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白領,癌症晚期去世:那些被重口味禍害的中國人

2021-01-10 家庭實用醫學

二十幾歲,本該是人生和事業的巔峰時期,有的人卻這麼不受命運的眷顧。

26歲的瀋陽小姑娘小薇,經常肚子難受、腫脹,疼痛難忍之下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為胃癌晚期。

看似不正常卻早有徵兆,小薇忙於工作,經常三餐不定時,而且吃重口味的食物上癮,辣子雞、火鍋、麻辣燙……輪番禍害腸胃。

中國人的口味越來越重

麻辣燙、辣子雞、小龍蝦、麻辣香鍋、燒烤、火鍋……各類川菜湘菜滿足了中國人的味蕾。

中國人最愛的那些美食,往往是高鹽、高糖、鈉含量超標。

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通過研究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的飲食結構發現,近20%的死亡都與飲食有關。

研究顯示,中國人因為飲食結構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一,在飲食導致死亡的統計表中,位列第一名的就是高鹽。

重口味對味覺的刺激更直接,也更容易抓住人們的味蕾。

鄰國的日本人為何長壽?

100種說法,99種都和他們的飲食習慣有關。

日本人一天會攝取多種食材,包括蔬菜、豆類、雜糧、魚類和乳製品。

他們烹飪少油少鹽,尊重食材本來的味道。

習慣用蒸煮的方式加工食物,既減少高溫熱油對食物營養的破壞,又減少油鹽的攝入。

高鹽飲食會帶來哪些危害?

1、 首先就是高血壓

人體血液正常工作離不開水鹽平衡的身體環境,鹽吃多了,身體會瘋狂吸水來稀釋鹽分。

長期處在高鹽狀態,血液流速和流量會變大,心臟的工作壓力和血管壁的壓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大,最終導致高血壓和心臟病。

長期攝入過量的鹽,是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重要成因。

中風也是中國人的第一大死因,並不是癌症。

曾有項研究對32個國家、一萬多名成年人進行跟蹤發現,鹽攝入過高的人群平均血壓較高,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

2、 增加胃癌風險

長期攝入過量的鹽會損傷胃黏膜保護層,增加感染機率,引發胃炎等胃病,誘發癌變的可能性也會變大。

世界癌症基金和美國癌症研究所給出了相同的結論:鹽可能是導致胃癌的原因之一。

2019年,江西一家5兄弟有4個人得了胃癌,除了遺傳因素,他們都特別愛吃醃菜等高鹽食物。

3、 危及腎臟

食鹽後會經腎臟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高鹽有可能使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升高,這是腎臟疾病的高危風險因素。

2018年,湖南一少年狂吃15包辣條之後中毒入院,小便都是醬油色的,出現了肝腎臟功能損害。

經過洗胃、催吐、導瀉等處理後病情才相對穩定,經過檢查被確定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 重口味的人會變醜

吃太多鹽,血液中鈉離子會增多,增加腎臟負擔,導致血管膨脹和血壓升高,造成水腫。

高鹽飲食會促進胰島素分泌,而過量的胰島素會給身體釋放錯誤的信號,增加脂肪存儲,讓人發胖還有糖尿病的風險。

過量鹽分會使頭髮內滯留水分過多,影響頭發生長速度,久而久之就脫了。

而且會讓細胞處於缺水狀態,體內水分減少,皮膚變得乾燥,長痘、長斑就在所難免了。

高鹽防不勝防

既然高鹽飲食危害這麼大,那麼平常燒菜少放點鹽不就好了?

