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他可以通過一定的規律去創造一些大如天體的大質量物質,也可以創造小到細菌的微小生物。雖然我們身邊的微生物都很小,但是微生物對環境及人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身邊如果沒有微生物,那麼地球不久就會沒有生命體。所以,微生物對我們的作用不言而喻。
那麼什麼是微生物呢?簡單來說就是用眼睛看不清楚或者乾脆看不見的生物。它們是一些個體微小、構造簡單的低等生物。它的特徵可以歸納為三十個字:即體積小、面積大、吸收多、轉化快、生長旺、繁殖快、適應強、變異頻、分布廣、種類多。而極端微生物正是微生物裡的「明星」。微生物是生物中一群重要的分解代謝類群,缺少了它們,生物圈的物質能量循環將中斷,地球上的生命將難以繁衍生息。
微生物雖然很難看得見,甚至看不見,更是摸不著,但它卻有著龐大的數量,只比地球上的昆蟲少那麼一點點。微生物與人類生活密切不可分。最讓人頭痛的就是,它們中有些成員,病原微生物,會給人類帶來很多疾病和困然。這些病原微生物物擁有著極強的創造能力,能創造出人類意想不到的傳染病,自古以來,很多次人口的大消減都是由傳染病造成的,如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即鼠疫),每次戰爭過後的瘟疫,以及近代的,2003年爆發的SARS和近兩年的禽流感、非洲豬瘟還有B肝以及每年成倍增長的愛滋病病例。儘可能地減小病原微生物所帶來的危害已經成為微生物研究工作者的首要任務。
極端微生物,到底是什麼樣的微生物呢?極端微生物,其實就是那些適合生活在極端環境中(比如說高鹽,冷熱等非常極端的條件下)的微生物的總稱。所有研究員們相信,極端微生物是這個星球留給人類獨特的生物資源和極其珍貴的科研素材。比如冰封12萬年的史前細菌,就是一種典型的極端微生物,2008年科學家在格陵蘭冰層中發現了12萬年前的細菌,這些細菌從更新世開始就存在於此,由於處於低溫環境,這種細菌顯然在很長時間裡沒發生任何變化。
發現它的科學家無法確定它們的新陳代謝是不是已經停止,或者只是放慢了速度.12萬年可能只是Chryseobacterium greenlandensis生命的一個階段。而這些微生到底從哪兒來現在科學界也尚未有明確的答案,有科學家懷疑它們從降雪裡來,也有的科學家懷疑他們早在數百萬年前就已經被凍到了冰層裡。
再比如說嗜熱微生物,這是很多科研人員最頭痛的一個問題,實驗室中如何處理培養過極端嗜熱菌的器皿是個很大的問題,80攝氏度以上稱為高溫滅菌,一般繁殖性菌在乾燥狀態下80一100度1小時可殺死,芽胞類菌160度兩小時可以殺滅。而嗜熱微生物在這種情況下殺不死,會影響我們的實驗。如果往深了想,當高溫都無法殺死這種生物的話,我們怎麼殺死它?如果感染到人類的話,我們該怎麼辦?但讓人恐慌的同時,它也給人帶來了好處,比如有科學家用它研究出了PCR技術,還獲得了諾貝爾獎。
這些極端環境下微生物為了我們打開了思索的閘門,它們代表著生物體活動的極限,好好去研究它們可能會對我們人類的文明進步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甚至可能攻克很多以現在的醫療水平無法治療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