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⑩|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2021-01-19 微時區

在步入婚姻的殿堂之前,我們需要做好的婚前準備。

那麼在組成了自己的小家後,面對自己的新角色,阿德勒又給了我們什麼建議,可以讓我們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呢?

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平衡人生的三大任務

關於愛情與婚姻的定義,阿德勒認為,愛情,以及愛情在婚姻中的圓滿,是對異性伴侶最親密的奉獻,具體表現為生理上的吸引、相濡以沫的陪伴,以及生兒育女的共同願望。

因此,在阿德勒的觀點中,愛情與婚姻是人類合作的精華,它不僅僅是兩個人為了各自幸福的合作,也是為了人類幸福的合作。

現代人的婚姻中存在許多紛爭和困境,不只是當事者們,連他們的父母們也非常在意,希望能解決這些問題。

不過,愛情與婚姻無法被單獨解決,這是因為,我們共同面對的三大約束像三條紐帶一樣,它們其實是捆綁在一起的。

所以,想要解決愛情與婚姻的問題,我們需要直面職業和社會帶來的其他問題。因為這三個問題互相牽連影響,解決其中一個也有助於解決其他的問題。

舉個例子,電影《實習生》中的朱爾斯,她工作傑出,但是,只想著工作的她,卻忽略了家庭。

在發現丈夫出軌之後,朱爾斯意識到是自己過於投入工作,而疏於經營夫妻關係,於是,她著手調整自己的工作量,希望能挽回丈夫。

而丈夫也在看到朱爾斯的改變後,誠懇地道歉,承諾與朱爾斯一起好好努力。

不過,在忙碌的現代社會,我們常常聽到,有些人拿工作當成為逃避社會和愛情問題的藉口,經常有人誇大對工作的投入程度,以迴避愛情和婚姻問題。

阿德勒就遇過一位工作狂合伙人就認為:「我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操心婚姻,所以我們的不幸也不能怪我。」

我們必須知道的是,不能以一個問題來當另一個問題處理不好的藉口。

想要真正處理每一個婚姻的問題,我們同時也要應對好工作與人際關係,找到生活的平衡,才能過好這一生。

平等地對待另一半

曾看過一份喜宴的邀請函上寫著:「請您來與我們分享您的人生智慧,協助我們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好。」

每個人在踏入婚姻時,都期待能和對方白頭偕老,依賴彼此成就一段美滿的婚姻。

關於這個議題,阿德勒指出,愛情和婚姻成功的唯一基礎,是夫妻之間要充分合作,彼此都必須關心對方多於關心自己。

如果夫妻兩個人對對方的興趣都超過了對自己的興趣,做到親密而雙向的熱愛與奉獻,在婚姻中,就不會有其中一方覺得被壓制、被埋沒,就能達到平等。

所以,我們都應該竭盡全力讓我們另一半的生活更輕鬆、更充實,這樣一來,雙方才會有安全感,覺得自己有價值,覺得自己被需要。

到這裡,阿德勒為我們指出了婚姻關係中幸福的基本含義:一段良好的婚姻關係會讓你覺得自己有價值,是對方不可替代的人,你既是對方的好伴侶,也是他的真朋友。

就像前美國歐巴馬在卸任總統的儀式上,對太太米歇爾的那番告白:「在過去的25年裡,你不僅是我的妻子,我孩子的母親,更是我的摯友。你因為我而承擔了一個你最初並未要求的角色,並把它演繹得如此優雅、勇敢而幽默。」

那麼,為什麼夫妻之間的平等如此重要呢?

之前我們談過,婚姻是一個雙方合作的項目,在合作的時候,是不可能讓某一方處在從屬者的位置的。

試想一下,你能接受你的另一半對你頤指氣使,不斷地給你下指導棋嗎?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如果其中一人總想著要控制大局,並強迫另一方服從,那麼兩個人就會很難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在阿德勒看來,現在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不幸福的婚姻,原因就在於很多人想要在婚姻中居於統治和主宰的地位,扮演家裡的領袖。

