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解讀 | m5C修飾通過穩定mRNA促進膀胱癌的發病

2021-02-12 達澈生物DIATRE

2019年8月,《NATURE CELL BIOLOGY》 刊發了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楊運桂等人的研究成果,文章揭示了人類膀胱尿路上皮癌(UCB)的激活機制,即NSUN2/YBX1/m5C-HDGF信號軸,促進UCB的發病機制。發現了RNA m5c調控癌基因激活的前所未有的機制,為UCB提供了一種潛在的治療策略。

研究表明,在生理和/或病理條件下,RNA修飾(如m6A)可調節多種細胞功能。5-甲基胞嘧啶(m5C)也被報導參與RNA代謝調控。特別是,m5C不僅在rRNA和tRNA中被檢測到,而且也在mRNA中被檢測到。然而,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些癌細胞系m6A圖譜中確定的有限數量的基因上。對於病理條件下,特別是在人類實體腫瘤中,m5C等RNA修飾的分子動力學和/或功能的詳細研究仍然缺乏。

 

利用RNA-BisSeq數據分析證明m5C經常在UCBs中高甲基化,並在致癌途徑中富集,並進一步證明mRNA的m5C修飾可能與UCBs的侵襲和轉移有關。 

利用Oligo-pull down結合質譜、蛋白解構技術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發現了細胞質內新的m5C結合蛋白YBX1,通過PAR-CLIP-Seq對YBX1結合靶點的進一步分析顯示,有60%(4,476個中2,701個)的與m5c結合的mRNA被YBX1結合,這與另一個已知的m5c結合蛋白ALYREF的結合率相當。

此外,YBX1 RIP-BisSeq數據顯示,mRNA m5C位點的甲基化水平明顯高於輸入mRNA ,為YBX1與m5c修飾RNA的結合偏好提供支持(Fig. 1)

Fig. 1 YBX1 is a specific m5C reader.

探究YBX1是如何介導mRNA代謝的,研究者們在人T24細胞中篩選了與YBX1相互作用的部分,並確定ELAVL1為YBX1的假定結合部分,通過免疫共沉澱實驗進一步證實了它們的相互作用,總的來說,研究者的數據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證明YBX1可以與m5c修飾的mRNA結合,並通過直接招募ELAVL1來調節其穩定性(Fig. 2)

W65是YBX1識別mRNA m5C的關鍵胺基酸,並且YBX1以m5C依賴的方式調控mRNA穩定蛋白ELAVL1的RNA結合能力。

Fig. 2  YBX1 regulates mRNA stability throughrecruiting eLAVL1.

研究者在HDGF的3'UTR中被鑑定含有一個m5C位點,是NSUN2/YBX1介導的m5C形成或識別的直接靶點,HDGF表達的持續水平依賴於NSUN2 m5C的催化活性和YBX1 m5C的結合能力。同時,確定ELAVL1為YBX1的結合部分,直接招募ELAVL1來調節其穩定性(Fig. 3)

Fig. 3  overexpression of NSuN2 and YBX1 in uCBpatients in the SYSuCC cohort correlates with poor prognosis.

此外,NSUN2、YBX1和HDGF的聯合高表達預測了最小的無病生存率,提示NSUN2-YBX1-HDGF調控軸在多種類型的人類實體腫瘤中是一個對腫瘤發病和患者預後至關重要的真實信號通路(Fig. 4g)

Fig. 4 NSuN2 andYBX1 target HDGF m5C and stabilize its mRNA to promote uCB pathogenesis.

 

HDGF是肺癌、胰腺癌和乳腺癌中著名的致癌基因,與侵襲性疾病呈正相關,研究者們確定HDGF是在UCB進展過程中NSUN2和YBX1的重要靶點之一,並揭示了m5c修飾依賴於UCB中HDGF激活的關鍵機制。總的來說,文章提出了一個主要分子機制的工作模型,即NSUN2/YBX1/m5C-HDGF信號軸,促進UCB的發病機制。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38/s41556-019-0361-y

Roundtree, I. A.et al. Dynamic RNA modifications in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Cell 169,1187–1200 (2017).

Amort, T. et al. Distinct 5-methylcytosine profiles in poly(A) RNA from mouse embryonic stemcells and brain. Genome Biol. 18, 1 (2017).

Cui, X. et al. 5-methylcytosine RNA methylatio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Mol. Plant 10, 1387–1399(2017).

