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疑神疑鬼,52歲的湖州人吳女士(化名),就總覺得自己有病,大半年來一次次跑醫院檢查,當地醫生最後給她診斷:「疑心病」太重!家人也勸她去看看精神衛生科,吳女士頂著巨大的精神壓力,獨自一人從湖州跑到杭州,最終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乳腺外科,拿到「乳腺癌」的確診書,確診的那天,她心裡五味雜陳。
到底是什麼樣的乳腺癌,這麼會「隱藏」?
洗澡時自查乳頭髮硬,多次前往醫院檢查卻無果!
52歲的吳女士,湖州人,是當地一家私企的總經理,平時注重美容養生。五十知天命的年紀,因為保養得當,她看起來比同齡人年輕許多。
8個月前,吳女士在偶然一次洗澡中發現自己右乳的乳頭髮硬並且有變大的趨勢,但摸了一圈乳腺並沒有發現異樣,吳女士也沒當回事,但此後每次洗澡都會特意關注這一點。
「不對勁啊!左邊乳頭是正常的,右邊捏起來明顯就硬很多。」關注久了後,右乳頭沒有變軟的趨勢,吳女士便上心了,心想著還是去醫院檢查下比較放心。
「沒毛病。」吳女士在湖州當地醫院做了乳腺B超,顯示一切正常,並且除了乳頭變硬外,並沒有其他症狀,她懸著的心放下了。但時間久了,每天洗澡看到日漸變硬的右乳頭,吳女士又疑心起來了,「要是沒毛病,為什麼乳頭會一直發硬?」
於是,她每隔一個月去趟當地醫院檢查,到後來當地醫院醫生都認識這個「固執」患者了。「您也看到了,這麼多次B超顯示都沒有異樣。要是不放心,您可以去杭州大醫院看看。」
「是不是今年生意不好做,壓力比較大啊!要是壓力大,就去看看心理醫生。」吳女士的愛人眼看著她一趟趟跑醫院無果,覺得可能是因為工作壓力大,才導致吳女士總愛胡思亂想。
驅車兩個小時趕到浙大一院,
想給自己安安心!
「我去趟杭州的大醫院看看,要還是沒問題,我就不想了。」上個月,吳女士自己驅車兩個小時從湖州前往浙大一院,找到了乳腺外科主任傅佩芬主任醫師的專家門診。
「傅主任,您不要覺得我疑心病重,我真的是怕萬一有什麼毛病活活被自己耽誤。」吳女士坐在傅佩芬主任的門診中忐忑不安,就怕眼前這個專家也勸她去看心理醫生。
「右乳乳頭的確有異樣。」傅佩芬主任經過仔細查體後,建議吳女士再做一次B超,「但是,您要做好心理準備,有一種罕見的乳腺癌,常規的B超或者鉬靶檢查是發現不了的。」傅佩芬主任向吳女士解釋,除了人們常規認知中發生在乳腺組織的癌,還有一種罕見的癌是「藏」在乳頭裡的,要是B超還是沒有發現異常,就要建議吳女士再做個活檢以便做進一步的檢查確診。
果然,B超結果無異樣。但活檢結果顯示,吳女士是浸潤性乳腺癌早期伴淋巴結轉移。吳女士在得到確診乳腺癌的那一刻,心情很複雜,一方面是很慶幸自己的堅持,另一方面是自己最擔心的最壞結果還是來臨了。
目前,吳女士已順利進行了外科切除、清掃淋巴結手術後,正在當地醫院進行放化療治療。
「我很想把自己的就醫故事講出來,給廣大姐妹朋友提個醒,自己的身體一定要上心。」吳女士表示她已經算是平時很注重健康養生的人了,但萬萬沒想到自己的乳腺癌如此與眾不同,「在疾病面前,真的是防不勝防。」
與眾不同的乳腺癌,
最擅長「深藏不露」!
說起乳腺癌,很多女性能把預防與自查知識說得頭頭是道,但她們容易忽略了這種專門藏於「乳頭」中的乳腺癌,這種乳腺癌能「逃」過日常的B超、鉬靶檢查等常規檢查,往往要靠活檢這個「火眼金睛」才能發現。
傅佩芬主任表示,除了要關注乳腺方面的乳腺癌,還要關注非典型的乳腺癌,比如發生在乳頭上的乳腺癌。一旦乳頭發生以下三種症狀,請廣大女性朋友切勿大意。
1. 如果乳頭乳暈出現了瘙癢、糜爛、破潰、滲液、結痂、脫屑等溼疹樣改變,切勿以為是簡單的皮膚溼疹病,如果長期不愈的話,有可能是乳腺Paget’s病,一種特殊的乳腺癌疾病在「作祟」,這種乳腺癌佔乳腺癌發病率的1%-4%。
2. 如果乳頭出現了溢血、溢液的症狀,還要警惕導管內乳頭狀癌,或者是很早期的導管內癌。
3. 像吳女士那樣出現了乳頭變硬的非典型症狀,很多女性都不會往乳腺癌上想,但很有可能是浸潤型乳腺癌已經找上門,要是自己不注意就會耽誤治療。
瀟湘晨報綜合 浙大一院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