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計劃到2050年清除老鼠、負鼠、鼬鼠和其他入侵性捕食者...

2020-12-06 科學網
打響入侵動物圍剿戰
紐西蘭計劃到2050年清除老鼠、負鼠、鼬鼠和其他入侵性捕食者

 

刷尾負鼠是紐西蘭計劃剔除的多種入侵性物種之一。 圖片來源:David White/REX/Shutterstock

老鼠Razza差點終結了James Russell的職業生涯。12年前,生態學研究生Russell曾把戴著無線電頸圈的老鼠釋放到紐西蘭海濱的一個小島上,來研究這種生物如何站住腳跟並成為入侵性物種。儘管他曾發誓保證這些老鼠會受到良好監控並會很快清除,但一隻名為Razza的老鼠卻逃過捕捉遊到了附近的另一個島上。

接下來的18個星期,Russell都在搜尋這隻老鼠。因為擔心這場災禍會影響到他的博士學位,Russell感到十分沮喪與尷尬。「我對自己的論文前景感到非常灰心。」他說。

儘管很多文獻都描述了控制大規模鼠群,但它們基本上沒有記錄如何跟蹤並殺死一隻嚙齒類動物,這對於根除一種物種極為重要。「結果證明了你在島上釋放的第一隻老鼠有多難捕捉,或者也可以說你要擺脫最後一隻被釋放的老鼠有多難。」現在奧克蘭大學工作的Russell說。

Razza的逃跑後來成為《自然》雜誌一篇論文以及一本暢銷兒童讀物的主題。十多年來,Russell已經完成了許多成功清除入侵動物的項目,如今他正肩負著一個更大的挑戰。他正在協調去年7月政府宣布的一個項目的研究和進展,該項目計劃到2050年清除紐西蘭所有的入侵性脊椎動物,如大鼠、刷尾負鼠、白鼬等,以保護該國數量稀少的地方性物種。

這一計劃並不像聽起來那樣不靠譜,先進保護策略諮詢公司主任Josh Donlan說,該公司曾在歐洲、南美和美國設計入侵物種清除計劃。在全世界,已經有1000多個島嶼通過「大型根除」方式清除了入侵物種。紐西蘭作為該領域帶頭專家的故鄉,已經實施了其中200多項工程。Donlan說,主要是要有足夠金錢、時間和政府意願,那樣清除整個國家的入侵物種非常有可能。

最新任務的規模代表了巨大的飛躍。到目前為止所清除的最大的島嶼是澳大利亞的麥誇裡島,其面積約為128平方公裡。紐西蘭的整個面積約為26萬平方公裡,而該國的城市和城鎮則使清除工作更加複雜化,因為那裡為這些動物提供了無數的藏身之所。

這正是Russell及其同事接手的原因。他們正打算開始一項大型研究項目,來研究一些最重要的技術,如新的誘餌、針對性的毒藥以及擾亂這些動物生殖的基因修飾。為了獲得成功,該項目將需要公眾和政府支持,還需要資金。

沒有希望的希望

紐西蘭是入侵性物種災難的典型代表。數千年來,該島上僅有小蜥蜴和不會飛翔的鳥兒,比如標誌性的無翼鳥幾維。自從750多年前包括人類在內的陸地哺乳動物首次到達該島後,當地脊椎動物物種數量已經消失了近一半,這一時期內至少有51個物種消失。而在18世紀末期歐洲人到達該島之後,物種流失速率進一步加劇。

有害哺乳動物正在大幅消耗紐西蘭的經濟。每年政府會在動物害蟲控制項目上花費約7000萬紐西蘭元,且入侵性捕食動物每年導致的產量損失可達33億紐西蘭元。其中大部分損失來自於農業,政府官員也擔心它會損害該國未遭到破壞的自然美景的名聲。「去年,旅遊業超過農業成為我們最大的財政收入來源。」該國環境保護部部長Maggie Barry說,「我們的環境是吸引人到這裡來的原因。」

