行了描繪。研究成果於12月5日在線發表於《自然》(Nature)。
-
科學家解析小鼠著床前胚胎5-醛基胞嘧啶譜圖
小鼠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5fC位於重要功能區域並與基因表達激活密切關聯。BIOPIC中心湯富酬課題組與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課題組合作在《Cell Stem Cell》雜誌上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5-Formylcytosine Landscapes of Mammalian Early Embryos and ESCs at Single-Base Resolution」的研究論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單細胞水平的5-醛基胞嘧啶全基因組測序
-
【中國科學報】解鎖人類早期胚胎發育之謎
科學家正一步步揭開這些問題的答案。 12月5日,《自然》雜誌刊發了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所研究員劉江團隊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教授陳子江團隊合作成果。該研究首次揭示了人類早期胚胎中的染色體三維結構的動態變化,並發現CTCF蛋白對於早期胚胎發育中拓撲相關結構域(TAD結構)有著重要的調控功能,為進一步揭示人類胚胎發育機制提供了理論基礎。
-
Cell|跨代傳遞的組蛋白H4K16乙醯化決定未來基因激活
撰文 | 胖胖企鵝在合子基因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之前,靜態基因組經過重編程過渡到轉錄活性狀態。在此過程中,組蛋白乙醯化對於促進轉錄激活非常重要。與其他組蛋白促進轉錄激活不同,H4K16ac在體外抑制染色質壓縮,但在ZGA前這種修飾作用的動態平衡與生理意義尚不明確。
-
科學家繪製出小鼠胚胎發育的動態染色質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小鼠胚胎發育的動態染色質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 23:52:52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任兵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小鼠胚胎發育的動態染色質圖譜。
-
SOX2在人胚胎幹細胞和神經祖細胞命運決定中的作用機制
目前,人的胚胎幹細胞和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已經成功地被應用於神經系統各類細胞的定向分化,例如神經幹/祖細胞(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 NSCs/NPCs)和神經元等,為神經系統疾病的細胞治療奠定了基礎。
-
利用胚胎幹細胞進行小鼠基因靶向改造--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研究
(節選)2007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授予美國科學家馬裡奧 卡佩奇(Mario R.Capecchi)和奧裡弗ž史密西斯(Oliver Smithies),以及英國科學家馬丁 埃文斯(Martin J.Evans),以表彰他們在建立利用胚胎幹細胞進行小鼠基因靶向改造的技術方面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
【學術前沿】高紹榮/江賜忠/陳嘉瑜合作揭示Dux可介導修復SCNT胚胎...
直至高紹榮課題組成功利用微量組學技術對小鼠早期胚胎發育中的組蛋白修飾變化進行探究後【4】,課題組終於有機會和能力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探究。2017年底開始,團隊研究人員開始利用微量組學技術對正常胚胎及SCNT胚胎發育中的組蛋白H3K9ac修飾圖譜進行了繪製,發現了一系列SCNT胚胎中的異常乙醯化區(AAR)是重編程的表觀遺傳障礙,這些區域包含許多對胚胎發育至關重要的基因,而這些基因在SCNT胚胎中顯著失調,例如2C基因表達受到普遍抑制。
-
上海生科院系統解析小鼠早期胚胎中小RNA的動態變化及其生物學功能
而母源miRNA的降解較快,主要發生在胚胎2細胞期前後,其中有近20%的miRNA 3』末端被加上了一個或四個腺苷酸(A),其降解速率與未被腺苷酸化的miRNA相比明顯減緩,推測可能3』末端腺苷酸化發揮了保護作用,使某些miRNA免於在母型至合子型轉化中被快速清除。合子中新表達的miRNA最早出現在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前,並隨著胚胎的發育持續被激活表達,特別是進化保守的miRNA的表達量迅速上升。
-
【學術前沿】高紹榮/鞠振宇/樂融融合作揭示Dcaf11調控小鼠胚胎...
該研究在小鼠胚胎幹細胞中進行了ALT相關因子的篩選,發現了Dcaf11在小鼠早期胚胎和胚胎幹細胞ALT介導的端粒延伸和維持中發揮重要作用。Dcaf11缺失會導致小鼠端粒縮短,進而引發Dcaf11敲除小鼠骨髓造血幹細胞功能異常及應激狀態下的損傷修復能力顯著下降。隨後,研究人員研究了Dcaf11的互作蛋白,發現Dcaf11可促進Kap1的泛素化降解,進而激活ALT相關基因Zscan4的表達。
-
研究揭示小鼠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全胚層時空分子譜系
然而小鼠早期胚胎發育、特別是原腸運動時期的胚層譜系建立及細胞命運決定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晰,亟需從時間和空間尺度,在全基因組層面闡釋其調控關係。隨著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上快速動態變化的胚胎發育過程,獲得了類似於分子顯微鏡一樣的利器。藉助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多篇針對原腸運動期間細胞命運決定的工作陸續在Nature雜誌上發表,形成研究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