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發現1.9億年前的化石,記錄魷魚捕魚瞬間,魚頭已碎裂

2021-01-08 FUN知識點

記錄「瞬間」不是件容易事兒,靠的是機緣巧合,然而由於「瞬間」自帶意想不到、意料之外的特質,它往往都比較精彩。還好大自然從不讓人失望,總能給人驚喜,它的「抓拍」能力,遠比任何一部相機都厲害,比如最近,英國普利茅茨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就在一塊化石上,發現了魷魚捕魚的瞬間。

這塊化石可以追溯到1.9億年前,出土於有名的侏羅紀海岸,事實上英國地質學家早在19世紀就找到了它,隨後就一直將它保存在英國地質調查局的倉庫中。化石長約60釐米,其上能夠明顯地看到兩個相對獨立的個體,一左一右,但是當古生物學家馬爾科姆·哈特前不久對其進行細緻研究時,驚喜地發現它們互相糾纏,二者應該曾經上演過一場激烈的惡鬥。

位於化石左側的是一種類似魷魚的遠古生物,被稱為「Clarkeiteuthis montefiorei」,而化石的右邊則是一隻遠古魚類,有點像今天的鯡魚,名為「Dorsetichthys bechei」。

我們知道在魷魚的頭前方,有10條靈活的觸足,哈特在化石上觀察到的便是包裹在魷魚觸足中的部分:斷裂、粉碎的魚類頭骨。這塊化石不僅記錄了珍貴的瞬間,還因為年代久遠,成為現在已知最古老的魷魚捕食場景,但它究竟是怎麼形成的,研究人員們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只能進行合理的推測。

第一種可能是魷魚過於貪食,結果兩敗俱傷。也就是說,被捕食的那條魚個頭有點大,大到佔據了魷魚的整個口腔,使得它沒法進行咀嚼,於是魚就卡在了魷魚的嘴裡,結果它們就纏在一起沉入了海底的泥土裡,換句話說魷魚由於「肚飽眼睛飢」而喪了命。

第二種可能是魷魚太過謹慎,結果過猶不及。這個猜測是說,魷魚捕食到獵物後會將其拖入海底,再在相對安全的地方食用,以免自己進食的時候一不留神淪為了別人的獵物,這種行為在現生魷魚中非常普遍,但是也潛藏著危險,在將獵物託向水下的過程中,魷魚所能攝入的氧氣含量變低,很容易缺氧進而窒息,結果也是自己和獵物雙亡。

無論成因如何,這塊化石能夠保存下來還有很多偶然因素,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在沉入海底後都會淪為其他海洋生物的獵物,然而在這隻類魷魚和類鯡魚完全被泥沙包裹前,捕獵者並沒有發現它們,我們才能在1.9億年後的今天想像那時的畫面。

