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是怎樣知道飛機的高度、速度和方向的

2021-01-20 飛行員培訓

飛行員用眼雖然也可以估計出飛機與地面的距離,但這樣得出的結論很不準確。而且當光線不好或飛機飛得很高時,用目測高度就根本不可能。用大氣壓力變化與高度相關的原理,製造出的飛機高度表解決了這個問題。


大氣壓力是由空氣的重量堆積而成的,越到高處空氣的厚度就越小,氣壓就越低。隨著高度的增加,氣壓線性下降。如果在飛機上能測出外面的氣壓,當然就可以換算出飛機此刻的飛行高度。飛機上現在裝的就是以這樣原理做的氣壓表,但錶盤上顯示出的數字卻是經過換算出來的高度,這就方便於飛行員的使用了。




飛機在空中飛行,飛行員不僅要知道飛機對地面運動的速度(地速),而且還要知道飛機相對於空氣運動的速度(空速)。下面先解釋一下對飛機來說比較重要的空速。機翼的升力來自於流過機翼上下表面氣流的速度差,因此空速決定了升力的大小。空速越大,升力越大;沒有空速,升力消失,飛機就會從天上掉下來。相對於飛機來說,空氣流動的越快,對飛機衝擊的壓力也越大,這個壓力被稱之為動壓。動壓與空速相關,當動壓被測出後也就可以換算出空速。


測量空速的系統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叫全壓管。它是一根向飛行前方伸出的管子,被裝在機頭或翼尖上。當空氣迎面吹過來流入管中,在管子的後部就可以感受到流入空氣的全部壓力。這個壓力由空氣流入管內的動壓和空氣靜止時內部的靜壓組成。第二部分是靜壓孔。靜壓孔是開在機身側方不受氣流幹擾的一些小孔。空氣從這裡緩慢流入孔內,這裡的空氣壓力是靜壓。第三部分是壓力表,表的一端與全壓管相連,另一端與靜壓孔相連。壓力表測得的數字是全壓與靜壓之差,也就是動壓。根據動壓與空速的相關關係,就能將空速換算出來。

地速表明飛行中的飛機相對於地面運動的速度。地速是空速加上空氣本身的流速(風速)這兩部分組成。空速、風速、地速都是可以是指向任務方向的矢量。當把它們加在一起時,三個矢量組成一個三角形,這就是有名的速度三角形。通過它,飛行員就可以知道飛機的地速是多少了。


低速飛機在飛行時,飛行員依靠觀察地面的標誌來辨別方向。一旦飛機升到雲海之上或在海洋上空飛行時就找不到地面標誌物了。藉助於我們祖先的偉大發明之一磁羅盤,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在飛機上的這個磁羅盤(指南針)是經過改裝的,叫做航向儀。


因為飛機飛行速度很快,沿地表面飛行時,儘管乘客感受不到地球的彎曲弧度,但磁羅盤卻會感覺到這種變化。飛機沿著地表曲度不斷變化著姿態,如果磁羅盤的運動趕不上這種變化速度,那麼它指出的就是錯誤方向。為此在磁羅盤上還要附加一套陀螺,這樣才能使磁羅盤一直保持與地面平行的姿態,為飛機指明正確的方向,這一整套裝置叫航道羅盤。


飛機在空中具有各種不同的飛行姿態,包含了飛機的仰頭、低頭、左傾斜、右傾斜等變化。飛行姿態決定著飛機的動向,既影響飛行高度,也影響飛行的方向。


低速飛行時,駕駛員靠觀察地面,根據地平線的位置可以判斷出飛機的姿態。但由於駕駛員身體的姿態隨飛機的姿態而變化,因此這種感覺並不可靠。例如當飛機轉了一個很小角度的彎,機身傾斜得很厲害,駕駛員一時不能很快地調整好自己的平衡感覺,從而不能正確地判斷地平線的位置,就可能導致飛機不能恢復到正確的飛行姿態上來。