環境和經濟之間的爭論有時仍會存在,很多人相信物理學家Paul Callaghan會帶領公眾回到清除入侵性動物的計劃上來。Callaghan 是一位有名的科學家,在紐西蘭可謂家喻戶曉,他曾寫作暢銷書並在電視節目中談論科學和創新。在2012年的一次公開演講中,他鼓勵紐西蘭人挽救該國本土動物,消滅入侵有害動物。「這或許有些瘋狂和野心勃勃,但我認為它值得一試。」他說。這是他的最後一次演說,數月後他因為癌症死亡。

但Callaghan的呼籲已經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力,使他們加入到轟轟烈烈的擁護本地鳥類和動物保護的項目中來。

許多清除紐西蘭島入侵物種的技術得到了發展。殺滅大鼠和其他入侵物種的標準方法是在誘餌站投放毒藥——通常是氯乙酸鈉(俗稱1080)或是抗凝劑溴鼠靈,此外還有通過直升機在地面上散布農藥。那些逃過化學藥物攻擊的入侵動物會進入陷阱或被擊斃,在短短幾周內所有的入侵者就會消失,奧克蘭大學生態學家Richard Griffiths說。多數時間花費在準備過程中。「基本上,你僅有一次機會糾正。」他說,主要是因為其成本非常高昂。「所以90%的工作是計劃和後勤。」

新技術登場

處理紐西蘭的入侵物種並不只是擴大規模。「我們很擅長剿滅這些動物。」Barry說,「但我們還需要依賴科學突破完成任務。」Griffiths看到的首批創新是新誘餌、毒藥和陷阱以及偵查入侵者的工具。「那些僅瞄準大鼠或小鼠的技術就非常好。」Griffiths說。對於負鼠來說,Russell和同事計劃對該物種進行基因測序,以期找到專門針對有袋生物的專用技術。

在保護圈內最為激動人心的想法是遺傳生物控制,它可以通過導入有害的特徵來抑制入侵者。強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可被用於擾亂對生存或繁殖至關重要的一個基因,或是讓動物對某種藥物更加敏感容易患病。然後,利用這種基因驅動技術,科學家可以插入那個基因使其在該物種間傳播。「它可以在10代左右在一個群體內從1%擴展到100%。」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遺傳學家Ethan Bier說,他在利用基因驅動對蚊蟲進行基因編輯,使其可以抵抗瘧原蟲。

到目前為止,基因驅動僅用於實驗室,並且大多數情況下是昆蟲,但並沒有證據表明它們不適宜被用於野外的負鼠或老鼠。Bier表示,一旦你開始導入有害的特徵,就是在對匡自然進化,而自然進化通常會消除有問題的基因突變。此外還存在顛倒性侵略的風險。

Russell項目中研發的另一種遺傳技術可以避免其中一些難題。特洛伊雌性技術靶向線粒體——細胞內的微小發電廠。線粒體DNA的突變會嚴重破壞精子遊動的能力。因為這些突變僅會影響雄性的健康,同時線粒體僅會通過雌性傳代,這些特徵可以在自然選擇中延續下來。

當然,在談及哺乳動物時,釋放數千隻特洛伊雌性大鼠可能會產生事與願違的結果:那些大鼠對生態系統的威脅與你想要清除的對象意向大。所以,丹尼丁市為政府研究機構「土地保護研究」工作的生態學家Daniel Tompkins更多地將它看作致命一擊——在有害動物被傳統技術削弱後阻止其數量重新恢復的一種方法。

後院之戰

所有這些技術距離大規模應用仍需要若干年,而且沒有哪種技術是高招,Russell警惕說,他認為其答案是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混合使用各種方法。「在森林中成本最低廉、最恰當的方法可能並不是個人後院中最適合的方法。」他說。

能否到達人們的後院關乎項目的成敗,Donlan說。掃除工作要接近100%的目標,就意味著它需要得到幾乎所有相關者的支持。如果有任何大規模群體拒絕與該項目郃,那麼將會留下未被清除的地方,從而為入侵動物提供庇護所。「根除工作要麼勝利要麼失敗的特徵使得社會問題變得非常重要且極具挑戰性。」Donlan說,「支持方需要比絕大多數人更多。」

