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注意!一場歐美經濟海嘯襲來!

2021-01-14 米筐投資

1

前天晚上11點,美聯儲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超額準備金利率降低50基點至1.1%。

美聯委員會人員信心滿滿的說道:美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勁!

話音剛落,美國股市道瓊指數暴跌1300點,啪啪打臉。

全球各國央行如今都準備好號令槍,降一次息,股市跌一次。

很多人問:「不是說降息利好股市麼?怎麼跌啦?

還有歐美好端端的,怎麼最近這一周股市大暴跌啊?「

如果你聽過本周一晚上我在破竹的直播,你對現在發生的一切將瞭然於胸。

沒聽的朋友,也沒關係,今天我們就展開把這一連串的事件說清楚,講明白。

2

要把這一串事件說清楚,我們就要從整個事件的催化劑說起,就是這次的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從武漢爆發到目前控疫取得一定成效,已經過去快兩個月了。

但疫情在全球卻開始發散,最嚴重的地區就是義大利和伊朗。

現在核心問題在於:

義大利就像中國WH一樣,作為疫情中心,開始蔓延至整個歐洲。

而伊朗作為中東的疫情中心,會讓疫情蔓延至整個中東。

這就使歐洲和中東地區受疫情的影響,變得極具複雜化。

國外的這些國家,在聽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中國觀察疫情防控的報告後,除了幾個WHO官員對我們的羨慕外,其他各國最大的感受,或者說最大的掣肘在於:歐洲各國當局有中國的經驗,卻沒中國的機制!

歐洲這些國家,你說讓他們人人都帶口罩,舉全國之力抗疫,大家窩在家裡,進行網格化的隔離管制,想都別想,根本就做不到。

而且,歐洲本來問題就很多,從2012年歐債危機惡化,到2015年大量難民湧入造成的難民危機。別說歐洲下面那些小國了,德法意這幾個領頭羊這幾年日子都過的不太好。

ZZ生態惡化,歐央行被迫持續降息到0,本來歐洲經濟就深陷泥潭,現在再來一場疫情。

接下來情景,可想而知,呵呵…

3

相對而言,美國經濟韌性還算是強一點,但是也好不了太多。

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通過Q1Q2Q3等等一輪又一輪的放水,各種貨幣政策不斷疊加去刺激經濟,才有了危機的延後。

注意,是延後,而不是解決。

一輪又一輪的刺激使得美國債務激增。

僅美國公共債務總額,就已經突破22萬億美元,如果算成人民幣,高達150萬億人民幣!

美國人現在,根本就還不起這麼龐大的債務!

並且,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從2022年起,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每年都會超過1萬億美元。

到2029年,美國政府公共債務佔GDP的比重將達到史無前例的93%。

美國現在有4400多萬人,甚至連上學貸款都沒還清。並且延期壞帳比例在10%以上。

並且,作為過去的帶頭大哥,美國這些年幾乎沒有大的科技突破。

沒有科技突破,也就意味著美國無法進入到下一個經濟周期。只能在本經濟周期中不斷循環。

而目前美國不斷累積增長的美國債務,不僅僅受到全球各國的,也受到本國國民越來越多的質疑。

未來美國經濟怎麼辦?

很多人不敢講,怕被啪啪打臉。

但我覺得沒什麼不能講的,就是一路下滑。

不僅美國,歐美經濟在未來,都將面臨衰退。而2020年,就是步入蕭條的轉折點。

從某種角度而言,兔子和鷹醬的毛衣戰,就是鷹醬步入衰退之前的困獸之鬥。

我們不否認美國有很多很強大的科技公司,並且未來依舊會很強大,但對於美國整體經濟而言,就是臨淵之年。

在全球經濟疲軟,並且未來沒有好轉的當下,誰都想把全球產業鏈上所有能賺錢的分工環節,能做完的都做完。

你會做汽車?我也會!

你會造高端工具機?我也會!

什麼?你會造晶片,我試試呦,艾瑪!我居然也會!

大家都會,憑什麼訂單要給你???

這就是逆全球化的核心原因,也是毛衣戰的核心訴求。

4

而降息,是被迫的!

這句話,可能很多人看不懂。

不是說,降息是美聯儲決定的麼?美聯儲不是享有至高無上的金融權力麼?

你聽的,可能都是小說裡的片段。

如果說,全球資本市場如果有個定海神針,有個錨的話,這個錨,就是美國十年期國債。

而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則是全球所有資產價格的驗金石。

為什麼說疫情是歐美股市暴跌的一個催化劑?

或者說的準確一些,疫情爆發只是資本市場轉舵的一個巨大「藉口」!

在美國股市上周暴跌之前,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創下的歷史新低,跌破1.4%。

如今,更是來到1.1%的寒冰新低水平!

特別是長短期國債收益率倒掛,更是意味著,全球資本都在購買長期國債,而不願意進行短期投資!

這是對經濟極不樂觀、用金真白銀的投票!