>>>掃碼👇👇👇關注,不迷路<<<

上海達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致力提供科研產品和技術服務<<

基因組:Circle-seq,WGBS,Hi-C(三維基因組);表觀組:CUT&Tag,ATAC-seq,ChIP-seq;轉錄組:miRNA、mRNA、lncRNA、circRNA測序;RNA互作組:RIC-seq(捕獲細胞原位RNA高級結構和空間互作);翻譯組:Ribo-seq;蛋白和RNA互作:RIP-seq、CLIP-seq;RNA 修飾類:m1A、m6A、m7G、m5C、ac4C、Ψ假尿嘧啶測序、2'-O-RNA測序。

相關焦點

  • 張銳組揭示一個新的mRNA m5C修飾writer蛋白
    mRNA修飾。mRNA修飾在細胞分化、發育、衰老和腫瘤等已知生物學過程中都起到重要的調控作用。該領域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幾乎所有mRNA修飾的writer蛋白都存在多種類型的RNA底物。比如METTL16介導snRNA和mRNA的修飾,TRMT6/TRMT61A介導tRNA和mRNA的修飾,PUS家族蛋白介導tRNA和mRNA的修飾。
  •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調控實體瘤膀胱癌發生機制
    m5C修飾是mRNA上分布廣泛的鹼基修飾形式之一,但對於進入細胞質內的含有m5C修飾的mRNA的命運決定及其在生理和病理中的調控作用目前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楊運桂團隊聯合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周芳堅團隊、謝丹團隊和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黃旲團隊合作研究,發現m5C通過細胞質內新結合蛋白YBX1調控mRNA的穩定性,進而調控膀胱癌的增殖和轉移。
  • 多基因突變已成為膀胱癌致病主要原因
    膀胱癌是指膀胱內細胞的惡性過度生長。最常見的過度生長位於膀胱腔內。膀胱癌發病率高居男性腫瘤病變第4位,女性腫瘤第9位,且又逐年增高趨勢。膀胱癌的發生發展是一個多步驟的過程,異常基因型的長期積累導致惡性表型的出現。近幾年來,膀胱癌相關基因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膀胱癌發病與是由於原癌基因轉變為癌基因時,它通過過度表達基因產物或表達功能異常的蛋白產物致癌。
  • 科學家發現去泛素化酶ATXN3L通過穩定KLF5促進乳腺癌細胞增殖
    科學家發現去泛素化酶ATXN3L通過穩定KLF5促進乳腺癌細胞增殖 2015-05-15 昆明動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圖文並茂】認識膀胱癌(一)
    膀胱癌在我國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腫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見腫瘤之一。2012年,全國腫瘤登記地區膀胱癌發病率為6.61/10萬,列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9位。 由於一些未知原因,男性患膀胱癌的概率是女性的3-4倍,死亡率也是女性的2倍以上。
  • Plant Cell | 首次繪製擬南芥mRNA和ncRNA的m5C甲基化圖譜
    RNA作為一種最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遺傳物質,目前已發現其存在100餘種不同的化學修飾形式,這些不同的化學修飾以甲基化為主。RNA的胞嘧啶(C)在轉錄後進行甲基化修飾形成 5-甲基胞嘧啶(m5C),植物中RNA的m5C作為一種重要的修飾具有多種重要功能,例如調控植物對於脅迫的響應、參與幹細胞增殖以及RNA代謝等。
  • ...膀胱癌患者尿液分離出並成功培養可穩定擴增傳代的膀胱腫瘤細胞
    日前,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基礎醫學院代謝與分子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黨永軍研究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郭劍明教授和喬治城大學劉學峰教授團隊發布了一項關於「膀胱癌精準治療」的創新研究成果,首次利用膀胱癌患者尿液分離出並成功培養可穩定擴增傳代的膀胱腫瘤細胞,建立了膀胱癌無創精準治療培養及藥篩平臺
  • 激素替代治療與膀胱癌的發生有關
    義大利科學家在最新的研究中發現,在更年期內進行激素替代治療與膀胱癌的發病危險升高有關。來自米蘭的Silvano Gallus告訴路透社記者說,這一發現首次證實了兩者之間存在相關性。本研究的受試者包括31名年齡在45到70歲之間的女性膀胱癌患者和3702名年齡匹配的健康女性。所有受試者都參加了一項為期12年的消化道腫瘤研究。
