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細胞:癌症治療最終方向

2020-12-01 生物谷

2015年4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巨噬細胞是免疫反應中的下遊效應關鍵的執行者,在癌症發生過程中,巨噬細胞同樣對於腫瘤微環境中的炎症反應具有重要的影響。近年來開發出的各類抗腫瘤療法(化療,放射性治療,靶向藥物,免疫療法等)其最終的效應大多是通過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的功能實現的。由於化療與放療可能會對巨噬細胞產生雙面面的影響(好的方面:促進腫瘤的清除;壞的方面:耐藥性等)。因此,對TAM的深入了解對於我們發展腫瘤治療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最近,來自義大利的科學家Alberto Mantovani與Paola Allavena針對TAM的相關研究進展做了比較全面的介紹,相關文章刊登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雜誌上。

 

總述

總得來講,腫瘤微環境中遍布著大量的巨噬細胞(TAM),它們與腫瘤細胞,腫瘤幹細胞,表皮細胞,成纖維細胞以及T/B細胞,NK細胞等存在高度的相互作用。雖然理論上講巨噬細胞具有消滅腫瘤的能力,然而不斷有實驗證據表明TAM促進了腫瘤的惡化。

 

在腫瘤生長過程中TAM會發生大量的浸入,這一過程早就被認為是由單核細胞的聚集與增殖機制所調控的。然而最近在小鼠中的一項研究發現:許多組織中的巨噬細胞增殖事實上是獨立於其骨髓細胞的。這一發現使得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腫瘤微環境中TAM的來源以及其穩態調控的機制。一些研究認為TAM的穩態是由局部組織的單核細胞的增殖所調控的,然而另外一些研究則認為循環流動的單核細胞是TAM的來源。

 

彈性與多樣性是巨噬細胞類型的兩大特點。目前的研究認為單核細胞主要由兩類構成:炎症性單核細胞(inflammatory monocytes)以及巡邏性單核細胞(patroling monocytes)。在進入腫瘤微環境成為TAM的過程中,趨化因子CCL2-CCR2信號通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穩態情形下,單核細胞分布在身體的不同部位,並且根據需要分化出不同的形態與功能特徵。最近的一些研究人員對其內在的分子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例如,GATA-6被認為條控了腹腔巨噬細胞的生成,SPI-C對於脾臟紅髓部的巨噬細胞分化具有重要作用,等等。

 

而在遇到外界刺激的情形下(例如微生物入侵,組織損傷,細胞因子信號以及代謝產物等),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則會經歷「功能重建」的過程。類似於CD4+ T細胞,巨噬細胞也分為M1,M2類型,分別參與了Th1與Th2的免疫效應過程。

 

特殊的是,局部組織以及腫瘤也會對巨噬細胞的功能產生影響。它們主要通過一些特定的細胞因子(比如TGF-b,CSF-1等)起到影響巨噬細胞的作用。鑑於巨噬細胞在腫瘤發生中的重要作用,我們需要對其功能的實現以及調控機製做深入的研究,以期尋找新的抗腫瘤靶點。

 

癌症療法的"陰-陽"兩面

圍繞癌細胞進行的癌症療法通過直接影響TAM的活性,或者通過調整腫瘤微環境的狀態,起到影響其功能的目的。然而,TAM有時會促進癌症的清除,而有時則會加速癌症的惡化與病人的耐藥性。

 

化療

 

不可否認的是,在臨床上化療手段確實有「兩面」的效果。雖然其內在的機制至今仍不完全清楚,但很多研究都指出免疫細胞,尤其是TAM參與了這一過程。理論上,化學藥物通過阻斷腫瘤細胞的增殖或存進腫瘤細胞凋亡起到遏制腫瘤發生的目的,然而這卻無意中引發了「組織損傷」。機體會將這種腫瘤特異性的損傷誤認為正常組織的受損,然後不可避免地啟動由TAM主導的組織損傷修復機制。而這一效應的結果則是腫瘤會快速增長,並且患者會出現抗腫瘤化學治療的耐藥性。

 

靶向治療

 