其實除了我們燒菜時能看見的鹽,還有很多隱形鹽。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吃鹽不超過5克,一塊腐乳就有5克鹽,一個鹹鴨蛋也有3克鹽,隨便吃點,就能輕鬆超過指標。

就不說那些鹹的齁死人的辣椒醬、腐乳、豆瓣醬了……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鹽。

我們每天吃的鹹菜、零食和外賣組成了高鹽日常,這些隱形鹽又有誰能注意到呢。

減少鹽的攝入只能少吃加工食品和燒菜時注意控鹽,如果口味重實在忍不住,可以吃低鈉鹽和低鹽醬油來控制。

生活和飲食一樣,平平淡淡才是真~

相關焦點

  • 央視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為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
    為什麼得癌症的越來越多?為什麼有些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在大多數人心中,癌症往往與「絕症」是同義詞,癌症的可怕源自人們對不治之症的恐懼,事實上,癌症的真相遠比上述理解更複雜。
  • 「國嘴」趙忠祥患癌去世,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享年78歲。 趙忠祥罹患癌症在北京去世,享年78歲,100秒回顧生前影像。家父於2020年1月16日7:30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歲。父親於2019年底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身患癌症,已經擴散。為了不影響家人的心情,父親一直樂觀而積極地配合治療。他非常尊敬醫護人員,多次向他們表示感謝。住院期間,母親一直陪伴在身邊,盡心照顧,直到父親安詳離去。
  • 癌症到了晚期,要不要放棄一切治療?50歲的他抗癌兩年卻人財兩空
    作為一名腫瘤科醫生,經常接診到晚期癌症的患者,對於患者來說,確診癌症已經極為不幸,而分期屬於晚期,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 同樣是腸癌,為什麼43歲的黑豹去世,66歲的安倍沒事?
    為什麼43歲的黑豹去世 66歲的安倍沒事? 早篩查早治療非常重要 腸癌從異常增生發展到晚期癌症, 整個過程長達10-15年。
  • 那些被癌症奪命的傳奇人物:赫本因闌尾癌去世
    對每個人來說,癌症都是噩夢般存在,很多人看似光鮮亮麗,但卻經歷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尤其是那些曾經因為癌症而被死神帶走的明星。儘管得了癌症,他們卻始終沒有放棄生的希望,與癌症進行著不懈的鬥爭。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最終還是因為病魔纏身,告別人間,但他們抗擊癌症的實例卻感動著喜歡他們的追隨者,激勵著每個普通人好好活著。(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年輕人不得癌症?錯!這4個癌症晚期病例,都是年輕人!
    據全國腫瘤病登記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新增癌症病例約337萬例,比2010年增加28萬例,這相當於每分鐘就有6個人得癌。其中大城市中,癌症主要發病體現在胃癌、肝癌和食管癌這三種情況。很多人認為癌症只在中老年人身上發生,自己反正年輕,身子硬是得很呢!
  • 李詠因癌症去世!為什麼癌症cancer和巨蟹座的英文一樣?
    在美國去世。李詠的妻子哈文@法圖麥的媽媽 宣布李詠去世:「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對李詠的記憶似乎還停留在《非常6+1》中詼諧幽默的主持風格熠熠閃光的高大身影...
  • 中國人壽命的三大殺手,癌症居然排第二!
    這是一組不容樂觀的中國人健康大數據:健康大數據顯示中國人人均壽命現居世界排行榜第83位!70%中國人有過勞死危險,76%白領亞健康。1億高血脂,2.7億高血壓,9240萬糖尿病,2億肥胖……中國人壽命的三大殺手:心腦血管疾病、癌症(腫瘤)和帕金森。
  • 這種癌症其實可以避免,只要...
    其實,如今二三十歲罹患癌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了。看看這些年紀輕輕就得胃癌的患者經歷!這些悲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醫生總結3位年輕胃癌患者的典型病例消化科醫生杜林松在「胃腸病」公號上分享了三位年輕胃癌患者的典型病例:病例一:男,26歲,胃角低分化腺癌小王,男,26歲,某公司業務經理,因持續胃痛半年餘來診。
  • 李詠姚貝娜癌症去世,今又一明星已經患癌晚期,僅僅能活2個月
    娛樂圈中有很多因癌症去世的明星,我們深深為這些明星感到惋惜,還那麼年輕就離開人世,希望他們下輩子能如願以償。  大家都知道,李詠和姚貝娜都是因癌症去世,李詠的意外去世讓大家悲痛萬分,同時也讓大家再一次領略到了病痛的可怕,一個人飽受病痛折磨,又渴望求生,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
