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一代TILs療法治療實體瘤,「勁風生物」完成一千萬美元Pre-A...

2021-01-20 36kr

據悉,「勁風生物」已於近日完成一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投資方主要為翰頤資本和弘勵創投,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勁風生物」技術平臺的升級、專利池的構建以及相關團隊建設。

「勁風生物」是一家腫瘤細胞治療產品研發商,致力於通過結合無創腫瘤檢測篩查在精準細胞治療領域的研發及應用、利用生物信息技術及人工智慧技術深度挖掘腫瘤多組學數據,優化細胞治療策略,提高腫瘤治療有效性。該公司的天使投資人是美國科學院院士、貝勒醫學院遺傳系系主任Brendan Lee教授,目前Brendan Lee教授也在擔任「勁風生物」的科學顧問。

圖片來自pixabay

「勁風生物」的技術核心是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是一種新型的抗腫瘤效應細胞。與一般的免疫細胞不同,TIL的免疫細胞來自於腫瘤組織,決定了經過篩選的TILs對腫瘤相關抗原識別能力非常強,經體外擴增回輸到患者體內後能夠準確遷移到腫瘤原位,並有效殺傷腫瘤細胞。

「勁風生物」TILs療法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學和AI技術輔助基因測序技術確定患者腫瘤細胞中的特定突變信息,之後利用突變信息找到能夠最有效瞄準這些突變的T細胞,最後提取富集這些T細胞,達到精準識別、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據介紹,該療法相較於CAR-T細胞療法安全性更高,且未來發展賽道廣,「肺癌、非小細胞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宮頸癌都是TILs療法正在努力攻克的方向」。

「勁風生物」創始人兼CEO於福利博士畢業於貝勒醫學院,師從美國科學院院士、基因組學泰鬥Richard Gibbs教授並取得了分子遺傳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師從群體遺傳學家、古人類遺傳學家David Reich教授完成了博士後的研究工作。此後他就職於美國貝勒醫學院遺傳系人類基因組測序中心,參與以及領導多項國際重大人類基因組項目;還擔任過貝瑞基因公司的首席信息官,主要負責整體生物信息分析、產品研發和雲計算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在基因組學的應用。

創始團隊還包括腫瘤多組學研究領域的生物信息統計專家,來自細胞治療領域知名藥企、具有豐富研發製備和臨床應用一線實操經驗的細胞專家等。於福利表示:「希望我們的產品能夠結合基因檢測,與上遊做第二代測序技術的企業進行通力合作,與下遊研究細胞治療產品的企業緊密接洽,走到臨床治療端,產出一個完整的產品。」

