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謠言,Nature用科學告訴你轉基因食品可以吃了
來源:生物極客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6-06 今日/總瀏覽:3/7288
Nature告訴你,轉基因食品可以吃了?問題一: 轉基因農作物為什麼飽受爭議?轉基因農作物,往往不是由於轉基因本身,而是當我們轉入殺蟲基因的同時,也賦予了自然界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害蟲的耐藥性的出現,從而不斷的提高人們農藥的施加用量,從而增加農藥殘留。轉基因農作物導入殺蟲基因,從而可以提高農作物的殺蟲特性,然而害蟲自身耐藥性的出現,導致轉基因效果的損失。然而來自美國哈佛大學David Liu 實驗,近期在Nature上發表的文章,科學家們,改造了殺蟲基因活性,提高了355倍。
問題二:毒素基因是如何發揮功能的?在農作物中表達 Bt毒素基因,是農業防蟲的有效手段,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環境價值,據不完統計,從1996-2013年增加了農業上78million 美元的產出。然而,Bt毒素的耐藥性也逐漸成為令人頭痛的問題。Bt毒素主要是與昆蟲中腸細胞表面受體相互作用,導致細胞膜上孔的形成,進而引起細胞死亡。Bt毒素的抵抗主要是由於昆蟲細胞下調或者突變這些受體基因。科學家們猜想也許可以通過人為進化Bt毒素基因,進而增強Bt基因的活性,或者改變bt基因特異性,從而增強害蟲殺傷的效果。問題三:科學家們,如何進行蛋白改造?這裡首先跟大家介紹一個名詞「phage-assisted continuous evolution」(PAGE),噬菌體輔助連續進化系統,可以快速進化超過500代突變,選擇,擴增過程。問題四:那麼什麼是PAGE?如上圖,這裡AP指的是噬菌體傳播的輔助質粒,MP質粒是突變質粒,可以控制突變的水平。SP質粒是含有基因基因的質粒。當target可以和進化基因結合的時候,兩者可以促進ecoliRNAP促進下遊的轉錄,從而表達M13 III基因,在有這個基因的時候,就可以形成完整的噬菌體,從而侵染周圍的細菌,擴大具有高活性的突變蛋白的數目,隨著代數的增加,我們就可以篩選到具有高親和活性的質粒。問題五:有沒有什麼範例可以證明這個系統是work的?科學家們以SH2 domain作為target,另外一端是HA4 抗體,可以發現可以產生非常大轉錄激活。而低活性的HA4,則不能夠很好的激活。這一系統應用於篩選那?科學家們選擇了將抗體進行一個點突變,從而可以很高的降低相應的活性,可以看到經過突變篩選後,可以很高的恢復活性。問題六:如何將PAGE系統應用於毒素基因的篩選?科學家們選擇Cry1AC作為篩選的基因,看是否能結合一種蛾子中的受體TnCAD。Cry1AC野生型結合TBRs基因,TBRs與目的受體TnCAD在7個不同的胺基酸位置有著不同,為了引入篩選的中間階段,科學家們,引入TBRs的4個胺基酸到TnCAD中,形成中間階段。然後與TnTBR的不同片段進行初篩,看到包含有3個domain的可以微弱的結合。因此選擇TnTBR3-F3作為中間目的篩選基因。然後科學家們,進行了4個階段的篩選。對最終獲得的突變體,科學家們進行了測序,尋找到了22個一致突變的位置。
最終科學家們,獲得了極高活性的毒性蛋白。問題七:這一工作對我們有什麼啟發?1. 工具的重要性科學家們,開發了快速進化的系統,從而可以極高的速度和活性鑑定出來,相應的高強度蛋白。2. 研究的系統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通過檢索David Liu的publication,可以看到他在這一領域,耕耘了很久,碩果纍纍,同時在CIRSPR等領域也收穫很多,積累就是有真正的產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