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真的具有自由意志嗎?對普林斯頓大學康韋教授理論的信息重構

2020-12-04 探索貓百家號

普林斯頓大學的康韋(John Conway)和寇辰(Simon Kochen)教授在2006年提出了自由意志定理,被學界看作是結合了寇辰和史拜克早前的工作與貝爾不等式思路的產物。康韋和寇辰於2009年發表了一個改進和加強了的版本,即:如果人類擁有自由意志,則基本粒子也有。

康韋等對自由意志的定義,主要指兩層含義:(1)能在不同的可能性之中做出選擇;(2)該選擇不能由過去發生過的一切歷史所決定。即,即使掌握了整個宇宙過去所有的一切信息,也無法對該選擇作出準確預測。

我在前一篇文章《從真理到愛因斯坦的信仰,談產生因果律的根源在於兩大不同的信息》中將信息進行了分類,即宇宙信息包含有智慧信息和普通信息(以前我叫垃圾信息)。智慧信息就是可以驅動智慧載體對相關綜合系統具有產生熵減能力的信息,使得系統有序化;而普通信息則並沒有這種能力,它們只能無條件的任由系統熵增。

愛因斯坦等很多科學家信仰自然界中存在絕對的「規律」(如因果律),這種信仰和宗教是有區別的。愛因斯坦這種信仰和宗教的區別或許有一個判斷模式:就是宗教中存在絕對的智慧信息;而愛因斯坦信仰中只存在絕對的普通信息,智慧信息沒有絕對,而普通信息有絕對。智慧信息可以自動吸取周邊信息,驅動載體從外界獲取能量和物質,再對自身及外部環境進行智慧化改造。其中信息交換的過程這也可以看成對周邊信息的相對真理的獲取過程。

智慧信息沒有絕對,所以其演化具有隨機性、而普通信息是絕對的,其演化是單向的。正因為普通信息的單向性,所以有因果律。因果律適用於普通信息決定的事物,但並不適用於智慧信息決定的事物。舉個實例,戰爭中,往往很多出其不意的結果,這就是人的智慧在起作用造成的隨機性。

我認為正因為智慧信息帶給載體的隨機性,所以才會出現量子力學中的自由意志定理。當然也可以說正因為自旋量子的隨機性,所以才會將智慧的概念安放在量子上。這裡特別說明的是,一定是自旋的量子,非自旋的極微觀引發的現象反而不具有隨機性(如超光速宇宙膨脹就不是隨機的)。

經常看到說意識的產生源於量子糾纏,我倒是認為意識的產生不會源於量子糾纏,真的與量子有關係的話,也只可能與自旋量子有關係。證明這個論斷很簡單,一是自旋量子才具備隨機性信息屬性,量子糾纏本身並不具備信息的屬性。當然如果量子糾纏真的和意識有關係的話,那麼這個關係很可能是意識的傳遞,而不是產生。

假如說意識真的是因為量子糾纏而產生的話,那麼現代很多人信奉的倒過來敘述的「量子糾纏就是意識」其實就是相當於將量子糾纏和意識等同起來,即量子糾纏就是意識、意識就是量子糾纏。我看這樣說並不是很可靠。意識如果作為一種信息,即使是隨機性的,一飄而過的,也是一種信息,不可能是糾纏本身,更可能的是自旋的量子。糾纏只不過可以快速影響這種隨機性信息,也就是量子的自旋方向。

特別的,量子糾纏和自旋量子的屬性完全不一樣。我認為,相對論是適用於自旋量子的理論,而量子糾纏與自旋無關,它只是相互影響著糾纏量子的自旋方向。

從宇宙大爆炸開始,或許一切已經註定,那就是宇宙萬物都是由弦的基本單元「量子比特」的不同序列組合構成,這些序列就是宇宙的最基本的信息。宇宙是由這些最基本的信息主宰的,包括宇宙的誕生、生長和宇宙的規律都是由這些信息決定的。我一直認為人擇原理其實就是宇宙的信息演化。宇宙信息演化或許能夠揭示人擇原理的內在本源。

而量子比特是具有自旋屬性的最基本量子,也就是說它是「信息」的基本單元,它遵循相對論規則。量子比特的自旋方向具有隨機性,那麼按照量子自由意志定理,量子比特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具有自由意志的信息單元。

其實量子糾纏並不是代表著隨機性信息,量子糾纏只是起到傳遞隨機性的作用(量子糾纏有傳輸速度)。從這個角度講,很有可能意識的產生與量子糾纏並無關係,而是與量子有關係,但是量子糾纏或許起到了傳遞意識的作用,這種傳遞不是傳遞信息(信息並沒有經過中間過程進行傳遞),而是影響意識信息(隨機自旋的方向),影響的速度可以超過光速。