不論靶向藥物設計的多麼精準,在實踐中它們還是會有意無意地影響免疫反應。Imatinib就是典型的其中一種靶向藥物。在胃腸道間質瘤中,患者腫瘤組織中會有強烈的M1型的TAM反應,這對於腫瘤的清除很有效(雖然在其它腫瘤中並沒有出現)。但在小鼠模型中,經過Imatinib治療後,該藥物通過抑制CSF1R-CSF1信號通路降低了TAM的數量,同時通過上調C/EBP信號通路將M1型的TAM反應轉變為M2型的TAM反應。這種反應也出現在接受Imatinib治療的患者身上。這一結果表明Imatinib間接地抑制了TAM清除腫瘤的能力。

 

放射性治療

 

經過放射後,大量的髓系淋巴細胞增殖,同時釋放大量炎性信號(IL-1)以及免疫抑制信號(TGF-b)。而不幸的是,巨噬細胞的大量聚集會導致腫瘤的復發。這與化療後TAM引導的組織損傷修復情形十分相似。

 

巨噬細胞靶向修復

目前有兩類常用的用於靶向修復單核細胞:抑制其聚集/直接殺傷;再教育(reeducation)。TAM的柔性使得可以設計合適的方法對其進行重置,從而變為抗腫瘤的有效武器。其中一類有效的刺激因子為IFN-γ,它是一類Th1細胞因子。臨床上的實驗已經證實IFN-γ對於引導卵巢癌免疫反應療效顯著,而且沒有明顯副作用。

 

另外,如一些細菌類似物,TLR的激活劑等也在臨床前與臨床的試驗中。一種完全人源化的CD40阻斷型抗體CD40配合化療在治療胰腺癌病人的臨床試驗中效果顯著。在小鼠胰腺癌模型中,CD40阻斷型抗體能夠有效提高APC表面MHC-II與CD86的表達量。在其它方面,有一些趨化因子可以促進巨噬細胞向腫瘤微環境中遷移。

 

根據以上內容,作者提出了圍繞TAM設計新的癌症治療手段的新觀點。 (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資訊APP。

 

PMC:

 

PMID:

 

The interaction of anticancer therapies with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Alberto Mantovani and Paola Allavena

 

Macrophages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the 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 of tumors.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odalities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targeted drugs, antiangiogenic agents, and immunotherapy, including checkpoint blockade, all profoundly influence or depend on the function of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can have dual influences on TAMs in that a misdirected macrophage-orchestrated tissue repair response can result in chemoresistance, but in other circumstances, TAMs are essential for effective therapy.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of anticancer therapies with innate immunity, and TAMs in particular, may pave the way to better patient selection and innovative combinations of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with immunotherapy.

 

