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專家打臉央視:100升可燃冰最多讓汽車跑360km

2020-11-25 搜狐網

  汽車用的天然氣是液態,1L可燃冰相當於164L天然氣那是氣態。

  最近可燃冰火了,央視是這麼介紹可燃冰的——

  可燃冰的最大特點就是能量密度非常高。舉個例子,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如果一次加100升天然氣能跑300公裡的話,那麼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這輛車就能跑5萬公裡。所以,很多國家都在爭相研究和試開採可燃冰。而且,可燃冰的儲量是十分巨大的。僅在我國,可燃冰預測遠景資源量就超過了1000億噸油當量。按當前的消耗水平,可滿足我國近200年的能源需求。

  100升可燃冰真的能讓汽車跑5萬公裡嗎?網友們議論紛紛,大部分人表示不可信。我們來聽聽能源領域專家、南方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科的看法:

  首先,5萬公裡肯定是達不到。100升可燃冰中天然氣的含量不足20kg,我們以燃燒產生的熱值來計算:按常規計算,100升可燃冰可以產生100*164升,也就是16.4立方米的天然氣,熱值為16.4*8588(純甲烷熱值,單位為千卡/立方米,kcal/m⊃3; )=140843千卡,換算成汽油應為140843/7978(汽油熱值,單位為千卡/升,kcal/L)=17.7升。即每100升可燃冰含的能量不到18升汽油的能量。 按目前小型最省油的汽油車百公裡油耗5升計算(20公裡每升),可以跑不到360公裡,這還是按相對保守的方式計算的,實際可能比這個數字還要低。儘管如此,仍與報導中提到的5萬公裡相差甚遠。

  此外,新聞中還提到的「可燃冰的能量密度比煤、石油高出近10倍」也不準確。無論是按單位重量還是按單位體積來算,可燃冰的能量高出近10倍的說法皆不準確,上面提到的計算可以看出100升可燃冰僅相當於17.7升汽油。所以,這樣的論述存在誤導的性質。

  100升可燃冰的能量相當於17.7升汽油,那麼,央視說的5萬公裡又是怎麼來的呢?

  央視認為,可燃冰就像《變形金剛》裡機器人所爭奪的能量塊那樣牛逼:體積雖小,但蘊含的能量卻不可估量,1升可燃冰可分解釋放出164升天然氣。

  1升可燃冰釋放164升天然氣,100升天然氣能讓汽車跑300公裡,那麼300×164=49200≈50000公裡。央視的5萬公裡就是這麼來的。

  但是!汽車用天然氣不是常壓的,是20MPa儲罐下的液態!



  也就是說,本身天然氣儲罐內的1L約等於常溫常壓下天然氣200L,可燃冰常溫常壓下1L釋放164L天然氣,甚至沒有儲罐內的量多,何來的50000公裡?

  100升天然氣跑300公裡指的是裝在瓶罐內的液化狀態的100公升天然氣,而1升可燃冰燃燒,相當於164升的天然氣是氣態的天然氣。

  央視氣體液體不分,於是鬧出笑話。要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啊!