編輯:蔡姝凝

相關焦點

  • 利用新一代TILs療法治療實體瘤,勁風生物完成一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1月14日報導近日消息,勁風生物已於近日完成一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主要為翰頤資本和弘勵創投。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勁風生物技術平臺的升級、專利池的構建以及相關團隊建設。勁風生物是一家腫瘤細胞治療產品研發商,致力於通過結合無創腫瘤檢測篩查在精準細胞治療領域的研發及應用、利用生物信息技術及人工智慧技術深度挖掘腫瘤多組學數據,優化細胞治療策略,提高腫瘤治療有效性。
  • 「首發」勁風生物獲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 新一代TILs療法有效打擊...
    來源:動脈網作者: 陳宣合 動脈網第一時間知悉,生物技術公司勁風生物近日完成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主要為翰頤資本和弘勵創投。該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勁風生物技術平臺的升級、專利池的構建以及相關團隊建設。
  • 36氪首發|專注新型實體瘤細胞療法,「君賽生物」獲數千萬元Pre-A輪...
    36氪獲悉,上海君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賽生物)已完成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元禾原點領投,復容投資跟投,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據公司創始人金華君博士介紹,此輪融資資金將用於多款新型TIL細胞療法的研發。
  • 聚焦抗腫瘤創新藥,「天科雅」用國際前沿的免疫療法解決實體瘤難題
    為了治療腫瘤,學術界與產業界都在積極探索新技術。腫瘤免疫治療,正是近年來頗受關注的前沿技術,它是繼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之後的第五大療法,它曾在2013年被《科學》雜誌評定為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首。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免疫檢查點單抗治療與CAR-T細胞治療的已經成為產業熱點。這項前沿的技術也受到資本和市場的肯定。
  • CAR-T免疫療法新模式——治療實體瘤
    2016年3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免疫療法已然成為人類對抗癌症新的希望,而CAR-T療法則是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之一。CAR-T藥物已經成功在人類血液癌症研究中被證明有重要作用,然而針對實體瘤仍然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如果能應用於治療實體瘤,那將具有很大的潛在市場。為解決這個難題,科學家們與該領域內的主要公司展開密切的合作。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助理教授Edmund Moon和他們團隊已成功地完成了臨床前期研究,有助於開闢此道路前進。
  • 實體瘤CAR-T療法被頭部企業拋棄!人類抗癌史上的「奇蹟療法」真走...
    但作為新型細胞療法的「頂級流量」,CAR-T實際上在近幾年才被改良使用到臨床上。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清除癌細胞,屬於細胞療法。醫學界認為,未來細胞治療產品有望成為超越單抗的新一代活體藥物。目前,CAR-T療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療效,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
  • 君賽生物完成Pre-A輪融資 將持續多款新型TIL細胞療法研發
    近日,上海君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元禾原點領投,復容投資跟投公司創始人金華君博士介紹,此輪融資資金將用於多款新型TIL細胞療法的研發。君賽生物2019年7月成立於上海,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新型實體瘤細胞療法創新企業,致力於開發基於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的實體瘤創新療法與First-in-class/Best-in-class細胞新藥,覆蓋多種復發難治性腫瘤。
  • 實體腫瘤開創性療法!TILs個性化免疫治療有望2022年上市
    隨後,Rosenberg教授馬上將這項巨大的發現轉化到臨床治療。1988年,他首次在一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進行了自體TILs過繼性細胞治療,結果和他的預期完全一致,這位晚期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腫瘤客觀消退。此後這意味著,實體腫瘤的剋星-TILs療法正式誕生。  此後,TILs療法在黑色素瘤中開展了眾多研究,取得了卓越的臨床數據!
  • CAR-T治療實體瘤再邁一小步,背後是這家細胞療法實力「猛將|母細胞...
    一、AUTO6:CAR-T治療實體瘤再邁一步簡單來說,該研究團隊將評估AUTO6NG這一候選產品基於相同的GD2 CAR策略,並利用其他工程設計來增強其有效性和持久性。除了抗體藥物之外,GD2也是近年來CAR-T治療實體瘤的主要研究靶點之一。來自Clinicaltrials.gov資料庫的一項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按照開展臨床試驗的數量排序, GD2靶點在國內CAR-T治療實體瘤的臨床試驗中排在第四位,在國外更是居首位。