相關焦點

  • 2億年前魚龍肚裡發現魷魚!
    據外媒報導,一隻叫做魚龍的小海棲動物在侏羅紀早期狼吞虎咽地吃下了史前魷魚,然後突然它死了--因為它的肚子還裝滿了未消化的魷魚。
  • 中國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發現2.44億年前「雲南暴魚」化石 (1/3)
    中國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發現2.44億年前「雲南暴魚」化石 (1/3) "← →"翻頁
  • 英國蘇格蘭女古生物學家海邊跑步被石頭絆倒 意外發現1.66億年前劍龍化石
    潘恰羅莉(左)無意中發現劍龍後腿化石(右)。絆倒潘恰羅莉的化石藏於巨石內。(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英國蘇格蘭一名女古生物學家早前在埃格島海邊跑步時,被一塊石頭絆倒,詎料該塊「絆腳石」內竟然埋藏了一塊1.66億年前的劍龍後腿化石,是埃格島200年來首次發現的恐龍化石,可謂萬中無一的幸運。
  • 世界上首塊偽郭公蟲化石被發現 記錄提前1.65億年
    世界上首塊偽郭公蟲化石被發現 記錄提前1.65億年 World’s first tooth-necked fungus beetle fossil found in China
  • 葡萄牙發現1.5億年前「鱷魚蛋」化石
    古生物學家在葡萄牙一處恐龍巢穴遺蹟中發現了距今1.52億年前的鱷目動物蛋化石,可能是目前發現的最古老同類化石。  古生物學家在裡斯本北部一個村莊出土的恐龍巢穴中發現了這些鱷目動物蛋化石。據分析,這些化石最初是鱷形超目類動物的近親在侏羅紀晚期下的蛋,距今已有1.52億年,估計孵化成年後體長近2米。
  • 古生物學家發現 1.5億年前鳥形恐龍腳印
    發 現 這是一個奇怪的腳印,它藏身在一片濃密的玉米地旁邊,度過了數億年時光,直到一群古生物學家的到來,才讓它「浮出水面」。7月22日,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領銜的中美古生物學家在雲南祿豐發現的這批特殊的足跡顯示,在侏羅紀-白堊紀之交的時候,這裡生活著一類奇特的古鳥或鳥形恐龍。 邢立達說,「足跡點就在恐龍谷博物館的後山,我們穿過一片玉米地,挖開浮土和落葉,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怪足跡。」
  • 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1.1億年松柏類植物新類型
    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1.1億年松柏類植物新類型 2020-07-27 16:43:38 南古所 供圖   中新網南京7月27日電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7日通報,該所聯合中外研究團隊,在中國浙江白堊紀地層中首次發現了距今1.1億年且已滅絕的一種松柏類植物新類型,將其命名為「周氏短木」。  該成果近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上。
  • 內蒙古發現1.65億年前最大型史前蜘蛛化石(圖)
    迄今最大:這個1.65億年前的大金蛛化石發現於中國內蒙古境內。  北京時間4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堪薩斯大學古生物學家近日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發現了迄今最大型的史前蜘蛛化石。據古生物學家介紹,這一史前蜘蛛化石保存極為完好,蜘蛛大約生活於1.65億年前的侏羅紀時代,當時正是恐龍主宰地球的年代。目前,專家已經識別出這隻蜘蛛的確切屬類,甚至還可以辨別出這是一隻成年雌性蜘蛛。
  • 6億年前的蟲子長什麼樣?古生物學家新發現
    6億年前的甕安生物群中,有一類胚胎狀化石表面上長有奇怪的螺旋狀線圈,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長期以來學界有各種假說,但均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牽頭的國際團隊,通過高解析度顯微CT和同步輻射顯微斷層成像技術,對這類化石的內部結構進行了研究,最終破解了其身世之謎。相關研究於2020年6月13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  動物是如何起源的呢?這一直是困擾古生物學家和演化生物學家的前沿科學問題。
  • 世界最老心臟 1億年前棒鞘魚體內心臟化石被發現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0日報導,古生物學家於巴西發現了首例心臟化石樣本,該化石存在於約1.13—1.19億年前的棒鞘魚(Rhacolepis)體內。研究團隊使用無損成像技術探視該魚的體內結構,發現這一古老的脊椎動物,其心臟比現代魚類的要複雜得多。
  • 古生物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動物精子 來自一類水生甲殼動物
    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最近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早期動物的精子。這是迄今人類發現的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前推了約5000萬年。
  • 化石裡的地球故事:1.45億年前第一朵花開
    化石裡的地球故事:1.45億年前第一朵花開化石標本。 世界上第一朵花開在哪裡?46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有多高?達爾文進化論真的靠譜麼? 地球上那些遙遠的歲月,人類未曾經歷,卻又真實存在。 中龍化石的分布佐證了大陸漂移說,不同時期的珊瑚外壁環紋數量則為地球自轉速度不斷變慢提供了旁證。
  • 新墨西哥州發現2.9億年前人類足跡??
  • 古生物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動物精子特別關注
    古生物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動物精子特別關注 2020-11-22 11:28
  • 4歲女童發現2億年前恐龍腳印 震驚古生物學家
    2.2億年前的恐龍腳印化石,讓古生物學家震驚得直呼:「這是有史以來在海灘上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標本。」英國一名4歲女童在威爾斯巴裏海灘(Barry beach)發現距今2.2億年前的恐龍腳印化石。薩利說,她知道那個海岸上曾經發現過恐龍足跡的化石,但我不確定女兒發現的是真的恐龍足跡,於是將照片上傳到社群網站上,沒有想到立刻引起網友的關注。加的夫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Wales, Cardiff)的專家與懷爾德家族取得了聯繫。本周三(1月27日),博物館從巖石上取得了這枚恐龍腳印樣本。加的夫國家博物館是威爾斯國家博物館的一部分,位於威爾斯加的夫。
  • 古生物學家發現2.5億年前「植物分解師」
    新華社南京10月29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發現,我國新疆地區的化石木材內部,存在大量微生物和節肢動物降解木材的證據。這是古生物界首次在中緯度地區有此類發現。
  • 2020年「硬核」科學發現清單
    北京時間1月7日消息,2020年,科學家們獲得了很多「硬核」科學發現,包括:吃同類恐龍、炸肚鰻、暴力星系等等。 1.火山閃電 它在前院發現了一條雙頭蛇。這條小蛇有兩個頭和兩個尖牙。這種現象被稱為兩足畸形,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現象。它發生在胚胎發育期間,同卵雙胞胎無法完全分離。雙頭畸形發生在許多動物種群中,包括鹿、海豚等。 5.世界上最古老的烏賊攻擊
  • 5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活著」
    大約5.2億年前,在雲南澄江的一片淺海中,生活著一群形狀各異、結構複雜的動物:有的體型龐大,有的則穿著硬殼。突然有一天,地震引發的海嘯把它們衝到了沙灘上,然後很快被泥沙掩埋. 世事瞬息萬變。1984年,在雲南省澂江縣(今澄江市)毛天山地區進行科學研究的古生物學家侯先光教授,用錘子敲開了他腳下的巖層,發現了一個節肢動物化石——奈羅蟲,這是以前在加拿大伯吉斯頁巖中唯一發現的。於是,記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再次浮出水面。 走進展示這些化石的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有一個兩層的化石牆,由埋藏化石的巖層拼接而成。化石可以在巖壁上找到。
  • 我國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竊蛋龍孵卵化石
    我國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竊蛋龍孵卵化石 新華網 | 2021-01-04 09:05:20 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發現,這是世界上罕有的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的竊蛋龍孵卵化石。該組化石是在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
  • 南極發現6億年前的極小人類化石
    導讀:近日,在南極洲的惠特莫爾山脈(Whitmore mountain)的沉積巖中,古生物學家發現了骨骼殘骸的化石,似乎是極小的人類。在南極發現6億歲的小人化石。「我們對化石進行了測試,毫無疑問地確定它們至少有6億年的歷史」,劍橋大學(Cambri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