相關焦點

  • 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改造巨噬細胞
    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改造巨噬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9 23:14:36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Saar Gill課題組研製了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人類嵌合抗原受體(CAR)巨噬細胞。
  • 美國頂尖癌症中心:巨噬細胞介導的免疫抑制如何影響癌症治療
    【美國《尤裡卡警報》新聞網站12月21日文章】題:乳腺癌研究揭示巨噬細胞可能會以怎樣的方式弱化治療。丹娜法伯/布列根和婦女癌症中心在《自然癌症》發表的研究表明,巨噬細胞介導的免疫抑制是PARP(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治療的薄弱環節,研究小組正在研究如何提高對PARP抑制劑反應。
  • 癌症治療重大發現!科學家首次發現CpG可協助CD47激活巨噬細胞對抗...
    巨噬細胞是人體重要的免疫細胞,在癌症的微環境中處於主導地位。但是往往,它在微環境中發揮著促腫瘤作用,其抗腫瘤潛能受到限制。癌細胞一般通過表達CD47來阻止巨噬細胞攻擊它們。但是,僅僅阻斷像CD47這樣的抑制信號並不足以「說服」巨噬細胞攻擊癌症。本實驗,研究小組發現可以通過兩個信號來達到這一目的。
  • Science:癌症相關巨噬細胞的起源
    )雜誌上介紹了腫瘤相關巨噬細胞 TAM 的細胞和分子發生過程,指出這種特殊細胞的一些具體特徵,這將為癌症免疫療法提出新希望。此前的一些研究發現巨噬細胞以及它們促成的炎症反應一方面是有益的,如可殺死感染性生物;另一方面也可以是有害的,由此導致不受控制的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或器官衰竭。而近年來的一些研究進一步表明,巨噬細胞是癌症發生的調控因子,這種前哨免疫細胞能夠調查組織微環境,釋放細胞因子響應外源性損傷和內源性事件,如腫瘤的發生。
  • Science Advances:巨噬細胞的「背包」可殺死癌症
    腫瘤會把巨噬細胞切成腫瘤形成前的狀態,所以很難實現從體內提取巨噬細胞,迫使它們進入殺死腫瘤狀態,讓它們與癌症作鬥爭。近日,哈佛大學韋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和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為這個問題創造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將一種特殊的細胞因子整合到「背包」中 ,從而使巨噬細胞保持殺死腫瘤的狀態。
  • 氫氣對癌症的治療作用?來自空軍軍醫大學師建國教授
    氫氣治療癌症是最近比較熱的研究方向,但是嚴格意義上氫氣對癌症的治療作用並不明確,仍然需要大量基礎和臨床研究證據。基礎研究方面應該重點尋找氫氣治療癌症的理論依據,臨床研究方面重點是確定氫氣治療各種類型癌症的人體試驗證據。
  • 幹掉癌症:納米粒子激活被劫持的巨噬細胞
    他們卻意外發現,鐵補充劑中的納米粒子能夠促使巨噬細胞(TAM,與腫瘤相關)殺死腫瘤細胞。這種鐵補充劑名為ferumoxytol,已經得到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的批准,能夠在市面上買到,原本是用於治療缺鐵性貧血的。興奮之餘,他們很快把這項發現發表在了國際頂級的學術期刊《自然納米技術》(NatureNanotechnology)上。
  • Nature子刊:重編程巨噬細胞,或助力癌症早期篩查
    點擊查看 早期發現癌症是成功治療癌症的關鍵。我們知道,隨著腫瘤的生長,它們的一小部分DNA會脫落並漂浮在血液中,也就是現在熱門的「循環腫瘤DNA」。從理論上來說,簡單抽血應該能夠檢測到癌變的跡象。
  • NEJM:免疫治療只有T細胞免疫?巨噬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強勢踢館!
    而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癌症都過表達CD47信號,進而逃避巨噬細胞和其他吞噬細胞的免疫抓捕[5]。CD47過表達也是各種癌症(包括淋巴瘤)患者預後不良的獨立預測因子[6]。  抗CD47抗體5F9通過阻斷CD47及其配體SIRPα信號,抑制下遊級聯反應,以促進巨噬細胞對腫瘤細胞的吞噬作用[7]。
  • ...Res:研究人員將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轉化為癌症殺手,裡應外合殺滅...
    它通過在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和這些高侵襲性腫瘤細胞之間建立橋梁來實現這一點,"著名教授兼病理學副主席David Cheresh博士說道。"我們在老鼠身上觀察到的現象是,當我們使用這種藥物治療耐藥腫瘤時,它會延長它們對治療標準的反應,並阻止它們進入血液。"
  • PNAS:新型癌症免疫療法面世!靶向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面上的清道夫...