現在全球三大央行,日本央行已經深陷浮利率泥潭,歐央行已經進入到0利率時代,美聯儲如今,已經半隻腳邁入負利率區間。

美聯儲這次降息,不是宣告自己的金融權力,而是被迫降息。

對於歐美股市而言,在經濟疲軟初期,降息確實能推升股市,因為資金便宜,上市企業可以選擇回購股票等推升股價。

但經濟一旦步入衰退,每一次降息,都是對經濟衰退的確認信號,對資本而言,就是一鳴離場的號令槍!

所有的一切現象都告訴我們,一場歐美的經濟危機終於掩蓋不住,風暴逐漸逼近襲來。

相關焦點

  • 印度洋海嘯中,大象在海嘯襲來前幾分鐘預知災難奮力逃生
    2004年發生的印度洋海嘯,奪去了接近20萬人的生命,然而事後令人驚奇的是,動物卻很少在這次海嘯中遇難。據報導,海嘯襲來前的幾分鐘,在海邊的山區有一些大象搬運工在森林裡搬運木頭,它們忽然奮力掙脫鎖鏈,扔下木材和象奴,拼命逃往內陸,當人們站在原地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時,海嘯襲來了。當時幾乎所有在海邊工作的大象都及時逃離,沒有造成傷亡。
  • 世界海嘯日:海嘯是什麼?究竟有多可怕?
    海嘯的特徵之一是速度快,地震發生的地方海水越深,海嘯速度越快。海水越深,因海底變動湧動的水量越多,因而形成海嘯之後在海面移動的速度也越快。在遙遠的海面移動時不為人注意,以迅猛的速度接近陸地,達到海岸時突然形成巨大的水牆,這就是海嘯,人們發現它時再逃為時已晚,因此,一旦發生地震要馬上離開海岸,到高處安全的地方。面對海嘯如何應對?
  • 失業海嘯向白領襲來 美國中產遭遇「黑暗時刻」
    全國各地都在發生這種情況失業海嘯始於餐廳、酒店和工廠的工人,現在已經向美國白領的辦公室襲來——分析師和工程師發現自己處於迅速膨脹的失業人群之列。一個月內約有2200萬人申請失業救濟,將是自大蕭條以來美國勞工最慘烈的一次。預計周四數據將會顯示上周又會添上450萬人。傷筋動骨再有幾周,按專業且詳細分類數據將很難再提供。
  • 強冷空氣襲來,本市房管系統全體動員,奮力抗擊寒潮
    強冷空氣襲來,本市房管系統全體動員,奮力抗擊寒潮 2021-01-08 0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次遇到海嘯,希望也是最後一次」,印尼海嘯親歷者感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左甜】「我此生第一次遇到了海嘯,希望也是最後一次。」剛經歷了一場海嘯的挪威駐雅加達外交官安德森(ystein Lund Andersen)感慨。當地時間22日晚,印尼巽他海峽附近海灘遭遇海嘯襲擊,截至發稿時,已經造成43人死亡、近600人受傷。當時,安德森正巧與家人在海灘度假,親眼目睹海嘯來襲過程。在海嘯中倖存下來的安德森在臉書上表示,「昨晚災難來臨時,我和家人就在西爪哇海灘上。我當時正在拍攝喀拉喀託(Krakatoa)火山噴發的畫面。
  • 印度洋海嘯15年後 我們應該學會什麼?
    距離印度洋海嘯發生15周年之際,為牢記歷史教訓,推進災害風險防治,中國地震局邀請業內專家講述海嘯的防災知識。人民網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顒,探尋「印度洋海嘯15年後,我們應該學會什麼?」 在澡盆裡製造一場「海嘯」 海嘯產生需要滿足3個條件:深海、大地震和開闊並逐漸變淺的海岸條件。會上,陳顒深入淺出的介紹到,當地震所造成的海水波動的波長遠大於海洋深度時,就會產生海嘯。為了讓與會人員更加形象具體的體會海嘯的形成,陳顒舉例說,我們用一塊木板,往盛滿水的澡盆裡不斷上下按壓,形成能夠溢出盆外的波浪就是一場小海嘯。
  • 一場緩緩湧來的"海嘯"
    《經濟日報》記者為此採訪了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衛計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醫院肖永紅教授。  肖永紅表示,近年來,微生物耐藥已經成為世界公共衛生領域的重大問題之一,各國政府都在努力加強相關監管力度。然而,抗生素濫用導致的微生物耐藥性和「超級細菌」,正讓醫生們陷入病原體越來越多、治療藥物卻越來越少的窘境。
  • 印度洋海嘯15年後,你會避險嗎
    為加強海嘯防災意識,今天中國地震局組織了一場針對海嘯的科普講座。  專家介紹,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是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噴發或海底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變化所產生的具有超大波長和周期的大洋行波。地震海嘯是海洋中發生地震時,海底突然發生很大的垂直運動,造成整個海水急劇抬升,並向外傳播,於是產生海嘯。
  • 陶世龍專欄--什麼是地震海嘯
    譬如有時因地震引起海底發生山崩,這時儘管地震震級不高,也可能產生巨大的海嘯。海底火山爆發,產生的地震震級可能不高,但有時會同時造成巨大海嘯。這些海嘯雖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但都與地震有關。為什麼地震海嘯的襲來總是在地震之後?
  • 如何科學認識海嘯並學會海嘯中逃生
