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是農村一種常見的野菜,為馬齒莧科馬齒莧屬一年生肉質草本植物。因馬齒莧的葉子是青色的,梗是赤色的,花則是黃色的,而根是白色的,籽是黑色的,故又稱五行草。
馬齒莧喜歡生長于田野、荒地、路旁、路邊、菜園旁等。因馬齒莧的生命力超強,天大旱,即使整株植物被拔出來曬乾了,只要再接觸到泥土,它又能頑強地活過來。正因為這,馬齒莧在以前飢餓年代是很多人賴以活命的食物,而且救過不少人命呢。

關於馬齒莧還有一個民間傳說:上古之時,十日並出,田禾皆枯。二郎神肩挑兩山追趕太陽,太陽無處躲藏,情急之中見馬齒莧長得油綠滴翠,鬱鬱蔥蔥,便藏在它的葉下,躲過了二朗神的追擊。後來,太陽為了報答馬齒莧的救命之恩,便始終不曬馬齒莧,每逢天旱無雨,其他植物都蔫乎乎的,唯獨馬齒莧綠油如初。
因此,在民間,馬齒莧被農民稱為「長壽菜」。馬齒莧的嫩莖葉可炒食、做湯或做調料均可,滑爽可口,營養豐富,深受廣大農民朋友的喜愛。

因馬齒莧含豐富的蘋果酸、檸檬酸、穀氨酸、天門冬氨酸、丙氨酸甚多,因而味鮮又略帶酸味,所以食用時不必再放醋了。
馬齒莧的營養成分豐富,每100克鮮馬齒莧中,含蛋白質2.3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3克、粗纖維0.7克、灰分1.3克、鈣85毫克、磷56毫克、鐵1.5毫克、胡蘿蔔素2.23毫克等。另馬齒莧還含有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和多種鉀鹽等。

馬齒莧不僅營養豐富,藥用價值也很高,具有清熱解毒、祛溼散血、利尿通淋、消腫止痛、除塵殺菌、止血涼血等作用。尤其是祛溼效果特別好,在民間,常用馬齒莧做湯喝,可以達到很好的祛溼效果。
我國各地均有食用馬齒莧的習慣,而且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如果你家鄉剛好有馬齒莧,千萬不要錯過,它的藥用價值很高,現在知道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