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OPPO的「三觀」?陳明永用「至善」儒家思想解讀

2020-12-04 IT時報

IT時報記者 王昕

2020年11月17日,以「躍遷·致善」為主題的OPPO未來科技大會2020(OPPO INNO DAY 2020)在深圳舉辦,OPPO坦誠地向外界展示了作為一家全球頭部智能設備製造公司看世界、認知世界的方式。面對疫情之後,社會、經濟、科技所面臨的大變局,OPPO傳遞的世界觀中飽含著「科技為人,以善天下」的儒家思想和理念。

OPPO創始人兼執行長陳明永

企業觀:本分

經歷新冠疫情,結合變動不居的商業形勢和OPPO公司本分文化核心價值觀,OPPO創始人兼執行長陳明永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陳明永在演講中首先回顧了自己小時候在四川農村生活的經歷。他發現,小時候村鄰為了爭奪水渠資源,幾乎每年都會引發爭鬥,這與40年後商業世界的競爭環境頗有幾分相似,「依然在鬥兇、鬥狠、鬥詐和鬥猛,只是換了舞臺、場景和角色。」

這讓陳明永思考:為什麼科技進步了,社會上還有很多類似這種現象,這時OPPO該堅持什麼?答案是,尋找另外一種方式。

OPPO一直以來堅持的本分文化,即「隔離外在的壓力和誘惑,保持平常心態,回歸事物的本源,把握住我們應該做的合理方向。」為此,OPPO習慣於警惕短期情緒帶來的危害,「別人朝你扔石頭的時候,你要不要扔回去?」陳明永常如此反問同事們。

陳明永堅信,不管是生活,還是經商,不靠「兇」、「狠」、「詐」、「猛」,而是用另一種方式——善的方式,一樣可以實現美好的結果。

「科技為人,以善天下」是OPPO的品牌信仰。

競爭觀:不唯贏

這已經不是陳明永第一次提到OPPO的「本分文化」,利他、多贏一直是長期追求。初期的本分,主要指的是「該做什麼」、「你該做的、有沒有做」;後來的「本分」,主要規避的是「被外界影響了」、「被利益驅動」。2004年,OPPO經過認真討論,將本分確立為公司核心價值觀,一直堅持至今。

「現實中,很多商界人士把《三十六計》《戰爭論》等零和戰爭時代產物奉為圭臬。這是一個誤區。在疫情橫掃全球,生存資源銳減,人人感到岌岌可危時,過往你死我活的競爭法則尤其容易引發傷害。這個時候,釋放善意,通過做大蛋糕,實現利他、共贏,更應該是需要恪守的長久準則。」陳明永說,有的企業就喜歡採用「恐懼式創新」的方式,不停地推參數,這樣企業會告訴消費者「不用我的產品你就落伍了」……

顯然,這些老舊的競爭觀念需要刷新了!陳明永預言,適應工業時代、智能時代的致善式競爭時代來了。陳明永篤信圍棋宗師吳清源說過的一句話,圍棋高手的最高境界是你圍你的地盤,我圍我的地盤,沒有任何廝殺,最後自會分出高下。

同樣,對OPPO而言,競爭不一定是你死我活,即便身處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也不一定就得赤膊拼殺。

OPPO的競爭觀——只為美好,不唯贏。

產品觀:至善式創新

陳明永表示,OPPO很久以來堅持長期主義。據他回憶,OPPO推出的第一款手機是2008年的A103,為此OPPO做了一年半的預研,手機本來已經達到市面上銷售水平,就連經銷商也已經蠢蠢欲動等待產品大賣,但OPPO就是按住不發,繼續打磨提升半年多時間,創造了當時推出產品「最慢的紀錄」。而當第一款產品「笑臉手機」推出後,市場反響非常熱烈,銷量破百萬臺。

OPPO為滿足消費者提出的高要求,將通過科研躍遷戰略支撐的產品去滿足,實現致善式創新。陳明永舉例,早期,手機閃充採用低壓大電流方式,不被行業認可,OPPO評估後認為它既安全,又滿足了用戶節省時間的需求,於是堅持了下來,並引領了行業快充。最近,為了便攜,OPPO又通過科技手段,把充電頭做到餅乾大小,而這個創新產品12月份就會推向市場。

陳明永感嘆,智慧型手機行業發展進入平臺期,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越來越少,換個殼,換個參數不同、功能幾乎相同的芯,導致本質上雷同的產品越來越多,拿來主義驅動力已然耗盡,這時若要突圍,只能向更底層技術尋找創新。

OPPO的科技創新選擇——致善式創新。

「3+N+X」科技躍遷戰略

OPPO已進入萬物互融的高度發展階段,陳明永在本次大會上首次向外界介紹了OPPO「3+N+X」的科技躍遷戰略。

「3」是指三大技術計劃,分別是硬體、軟體和服務基礎技術。這些都是OPPO長期發展的技術底座,幫助OPPO設計出更好的智能硬體產品,實現多設備互融的智慧體驗,提供千人千面的智慧化服務。

