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紐約、柏林

2021-01-09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12月24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科技創新專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楊仁全介紹,全市R&D經費(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了紐約、柏林等國際知名創新城市。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楊仁全。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

「十三五」時期是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面加速發展期。五年來,北京支持開展數學、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自主探索。全市R&D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了紐約、柏林等國際知名創新城市,其中,基礎研究投入佔比從2015年的13.8%提升至2019年的15.9%。累計獲得國家科技獎獎項佔全國30%左右;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實現翻番。湧現出馬約拉納任意子、新型基因編輯技術、天機芯、量子直接通信樣機等一批世界級重大原創成果。

2019年,北京人工智慧相關產值規模1700億元,是2015年的2.4倍;醫藥健康產業總體規模突破2000億元,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五年來,北京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支撐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的地位顯著增強。出臺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實施辦法,建設量子、腦科學、人工智慧、應用數學等領域全新體制新型研發機構,為國家實驗室建設先行探路。

北京承接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十三五」期間,北京地區單位牽頭承擔的重大科技專項項目覆蓋全部民口專項,立項數量和經費投入均居全國首位。布局12個超算中心、46臺全球算力500強的超級計算機以及鳳凰工程、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等19個大科學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科研平臺。打造「三城一區」主平臺和「一區十六園」主陣地,「三城一區」以不足6%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市GDP的1/3。

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影記者 吳寧

編輯 白爽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企業投入成為主體,基礎研究投入加速,政策環境持續向好 我國研發投入連續創新高
    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近日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為2214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5%,連續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研發投入高增長的背後,是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再創新高,企業投入主體地位穩固。
  • 教育部:深化教育經費三項機制改革 逐步提高社會投入佔比
    下一步,將繼續保持財政教育投入強度,持續鞏固4%成果,推動落實「兩個只增不減」,更好滿足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新需求,更好發揮教育經費   使用結構逐步優化   從2016-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使用情況看,各級教育之間,義務教育佔比最高,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中用於義務教育的經費佔到52.7%,四年始終保持在53%左右。
  • 一文了解2020年中國國家重點實驗室市場發展現狀 北京位居前列
    科研投入情況分析 R&D經費支出逐年上升根據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的數據,2010-2019年,我國科技經費投入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同比增速則先下滑再上升。2019年,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2216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5%,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23%。隨著科技技術的提升,我國R&D經費支出強度在2010-2019年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 我國研發投入連續創新高
    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近日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為2214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5%,連續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研發投入高增長的背後,是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再創新高,企業投入主體地位穩固。
  • 官方談中國基礎研究問題:財政投入強度不夠
    官方談中國基礎研究問題:財政投入強度不夠 2016-06-14 11:52:25中新社記者 張勤 攝   中新網6月14日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文表示,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基礎研究面臨很多問題,和美國基礎研究的投入相比,現在投入的強度還不夠。  國新辦今日舉行發布會,高文介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三五」發展規劃》的情況及答記者問。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我國科研基礎研究投入強度不足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我國科研基礎研究投入強度不足 原標題:   中新網6月14日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文表示,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基礎研究面臨很多問題,和美國基礎研究的投入相比,現在投入的強度還不夠。
  • 人民日報:我國研發投入連續創新高
    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近日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為2214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5%,連續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 金羊網評:厚積薄發,以更大投入贏得創新發展主動權
    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近日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為2214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5%,連續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當今世界,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
  • 《研究與試驗發展(R&D)投入統計規範(試行)》答記者問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研究與試驗發展(R&D)投入統計規範(試行)》(以下簡稱《規範》),記者就《規範》制定的意義、原則、主要內容和主要作用等問題,採訪了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主要負責人萬東華。
  • 見證「十三五」|我國全球創新指數升至14位,基礎研究佔比首破6%
    「十三五」期間,我國科技事業從基礎研究、科技工程再到前沿技術都取得矚目成就,「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也逐一從夢想變為現實。數據顯示,過去五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7%增長到2.23%,同時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翻了一番,2019年超過2.2萬億元。
  • 中國目前亟需補齊基礎研究投入不足這塊短板
    在11月30日2020呢中國聯通科技創新大會上,中科院大學副院長、教授劉雲在演講中指出,中國在科技領域是「大而不強」,雖然中國研發投入總量世界第二,但研發強度與創新型強國之間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基礎研究投入比例更低。
  • 北京去年數字經濟佔GDP比重逾50% 居全國首位
    年,北京新經濟增加值1.2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16年增長57%;數字經濟佔GDP比重超過50%,位居全國首位。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談緒祥在啟動儀式上介紹了6年來北京雙創發展成效。他說,北京以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為引領,加速推進國家實驗室、大設施等國家級創新平臺布局,牽頭承擔的重大科技專項數量和經費均居全國首位。光量子計算機等一批前沿「硬科技」成果比肩全球。  北京在創新中跑出了「速度」。
  • 北京經濟規模4年擴大1萬億,微觀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增強
    昨天的發布會上,市發改委副主任林恩全亮出北京「十三五」經濟發展成績單:2019年比2015年經濟總量增加1萬億元,預計「十三五」期末地區生產總值將超過3.6萬億元,人均GDP達2.4萬美元左右,較2015年提高0.6萬美元,保持全國領先;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9萬家,是「十二五」期末的2.4倍,擁有獨角獸企業93家,居全球榜首;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嚴峻考驗,新設企業數量自去年8月起連續5
  • 2020全球城市綜合實力排名:上海躍居第十名 北京在經濟領域保持第三
    森紀念財團都市戰略研究所執行委員會通過對全球主要城市在「經濟」、「研究·開發」、「文化·交流」、「居住」、「環境」、「交通」6個領域的70項科目進行評估,並最終根據綜合分數進行了排名。2020全球城市綜合實力排名。(圖片來源:森紀念財團都市戰略研究所官網)由於進入年底後,日本疫情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所以本次發布會採取線上及線下模式舉行,並且對現場的參加人數嚴格限制。
  • 美國學者: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家中國企業科研經費超過了蘋果
    對於科技的發展,大部分國家都是極為的重視,科技是一個國家的強國之本,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正是因為極為注重經濟發展,掌握核心科技就相當於掌握了全球的科技命脈,如果想要有所突破,那就需要去打破那些技術壟斷。
  • 北京"三城一區"規劃基本編制完成 特色發展格局助力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北京3月26日電(孟竹) 北京市「三城一區」發展規劃基本編制完成,呈現出特色化發展的新格局。3月25日,北京市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通報會在京召開,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科技創新驅動及「三城一區」發展情況。
  • 學術頭條:新冠二次感染是個別現象,2019研究經費超2萬億,天問一號...
    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超2萬億元8月27日,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根據該文件,我國2019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突破了2萬億人民幣,較上年增長12.5%;R&D經費投入強度為2.23%,較上年增長0.09%。另一方面,基礎研究經費增長迅速,其佔比首次突破了6%。同時,財政科技支出突破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2.6%。
  • 早強劑對混凝土早期抗壓強度影響試驗研究
    本試驗研究在C50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礎上,以混凝土立方體早期抗壓強度作為主要控制指標,對比分析甲酸鈣、三乙醇胺、硫酸鈉三種早強劑,在單摻或複合時,對混凝土早期強度的影響,以期為早強劑與混凝土類似實驗研究提供借鑑與參考。
  • 張燕生: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新華網北京11月24日電(黃浩)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擘畫發展藍圖、規劃實踐路徑、作出戰略部署,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注入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