還有飛機在海上做夜間飛行,漆黑的天空與漆黑的大海同樣都會閃爍著星光或亮光。在這茫茫黑夜中很難分辨哪裡是天空,哪裡是大海,稍有失誤,很容易就把飛機開進海中。

為了飛行的安全,極有必要製作出一種能指示飛機飛行姿態的儀表。這塊儀表必須具有這樣一種性能,即能夠顯示出一條不隨著飛機的俯仰、傾斜而變動的地平線。在表上這條線的上方即為天,下方即為地。天與地都分別用不同的顏色予以區別,非常醒目。怎樣才能造出這條地平線呢?設計者從玩具陀螺中獲得了靈感。


許多小孩都玩過陀螺。它的神奇之處在於當它轉動起來以後,無論你如何去碰它,它總是保持直立姿態,決不會躺倒。而且它轉的越快,這種能保持直立的特性就越強。


換句話說:陀螺轉動起來後,它可以保持它的旋轉軸的指向不受外界的幹擾,指向它起始的方向,利用這個原理,在19世紀末就製造出來陀螺儀,它的核心部分是一個高速轉動的陀螺,專業術語叫轉子。把轉子裝在一個各方向均可自由轉動的支架上,這就是陀螺儀。把陀螺儀安裝到其他設備上,不管這個設備如何運動,陀螺儀內轉子旋轉軸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飛機發明後不久,陀螺儀就被用到了飛機上。把陀螺儀的支架和機身連在一起,它的轉子在高速旋轉時,旋轉軸垂直於地面,有一根橫向指示杆和轉子軸垂直交叉相連。飛機可以改變飛行姿態,但轉子軸會始終指向地面,橫向標示杆就始終和地平線平行,它在儀表中被叫做人造地平線,這個儀表被稱為地平儀,也叫姿態指引儀。在實際飛行時,駕駛員在任何時都應相信地平儀指示出的飛行姿態而不是相信自己的感覺判斷,從而避免因飛機的劇烈俯仰傾斜動作導致的判斷失誤,這樣才能保證飛機安全飛行。(轉載自:瑞鋒航空俱樂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飛行員管家微店

飛行員培訓是飛行員自己的家園。微信號:feixingyuanpeixun,在這裡我們為你展示飛行員從招飛、體檢、培訓、學習、就業以及關於飛行員的各個方面的信息。個人微信號:skyfeifeifei,投稿郵箱:1036944942@qq.com