我們要記住,在親密的婚姻關係中,兩個人之間更應該保持平等,只有平等了,才能一同找到解決人生各種問題的途徑。

例如,在生兒育女的問題上,雙方可以達成一致的意見,面對孩子的教育,也能取得共識,或者,在婚姻出現危機時,兩個人也會想辦法努力解決。

所以阿德勒再三強調,在家庭生活的所有行為中,權威是最無用且有害的元素,家庭中不應存在統治,任何可能導致不平等感的事情都應當被避免。

成為孩子的榜樣

大部分的人在結婚之後,也會成為父母。

我們知道,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所以極為重視孩童教育的阿德勒,在父母的角色上,也給了我們一些指引。

首先,對阿德勒來說,在經營家庭時,最重要的概念是,家庭中不應存在統治,任何可能導致不平等感的事情都應當被避免,無論父親或母親,都不應成為家庭中的統治者。

如果父母親特別成功或特別有天賦,孩子就會覺得他們永遠無法取得可與之媲美的成就,導致他們變得怯懦,對生活缺乏興趣。

因此,即使父母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內非常成功,也無需將這種成功過多地帶入家庭之中,否則子女的成長就會遭到抑制。

如果父母老是對家人嘮嘮叨叨,在孩子面前擺出專橫跋扈的樣子,那孩子們就會習慣擺出防守的姿態,孩子們害怕遭到批評,時時處在一個緊張的狀態中。

裡奧是個在社會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家,對於自己白手起家的經歷非常自豪,每天回了家,不是在誇耀自己的功績,就是在批評孩子的課業不夠努力。

這讓裡奧的三個孩子都選擇了早早離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不想繼續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下,每天提心弔膽著是否隨時會被批評。

此處,阿德勒特別強調了一個重點,不管夫妻哪一方是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這都是夫妻共同的收穫。

我們要建立一個概念,對於和諧的家庭來說,賺錢只不過是家庭勞動分工的結果。

不能因為自己是家裡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擺出一副施予者的模樣,把家庭中所有其他人都變成接受者。

阿德勒將父母親的職責大致概括為:證明自己是個好伴侶,是孩子的好夥伴,也是社會的好成員。

這和我們面臨的三大問題是一一對應的,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有效地處理好生活中的三大問題,我們就能成為一個好的另一半和優秀的父母。

首先,優秀的父母還能處理好社會關係,能夠交到朋友,在與朋友的往來之中,我們就已經將家庭帶入了更廣泛的社會生活之中。

當家庭小圈子之外的影響力能夠滲入家庭之中,我們的孩子們也會看見要如何發展社會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

其次,優秀的父母在工作問題時,會通過自己的工作態度給孩子們立榜樣,向他們展現應該如何透過工作,為他人做出貢獻。

最後,優秀的父母會建立平等的夫妻關係,讓孩子在家庭中國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從而樹立起正確的婚戀觀。

總而言之,當我們正確地解讀生命的意義,扮演好自己的每個角色,就是給孩子立最好的榜樣。

孩子有了好榜樣,未來他也能積極地參與人類大家庭的一切活動,人類文明的進程,就能不斷推進、不斷超越。

結語

今天我們了解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要學會平衡人生的三大課題,成為最好的自己,另外,與另一半相處的時候,要以平等的態度,共同努力,這樣一來,我們自然就能成為孩子的榜樣,給人類的下一代做出最好的言傳身教。

