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晶石」服務落地合肥
本報訊 「生命晶石,讓生命能夠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讓我覺得,父親依然在身邊陪伴著我。」近日,劉女士將其父親的一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這也是合肥首推的「生命晶石」服務。 劉女士在外地居住,每年只有清明能夠回合肥祭祀親人,這一直是她心中的遺憾。
-
生命晶石—殯葬文化的新篇章
回顧歷史在談生命晶石之前小編有必要先帶大家回顧一下中國殯葬歷史。02生命晶石的誕生進入21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節地環保已經成為殯葬改革的重點研究課題。生命晶石就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應運而生。「生命晶石」是骨灰高溫熔融後自然冷卻形成的,其化學成分與骨灰基本相同。這種石質態的骨灰衍生品,定名為「晶石」。根據遺體體重、骨質密度的不同,產生的晶石數量也不同,在常規下,體重為75千克左右的成年男性可以熔煉的生命晶石數量在100-300之間。
-
《創造與魔法》封印的遺骸晶石如何獲得 封印的遺骸晶石獲得方法
導 讀 在創造與魔法手遊中封印的遺骸晶石究竟該怎麼獲得呢?在創造與魔法手遊中小夥伴們可以在製作頁中發現封印的遺骸晶石,那麼它究竟有什麼用呢?
-
杭州首例家庭嘗試「生命晶石」
    罐子裡,是她母親骨灰做成的生命晶石,這也是杭州市第一例生命晶石。    「生命晶石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為骨灰的保存提高了檔次,也延長了保存時間。如果什麼時候我特別想念母親,我可以隨時打開小罐子看看。」張女士說。
-
「生命晶石」新型生態葬走進昆明
日前,昆明晉龍如意園舉行2020年冬至文化月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此次冬至文化月活動安排,並宣布在雲南推出首家「生命晶石」服務,助推殯葬改革工作,倡導節地、綠色、生態和環保的生態安葬。據介紹,「生命晶石」服務是採用高分子合成技術,將骨灰離心加壓、無氧轉換凝結,在特殊條件下形成穩定純淨結晶體,具有美觀精緻、恆久永存等特點,是目前正被全球認可的骨灰安葬方式,具有居家祭祀、生命紀念的嶄新理念。截至目前,「生命晶石」已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廣東、廣西、寧夏等省份的部分市、縣落地,已經為15萬戶家庭提供了服務。
-
骨灰做成「生命晶石」 新型生態葬走進昆明
11日,記者在昆明晉龍如意園「傳遞人文情懷.綻放生命華彩」冬至文化月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看到了這種用骨灰製成的「生命晶石」。據悉,昆明晉龍如意園在我省首家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這也是推進殯葬改革,倡導節地、綠色、生態和環保的生態安葬又一重要舉措。
-
國內首個生命晶石存放項目奠基
3月30日,「藏晶苑」微佔地大型公益存放項目在浦東匯龍園陵園奠基,據介紹,這是國內第一個生命晶石存放項目,是生命晶石進墓園的新嘗試,也是上海殯葬改革的又一次新舉措。 生命晶石在上海已經進入了推廣階段,通過高溫高壓,骨灰被細化成粉末狀,再經熔融高壓、冷卻凝結為晶石狀圓珠。「藏晶苑」便專門為這些晶石提供安放所在。
-
上海「生命晶石」製作預約十幾例 包括夭折嬰兒
日前,全國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在上海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 澎湃新聞記者4月4日從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了解到,4月3日上海第一例家庭嘗試了這一項目,為62歲的父親製作了生命晶石,而目前服務中心接到的預約已有十幾例,其中還包括母親想為8個月夭折的孩子製作生命晶石。 市民孫先生的父親62歲,去年年底因突發疾病住院,經過100多天的搶救,最終還在3月18日離世。
-
親人骨灰化作「生命晶石」隨身佩戴 你接受麼?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9月17日從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獲悉,該陵園在合肥市首次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什麼是生命晶石?昨天,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是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尖端技術,將骨灰製作成「體積小、形態美」的類寶石產品,通過藝術化的設計載體,成為對最珍愛家人的情感寄託。
-
親人骨灰化作「生命晶石」隨身佩戴 合肥首次推出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9月17日從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獲悉,該陵園在合肥市首次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什麼是生命晶石?昨天,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是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尖端技術,將骨灰製作成「體積小、形態美」的類寶石產品,通過藝術化的設計載體,成為對最珍愛家人的情感寄託。