  • 首發丨君賽生物宣布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用於TIL細胞療法研發
    億歐大健康2月21日消息,近日,上海君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君賽生物」)已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元禾原點領投,復容投資跟投,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據君賽生物創始人金華君介紹,此輪融資資金將用於多款新型TIL細胞療法的研發。
  • 美國新銳細胞療法公司Orca Bio、Lyell攜手進軍實體瘤,CAR-T賽道又...
    「Orca」)和 Lyell Immunopharma(以下簡稱「Lyell」)宣布建立研究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研發針對實體瘤的 CAR-T 細胞療法。這也是 Lyell 繼與 GSK、Eureka Therapeutics、CERo Therapeutics 等公司合作之後的又一項關於細胞療法的新合作。 交易公告中未提及資金情況。不過,在過去一年中,Orca 和 Lyell 分別完成了 1.92 億美元 D 輪融資和 1.79 億美元新一輪融資。
  • TILs聯合PD-1療法讓晚期實體瘤出現完全緩解
    近期一項新型療法在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非小細胞肺癌以及臨床中罕見難治的骨肉瘤中顯示出巨大潛力,引起廣泛的關注。這款療法將實體腫瘤中最具潛力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s)療法和最成功的腫瘤免疫療法之一PD-1結合起來,TILs細胞能夠增加人體的免疫識別和殺傷功能,而PD-L1則能解除人體的免疫抑制,兩種最具實力的免疫療法組成抗癌效果翻倍的新型療法,或將發揮更強的免疫反應殺傷癌細胞。
  • TILs聯合PD-1療法讓晚期實體瘤出現完全緩解
    這款療法將實體腫瘤中最具潛力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s)療法和最成功的腫瘤免疫療法之一PD-1結合起來,TILs細胞能夠增加人體的免疫識別和殺傷功能,而PD-L1則能解除人體的免疫抑制,兩種最具實力的免疫療法組成抗癌效果翻倍的新型療法,或將發揮更強的免疫反應殺傷癌細胞。
  • 溶瘤病毒「點燃」CAR-T療法,一半以上小鼠被治癒
    不過,儘管這類療法對血癌療效顯著,但在改善實體瘤治療方面進展寥寥。在這項新研究中,Anthony K. Park等克服了使免疫療法難以治療實體瘤的兩個主要挑戰:1)實體瘤可供CAR-T細胞靶向的靶點有限,大多數實體瘤缺乏一個明確的靶點;2)實體瘤周圍有一層「防護牆」,即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境,這種惡劣的環境使得CAR-T細胞難以生存、擴增和對抗癌症。
  • 「亙喜生物」獲8500萬美元B輪融資,要加速CAR-T細胞治療候選藥物的...
    36氪獲悉,細胞治療新銳公司亙喜生物已完成8500萬美元的B輪資金,由淡馬錫領投,禮來亞洲基金、翼樸資本、King Star Capital和Chengdu Miaoji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推動亙喜生物下一代CART免疫細胞基因治療候選藥物的臨床試驗。
  • 炙手可熱的TILs療法在五大...
    目前TILs療法已經在各類實體腫瘤中遍地開花,取得振奮人心的臨床數據,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有望成為攻破實體瘤的又一炙手可熱的新武器!攻破五大癌症--TILs療法成為治療實體瘤炙手可熱的新武器2019年6月,FDA基於innovaTIL-04(C-145-04)積極的試驗的數據,治療晚期宮頸癌患者的反應率(ORR)高達44%,授予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治療方法LN-145為突破性的治療指定,這是用於實體瘤的細胞免疫療法首次獲此殊榮。
  • TIL療法只能治黑色素瘤嗎?以色列加快進程 攻克實體瘤指日可待
    原標題:TIL療法只能治黑色素瘤嗎?以色列加快進程 攻克實體瘤指日可待 7月初,Iovance Biotherapeutics宣布,基於正在進行的單臂II期臨床試驗innovaTIL-04的研究結果,美國FDA認為其可以支持LN-145治療晚期宮頸癌的監管申請。
  • 36氪首發|「阿諾醫藥」C輪融資近1億美元,推進腫瘤免疫創新藥全球...
    36氪獲悉,腫瘤免疫治療研發生物醫藥公司阿諾醫藥早前已經完成近1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泰格醫藥及盈科資本共同領投,ATCG Holdings、盛鑫創投、浦信睿遠、鴻圖五號及工銀資管全球旗下的一家基金參與投資。
  • 融中財經:君賽生物完成Pre-A輪融資 浩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近日,上海君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元禾原點領投,復容投資跟投,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公司創始人金華君博士介紹,此輪融資資金將用於多款新型TIL細胞療法的研發。
  • 赫捷院士等Cancer Cell發文,闡述實體瘤細胞及基因治療全景
    文章指出,細胞和基因療法在治療實體瘤方面仍然面臨諸多挑戰,為了將這些療法真正應用於臨床,需要創新的解決方案。*以下部分內容譯自英文,僅供參考,請以英文原文為準。針對實體瘤的細胞和基因療法正在迅速發展,其中一些已經獲得批准,但大多數仍處於臨床研究過程中。過繼性細胞療法(ACT)利用免疫細胞來清除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