相關焦點

  • 《自卑與超越》: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當時,我覺得這真不可思議,那麼優秀的人為什麼還會自卑?在我們的認知中,自卑一直就是一個貶義詞,優秀的人自信、從容、閃閃發光,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我把「自卑」、「一無所有」與「985、211、復旦大學」聯繫在一起。但事實上,人人都有自卑感。
  • 《自卑與超越》① | 自卑,是讓你變優秀的原動力
    領讀 | 吳小衛十點人物誌出品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我不夠漂亮,所以我不敢和陌生人打交道;我的原生家庭並不幸福,所以我也不敢談婚論嫁;我精心準備的提案被老闆全盤否定了,我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感到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優秀的時候,但你可能還沒發現,這些自卑,正是讓你變得優秀的原動力。通過《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你將學會如何利用自卑,超越自我,改善人生的處境。
  • 《自卑與超越》①|自卑,是讓你變優秀的原動力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我不夠漂亮,所以我不敢和陌生人打交道;我的原生家庭並不幸福,所以我也不敢談婚論嫁;我精心準備的提案被老闆全盤否定了,我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感到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優秀的時候,但你可能還沒發現,這些自卑,正是讓你變得優秀的原動力。通過《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你將學會如何利用自卑,超越自我,改善人生的處境。
  • 如何做好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以下為此次直播實錄:果媽:首先謝謝大家來到我們的直播間,今天還是進行每周五19:30固定的欄目:果媽訪談錄,我們希望用視頻的方式與大家互動,所以每期都會請一位嘉賓和大家聊聊各位女性、媽媽關心的話題,這一次是第11期。今天談論的話題是如何做好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 那些打不倒你的,必然會使你更加強大: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作者:瓊笛如果你是一個自卑的人,那麼我建議你一定要看看這本阿弗萊德·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他們在外人的眼中似乎已經擁有了光鮮亮麗又美好的生活,人生堪稱圓滿,可是在這樣的人心中,其實還是有著自卑的一面的。
  • 自卑與超越:2個方法通過與他人建立合作,來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
    你採取怎樣的辦法彌補自卑感,實現優越感,就體現你的人生態度。自卑情緒會有很多表現形式,比如眼淚、憤怒、歉意等。因為自卑感會讓一個人感到焦慮,因此,他就會尋找優越感來補償自己的情緒,但是,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將真正的問題掩藏起來。於是,他的活動受到了限制,他會致力於如何避免失敗,而不是努力解決問題。困難所帶給他的只剩下彷徨、猶豫和退卻了。
  • 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顏寧追問4位男科學家
    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這個問題常被拋給女性。而在12月27日的一場論壇上,它被拋給了4位男科學家。「我們需要一個論壇把女性科技工作者集合在一起,彼此分享挫折、困惑、經驗和教訓。雖然沒辦法複製,但看看別人走過的路,至少可以讓你不孤單、不害怕,有勇氣面對各種事情。」
  • 顏寧追問4位男科學家: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
    網上很多人一說到我,就說顏寧之所以能成功,因為她是單身,沒有家庭拖累。但事實上,有家庭、有事業才是絕大多數人的現狀。我們這次請來四對科研伉儷,不僅都是科學家,而且也都為人父母。他們的科研和家庭能平衡嗎?—— 顏寧熟悉顏寧的人,可能都聽過 2014 年時她講的這段故事。「你們為何從來不問男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現在她的想法實現了。
  • 看生命科學領域最傑出女性如何平衡工作家庭
    都說女性能頂半邊天,但當女性在職場叱吒風雲的時候,仍會遭遇某種程度的阻礙,且經常被問及如何面對性別歧視、如何應對家庭職責、如何爭取晉升……生命科學領域也不例外。近日,Fierce Pharma發布了「生命科學領域的20位最傑出女性」名單,從中或許可以找到一些答案和思考。
  • 自卑膽怯的人,到底如何才可以過好這一生?
    1.自卑會讓一個人失去陽光和快樂自卑的性格已經折磨了我二十七年,真的是太痛苦了。由於我那自卑的性格,我沒有朋友,沒有工作能力,沒有愛情,沒有掙錢的能力,在社會上,在他人面前,總是小心翼翼的,特別特別害怕出錯。人的性格有很多種,有自信、樂觀、陽光、堅強……而我的性格唯獨是自卑的。