    如何科學認識海嘯並學會海嘯中逃生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15日 11:15 A-A+ 這次海嘯造成的災難令人扼腕痛心,可見,海嘯給人類帶來的災害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類對地震、火山、海嘯等突如其來的災變,雖然還不能控制它們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預測、觀察來預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因此,當海嘯不期而至,特別是性命攸關的時刻,正確認識海嘯並掌握一定的逃生技能,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何謂海嘯,海嘯發生前有何先兆,又如何在海嘯中逃生?下面,讓國家海洋預報臺為我們「敲一敲黑板」。
  • 海嘯後斯裡蘭卡沒有發現一具動物屍體令人驚訝
    一場多年不遇的大地震和海嘯發生後,很多科學家都在推測,地球的自轉有沒有受到影響。美國科學家28日分析說,這場地震可能使地球發生了「搖擺」。  一場罕見的海嘯席捲印度洋島國斯裡蘭卡,至今已有2.2萬斯裡蘭卡人遇難。但令斯裡蘭卡野生動物學家大感驚異的是,他們居然沒有發現一具動物的屍體。海嘯來臨時,高達3公裡的海浪撲向位於斯裡蘭卡東南部的亞拉國家公園,這裡是斯裡蘭卡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基地,有數百頭野象和不少美洲豹在這裡生活。野生動物專家12月29日對路透社記者說:「令人奇怪的是,我們沒有找到一具動物屍體。
  • 近海海嘯預警仍是難題
    2018年12月22日21時27分,印度尼西亞巽他海峽附近發生海嘯。印尼抗災署發言人蘇託波26日介紹,截至當日13時,海嘯已致死430人、傷1495人,另有159人失蹤、21991人失去家園。
  • 怪物級的海嘯,地面溶解...恐龍滅絕前遭遇的那場海嘯有多恐怖?
    ,遠古霸主恐龍也曾經歷過一場怪物級別的海嘯,2020年11月5日是世界海嘯日,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海嘯是怎麼產生的?遇到海嘯怎麼辦因海嘯破壞力巨大,所以人們一直在尋找安全有效的海嘯預警模式及系統,來減小海嘯帶來的損失。
  • 東亞經濟不會「海嘯」 世界經濟將會感受到餘震
    核危機下的失控和自控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I仙臺、新瀉、東京連線報導  3月16日,日本震後的第五天。  東北地區遭遇寒流,一場鵝毛大雪降臨宮城縣、巖手縣等地震災區。  「我們一天的供給是兩個冷飯糰和一瓶礦泉水。
  • 日本多地惡臭未散盡地震又襲來,是地震帶要變活躍了嗎?
    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近日日本火山列島突然發生地震,震級達到了5.5級,日本方面測定此次震級達到6.2級,地震發生之後,周邊海平面也出現了劇烈波動,當地政府發出警報,很可能會有海嘯伴隨產生
  • 格林斯潘:我為何沒能預測到經濟海嘯?
    或許下面的書評以及格林斯潘所接受的訪問可以幫我們尋找答案,並對當前的經濟形勢作出判斷。在擔任美聯儲主席時,作為全國經濟預報員的格林斯潘引領美國經歷了將近20年的繁榮與相對穩定時期,他的遠見卓識令他在2006年退休時享有舉世無雙的聲譽。接著,金融危機襲來,任何人都沒能保住自己在經濟預測領域的聲譽。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破產。
  • 渡假卻遇死亡海嘯 他驚呼:願是最後一次
    與歐洲有關的一切印度尼西亞巽他海峽附近海灘22日晚間遭遇海嘯襲擊,至今造成168人死亡、745人受傷,一名挪威外交官正巧在附近海灘度假,親眼目睹海嘯襲來過程,驚呼是此生第一次遇上海嘯,但也希望是最後一次!
  • 海嘯倖存者驚恐回憶:3層樓高海浪向我們撲來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當地時間26日上午8時發生芮氏8.9級強烈地震,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了遠比地震本身慘重得多的損失。目擊者亞彥·扎穆扎尼說:「地面搖晃了很長一段時間,這肯定是40年以來最強烈的一場地震。」     印尼安塔拉通訊社報導,班達亞齊市數家正在建設中的店鋪被震塌。由於地震發生時,建築工人可能還在裡面,救援人員正在搜尋裡面是否有受害者。     印尼媒體報導,一名實格裡居民說,地震還導致當地一家主要的清真寺的屋頂塌陷,目前還沒有關於人員傷亡的報導。
  • 印尼海嘯元兇是火山爆發?初期官方誤判是潮汐
    引發海嘯的「喀拉喀託之子」是在喀拉喀託火山廢墟之上形成的新火山島。喀拉喀託火山曾在1883年大爆發,導致3.6萬人死亡,被視為現代最具破壞性的火山爆發事件之一。毫無預警的海嘯襲來,初期官方曾誤判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當「喀拉喀託之子」開始噴發時,並沒有人特別注意到它。
  • "3-11 經濟海嘯"令韓國經濟雪上加霜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5日訊 (實習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