Russell表示,這也正是紐西蘭比較幸運的地方。該國已經有數千個志願者團隊在花費業餘時間布置及檢查陷阱。然而,該項目的一些方面仍會考驗公眾支持程度。例如,蚊蟲生物技術控制在佛羅裡達和巴西就遭到一些居民的強烈反對。

此外,還有資金的問題。政府和慈善組織到2050年的截止日期將捐助約30億紐西蘭元,距離Russell預計的90億紐西蘭元仍有相當大的落差。但政府希望進一步的科學突破能夠把成本降下來。

Russell堅信技術突破一定會到來。在某種程度上,他對大鼠Razza的研究經歷給了他希望。儘管大鼠最終可能是以低技術方式得到控制,因為企鵝屍體似乎是一種難以拒絕的誘餌,然而這場狩獵依然迫使Russell團隊精煉正在使用的最先進的技術。例如生物安全犬類能夠捕捉單個的逃離者,對糞便進行基因測序能夠堅定剩餘物種的數量。

「回顧10年來取得的戰績,我覺得非常自豪。」他說。(晉楠編譯)

更多閱讀

《自然》網站相關報導(英文)

相關焦點

  • 我不會飛,是老天爺安排的 | 紐西蘭國鳥原來這麼酷
    她看到的紐西蘭可能和你看到的不太一樣。來源: kiwis for kiwi當年,歐洲定居者除了捎上了自己的一家老小來到紐西蘭,還在不知不覺中放走了「偷渡」來的捕食者。入侵物種對奇異鳥的壓迫就此展開。刷尾負鼠、鼬、老鼠、狗、貓等外來動物對奇異鳥大開殺戒,爭奪地盤。
  • 紐西蘭發起巨型沙螽回歸戰—新聞—科學網
    一個2.3米高的細鐵絲網籬笆(延伸至地面以下)阻止了可能傷害保護區內脆弱的本土動植物的老鼠、貓、鼬鼠等動物。該保護區提供了對紐西蘭過往歷史的一瞥。鬱鬱蔥蔥的貝殼杉、樹蕨和五指灌木叢掩護著紐西蘭象徵性的國鳥幾維鳥(學名鷸鴕,又稱無翼鳥)。這與周圍的草原生態形成鮮明對比。但該保護區的一種生物卻常常會逃跑:當地一種瀕危昆蟲馬霍埃努伊巨型沙螽。 在其他國家,昆蟲保護可能會成為可悲的馬後炮。
  • 英媒:紐西蘭成功滅絕外來菜粉蝶 保護農作物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1月29日發表了題為《紐西蘭成為第一個消滅入侵蝴蝶的國家》的報導,編譯如下:再見了,蝴蝶!紐西蘭成為第一個成功肅清一種入侵的蝴蝶物種的國家。大菜粉蝶產於歐洲、非洲和亞洲。這種蝴蝶的一名成員曾於2010年首次在紐西蘭被發現。
  • 紐西蘭捕鼠記
    在很早以前紐西蘭的物種種類並不豐富,並沒有包括鼠類在內的哺乳動物,但在被毛利人(紐西蘭原住民,屬於蒙古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人種)佔領且成為歐洲殖民地後,這些「外來人口」為紐西蘭帶來了不同種類的哺乳動物。而這其中,鼠類就是從外地遷移過來的新物種。狡猾靈敏的鼠類動物不僅通過殖民者的船隻「飄洋過海」來到紐西蘭,還通過遊泳往返於紐西蘭的北島和南島之間,為紐西蘭的生物鏈多樣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 紐西蘭捕鼠器堪稱老鼠終結者,老鼠百分百被爆頭