在三大基礎技術支撐下,「N」是OPPO長期構建的能力中心,包括人工智慧、安全隱私、多媒體、互聯互通等。「X」則指OPPO差異化的技術,包含影像、閃充、新形態、AR等。OPPO將投入戰略性資源打造差異化的技術點,給產品帶來顛覆性的創新,從而革新用戶體驗。

目前,OPPO的應用日分發量已超17億次,服務日分發量超3.3億次,內容生態月活用戶數超2.8億,支撐這一數字的背後正是網際網路基礎技術能力。未來,OPPO也將提升大數據、機器學習、雲計算、智慧服務4項服務能力

2019年,OPPO投入100億研發費用。自2020年起三年內,OPPO還將持續投入500億研發費用,以「3+N+X」作為下一階段的研發工作重點。陳明永個人還有一個樸素的願望:讓老家四川那裡的人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讓老鄉們住進高樓大廈,並在OPPO找到滿意的產品。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儒家?儒家思想是如何包羅萬象的?
    ,或許在後世看來,它們自從融合了佛道兩家的思想後已經成為了獨立的哲學分類並不是儒家。那麼究竟儒家思想是什麼呢?這些分支到底是不是儒家呢?得從孔子和儒家開始說。儒的解釋有很多,有說柔的,有說術的,甚至在《周禮》中也有提到道的。但從孔子的畢生追求和《論語》中來看,儒家的本義是兩個,一個是仁義,一個是禮樂。這兩個基本要素構建了儒家思想的本源。仁義很好理解,為人不仁枉為人,而為君不仁枉為君。
  • OPPO未來科技大會精彩演講曝光,陳明永強調致善式創新
    OPPO創始人兼執行長陳明永、OPPO副總裁、研究院院長劉暢先後上臺發表主題演講,向現場來賓、媒體全面介紹了OPPO近年來在品牌理念、品牌發展戰略及最新技術研發方面的全方面「躍遷」。  OPPO創始人兼執行長陳明永  OPPO創始人陳明永發表演講  OPPO創始人兼執行長陳明永表示,
  • 陳明永:OPPO希望成為一個真正偉大的品牌
    原創 王雲輝 科技雜談【摘要】OPPO的品牌信仰,正是"科技為人,以善天下",用不一樣的方式,去實現美好的結果。當然,陳明永也說,對於本分的理解,是與時俱進的。他還在步步高學藝的時候,本分一般代表了"你該做什麼",以及"有沒有做"。後來,逐漸演變成為"不受外界影響"、"不被利益驅動"、"回歸本源,做正確的事情"。
  • 「內聖外王」何以成為儒家的主要思想?
    實際上,先秦儒家不只是古代文化的守護者,也是新文化的創造者,他們會基於當時的社會情形,對古代文化進行不同程度的深化和延伸,從而開創新的理論和思想,儒家的「內聖外王」思想就是在這種情形下逐漸發展和完善的。 早在孔子之時,「接著講」就開始了,雖然孔子說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他並不死守古書、僵硬照搬,而是對三代典籍進行整理,刪詩書、定禮樂。
  • 用四方架構解讀孟子思想
    所以如何用杜教授的四方架構來清楚的解讀孟子思想就是本文所要論述的內容。用四方架構來討論實踐哲學的知識論問題,可以用中國哲學作為典範。杜保瑞教授對《孟子》一書也重新做了編排,但是我認為用四方架構來解讀孟子的「四端心」「人人皆可為堯舜」「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擴而充之」「求放心」等等會更容易清楚了解孟子的思想實質。
  • OPPO陳明永:「躍遷·致善」OPPO開啟3+N+X科技躍遷戰略
    【機鋒資訊】11月17日下午,OPPO在深圳召開了未來科技大會,OPPO創始人兼CEP陳明永在會議期間發表了題為《躍遷·致善》的演講,並在演講中陳明永表示OPPO的科技戰略也不斷躍遷,提出OPPO「3+N+X」的科技躍遷戰略。
  • 儒家生態倫理思想的現實意義
    對此,儒家生態倫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鑑。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裡,蘊涵著豐富的生態倫理思想。在自然觀上,儒家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統一,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注意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這些思想與西方文化強調徵服自然、人與自然對立二分的觀念形成鮮明對照。   儒家歷來反對濫用資源。
  • 講座回顧丨儒家如何認可人權與動物權
    再者,如果只有藉助康德才能接受人權觀念,儒家在人權問題上又有何價值可言?羅爾斯晚期的多元主義思想對這一問題頗具啟發。自由意味著不可避免的思想多元性,那麼如果自由民主必須建立在一個形上學的基礎之上,自由民主體系的單一基礎便與其所帶來的思想多元性產生了矛盾。
  • 儒家哲學思想與中醫學的關係
    但經孔子整理的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卻是儒家的經典,後世也以孔子為儒家宗師。儒家在漢初之前只是諸子百家中之一,並不佔統治地位。漢初統治者的治世哲學崇尚黃老哲學,信奉自然無為,這和秦朝暴政有一定的關係,漢高祖劉邦說,天下苦秦久已,故漢初統治者以道家老子的無為哲學治世。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散養天下子民,無為而治。
