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十六期,我們來聊聊HER2陽性乳腺癌的治療。
文| 菠蘿
我們都知道化療藥物不完美。化療藥物最大的問題不是無效,而是副作用太強。化療藥物普遍對癌細胞有很強的殺傷力,但對正常生長的細胞,比如骨髓細胞,消化道表皮幹細胞等也有很強殺傷力,因此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相對化療藥物而言,靶向藥物能更好地針對性殺死癌症細胞。它的優勢不是殺死癌細胞能力更強,而是殺死癌細胞的時候,儘量不殺死正常細胞。這樣有兩個大的優勢,第一,副作用小,病人生活質量高,第二,能給病人使用更高劑量的藥物,殺死更多的癌細胞。
靶向藥物在乳腺癌治療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但並不是所有乳腺癌患者現在都有對應的靶向藥物可以用。而且即使可以用,不同患者對應的靶向藥物也是不同的。
前面我們介紹了激素陽性乳腺癌所對應的內分泌治療和CDK4/6新型靶向藥。現在菠蘿給大家介紹另一個亞型:HER2陽性乳腺癌,和它對應的HER2靶向治療。
HER2,中文名叫「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陽性乳腺癌,顧名思義,特點就是癌細胞表面過量表達一種叫HER2的蛋白,經常比普通細胞高几十倍,甚至幾百倍。這個類型的患者佔了乳腺癌整體的大概20%。
診斷HER2乳腺癌靠病理染色分析,下面這個就是典型的HER2陽性乳腺癌。
可以看出,這個腫瘤的激素受體ER和PR都是陰性的(0%表達),而HER2是陽性的,而且還是3+強陽性。對HER2的表達,我們一般分為0,1+,2+,3+幾檔。0最弱(陰性), 3+最強。
傳統上,這類HR-HER+乳腺癌治療效果不好。一方面,它通常比HR+HER2-的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生長更快,也更容易轉移,另一方面,它對化療響應不佳,很容易耐藥。
但隨著生物學研究進展,科學家發現了它的一個軟肋:HER2陽性的乳腺癌,不僅HER2蛋白表達高,而且生長依賴於HER2這條信號通路。這和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生長依賴激素一樣。
這個特性,就給開發針對HER2的靶向藥物提供了思路和機會。
幸運的是,在過去10多年,科學家已經陸續開發出了好幾個針對HER2的靶向藥,專門用於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其中包括1998年上市的第一代HER2靶向藥曲妥珠單抗(商品名:赫賽汀),2012年上市的第二代HER2靶向藥帕妥珠單抗(Perjeta)等。
赫賽汀是第一代HER2抗體藥物,也是歷史上第一個上市的抗癌靶向藥物。它就像一個橡皮泥一樣,直接結合在癌細胞表面的HER2蛋白上,從而阻斷信號通路。
這個藥革命性地改變了HER2陽性乳腺癌的治療方式和效果。
2001年公布的大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化療中加入曲妥珠單抗(赫賽汀),可以使更多患者腫瘤縮小,而且響應持續時間更長。更為重要的,是它顯著降低了死亡風險,存活時間也更長!
赫賽汀不僅對晚期患者有幫助,後續試驗還證明,它對早中期的HER2+乳腺癌效果也很不錯,能顯著降低復發概率,延長患者壽命。
因此,目前無論是什麼分期的乳腺癌,只要是HER2陽性,尤其是強陽性,那赫賽汀都是首先會考慮的標準治療的一部分。
有三點值得說明一下,第一,赫賽汀只適用於HER2陽性乳腺癌,對大量的HER2陰性乳腺癌不適用。
第二,赫賽汀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對心臟的損傷,原因就是因為心肌細胞也表達HER2蛋白,赫賽汀抑制後可能影響心肌細胞功能,有些患者對此比較敏感。
第三,赫賽汀已經進入了醫保,而且它專利已經過期,國外曲妥珠單抗的仿製藥已經上市,而國內的仿製藥2018也很可能獲批。這些都有望大幅降低這個藥物的價格。
赫賽汀效果不錯,但並不是所有HER陽性患者都能同樣獲益。對於早期HER2陽性患者而言,約25%會在10年內復發,尤其是淋巴結陽性(淋巴結裡發現有癌細胞)或激素受體陰性(不表達ER和PR),會具有更高的復發轉移風險。更麻煩的是,一旦復發,很多就變成了晚期,很難再治癒。
為什麼呢?