相關焦點

  • 可燃冰真的是冰嗎?能源新寵其實不神秘
    100升可燃冰能跑50000公裡?假的!在可燃冰的介紹中,央視給大家舉了一個汽車的例子,一輛使用天然氣的汽車,如果一次加100升天然氣能跑300公裡,那麼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這輛車就能跑5萬公裡。乍一聽,感覺人類真的是遇到了希望,未來買了可燃冰汽車加一次「冰」就能跑一年,簡直是樂壞了老司機們啊。
  • 關於可燃冰,100升跑5萬公裡是假的!為人類移民宇宙爭取更多的時間才是真的!!
    舉個例子,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一次加100升天然氣能跑300公裡的話,那麼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這輛車就能跑5萬公裡。」呃,5萬公裡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每百公裡只需要0.2升的可燃冰,而汽油車的百公裡油耗一般在10升的量級,也就是說,可燃冰的單位體積能量密度大約是汽油的50倍?但知道可燃冰是什麼的人,立刻就會發現,這太離譜了。
  • 對汽車來說,可燃冰這副「春藥」還不宜過早服用
    這幾天,「可燃冰」一詞成了各大新聞媒體的熱門詞。這一情況主要源於5月18日一則央視新聞報告: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在2030年以前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將會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
  • 可燃冰的投資啟示:如何從新能源的突破中獲「財」
    原標題:「可燃冰」的投資啟示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據國土資源部專家預計,2030年以前我國將使可燃冰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  能源產業的重大突破和發展,看似與普通百姓無關,實則息息相關。你我如何調整投資布局,從新能源的突破中獲「財」呢?
  • 「燃冰汽車」可續航五萬公裡的想像與現實
    而我國是可燃冰資源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可燃冰資源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和青藏高原凍土帶,通過先後15年的調查和評級,南海海域預計有740多億噸油當量的可燃冰,青藏地區又發現了350億噸油當量的可燃冰,未來探明的可燃冰可能還很多。保守估計,我國可燃冰的總資源約是常規天然氣、頁巖氣等資源量總和的兩倍,按當前的消耗水平,可滿足我國近200年的能源需求。
  • 可燃冰何時能用在汽車上?專家:30年後再說吧!
    5月18日,有關部門在南海宣布,我國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可燃冰所蘊含的能量巨大,以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為例,假設一次加100升天然氣能跑300公裡,那麼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這輛車就能跑5萬公裡!
  • 中國首次試採海底可燃冰成功,成為世界首個實現穩定開採海洋超級能源的國家
    這種超級能源名叫「可燃冰」,學名則叫「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高效清潔、儲量巨大的新能源。按照央視的說法,這「可燃冰」就像《變形金剛》中機器人們所爭奪的「能量塊」那般牛:其體積雖然小,但蘊含的能量卻不可估量,1立方米「可燃冰」就可以分解釋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
  • 什麼時候能用上可燃冰汽車?幾十年算短的!
    5月份,一則「我國可燃冰試採成功」的新聞刷爆整個網絡,據介紹中國的可燃冰資源可以使用上百年,能量巨大,對於現在越來越緊張的能源來說,無疑是個非常不錯的消息。
  • 可燃冰利用還得等多久?
    此後有報導稱,以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為例,一次加100升天然氣能跑300公裡的話,那麼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這輛車就能跑5萬公裡。於是,「100升可燃冰可支持汽車行駛5萬公裡」被諸多媒體和網友廣泛傳播。沒想到,多位能源專家學者對這一說法表示懷疑,其中,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政策研究室主任何繼江表示,對於上述說法「只能理解為這是一個開玩笑的資源評估方法,與現實毫無關係,很不科學。」
  • 中國南海試採可燃冰成功 開發利用是世界性難題?
    此後有報導稱,以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為例,一次加100升天然氣能跑300公裡的話,那麼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這輛車就能跑5萬公裡。於是,「100升可燃冰可支持汽車行駛5萬公裡」被諸多媒體和網友廣泛傳播。沒想到,多位能源專家學者對這一說法表示懷疑,其中,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政策研究室主任何繼江表示,對於上述說法「只能理解為這是一個開玩笑的資源評估方法,與現實毫無關係,很不科學。」那麼,可燃冰究竟是一種什麼物質?在哪裡能找到它?它的開發前景如何?
  • 中國在海域連續穩定試開採可燃冰成功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據央視新聞今天(18日)援引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消息,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今日中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發去賀電。
  • 成功開採可燃冰!中國將要改寫全球能源格局
    可燃冰在低溫和高壓條件下行程,一體積可燃冰可儲載100-200倍體積的甲烷氣體,具有能量高,燃燒值大等有點。目前發現的可燃冰儲量大約是化石燃料綜合的2倍,它將成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重點是課本提到:「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可能成為未來的新能源,但目前開採在技術上還存在困難。
  • 中國首次可燃冰試採成功 有望改變能源格局
    可燃冰首次試採打破了中國在國際能源勘查領域長期跟跑的局面,被認為是向地球深部進軍的跨越式一步在美國
  • 央視揭偽基站原理 專家建議用360攔截
    原標題:央視揭偽基站原理 專家建議用360攔截   什麼樣的設備,一小時發4萬條簡訊?不法分子鳥槍換炮,偽基站取代簡訊群發器,藏匿在街道廣場,打一搶換個地方,躲避警察的追捕。昨晚(3月25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解密偽基站工作原理,這些偽基站從哪裡來的?群發簡訊是如何操作的?
  • 中國成功在海上試採可燃冰,是否代替煤炭???
    ,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可燃冰」其實就是甲烷水合物,是氣體水合物的一種,簡單說,可燃冰是一種能源,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汙染小、能量高,燃燒後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被稱為「未來的清潔能源」。
  • 車加水就能跑?青年汽車龐青年:一升水跑一公裡
    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一升水跑一公裡) 「水氫車」現場啟動後未排出水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稱海水、汙水都可當「水氫車」水源,技術值數百億;南陽否認投資40億
  • 【關注】中國實現可燃冰開採重大突破!可燃冰是什麼?很厲害嗎?
    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可燃冰是什麼?很厲害嗎?  簡單說,可燃冰是一種能源,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汙染小、能量高。(資料圖片)  可燃冰或者說甲烷水合物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永久凍土中,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燃燒後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被稱為「未來的清潔能源」。
  • 可燃冰之後來了乾熱巖,能源結構大變,真的嗎?
    可燃冰之後來了乾熱巖,能源結構大變,真的嗎? 作者:薛晗 發布時間:2017-09-12   來源:無所不能   可燃冰之後,又發生一件可能改變能源版圖的大事情,就是乾熱巖的鑽獲。
  • 中國首次成功試採海域可燃冰
    可燃冰開採甲烷含量最高達99.5%據國土資源部介紹,這次試採成功是我國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實現資源量佔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安全可控開採,為實現天然氣水合物商業性開發利用提供了技術儲備,積累了寶貴經驗,打破了我國在能源勘查開發領域長期跟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