本文由探索貓原創,版權所有。如轉載請私信 @探索貓微博。歡迎直接轉發。

相關焦點

  • 如果量子有自由意志,那麼是不是人工智慧也可以有?
    普林斯頓大學的康韋和寇辰教授在 2006 年提出了自由意志定理。康韋和寇辰於 2009 年發表了一個改進和加強了的版本,即:如果人類擁有自由意志,則基本粒子也有。量子自由意志科學家認為,在對光進行感應後,意識得以起源,意識的出現和發展完全是對光量子產生感應和進化出來的。
  • 量子物理學是人類擁有自由意志的理論嗎
    然而,一些科學家推測,也許理論物理學的最深層包含了闡明這個問題所需的洞察力,他們認為量子物理學可以用來解釋意識的存在。意識與量子物理學意識和量子物理學結合的最初方式之一是通過對量子物理學的哥本哈根解釋。在這個理論中,量子波函數由於有意識的觀察者對物理系統進行測量而崩潰。
  • 量子力學是如何拯救愛因斯坦的自由意志的?
    然而,地球上的每個空氣分子都有一個確定的位置,我們可以建立模型來做出這個假設,並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天氣的有用信息。1934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厭倦了量子力學。尼爾斯·玻爾和維爾納·海森堡關於量子波函數不確定性原理等奇異概念的理論席捲了整個物理世界。就愛因斯坦而言,量子力學要成為宇宙的「完整」理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自由意志與量子力學:如果人有自由意志,那麼亞原子粒子也有
    原標題: 自由意志與量子力學:如果人有自由意志,那麼亞原子粒子也有 上面這句話,並不是什麼哲學家憑空想像出來的理論,也不是科幻小說家的精彩幻想,而是一個名為「自由意志定理」的數學定理!這篇名為「The Free Will Theorem」的論文,在2006年由John Conway和Simon Kochen發表。
  • 人擇原理:宇宙是被人類(智能生命)所選擇的嗎?
    (提普勒是美國數學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在杜蘭大學的數學和物理系中擔任聯合職務,正兒八經麻省理工畢業的。不過George Ellis認為他的理論很大程度上是偽科學。約翰.巴羅是劍橋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其他:普林斯頓大學的康韋和寇辰教授在2006年提出了自由意志定理,被學界看作是結合了寇辰和史拜克早前的工作與貝爾不等式思路的產物。
  • 瘋狂科學家證明亞原子粒子擁有自由意志,震驚科學界!
    以這些粒子為原材料而形成的形形色色的物質中,總可劃分出具有生命的生物和不具有生命的物質。大多數人都相信,包括人類在內的大多數生命物質,都有自由意志。另一方面,現代科學的普及之下,很少有人相信那些無生命物質也會擁有自由意志。
  • 人類是否有自由意志?量子物理學可給出答案
    大多數人相信人類具有自由意識。法律和道德讓人們對他們的行為負責,就好像他們是出於自己的自由意願而決定採取這些行為一樣。如果愛因斯坦並沒有真正做出他的發現,但他的大腦卻不可避免地做出了這些發現,那麼他真的配得上諾貝爾獎嗎?
  • 《自然》:普林斯頓大學在量子拓撲物質研究有重大發現
    量子拓撲物質研究是將量子力學和拓撲學相結合的一門新興研究領域,通過量子力學原理,運用拓撲學數學工具,主要是對物質的微觀基礎機理的研究。由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發現了一種展現出奇異量子效應的拓撲磁鐵,這種新型的磁體具有可擴展至室溫的新型量子效應。
  • 自由意志真的自由嗎?
    信息系統進化的動因是突發或者偶發,比如DNA的突變、大腦的靈感。突變與信息系統本質是相通的,它們都是小因大果的呈現,不穩定的是前者,穩定發生的是後者。它們都是具有放大效應的因果機制。自由意志依然符合因果律,其源頭在於更小層面擾動形成的偶發,讓大腦看起來像「自由」而已。自由隨心,這內生的因確實比外生的因看起來更「自由」。
  • 美劇知識點:《西部世界》中的自由意志以及混沌理論和決定論
    自由意志」的話題,這是繼上次「量子力學」這個坑之後,我給自己挖的另一個大坑,相比上一次,這個坑更大更深,因為這不僅是一個科學問題,還是一個哲學問題。這是因為自由意志論經歷了:建立——打破——建立——再次打破的過程。自由意志的「豬隊友」——混沌理論在很長一段時間當中,由於人們並未發現「混沌理論」,而混沌理論會讓人產生一種「結果不確定性」的錯覺,從而能夠有效的反駁決定論,決定論站不住腳,自由意志自然就是存在的,這讓自由意志論大行其道。
  • 讓上帝為難的問題:人類是否真的擁有自由意志?
    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這似乎是一個哲學問題。我們能夠去思考和感受這個世界,也能夠進行選擇、相信、懷疑、等意志活動,這是「自由意志」的體現。即使我們的肉體會被禁錮,但是我們的意識絕對是自由,沒有人能夠阻止你的想法,這樣看來,我們的意志是自由的。那麼,人類是否是真的擁有自我意識?
  • 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世界的無限可能
