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幕,網友怒了!
最新一期的綜藝《極限挑戰》中,節目組安排嘉賓在西藏乃欽康桑雪山(海拔將近5000米)上尋找「珍貴藥材雪蓮花」,並採挖出來,以完成遊戲任務。眼尖的網友發現,嘉賓們採摘的雪蓮正式名稱為「水母雪兔子」,因為不當採摘,已經極其瀕危。
瀕危植物,說摘就摘,還一連摘了三顆!
據相關專家介紹,在中國有20多種不同的雪兔子,一般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流石灘地區,是多年生、一次性開花植物。開花之後,它們的一生也就過完了,如果在花期時把它採摘下來,意味著它們無法繁殖後代。因此非常珍稀。由於數量稀少,科考時就連標本都捨不得採。
目前,水母雪兔子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已新增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一邊是植物學家科考時連標本都不捨得採摘,一邊是綜藝節目明星嘉賓公開採摘,只能用「無知無畏」來形容了。
事後,節目組公開致歉稱「沒有起到宣傳好珍稀植物保護規定的作用」。這一解釋網友並不買帳,正是因為珍稀罕見,不是所有的人都認識雪蓮花。但保護野生植物,稍有環保意識的人都應該知道,也應該做到。特別是在人跡罕至的高原上,任何一種生命都值得敬畏、呵護。更重要的是,採摘雪蓮花,無論是不是道具,節目挑戰的都不是極限,而是環保紅線。
近些年大量的私人採挖行為,讓本就不受關注的瀕危植物的生存狀況愈加糟糕。在快手、抖音、閒魚、淘寶、京東等網站或App搜索「下山」,會出現大量公開售賣野生植物的商家,伴隨著「野生」「純天然」等噱頭,鏡頭對準的是蕙蘭、石斛、重樓、毛慈姑、紅豆杉、香樟——普通人並不熟悉但都很「暢銷」的植物。
這些植物中,不少是瀕危的草本植物。
「地球與太陽的共舞,孕育了地球上千萬種動物和植物。有些很常見,有些卻是稀世珍寶。」——紀錄片《地球:神奇的一天》
我國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高等植物三萬餘種,其中至少有四千餘種處於瀕危狀態。很多植物的瀕危程度,一點都不亞於大熊貓和金絲猴,甚至比大熊貓還稀少。
在我國豐富的植物資源中,許多種類有著非常重要的經濟和科學研究價值。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一些具有潛在經濟和研究價值的植物不斷被發現。
金毛狗
國家保護級別II
大型蕨類,高達3m,體形似樹蕨。金毛狗蕨起源於侏羅紀,是原始森林中「輩分」最高的植物「活化石」,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金毛狗蕨可供藥用,是傳統中草藥,有補腎、強腰膝、驅風溼、利尿通淋的功效,其表面金黃色的長柔毛,可用於外傷止血。
七指蕨
國家保護級別II
根狀莖橫走,肉質,生有很多肉質的鬚根,靠近頂部生出 1~2 枚葉,生於溼潤疏蔭林下。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中,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在《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中,被列入瀕危植物。
七指蕨根部含有豆甾醇、巖蕨甾醇、衛矛醇、以及入地蜈蚣素等多種藥用成分,具有清肺化痰,散瘀解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咽痛、跌打腫痛、癰瘡、毒蛇咬傷等。
紅檜
國家保護級別II
IUCN紅色名錄等級VU
中國臺灣地區特有樹種,產於海拔1050-2000米,氣候溫和溼潤、雨量豐沛、酸性黃壤地帶,喜光樹種。
在臺灣,紅檜又尊稱為「神木」,是裸子植物中屬於柏科扁柏屬的一種植物。它的枝葉,有點像扁柏。紅檜樹高可達60餘米,胸徑達6.5米,是僅次於美國加州「世界爺」——紅杉的又一種大樹。在林海茫茫的阿里山上,有一株高57米,胸徑6.5米的巨大紅檜,樹齡約有3000年,它的材積量有504立方米,相當於幾公畝30多年生杉木林的木材蓄積量。
紅豆杉
國家保護級別I
喬木,高達30m。葉線形,較短直。生於海拔1000-1200m以上的山地。中國特有,產於浙江(龍泉、遂昌)、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桑植)、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
紅豆杉是經過了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孑遺樹種,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它也是世界上公認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由於在自然條件下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形成大規摸的紅豆杉原料林基地。
巴山榧樹
國家保護級別II
常綠喬木,散生於海拔1000~1800m 的針闊混交林中。喜溫涼溼潤,不喜光照。我國特有,產於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桐梓 )、 陝西 、 甘肅 ( 徽縣 、武都 )。
巴山榧樹是第三紀珍稀孑遺植物,同時也是良好的材用植物、油脂植物和荒山造林樹種,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和保護價值。
四川紅杉
國家保護級別II
IUCN紅色名錄等級VU
落葉大喬木,高達30m,胸徑達80cm,生於海拔2300-3500米地帶。為中國特有樹種,分布於四川灌縣、寶興、汶川、平武等地。四川紅杉對研究落葉松屬分類有科學價值。
臺東蘇鐵
國家保護級別I
IUCN紅色名錄等級EN
棕櫚狀常綠植物,生於海拔300~950m的陡峭山坡林中。幹圓柱形,高可達5米,幹徑達45釐米。葉集莖頂,被絨毛。
臺東蘇鐵僅分布於中國臺灣地區東部,臺東縣的紅葉溪上遊,海拔400-800米有大面積集中分布區。由於種子大,難於傳播遠處,除在產地保護外,更應加強引種栽培研究。
說明:
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瀕危Endangered(EN)
易危Vulnerable(VU)
每一種生態環境都是一個「家」,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本文內容綜合自新京報、北晚新視覺、南方周末、光明日報等,瀕危植物工筆畫摘自《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繪譜》。
主 編:印 紅
審 核:劉全儒 馮金朝 孔宏智
繪 畫:張 浩
撰 文:惠岑懌
學苑出版社 2019年出版
北京雅昌藝術印刷有限公司
本繪譜收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1999年)和《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規劃(2011—2015年)》中的358個物種,根據植物的不同習性,從群落形態、個體, 以及花果特徵細節等方面,以中國傳統繪畫形式描繪,並配以嚴謹的文字介紹,集科學與藝術於一身。
這是首次系統、完整的以中國傳統繪畫手法,描繪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嘗試。本繪譜在多位權威植物分類學家的悉心指導、嚴格審核下,由畫家創作而成,經三年多的不懈努力,第一卷(蕨類植物·裸子植物)終於面市。它將植物科學畫技法融入中國傳統繪畫中,在保持畫作準確性、嚴謹性的同時,著力展現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獨有的東方韻味。
由《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繪譜》系列叢書精選出12張畫作編匯而成,以中國傳統繪畫形式描繪,每種植物均配以文字說明,介紹其產地、特徵、習性等科學內容,力求以精美的插圖對植物進行細緻科學的描繪。
請在wifi環境下點擊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