相關焦點

  • 飛機是怎樣測量飛行的高度、速度和方向的?
    而且當光線不好或飛機飛得很高時,用目測高度就根本不可能。用大氣壓力變化與高度相關的原理,製造出的飛機高度表解決了這個問題。  大氣壓力是由空氣的重量堆積而成的,越到高處空氣的厚度就越小,氣壓就越低。隨著高度的增加,氣壓線性下降。如果在飛機上能測出外面的氣壓,當然就可以換算出飛機此刻的飛行高度。
  • 飛行員是怎麼知道飛機所處的高度和速度的?
    大家知道,飛機在飛行時,飛行員可以通過讀取飛機上飛行儀表的數據,知道飛機所處的高度和速度。那麼,你知道這些數據是怎麼測出來的?
  • 深度剖析:飛機的飛行員是如何知道飛行高度的,難道是千裡眼?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飛機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當中了,它以速度之快、時間之短,獲得了人們的芳心。 大家都知道飛機在飛行的過程當中,其實是需要多方面的一些綜合數據來進行反饋和整合的,那麼飛機怎樣知道自己在多高的高度呢
  • 【齊飛航空】飛機如何測量飛行的高度、速度和方向?
    而且當光線不好或飛機飛得很高時,用目測高度就根本不可能。用大氣壓力變化與高度相關的原理,製造出的飛機高度表解決了這個問題。大氣壓力是由空氣的重量堆積而成的,越到高處空氣的厚度就越小,氣壓就越低。隨著高度的增加,氣壓線性下降。如果在飛機上能測出外面的氣壓,當然就可以換算出飛機此刻的飛行高度。
  • 飛行知識:各類飛機的飛行高度是怎樣的?
    飛行知識:各類飛機的飛行高度是怎樣的?
  • 飛機顛簸和飛行高度有必然聯繫嗎?
    飛機的飛行高度究竟是多少?今天就帶大家飛向高空,看看飛機的飛行高度。▼認識大氣層首先從基礎知識大氣層開始~大家都知道地球被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氧氣、氬氣,分別佔78.1%、20.9%、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和水蒸氣
  • 飛行員飛的不是飛機,是氣象!
    但是合格的飛行員必須掌握這一技術。在強烈側風之下進場降落,是民航飛機其中一種最複雜和危險的飛行動作,因為側風會把飛機吹離跑道的中線,因此飛行員必須調整飛行的方向加以補償。一般來說這補償可以透過兩種方法來進行:分別為蟹形進場及側滑進場。
  • 飛行員考試航線飛機執照考試題庫-飛機一般知識
    飛行員考試app飛行執照考試訓練的綜合平臺在:百度手機助手搜索:飛行員考試飛行員考試綜合訓練平臺1、Why is it necessary to increase back elevator pressure to maintain altitude during a turn?
  • 美F35飛行員:超音速飛行不會對飛機造成永久性損傷
    這位飛行員認為,在執行超音速攔截任務或在戰鬥中需要迅速遠離敵機時,他們通常能夠將F-35戰鬥機的速度和高度發揮到極限,而不會對飛機造成任何永久性損傷。去年6月,美五角大樓已經對短距起降型F-35B和F-35C艦載機的超音速飛行時間進行了限制限制。
  • 減緩飛行速度和降低飛行高度的好辦法:打開擾流板
    民用客機的擾流板通常安裝在兩側的機翼上,使用時通過液壓系統頂起,有效地增加航空器前進的阻力並增大機翼上方的壓力,達到同時減緩飛行速度和降低飛行高度的目的。相對的,戰鬥機上的擾流板根據各自空氣動力設計的不同,安裝在不同的位置。另外,不少戰鬥機降落時需要靠釋放減速傘來縮短滑跑的距離。但是減速板的使用壽命有限,一般來講只能使用1000-3000個小時。
  • 飛機飛行的過程當中,飛行員是如何知道飛行高度的?今天算明白了
    大家都知道飛機在飛行的過程當中,其實是需要多方面的一些綜合數據來進行反饋和整合的,那麼飛機怎麼樣才知道自己在多高的高度呢?GPS,畢竟這是現在發展過程當中非常常用的兩種雷達的利用,在現在也非常多,就比如潛艇以及很多戰機設備都是需要依靠雷達,來知道自己以及對方的位置的,但其實日常飛機並不是依靠雷達來判定自己的位置,而GPS雖然說也可以,但是在日常的利用當中也是比較少的,GPS更多的利用在是導航上面。