    我們必須相信自由意志,我們別無選擇。——艾薩克·辛格2004年,普林斯頓大學的約翰·康威和西蒙·柯辰證明了自由意志定理。這個定理如下:如果存在有自由意志的實驗者,那麼基本粒子也有自由意志。那麼,真的有所謂自由意志麼?如果未來可以預測,那就意味著某種程度上一切已定在在皆定,一切都是時間中事的宿命論!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雲!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追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唯心造!一切現象都是心中幻象!外在一切都是內心的投射!盡人事聽天命!什麼是定數,什麼是變數?找到那循去的一?
  • 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覺嗎?
    所以,自由意志真的玩完了嗎?我跟其他許多比我優秀的人都不這麼認為。然而,一般的自由意志觀點確實有說不通的地方。這些觀點建立在天真又過分簡單的假設上,以為人類可以掙脫生物與歷史的限制,在無條件的自由下做出選擇。自由意志面臨諸多質疑,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它的存在,而是要更審慎地思考自由的意涵,放棄那些過於簡單的假定。
  • 我們確定性的宇宙中存在自由意志嗎?
    那麼到這一步你可能會缺乏一些理想化的自由意志,但由於上述所說,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辨別出來這種「自由意志」,那麼你所缺乏的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實際上你的行為是否可預測要比理論中你的行為是否可預測的更為重要。人與人之間的微小互動是很容易(好吧……至少有點兒)預測的。但是綜合的大型體系要比這些微小互動各部分的總和還要更加複雜。
  • 從俄狄浦斯到貝爾的隨機數——我們有自由意志嗎
    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如果自己多看了一本書會對未來產生多大的變化,甚至——從來沒有考慮過,如果回到過去,我們真的能夠重新選擇自己的道路嗎?不過至少,現在我們依然(暫時)可以相信,時間不容回溯,歷史不容假設,所以我們可以假設我們有自由意志而無法被證偽。從這種意義上來看,自由意志,或者也許,自由意志的假象,是時間給我們的禮物。否則呢?
  • 有一種錯覺叫自由意志
    換個問法也許更通俗些:人類到底是生物化學、社會文化的傀儡,還是不可預測、具有無限發展可能的能動主體?這個問題看上去很像哲學裡的大問題——雖然重要,但是忽略之也不影響正常的生活。更何況哲學家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似乎更適合於鍛鍊人的大腦而不是給出一個確切答案,所以長久以來自由意志研究總是停留在形而上的層面之上。
  • 或許,我們真的沒有自由意志?
    而在另一個由斯特凡·波特帶頭的實驗中,他詳細精確的功能磁共振實驗顯示,在決定最終到達人的意識層中的前幾秒鐘,他們就能根據大腦中的信號來「破譯」和預測所謂的自由意志。雖然腦科學家、神經學家和認知科學家已經揭示出了越來越多關於人類思考和做決斷的過程細節,但是要讓大多數人信服還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完成。簡單地說,如果說上面所提到的那些神經學家能夠在讓實驗對象面臨複雜決定時,在意識作出決定之前就能根據大腦內部活動準確預測出結果,那麼再得出這個理論可能能夠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叔本華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這裡討論的既不是政治問題,也不是哲學問題,而是一個生物學問題。為方便理解,我們有時把自由意志(free will)用「自由決策(決定,選擇,思考)」來代替。    大腦的神經(生化的)活動決定了我們的決策還是我們的意識做了自主的決策,進而產生了我們的神經活動?
  • 人有自由意志嗎?
    所以,你的意志(行為)相對是自由的。結論:任何「意志」(想法)都是物理腦對信息場景的模擬,而最終的行為是由大腦綜合分析給出的結果。人沒有決對的自由意志,但是,擁有相對的決策權!二、意志產生的過程。所以,意志是由大腦決定的;大腦是由外界信息決定的;信息是由宇宙創造的。故而,人的意志遵從於外界信息。人沒有絕對的自由意志(人通過獲取外界信息,形成了自我意識模式,完全決定了人的行為習慣)。
  • 人類的量子信息革命:上帝擲骰子嗎?
    2020年1月12日,由智識學研社、知識分子、賽先生和墨子沙龍主辦的2020年科學新年演講在北京隆重舉行,聚焦量子信息革命,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奉獻了一場關於量子的精彩演講。「量子計算和量子保密通訊技術會引領一場新的科技革命,這個革命和歷史上其他的幾個革命一樣,將深遠地影響著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