經過研究,發現主要是因為一些患者的癌細胞在HER2信號被抑制後,能啟動一個備用信號通路:HER3。
癌細胞也知道「備胎」的重要性。
HER2和HER3蛋白屬於表親,都來自一個蛋白家族,長得很像。
HER2是大哥,HER3是小弟。平時都是HER2自己說了算,控制著癌細胞生長。但當HER2被赫賽汀抑制住的時候,一部分癌細胞就啟動了平時不那麼重要的HER3,通過它和剩餘HER2配合,來維持細胞生長。
這就像一個人平時都靠米飯(HER2)為生,但遇到饑荒沒有米飯的時候,麩皮(HER3)也可以填飽肚子,足夠讓他活下去。
由於赫賽汀特異性很強,專門對抗HER2,對HER3沒有作用,因此這些轉靠HER3信號的癌細胞就不再響應赫賽汀,出現了耐藥。
了解這個原理,科學家意識到,要提高療效,儘量「餓死」癌細胞,就得同時抑制HER2和HER3。
這就帶來了新一代靶向藥物帕妥珠單抗,商品名PERJETA。
PERJETA是設計來同時阻止HER2和HER3信號的靶向藥物。
在針對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試驗中,當把PERJETA加入化療+赫賽汀的治療方案後,治療效果又上升了一個臺階。
首先,更多病人受益。HER2陽性病人有70%左右響應赫賽汀,加上PERJETA以後,則有80%病人響應。
其次,顯著受益患者增加。單用赫賽汀+化療的時候,有21%是完全響應,也就是腫瘤檢測不到了,而加入PERJETA後,這個比例一下子提高到了近40%!
大家可能還發現了,單用PERJETA加化療效果並不好。PERJETA必須和赫賽汀聯合使用效果才好。
最後,也是更重要的,是加入Perjeta後,病人的生存期顯著延長,中位生存從40.8個月延長到了56.5個月,增加了16個月左右。
能高質量延長病人壽命,這才是最關鍵的數據。
最後再講一個小知識點。
HER2靶向藥還有個特點,就是曲妥珠單抗(赫賽汀)也好,帕妥珠單抗(PERJETA)也好,都是注射藥物。而前兩章講過的很多藥物,包括CDK4/6靶向藥都是口服的。
為啥有這個區別的?
因為藥物按照化學特性,可以分為兩大類:化學藥(小分子藥)和生物藥(大分子藥)。
多數我們熟悉的藥物,無論是從自然界中分離的,比如青蒿素,青黴素,還是人工合成的,比如CDK4/6靶向藥,都是小分子藥。小分子藥的特點就是個頭小,有可能通過消化系統吸收而進入血液起效,因此很多都可以口服,使用方便。
和小分子藥對應的是大分子藥,也叫生物藥。
故名思議,大分子藥特點就是大。看下面的圖就直觀地知道兩者體型的區別了。
1982年上市的胰島素是第一個現代生物藥,在隨後的30多年間,有上百個新型生物藥被批准,其中不少是抗癌藥。它們無法口服,需要去醫院注射用藥,使用相對麻煩。曲妥珠單抗和帕妥珠單抗都是大分子藥。
那為啥還要開發這些藥物呢?因為它們也有好處,比如特異性更好,在體內更穩定,起效時間更長,技術壁壘高,不易被仿製等,因而很多公司都非常重視生物藥的開發。
這兩類藥物並沒有優劣之分。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無論小分子,還是大分子,只要效果好,就是患者的福音。
事實上,雖然大家最熟悉,也最常用的HER2 靶向藥曲妥珠單抗(赫賽汀),是屬於大分子,市面上其實已經有針對HER2 陽性乳腺癌的小分子藥物被開發出來,包括進口的拉帕替尼(lapatinib)、來那替尼(neratinib),以及今年剛剛上市,來自恆瑞的國產新藥吡咯替尼。它們仨在很多方面比較類似,比如都是口服藥,都同時抑制HER2 和EGFR 等重要信號通路。
目前來那替尼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而拉帕替尼和吡咯替尼在國內都可以買到。從臨床前的模型以及臨床試驗數據來看,吡咯替尼比拉帕替尼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加之政策扶持本土企業創新,這個藥在中國市場應該有光明的前景。
個人認為,目前HER2 陽性乳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依然會以赫賽汀為主,因為它的數據最多,醫生使用經驗也最豐富。但各類新型的大分子靶向藥、小分子靶向藥也都有自己的價值,不應該被忽略。
對患者而言,選擇多一些是好事兒。雖然選起來有點頭痛,但總比以前沒藥可用要強多了。
參考文獻:
Use of chemotherapy plus a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HER2 f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that overexpresses HER2. N Engl J Med. 2001 Mar 15;344(11):783-92.
本文首發在公眾號「粉菠蘿」
專注於女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