  • 因癌症去世的明星,李詠的去世讓人心痛,而她死後都不能安息
    癌症是一個令人談之色變的病情,但我們的生活中又經常出現,隨著現在生活壓力的增加,患癌症的人越來越多,甚至一些很年輕的人就因為癌症去世了,令讓絕望的是很多人知道得病之後已經是晚期了,那種煎熬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吧,其實娛樂圈也有很多明星是因為癌症去世的,今天小編就帶你盤點下那些因為癌症去世的明星
  • 癌症晚期,癌細胞已經擴散,還能活多久?
    恐怕這是每一個癌症晚期家屬都特別關心的一個問題。遇到這樣的病人,家屬總是很急切地想知道病人還能活多久。至於為什麼想知道,是想做好心理準備,還是想看看值不值得治療,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吧!但遺憾的是,大多數時候我只能告訴他們,我不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
  • 熱衷體檢的中國人,為啥癌症一查還是晚期?
    隨著癌症發病人數的不斷升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健康,對體檢很上心。  人們對體檢抱有篩查癌症的期待,甚至不少人直言體檢就衝著篩查癌症,每年都踴躍參加,抽血、拍片、尿檢、指檢統統不落。  然而,近年來打臉新聞也不少:  原因有三:  一是技術有限。
  • 癌症到了晚期,要不要放棄一切治療?45歲的他抗癌一年卻拒絕搶救
    醫學上,判斷癌症是不是晚期,就看有無遠處轉移,像楊哥這種情況,癌細胞轉移到了肺以外的部位,毋庸置疑,當然是晚期。 確診晚期癌症的時候,楊哥情緒崩潰了一段時間,對死亡的恐懼,哀嘆自己的不幸,焦慮,抑鬱,這是每位癌症患者都會經歷的過程
  • 工作生活日夜顛倒 26歲女白領工作4年查出胃癌
    工作生活日夜顛倒 26歲女白領工作4年查出胃癌 2015-04-27 11:18:21東南網 參與互動()   大學畢業後找了份外貿工作,從此開始日夜顛倒的工作生活,近期,26
  • 局部晚期癌症還有救嗎?局部晚期並不等於癌症晚期,還有機會救治
    老李因為大便帶血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是局部晚期直腸癌,老李聽後被嚇到了,局部晚期是不是就是癌症晚期?還能治療嗎?其實,局部晚期,並不等於晚期癌症,癌症的分期有很多種方法,經常讓很多患者和家屬頭痛,搞不明白,今天曾醫生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 癌症從早期到晚期要多久?可以肯定,沒有人能答對
    癌症從早期到晚期需要多久?這是很多人所好奇的。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時間段,癌症的早期和晚期沒有明確的界限,不同的癌細胞都有不同的發展過程,現在的醫學發展,有些早期癌症不容易檢查出來,有的癌症正處於潛伏期,你根本找不到癌細胞的活動跡象,很難做出明確的判斷,即使是發現了也都是中晚期了。下面以兩種常見癌症為例,帶大家了解癌症從早期到晚期的發展。
  • 是什麼讓晚期肺腺癌患者健康生活26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全球癌症報告2014》,全球新增癌症病例有一半出現在亞洲,大部分來自中國,中國新增癌症病例數量位居世界第一。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2011年我國新增癌症病例月337萬例,比2010年增加28萬例——這相當於每分鐘就有6個人得癌。
  • 這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為什麼癌症偏偏盯上你?就憑這幾點…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赫捷在《柳葉刀-腫瘤學》上發文稱:過去40年,中國人群死於癌症的佔比,從1973~1975年的10.1%增加到2015年的24.2%,癌症負擔日益加重。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癌症真的是一發現就晚期?癌症到底該怎麼預防呢?這篇癌症科普文章,建議每個人看三遍……哪些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 那些身患癌症的年輕人,他們還好嗎
    她們是眾多年輕的癌症患者中的其中兩位。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2000年,20歲到39歲的年輕人每10 萬人有大約40個腫瘤發病,2013年變成了70個。13年間,漲了近80%。按照 2013 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進行計算,中國一年新增 30萬名年輕的癌症患者,平均不到兩分鐘就有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