    據說人類與老鼠的戰爭,早在8000年以前就開始了。至於當時人類用什麼工具捕捉老鼠,這個就有待歷史學家們去探究了。而現如今,人們用來捕捉老鼠的工具,基本上都是靠滅鼠藥、粘鼠板、捕鼠夾、老鼠籠等……然而,凡是動物都會擁有智慧,老鼠也不例外,經過多年來的吃虧,現如今,以上這些捕鼠工具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大不如前。但最近,紐西蘭就很驕傲的宣布:到2050年,紐西蘭要成為第一個沒有鼠害的國家。
  • 紐西蘭,與你想像中的不一樣,不妨了解一下
    比爾·韋爾紐西蘭,南島陡峭的阿爾卑斯山脈和鬱鬱蔥蔥的山谷造就了紐西蘭最具代表性的景色。幾個世紀後,1998年的一個普通星期六,一種不同的探險者在奧克蘭以南兩小時的時間內進入了一個農場。他是導演彼得·傑克遜的外景探員。他們從空中巡視了該地區綿延起伏、被羊皮覆蓋的小山,認為這是拍攝一部名為《指環王》的小系列電影的絕佳地點。
  • 說死就「死」的北美負鼠:動物界中著名的表演大師
    為了欺騙敵人,它們還能做出痛苦不堪的表情,甚至連呼吸和心跳都能暫時停止(實為降低心率),體溫也迅速下降。那些喜歡吃活物的捕食者面對負鼠的逼真表演,受到迷惑,往往失去捕食的興趣,悻悻地離開。除了裝死這種消極逃命方式,北美負鼠還有「急剎車」這種積極戰略。在遇到跑不過的敵人時,它們可以在逃命的「急奔」中突然立定,捕食者也往往跟著停下,但巨大的慣性會拖著它們再往前一段距離。在捕食者摸不著頭腦,也來不及調頭的時候,負鼠就腳底抹油,轉身逃命,待捕食者反應過來準備再次追擊,負鼠早就躲得無影無蹤。
  • 紐西蘭鳩你真的了解嗎?紐西蘭鳩知識科普
    這是一種體羽鮮豔的鴿子,其體型大小足以取食紐西蘭較大樹種的果實。它的上部羽毛是彩虹色,具有深綠色、青銅色和紫色的亮點,它們的背部具有略帶淺灰色的綠色,並帶有銀色灰色色調。下體胸部黑色,腹部至臀部白色,翅膀具有不同的青灰色。與成鳥相比,亞成鳥的顏色比較暗淡。紐西蘭鳩生活在紐西蘭溫帶森林中。主要生活在從北陸到斯圖爾特島的森林中,範圍從沿海到山區的生境均有存在。
  • 紐西蘭想換掉國鳥Kiwi?似乎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雖然「獼猴桃」深受紐西蘭和其他國家人的喜愛,但小編覺得看完下面的博物之行,你大概也會有所動搖,因為紐西蘭實在有太多美麗的鳥......每個前往紐西蘭的博物愛好者,在踏上這片土地之前心中總會設定幾個小目標,我們此行也不例外。我和朋友圖圖先生計劃利用22天,把紐西蘭南北島具有代表性的自然風光和動物看個遍,順便拜訪一下研究生時期的幾位同窗。當然,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行程中錯過了很多,但意外驚喜也不少。
  • 世界上最會「碰瓷」的負鼠,空長50顆利齒,遇敵基本裝死
    世界上最會「碰瓷」的負鼠,空長50顆利齒,遇敵基本裝死 說到碰瓷大家都不陌生,有人還真的遇到過。會碰瓷可不止是人類,動物也會,像狗子。只是狗子碰瓷非但沒有讓人覺得厭惡,反而覺得很可愛,令人哭笑不得。世界上還有一種動物很會「碰瓷」,空長50顆利齒,一遇到敵人基本就裝死。
  • 紐西蘭奇特瀕危鴞鸚鵡:每隔兩年才交配一次