  • 文獻精讀 NADP通過增強FTO活性調控RNA m6A修飾和脂肪合成
    M6A是RNA最常見的修飾類型之一很可能受到細胞代謝的調控。脂肪相關的RNA的甲基轉移酶FTO與許多的代謝相關疾病有高度的相關性。本文主要研究發現了,代謝如何通過FTO對RNA的修飾進行調控的機制。實驗結果NADP在代謝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 circRNA的m6A甲基化修飾促進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新機制
    N6-甲基腺嘌呤(m6A)修飾是mRNA、ncRNA上分布廣泛的鹼基修飾形式之一。CircRNA是mRNA剪切過程中反向剪切形成的單鏈閉合環形RNA,在基因表達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作為疾病的生物標誌物,在臨床診斷和治療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怎樣才能讓mRNA疫苗在體內穩定表達?
    「修飾」的必要性生產 mRNA 疫苗過程中的酶促反應會生成一些雙鏈 RNA,產生應激反應,最終導致翻譯抑制和 mRNA 降解。對製備的 mRNA 進行純化,減少雙鏈副產物,減少免疫反應。單鏈 RNA 本身也是一種 PAMP,能夠引起 I 型幹擾素產生。目前已有多種修飾技術被用於產生更穩定的 mRNA。
  • 文獻解讀 | 小鼠睪丸信使RNA切割
    通過剪貼器-seq和基因表達譜分析,我們發現許多潛在的pRNA靶向mRNAs與miWI直接相互作用,並在睪丸中表現出較高的表達水平。PIWI蛋白的切片活性是通過考慮到iRNA和mrna之間的完美或近乎完美的鹼基配對是miWI有效切割的必要條件。我們首先尋找鹼基配對,在第2至21位的pRNA與mRNA之間的錯配不到3次(見下面針對pRNA的鹼基配對規則)。
  • 三種常見的mRNA修飾
    直到 2012 年,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m6A 修飾和 mRNA 的穩定性、剪接加工、翻譯以及 microRNA 的加工有關。此外,m6A 還和幹細胞命運、生物節律相關,可以促使幹細胞從自我更新狀態轉向細胞分化,研究人員發現,甲基化會縮短 mRNA 的半衰期,減少其豐度。可以說,m6A 修飾幾乎影響 RNA 代謝的每個步驟。
  • 論文解讀--諾卡氏菌的發病機制及治療方案
    論文解讀--諾卡氏菌的發病機制及治療方案出處:水生動物健康評估公眾號 作者:楓橋夜泊 水產養殖網 2019-07-23 16:19:00今天,小編與大家一起學習一下,文章引用信息如下(DOI:10.1016/j.micpath.2017.11.012):諾卡氏菌的發病機制諾卡氏菌屬是在巨噬細胞和宿主組織內生長的可選細胞內生物
  • 表面氧缺陷和氟共修飾TiO2-x納米晶促進光催化固氮活性
    本公號文獻全部由作者自解讀通過N2 的TPD和DFT計算表明,較低吸附能和鍵長增加促進了Vo位點的N鑑於化石燃料危機以及溫室氣體排放對環境的危害,人們提出了通過光催化或光電化學途徑將氮轉化為氨,這種技術對環境友好且低能耗,但是反應的轉化效率較低。
  • I型糖尿病獲突破性療法 Tecentriq+化療膀胱癌III期試驗陽性
    據Provention Bio稱,teplizumab能獲得突破性療法認定是基於一項名為「高危(At-Risk)」的研究,該研究證實了其在高危人群中延遲1型糖尿病發病的能力。據Provention Bio的高管們稱,「At-Risk」試驗可為teplizumab的新藥申請(NDA)奠定基礎。這促使Provention Bio股價在周一開盤前上漲8%。
  • 丙二醯化修飾影響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蛋白質修飾泛抗體對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肝臟組織蛋白進行修飾富集,發現相對於同窩野生型對照組小鼠樣本中賴氨酸乙醯化,1,2-甲基化,琥珀醯化,丁醯化,丙醯化以及巴豆醯化修飾只有少量上調,而丙二醯化修飾卻顯著上調。
  • 翻車解讀「遺傳物質和基因修飾生物體」
    在理解稅則號列3002.9040「遺傳物質和基因修飾生物體」的範圍時通常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該子目包括「遺傳物質」和「基因修飾生物體」兩部分商品;二是將其解讀為「遺傳物質和基因修飾」的「生物體」,因為單獨報驗的遺傳物質——DNA或RNA——本身並不屬於品目30.02所包括的範圍,而應作為核酸歸在品目29.34。
  • 膀胱癌PD-L1千人免費檢測項目在廣州啟動
    昨日,由中國膀胱癌聯盟、中國抗癌協會聯合主辦、阿斯利康中國和拓普基因支持的中國膀胱癌PD-L1千人免費檢測項目在廣州啟動。作為晚期膀胱癌患者關愛項目,PD-L1千人免費檢測項目將由全國約50家醫院的泌尿外科、腫瘤科、病理科醫師,為前1000名患者申請免費檢測。PD-L1檢測結果可為晚期膀胱癌患者用藥選擇提供參考,也是腫瘤免疫治療預後的重要預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