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12月24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科技創新專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楊仁全介紹,全市R&D經費(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了紐約、柏林等國際知名創新城市。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楊仁全。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
「十三五」時期是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面加速發展期。五年來,北京支持開展數學、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自主探索。全市R&D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了紐約、柏林等國際知名創新城市,其中,基礎研究投入佔比從2015年的13.8%提升至2019年的15.9%。累計獲得國家科技獎獎項佔全國30%左右;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實現翻番。湧現出馬約拉納任意子、新型基因編輯技術、天機芯、量子直接通信樣機等一批世界級重大原創成果。
2019年,北京人工智慧相關產值規模1700億元,是2015年的2.4倍;醫藥健康產業總體規模突破2000億元,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五年來,北京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支撐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的地位顯著增強。出臺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實施辦法,建設量子、腦科學、人工智慧、應用數學等領域全新體制新型研發機構,為國家實驗室建設先行探路。
北京承接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十三五」期間,北京地區單位牽頭承擔的重大科技專項項目覆蓋全部民口專項,立項數量和經費投入均居全國首位。布局12個超算中心、46臺全球算力500強的超級計算機以及鳳凰工程、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等19個大科學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科研平臺。打造「三城一區」主平臺和「一區十六園」主陣地,「三城一區」以不足6%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市GDP的1/3。
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影記者 吳寧
編輯 白爽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