  • 儒家經典思想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儒家思想是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的學說,內涵豐富複雜,在廣泛汲取古代典籍精華基礎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儒家經典不僅是思想統治工具,同時也是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保存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 老莊的儒家思想是想表達什麼情感呢?
    從文藝的形成與發展影響看,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比儒家更為深刻。大體來說,儒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文學藝術的社會功用,文學藝術與現實關係的外部規律方面;而道家的影響則主要集中在文學藝術的內部規律中,如風格的形成、美學的特徵與審美的傾向等方面。
  • 毀三觀是什麼意思?毀三觀是哪三觀?|三觀|是什麼-知識百科-川北...
    毀三觀是什麼意思?毀三觀是哪三觀?時間:2015-04-21 10:27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毀三觀是什麼意思?毀三觀是哪三觀? - 請問網絡上的毀三觀是什麼意思?毀三觀是哪三觀?三觀盡毀、三觀不正是什麼意思?
  • 多重維度中的儒家仁愛思想
    比如,在1840年之後遭受西方軍事和經濟雙重衝擊的社會環境下,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對於儒家在傳統中國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及未來中國發展中所能產生的影響之認知產生了重大分歧。除了我們所習見的認為儒家思想阻礙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這一說法之外,對傳統儒家在「公」與「私」問題的理解也出現了巨大的衝突。
  • 在高調的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 低調地展示了 UWB 空間感知能力
    低調展示 UWB 空間感知能力OPPO 創始人兼執行長陳明永在去年的 INNO DAY 上曾經表示,OPPO 不只是一家做手機的公司。指向控制:指一指、搖一搖我們用貼片與現場的美的電扇及 OPPO 手機相連,即可通過手機設置的「搖一搖開關風扇」指令進行操作,這樣就不需要每次進入 app 來控制設備。
  • 陳明永新年致辭表明:OPPO不是一家「唯參數論」的公司
    OPPO CEO陳明永的新年致辭,再次點名OPPO不是一家「唯參數論」、「唯配置論」的公司。這點感覺綠廠確實做得好,不搞一堆參數比拼,畢竟就算參數再好,最終能不能協調、配合好、優化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司馬遷政治思想是屬於儒家還是道家?
    從《史記》中看出,他對儒、道二家的推崇比比皆是,如果單純地從某一方面摘取資料,證明其說,他是道家亦是儒家,這是長期以來形成他的政治思想是屬於道家還是儒家之爭的根源,小編本次就來解析一下司馬遷。綜合分析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流露和反映,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思想既不屬於道家,也不屬於儒家,但對儒、道二家都有所繼承和吸收,從而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政治思想體系。先說司馬遷與道家。道家,從歷史的意義說,稱為「老學」;從時代的意義說,稱為「黃老」;從學術的意義說,稱為「道家」。我們首先要弄清楚道家的演變。在先秦時的道家,其代表者是老子、莊子。
  • 思想在亂世之中升華(儒家孔子篇)
    儒家,又稱為儒學、儒教、孔孟之道。是由孔子創立,孟子發展,荀子集大成的先秦諸子百家之一的思想,源遠流長,至今仍有強大生命力的思想之一。儒家之「儒」究竟是何意,歷代文人學者各有各的見解。有人認為儒是一種宗教職業演變而來的,也有人認為儒是柔軟的意思,也有人認為儒是由巫師演變而來。
  • 「內聖外王」的說法出自《莊子》,為何會成為儒家的核心思想?
    而近現代學者用「內聖外王」來表達儒家精神,就十分普遍了。康有為在《論語注》中說:「孔子之道,內聖外王,原合表裡精粗而一之。」1927年,梁啓超這樣概括儒學:「儒家哲學,其學問最高目的,可以《莊子》『內聖外王』一語括之,儒家千言萬語,各種法門,都不外歸結到這一點」 。
  • 為什麼老莊思想深受中國老百姓的推崇,而儒家被詬病
    與此同時,為了在社會上立足乃至成功甚至達到更高人生境界,又誕生了以孔孟為核心的儒家思想體系,為上至王侯將相,下至普通平民,處理各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種可操作的社會道德準則,此外,還有西方傳入並融合了本土的佛家思想體系等等,其中又以老莊思想最受老百姓推崇。1.
  • 「西方思想之父」柏拉圖:美的本質是至善,是無始無終的永恆
    享有「西方思想之父」的柏拉圖生於希臘雅典,他的一生像一隻在人類智慧的天空中展翅飛翔的天鵝,給人類帶來了理性的光輝。柏拉圖早年喜愛文學,寫過詩歌和悲劇,並且對政治感興趣,20歲左右與蘇格拉底交往後,醉心於哲學。他創辦了西方最早的高等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