    2020年11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癌症免疫療法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很多患者如今可以得到10年前不能獲得的有效治療。然而,某些類型的癌症對現有的免疫療法沒有反應。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新的免疫療法,這就給未來更多的癌症治療選擇帶來了希望。
  • Science子刊:免疫治療新策略!激活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面受體CD206...
    這種新開發的治療方法依賴於稱為宿主防禦肽的小蛋白,它們是我們免疫系統中用來抵禦細菌、病毒和其他外來入侵者的古老防禦系統的一部分。通過使用檢測結構相似性的新算法,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在數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一些宿主防禦肽中的一小片段胺基酸在不同生物體中保持不變或變化很小。他們還證實這種方法除治療癌症外還具有治療其他疾病的潛力。
  • 免疫治療失效原因揭秘:抗體被巨噬細胞吞噬
    研究人員觀察到,最開始標記的PD-1抗體結合到腫瘤浸潤T細胞周圍而幾分鐘後在T細胞表明形成色塊,之後,這些色塊被發現都在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內。這些原本用來激活T細胞的PD-1抗體怎麼都跑到巨噬細胞裡面去了?被巨噬細胞吃了?為了深入了解巨噬細胞是如何吃掉PD-1抗體的。研究人員首先提取了三種腫瘤模型中小鼠體內相關細胞發現,大部分的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內都有PD-1抗體。
  • 曾獲艾伯維領投的CAR-巨噬細胞療法達成新合作
    Phio方法的特別之處在於使用sd-rxRNA複合物進行離體處理,該過程沉默了免疫細胞中關鍵的免疫抑制受體基因的表達,從而增強這些細胞的免疫功能,作為一種新的過繼細胞療法,用於癌症治療。「克服局部腫瘤免疫抑制仍然是治療癌症的一個重大挑戰,」Phio Pharmaceuticals的首席開發官John A. Barrett博士表示,「巨噬細胞是天然免疫系統的前哨細胞,在大多數實體腫瘤中大量聚集。
  • 15000字深度長文,詳解人類癌症與免疫治療發展史
    15000字深度長文,詳解人類癌症與免疫治療發展史。微生態是一個重要的方向,科學雜誌的癌症免疫治療專輯曾專門發文討論。3主要抗癌免疫療法抗癌免疫療法的歷史悠久,最早是1868年一位叫威廉.布希(Wilhelm Busch)的醫生第一次報導,有意使用丹毒感染癌症病人後腫瘤顯著縮小。
  • 巨噬細胞療法 向著實體瘤出發
    實體瘤的過繼細胞療法在癌症治療中,免疫細胞的過繼轉移是一種很有希望的方法。 截至目前,全球獲FDA批准上市的CAR-T產品有3個,均用於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此外,有200多個針對各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臨床試驗處於active/enrolling狀態。相比之下,CAR-T細胞療法在實體瘤中的進展則比較緩慢。
  • Cell:中國RNAi技術治療癌症新進展
    來自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研究人員利用RNA基因幹擾技術(RNAi),成功地幹擾抑制乳腺癌的癌症幹細胞(指成瘤能力特別強的癌細胞,是惡性腫瘤成瘤、發展、轉移和治療後復發的根源),這將有利於癌症的基因治療,防止癌症的復發轉移。這一研究成果即將公布在Cell雜誌上。
  • 癌細胞發信號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
    ——巨噬細胞發出的第二種「別吃我」信號,使其能躲過巨噬細胞的清掃和免疫系統的追擊。而能截斷該信號通路的「抗CT47」抗體已經在動物模型上表現出顯著的癌症治療潛力,目前已經進入一期臨床人體試驗階段。 史丹福大學幹細胞生物學與再生醫學研究所所長、路德維希癌症中心研究員艾維瑞英·威茲曼帶領的研究小組,於2009年發現了第一種「別吃我」信號通路——幾乎所有癌細胞都在表面表達著高水平的CD47分子,該分子可與巨噬細胞表面的SIRPalpha蛋白結合,從而抑制巨噬細胞殺死癌細胞的能力。
  • 「治癒癌症」更近一步!癌症免疫治療新靶點被發現
    近些年來,針對T淋巴細胞開發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人類治癒癌症帶來了希望。然而,這種類型的治療手段對於大部分癌症患者來說,其實並沒有很好的效果。PD-1及PD-L1抑制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有效率大約在20%左右,仍有80%左右的患者對治療耐受。因此,需要尋找可以預測療效的新的生物標記物。
  • Science子刊:給巨噬細胞披上背包使得巨噬細胞免疫療法成為可能
    試圖從體內提取巨噬細胞,迫使它們進入殺傷腫瘤的狀態,並重新將它們注入體內來對抗癌症的努力都失敗了,這是因為腫瘤無情地將它們切換回促進腫瘤狀態。Wyatt Shields博士說,「這項研究說明了巨噬細胞之美---它們是高度適應性的細胞,對環境中的刺激有很強的反應,但當它們接受到告訴它們做一些實際上對身體有害的刺激信號時,這也會成為一個問題,比如幫助癌症生長或轉移。我們證實通過這些背包顆粒提供持續的刺激,讓巨噬細胞保持在理想的狀態下是可行的。我們希望有一天這項技術可以用於治療各種與免疫功能障礙相關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