-
晶石傾城談:捷克隕石的能量與靈性
晶石設計師晶石傾城也非常喜歡佩戴捷克隕石!那麼捷克隕石能量的真實性到底如何,為什麼靈修人士尤其鍾愛捷克隕石?西方人一直將它作為闢邪、冥想的至寶、靈療的聖品。在被認為治癒功效明顯的所有綠色系晶石中,捷克隕石的治癒能力最為強大,它所發出的波動能夠與我們自身的波動產生共振,將我們的能力提高到更高的次元。每一個人對這種能量的感受都不同,有的人會發現幸運的巧合增多,有的人會感到精神創傷被療愈,有的人在冥想時候會進入更高的層次,還有的人會有種回家的感覺。
-
近年來重晶石生產消費與進出口情況縱覽
近年來受經濟形勢影響,我國重晶石產量有所下降,出口量也明顯減少,尤其是今年受全球疫情影響,石油行業受到重創,從而影響到重晶石行業發展。 2019年中國天然硫酸鋇(重晶石)進口數量為118289.7噸,進口金額為955.1萬美元;2019年中國天然硫酸鋇(重晶石)出口數量為1124406.4噸,出口金額為14139.9萬美元。
-
申城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亮相 骨灰也能變很美
圖說:生命晶石來源:益善殯儀館 一具骨灰可形成百餘粒晶石,以另一種表現形式留存…… 今天(30日),上海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在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了解到,製作一份生命晶石不足2萬元,相比墓地,大幅降低市民喪葬負擔。 據介紹,生命晶石技術首先出現在美國,然後傳入日本、臺灣和香港等人口密集地,並得到很好的發展和應用。
-
90後女孩用「生命晶石」讓生命文化璀璨發光
秉初心 推出「生命晶石」新項目 據王玉婷介紹,上海安善負責人、「生命晶石」創始人陳捷的父母早年移民定居海外,久居國外的老兩口依然牽掛著在故土逝去的親人,每年清明全家老小便趕回來掃墓。王玉婷自豪地說,骨灰「石頭」如寶石般美麗,將生命與愛予以延續,故名「生命晶石」。2016年4月1日,秉承「寄託哀思,流傳紀念」的初衷,上海安善在國內首次推出「生命晶石」項目。
-
親人骨灰製成生命晶石 合肥一陵園推新型服務
本報訊(記者 張夕)近日,合肥一陵園推出一項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合肥市民可以將離世親人的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此事引發網友關注。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該陵園獲悉,除了將部分骨灰製作成項鍊、戒指以外,也可將全部骨灰製成工藝品;該項服務推出半個月,陵園已與多位客戶籤訂製作協議。 近日,一則「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隨身佩戴」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
-
親人骨灰制「生命晶石」隨身攜帶 過半網友不接受
如果將親人的骨灰做成生命晶石隨身攜帶,你會嘗試嗎?昨天,記者從浙江省殯葬協會了解到,該協會推廣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並通過媒體等平臺,向社會推廣,徵集5名免費體驗者(暫限定為杭州戶籍的已故者)。那麼,生命晶石是如何實現讓親人隨身攜帶的呢?記者專門作了採訪。
-
上海引入殯葬新形式 逝者骨灰可製成生命晶石
據《勞動報》報導,在美國、日本,不少家庭會選擇將晶瑩透明的「生命晶石」帶在身邊,紀念逝去的親人。如今,上海也能製作「生命晶石」,並且加工成飾品隨身攜帶。昨日,全國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在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
-
安慶市殯葬管理所啟動「生命晶石」、「故人沐浴」儀式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29日,安慶市殯葬管理所啟動「生命晶石」、「故人沐浴」儀式。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尖端技術,以骨灰為材質製作的晶石。灰白色的骨灰,經晶石化後,因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同而顏色形態迥異,有的晶瑩透明,猶如琥珀,有的多色交雜,猶如雨花石,有的則與普通石頭相仿。
-
上海墓園推出「生命晶石」 系骨灰製成可單顆定製
上海墓園推出單顆「生命晶石」定製,價格在千元以內。生命晶石即骨灰經過二次高溫燃燒後,自然而然凝結成的球體晶石,直徑約一角硬幣大小,親屬可以將佩戴在身上,或放在家中。晶石會因逝者生前飲食成分差異,呈現出不同顏色。一般情況下,一具骨灰可形成100-200顆生命晶石。
-
骨灰也能變很美 上海首例家庭嘗試「生命晶石」
將骨灰經過高溫加工,製作成寶石一樣的晶體,這種製作"生命晶石"的項目剛剛在全市開始推廣,已經獲得了肯定孫先生的父親年僅62歲,上月因病去世,全家人十分悲慟,看到有關"生命晶石"的新聞,孫先生決定打破傳統的殯葬模式。下午一點半,工作人員開始操作,整個過程約1小時。休息室內的親友隔著玻璃,觀看製作流程。兩點半,孫老先生的晶石擺放在了家人面前,一共129顆,色澤 灰白,泛著點點螢光。親手觸摸父親的晶石,孫先生說,自己一點都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