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服臺服的翻譯漢化
無所謂審美的高低
更多是不同文化之間的不同理解
如果你知道勒布朗成了詭術妖姬樂芙蘭,如果納爾成了吶兒,如果瑞文成了雷玟......
每次說到國服與臺服翻譯的不同之處,以上幾個例子總會被拿出來比較,初次見到臺服英雄聯盟翻譯時,類似於見到臺灣那邊把《肖申克的救贖》翻譯成《刺激1995》,《廊橋遺夢》翻譯成《麥迪遜之橋》。
除去類似男槍「人在江湖」「隻手遮天」「猛龍過江」這種深受古惑仔「荼毒」的翻譯,其他的臺服翻譯更多是因為兩岸文化不同造成的互相不理解。比如亞索在臺服為「犽宿」,在他們看來這個名字更像是日本的名字——本身亞索就是日本的劍客嘛。
其實私以為,臺服有一些翻譯較之國服可能更有韻味一些:卡牌Twisted Fate,直譯為扭動的命運,而在老版的背景故事裡,卡牌就是一個靠賭博改變命運的人,因此臺服翻譯成逆命更加合適,尤其配合他的大招「命運」,相比國服音譯「崔斯特」,可以說是臺服翻譯的最好的名字。
婕拉Zyra,臺服翻譯成枷蘿,更符合她的人物特點:枷,枷鎖;蘿,藤蔓植物,囚困有罪之人。想想婕拉的英雄技能,是不是更有感覺。
還有一個臺服翻譯就是見仁見智了,狐狸的技能翻譯——被動(銷魂),Q(幻玉),W(魅火),E(傾城),R(飛仙),狐狸本身是九尾妖狐,臺服的翻譯明顯是受古書的影響更多,更加的有古文風。
總的來說,由於兩岸不同的漢字語言發展史、各自的語音特點等各種因素。國服採用釋譯、意譯的方法更多,臺服直譯更多,如theHalf-Dragon龍血武姬(國服)半龍少女(臺服),the Unforgiven疾風劍豪(國服)vs放逐浪人(臺服),the Stoneweaver巖雀(國服)vs巖石編織者(臺服),國服臺服的翻譯漢化,無所謂審美的高低,更多是不同文化之間的不同理解。
另外,在國服裡面還有一些翻譯錯誤,有一些甚至還流傳甚廣以致現在還在沿用這個翻譯,這些都是在遊戲初期由於人員溝通、品控及零零碎碎的條件限制才出現的問題。
比如比較典型的翻譯錯誤:在阿木木當時的背景故事中,阿木木或許是英雄盟中最古老的英雄之一,但原文並不是古老Old,而是古怪Odd;再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盲僧的臺詞「Force is meaningless without skill」「如果暴力不是為了殺戮那將毫無意義了」,看到最後的skill了麼,這個可不是kill殺戮啊;還有一個就是S7時候的天賦「Stormraider's Surge」,即「風暴騎手的狂湧」,但是raider的意思是入侵者不是rider騎手的意思。
當然了,絕大多數國服翻譯都是精品,這種極低的錯翻率,翻譯出現小差錯也在所難免。尤其當你知道翻譯的工作人數時候。
問個小問題,你們知道目前有多少翻譯人員在翻譯國服嗎?
答案可能很出乎意料,按照之前UP主LKs(LOL內部工作人員)的爆料,國服所有的翻譯都是由2個人完成,從古至今,不管是臺詞還是稱號,英雄的技能名字裝備,英雄聯盟宇宙所有的背景故事,官方的翻譯均由2個人完成。
「做翻譯不是說你英文有多好,恰恰是你中文能有多好」。由衷感謝國服翻譯君的貢獻!