  • 自卑心理的形成與自我超越-走出心靈陰霾重見光明世界!
    接上期,上期文章,對自卑心理的形成做了剖析,了解了自卑的形成,,以及父母,家庭,學校對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影響。從中我們得知,一個人自卑心理的形成,包括抑鬱症等心理問題的形成等等,都跟內在心靈世界形成了自我思維的局限導致的。
  • 頂級心理學家阿德勒給家長的忠告:這才是突破自卑,實現超越的第一步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他的心理學著作《自卑與超越》(1932年)指出人生的三大問題。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受到三大約束:職業發展、人際關係、婚姻問題,構成了人生的現實,人們面臨的所有困難和問題都源於此。而職業發展,更是處於最重要的第一位。
  • 自卑的女孩,從小在什麼樣的家庭?自卑不是性格,而是思維方式
    自卑的人是什麼樣子的?自卑的人連走路都充滿了自卑感,不敢被別人注意,不敢和喜歡的人表白,因為自卑,甚至不敢和別人說話,也不敢和別人交流,只想默默地走在路上,沒有一個人認識自己。「在我沒有上大學之前,我一直都覺得女生是最笨的生物,女生不管做什麼都不行」,沐陽無奈地對我們說。因為父親對她的否定,她漸漸地疏遠了父親,直到現在,二十多歲的年齡,一兩個月也不會給他打一個電話或者發一條簡訊。因為在沐陽心裡,她始終不願揭開心裡的那道傷疤。
  • 自卑的人,其實是喪失了這三種感覺:勝任感、連接感和自主感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覺得我們首先要辨別一下:自己是自卑,還是無法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很多人,容易把它們混為一談。舉個例子吧,小A擅長跳舞,身邊的人也經常誇讚她,但無論她如何努力,始終都得不到領舞的位置。後來知道,原來是因為老師覺得她容貌不夠優秀。自卑是什麼呢?就是小A也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長得好看,就連引以為傲的跳舞,小A也開始覺得自己跳得不如別人。
  • 顏寧×四對科學伉儷: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
    顏寧攜手董欣年×王小凡、宋丹丹×翟季冬、閆湞×吳建平、李文斐×張哲四對科研伉儷,圍繞雙體問題展開分享交流,談他們在事業進程中的喜怒哀樂,展現男女科學家的境遇和互動,提供多元視角來觀照科研女性,以鼓勵和啟迪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女性科研人員。男科學家怎樣平衡事業家庭?
  • 你的成功恰恰源自你的自卑!走進阿德勒——心理學入門「第4集」
    著有《自卑與超越》、《人性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自卑與生活》等。阿德勒從小膽子就很小,他三歲的時候弟弟在他身邊去世,幼年有兩次被車撞的經歷,還得了肺炎,身體一直很不好,讀書的時候數學可以說是極差,後來病好了就立志當醫生,拼命學習,成為班裡數學最好的孩子。後來他獲得博士學位,成為一名眼科醫生,他非常關注身體器官的缺陷,他認為身體的缺陷是個人驅使他採取行動的真正動力。
  • 潛意識心理學:你的自卑與自信,往往都來源於你的原生家庭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原生家庭對於個體而言,影響是終身存在的。雖然很多人想要奮力逃離令自己痛苦的原生家庭,但他們逃離的過程中會發現,越掙扎越深陷於原生家庭的桎梏中無法自拔。你是一個自信的人還是一個自卑的人,其實都來自家庭帶給你的童年記憶,這種記憶在你的內心深處紮根生長,最後形成不可逆的潛意識,伴隨你終身。
  • 心理學家告訴你,自卑的人通常有這些特徵,超準
    ——阿德勒《自卑與超越》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發現,所處的地位是我們希望加以改進的。」生活中,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內心自卑,甚至許多患有自卑情結的患者在被醫生問及是否有自卑感時,都會肯定的回答「沒有」,甚至有不少患者會說:「覺得自己比周圍的人高出一籌。」也就是說直接詢問往往不能夠給我們想要的答案,那麼那些內心自卑的人都有什麼樣的特徵呢?
  • 這五種家庭走出來的孩子,要麼自卑到骨子裡,要麼性格變扭曲!
    這麼多血淋淋的慘案擺在我們面前,我們難道還要忽視自卑這個「定時炸彈」嗎?其實自卑的心理多來自於家庭,以下這5中家庭,就是自卑的源泉。有些家庭明明條件還不錯,卻把節儉當成了過日子的指南針,雖然節儉是一種美德,不過摳門兒就不是了,節儉的目的是不浪費任何資源,摳門兒的目的只是自己省錢,所以這種家庭往往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導致內心自卑。二、做了好事兒也得不到任何表揚!
  • 女人為什麼要戴珠寶,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這組圖,也許是最直觀的體現。為什么女人都喜歡戴珠寶?也許真的因為:無珠寶,不女人!珠寶是一個神奇的寶物,讓你在茫茫眾人中容光煥發。看出區別了嗎?女人戴不戴珠寶,對形象、氣質的展現還是挺重要的。無論女王、王妃還是明星乃至你我這樣的普通女人,珠寶讓人更具魅力,熠熠生輝。擁有一件特別合適的珠寶可以讓你增強自信,充滿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