  • 國航飛機2分鐘驟降1000米!飛行員為什麼怕"貓"?
    國航CA1704突然下降高度事後國航方面給出的解釋是,飛機在高空遭遇晴空湍流,飛行員控制飛機下降高度,屬於正常操作我們都知道,飛機在天上飛行,當下方有對流雲團產生時,強烈的上升氣流會給飛機額外的升力,把它推得更高;而當飛機飛過這團雲時它又會降下來,直到碰到下一團上升氣流。飛行員的視野開闊,飛機上的都卜勒雷達也會提示他前方氣流狀況,所以乘客們能提前做好準備。
  • 飛機異常姿態:低高度更要「高」要求
    飛行員在平時的航線飛行時,很難遇到極不正常的姿態。一般來說,我們經常訓練的低空風切變、地形警告低高度、低高度失速、低高度大坡度、復飛等都屬於低高度異常姿態。  由於低高度異常姿態留給飛行員的時間反應裕度很低,其對飛行員的技術、心理要求極高,對飛行安全的影響也很大。飛行員在飛行訓練和實際飛行中必須認真對待,對動作程序要做到熟記於心並形成條件反射,從而迅速反應、正確改出。
  • 飛機高度及應用
    對於飛行來說,知曉飛機的高度至關重要。飛行員必須確保飛機在飛行中相對於障礙物或者地形始終具有足夠的超障裕度。尤其是在能見度有限的情況下,獲取精準的高度信息非常必要。為了保障飛機的安全,飛行員要清楚知道飛機的高度和周圍地形的高度。為了降低空中危險接近,避免飛行衝突,飛行員也要按照飛行規則和管制員指令保持好飛機高度。
  • 從法航447航班的故事看人類面臨的自動化悖論|法航447|飛機|飛行員...
    這種機型以飛行平穩和操作簡便著稱。與其他現代化飛機一樣,A330配置了自動駕駛儀,能夠保證飛機按照預定航線進行飛行,但其配置的電傳飛控作業系統(fly-by-wire)更為複雜。傳統的飛機控制系統能夠讓飛行員直接控制飛機的襟翼,諸如舵,電梯和副翼等等,這種直接控制方法意味著飛行員在控制飛機上會有足夠的自由度。相比之下,電傳飛控作業系統操作更為平順,也更為安全。
  • 世界飛行速度最快的載人飛機
    這架飛機由美國當時的12名精英飛行員組成的飛行團隊進行試飛,其中包括尼爾 阿姆斯特朗,他於1969成功實現了人類的首次登月。美國NASN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的歷史學家蓋爾在一電話採訪中說道「X15的飛行員比爾達納曾告訴他:這是一次偉大的飛行,它將給你最大的速度,最大的刺激感和最大的恐懼感。」在它之前我們還沒有製造出能在大氣層飛行的飛機。
  • 飛行員最後的安全依靠
    到今天,隨著科技進步,彈射座椅已歷經迭代發展,可滿足戰機在不利姿態和高速飛行狀態下的逃生需求,在最後的緊要關口為飛行員生命撐起了一道「安全屏障」。火箭式秒速彈射,飛行員的自救「神器」在激烈的空中對抗中,戰鬥局勢瞬息萬變,戰機飛行狀態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因素。一旦戰機受損失控,飛行員就要以最快速度逃離飛機。
  • 怎樣開飛機
    我曾經是空軍飛行員,駕駛過初教六,杜二,轟五三個機種。在航校第一名放單飛,在航空兵部隊25歲擔任飛行大隊長。飛完了所有作戰科目,是四種氣象飛行員,飛行教員。後來因經常發低燒轉業到地方工作。 現在想飛行的人很多,但因為身體等原因有飛行經歷的人確不多。我想和有此志願者和有此經歷者分享飛行的經驗體會。 駕駛飛機是一項特殊技能,很刺激,危險係數也高。
  • 巴基斯坦空難細節曝光:飛行員兩次忽視空管員要求降低飛行高度的警告
    據巴基斯坦吉奧新聞電視臺 ( Geo TV ) 報導,日前失事的巴基斯坦客機的飛行員在飛機著陸過程中,忽視了空中管制部門對於飛行高度和速度的警告。22 日失事飛機在喀拉蚩一條狹窄的居民街上墜毀,事發地區人口稠密,飛機對當地房屋造成嚴重損毀。
  • 「空間方向迷失」!日本墜海F35飛行員自己昏了頭,絕非缺氧
    而在F35A墜毀的兩個月中,美日雙方也出動了各種救援飛機,譬如U2以及打撈船救援隊去失事海域附近打撈失事戰機的殘骸,但是迄今為止也只是找到了部分殘骸,包括記載關鍵飛行數據的黑匣子仍沒有找到(只找到殘片),按照正常的事故分析流程是不能這麼早下結論判定飛機是如何失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