B
瞧一瞧
真正好的翻譯是怎樣練成的
千珏
但凡說到「信、達、雅」的國服翻譯,千珏是最佳的體現。一開始多數玩家不認識珏(jue)這個字,直接念字念一半讀yu,直到英雄聯盟官方主播、主持一再科普這個字念jue。
千珏的英語是Kindred,單詞本身的意思是「血緣關係,有血緣的人」,千珏這個英雄設定也是狼靈羊靈共處一體,而在國服翻譯中千珏的千是「羊」的古體字,珏則是比喻「合在一起的兩塊玉」,正好體現千珏一體雙生的特點。在中文的讀音上也是符合Kindred的音,如此從意思到意境到讀音都完美的契合。
jayce
Jay是Jayson的簡化Jason在古希臘語言裡面是治療的意思,和英文的the healer差不多。因此,在拳頭公司剛發布開發計劃來,大多數玩家推測傑斯將是一個具有復活或者至於隊友能力的英雄。
這裡就不得不說的一個趣事了,在傑斯發布之前的英雄聯盟版本,英雄陣亡之後,是不會有屍體留在地圖死去的位置的,英雄在死亡後一道藍顏色的光閃過就消失了,而從發布傑斯後,英雄聯盟就對這個現象進行了改動,陣亡的英雄的屍體會留在地圖顯示。
Mercury Hammer 墨丘利之錘(炮),作為傑斯的招牌武器,無論是錘形態還是炮形態都是極具壓制力。Mercury本意就是我們所說的水星,這裡我覺得取另外一層翻譯更為貼切——水銀,能夠隨時的變化形態,這也正好切合傑斯武器的特性。提一句,隔壁DOTA中的幽鬼,也是叫這個名字。
劫、慎、凱南、阿卡麗
這4個英雄技能的翻譯都是由NightMare這位老哥完成的,可以看出,這位老哥深諳日本的ACG文化和中二文化,四個忍者每個技能都有前綴,來凸顯他們忍者的特性。均衡教派的忍者被動前綴都是「忍法」,普通技能前綴是「奧義」,大招技能前綴是「秘奧義」;而脫離均衡教派的叛忍劫則更加特殊,在每個技能前綴前增加了代表其身份的「影」字,「影忍法」「影奧義」,終極技能則是由「秘奧義」改成了「禁奧義」,體現出劫這個大BOSS的與眾不同,可見NightMare老哥的良苦用心。
這些翻譯不僅僅是簡單的英譯漢語言唯美即可,還要根據英雄的背景故事以及人物形象,創造出符合玩家心目中關於這個英雄本身氣質的國語翻譯,翻譯者不僅需要強大的翻譯能力,還要博聞強識有海量的不同文化才能做出最貼近的國服翻譯。
燼
國服裡面翻譯的最優雅最有逼格的英雄之一?很多人是因為燼的臺詞和聲音而愛上這個英雄,儘管最近在排位裡處於下水道的位置。
Khada Jhin the Virtuoso,卡達·燼,前面的Khada Jhin是他的名字,後面the Virtuoso是他的稱號。the Virtuoso的意思是「藝術家,藝術品鑑賞家」,把殺戮當成是一種藝術家的表演,光想想就是那種一絲不苟逼格滿滿的變態,「戲命師」則是恰到好處。
燼所有的臺詞翻譯都是逼格滿滿,在此我們只看一例:臺詞In carnage, I bloom.... like a flowerin the dawn直譯就是「在殺戮中,我開花,就像黎明中的花朵」,翻譯成「我於殺戮之中盛放,亦如黎明中的花朵」瞬間高了無數個檔次。
盲僧
盲僧的翻譯要結合英雄的設計原型和背景故事來看——以李小龍為設計原型,曾經在「少林寺」中修行,因此在翻譯上更加偏向武俠風,以展現盲僧的個人英雄氣概及武俠氣質為方向。
盲僧被動技能的英文原文是flurry,單詞有風、雨的意思,國服翻譯為疾風驟雨,多了一絲江湖氣息。Q初段技能是sonic wave,直譯就是音波,二段技能是Resonating Strike直譯為震擊,國服翻譯成「天音波」「回音擊」,巧妙的將古典武學名稱融合過來;W初段技能Safeguard,直譯「安全盾」,二段技能iron will,直譯「鋼鐵意志」,國服翻譯為「金鐘罩」「鐵布衫」,完美契合技能本身;E初段技能Tempest「暴風雨」,二段技能Cripple「致殘」,則是翻譯成「天雷破」「催筋斷骨」,李青猛擊地面造成敵人傷害、二段e減速敵人,符合技能形象;而大招就不用多說——Dragon's Rage,直譯為龍怒,而國服翻譯,大家都太熟悉了——神龍擺尾!
艾翁
艾翁的英文名Ivern,直譯過來就是艾翁。為什麼用艾和翁這兩個字呢?這個要看艾翁的背景故事——一個與世界所有的動植物成為親密夥伴、生活了很長時間的神靈。「艾」有草木的意思,「翁」則是老人的意思,結合在一起非常形象的展現出艾翁的特點。
而關於艾翁的稱號——「The Green Father」這個翻譯,直譯是「綠色的爸爸」,總是有一股怪怪的感覺,讓我們想到一些「做頭髮」的場景。其實Father這個詞在美國還有神父的意思,Green如果翻譯成「綠」總是少了些什麼,因此用同綠一樣的意思的字「翠」來代替,最後的結果就是「翠神」啦。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