    巧妙的偽裝:鴞鸚鵡現存數量僅124隻,這是攝影師用微型相機在濃密叢林中拍攝到的鴞鸚鵡,但是同樣作為一種瀕危物種,紐西蘭鴞鸚鵡卻非常不稱職。  這是一種在陸地上生活、體形豐滿的鸚鵡,但它對交配非常冷漠,在紐西蘭現存數量僅約124隻。除了雌性鴞鸚鵡對交配不感興趣之外,笨拙的雄性甚至有時會將負鼠和其他掠食者動物當成自己的配偶。當它們面對危險時,智力低下的鴞鸚鵡經常忘記它們不會飛行的這一事實,在逃離時拍打翅膀往往會失去身體平衡,摔在地面上。
  • 動物的逃生技巧:地球上的9種以奇怪方式躲避捕食者的生物
    野生世界裡充滿了神秘和未知,每一種生物都在為生存而戰鬥,任何生物都有可能被突襲,所以為了避開捕食者的攻擊,許多生物都進化了自己的防衛機制,它們的方式甚至會讓我們感到難以置信和震驚。通過本文,小編要和你分享,動物的逃生技巧:地球上的9種以奇怪方式躲避捕食者的生物。
  • 鼬鼠當選2018瑞士年度動物 環保組織籲保護其棲息地
    瑞士資訊1月4日報導稱,瑞士環保組織「善待自然」(Pro Natura)於當地時間1月3日將這一殊榮歸於短尾黃鼠狼-或被稱為鼬鼠或貂(白鼬)名下。這種身形細長瘦削的哺乳動物,曾經在瑞士屢見不鮮。然而近年來,它們昔日在海拔3000米以下位於低洼地區的棲息地,屢屢飽受威脅。
  • 「聰明」的鼬鼠
    內蒙古草原上有一種鼬鼠,整天忙忙碌碌,不停地尋覓著食物,並將吃不完的食物儲存到洞穴裡
  • 津關捉「鼠」具慧眼,車中巧識「偷渡客」——天津海關在保稅進境的進口汽車中全國首次截獲北美負鼠
    天津海關在保稅進境的進口汽車中全國首次截獲北美負鼠近日,天津海關在保稅區進境的一輛來自美國的進口越野車底盤間隙中發現了這樣一種生物——尖尖的嘴,大大的圓耳朵,長長的尾巴,蓬鬆的毛髮,四個爪子非常尖利,後背還有一道白毛,看上去就是一隻家貓大小的「老鼠」......
  • 英國採取手段清除入侵松鼠—新聞—科學網
    威爾斯紅松鼠信託基金會動物保護生物學家Shuttleworth和其他科學家正在設法扭轉局勢。2015年,該信託基金會宣布,在現年45歲的Shuttleworth帶領的剿滅項目經過18年的努力下,安格爾西島(由一條海峽與英國主島相隔)的灰松鼠已經被清除。今年夏季,剔除灰松鼠的任務將在主島展開。「紅松鼠保護正在取得成效,有證據表明我們能夠清除掉灰松鼠。」他說。
  • 亞馬遜雨林餐盤大小毒蜘蛛獵食負鼠
    視頻中,一隻餐盤大小的蜘蛛在捕食壘球大小的負鼠。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負鼠的專家證實,該團隊首次記錄了大型蜘蛛捕食負鼠的畫面。美國密西根大學一支研究團隊在《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保護》電子雜誌上發表論文,公布了其研究發現,詳細描述了動物捕食多種不同動物的場面。
  • 為什麼小小的紐西蘭會有如此多的巨鳥呢?
    大力神意外出現在紐西蘭的聖巴坦斯小鎮有一個已經消失了的湖泊,這個湖泊中保存著中新世早期豐富的化石沉積物,其中包含了植物、鱷魚、蝙蝠和數十種鳥類。2008年,研究人員在這個湖泊遺址發掘出了兩塊特殊的鳥類腿骨化石,相比於發掘出的其他大多數鳥類骨骼,它們顯得非常大,與遺址中發掘出的鷹化石相當。於是研究人員將它們放在了放置鷹骨的標本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