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太湖安全度夏!看這場演練中蘇州如何快速行動

2021-01-08 瀟湘晨報

隨著氣溫日漸升高,如今太湖已進入安全度夏應急防控關鍵時期。今年是太湖安全度夏的第13個年頭,也是太湖治理國家總體方案的交卷之年。為了確保太湖安全度夏和供水安全,5月25日,由蘇州市人民政府主辦,蘇州市生態環境局、水務局及吳中區政府承辦的2020年蘇州市寺前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藍藻暴發應急演練順利舉行。

根據《蘇州市太湖藍藻暴發應急預案》,結合藍藻暴發和湖泛處置工作實際,演練堅持「統一指揮、協同聯動、務求實效」工作原則,採用桌面推演方式,全程演練應急響應程序,嚴格檢驗反應處置能力。

本次演練模擬因藍藻暴發堆積,吳中區寺前水源地水質指標達到預警閾值,危及飲用水安全,在蘇州市政府的統一指揮下,蘇州市生態環境局、水務局、氣象局、駐市環境監測中心及吳中區政府按照預案,協同開展應急處置,最終控制事態,化解藍藻暴發引發的危情。

下面,一起來看看演練全過程:

信息研判

根據演練模擬,5月24日,通過衛星雲圖,發現有大片藍藻水華向太湖寺前水源地聚集。寺前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數據顯示藻密度、葉綠素a濃度達到預警值。5月24日下午15:00時,駐蘇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立即組織開展手工採樣監測和數據覆核,確認寺前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藻密度、葉綠素a濃度超過預警值,並立即向市生態環境局(太湖辦)上報預警信息。

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太湖辦)會同市水務局、市氣象局及有關專家進行分析研判,判斷為藍藻暴發一般事件,達到III級應急響應閾值,建議啟動III級預警。

預警發布

立即成立應急指揮部,由蘇州市政府副秘書長蔣華任總指揮,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太湖辦)局長毛元龍任副總指揮,先期組建綜合協調組(蘇州市安全度夏領導小組辦公室)、監測預警、飲用水保供、藍藻打撈和專家組等5個工作組。同時,視情組建湖泛應急、控汙限排、調水引流等工作組。

應急響應

吳中區政府根據應急預案要求,組織開展監測預警、藍藻打撈、飲用水保供等工作,並做好湖泛防控、控汙限排、調水引流、應急供應等準備。經過連續3天的工作,藻密度、葉綠素a濃度均下降到安全值,應急處置取得明顯成效。

應急終止

根據相關部門負責人的情況匯報,以及專家組的研判,應急指揮部宣布寺前飲用水源地藍藻暴發應急響應終止。

演練結束後,蘇州市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高級工程師夏健偉進行了點評。他表示本次演練取得了預期成效,切實達到了理順機制、鍛鍊隊伍的目的。接下來,蘇州各相關部門要充分體現「抓小抓早,提前謀劃」的原則,做好太湖藍藻的預警預測工作,做到早發現、早應對。強化與周邊區域的信息互通和共享。特別是與我市其它水源地的信息互通,共同做好趨勢的研判和事件應對。根據氣象、水文、藻情等情況,組織「調水引流」,加大水源地周邊水體的流動,減少藍藻水華對水源地水質的影響。

蘇州市政府副秘書長蔣華強調,蘇州各地、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狠抓工作落實,強演練、補短板,全力守住「兩個確保」底線,全面完成太湖治理暨安全度夏各項工作任務。一是進一步做好應急演練工作。吳江區、吳中區和蘇州市有關部門要充分總結演練的經驗教訓,對應急方案及演練程序開展評估,進一步細化完善預案內容,健全應急機制;沿湖各地要抓緊開展相關應急演練。 二是強化藍藻打撈。要不折不扣壓實屬地責任,沿湖各地各級領導要靠前指揮,明確責任,加強巡查。要加強藍藻打撈能力建設,強化離岸打撈能力。蘇州市有關部門要指導、督促、檢查其他太湖水源地所在地區,加強藍藻防護及打撈工作。 三是完善應急防控信息研判。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作,及時共享安全度夏應急防控信息,加強水質、藻情數據分析研判;及時指導有關地區和部門強化藍藻監測預警、打撈處置等工作,做到早預警、早準備、早防範、早處置。

演練,是為了更好地預防。接下來,蘇州將進一步提升太湖應急防控工作水平,全力守護太湖安瀾。通訊員 蘇小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曹盧傑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太湖藍藻局部發生,該如何確保「安全度夏」?
    ◎ 科技日報記者 過國忠 李麗雲 劉廉君 通訊員 宋麗娜 徐燕華日前,有媒體報導:因氣溫快速升高,太湖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較大面積聚集。特別是受高溫少雨等因素影響,藍藻集中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會進一步加大,今年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較為嚴峻的考驗。
  • 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較大面積聚集,如何確保太湖「安全度夏」?
    日前,有媒體報導:因氣溫快速升高,太湖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較大面積聚集。特別是受高溫少雨等因素影響,藍藻集中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會進一步加大,今年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較為嚴峻的考驗。6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來到無錫市濱湖區馬山環湖大堤上看到,這裡靠岸堤的一側確實已集聚著大量藍藻,呈現線條形狀分布,並散發出一陣陣難聞的特殊氣味。
  • 藍藻局部發生 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考驗
    特別是受高溫少雨等因素影響,藍藻集中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今年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較為嚴峻的考驗。   歷經多年治理,為何太湖藍藻仍會年年局部發生?目前,在太湖藍藻防控防治上,用上了哪些治水新方法新技術?下一步該從哪些方面發力,以科學系統地推進太湖治理,確保沿湖城市飲用水安全?6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走訪了國內相關專家。
  • 太湖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聚集 水利部啟動引江濟太調水保障太湖安全度夏
    為保障太湖安全度夏和流域水源地供水安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以下簡稱「太湖局」)應地方請求,於5月21日及時啟動引江濟太水資源調度。據太湖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5月11日衛星遙感解譯太湖藍藻水華面積822.6平方公裡,為今年截至當前的最大水華面積。
  • 助力「放食藻魚,淨太湖水」榮登蘇州慈善熱榜
    在一場接一場的硬仗中,我們見證了人間的大愛與真善美,慈善成為了全社會愛心傳遞的樞紐。  在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排名中,蘇州綜合指數位居全國第五。在第五屆「江蘇慈善獎」的表彰中,蘇州有25個單位和個人獲獎,佔全省的四分之一,連續四屆位列全省榜首。
  • 太湖治理 解決的不僅是藍藻問題
    進入6月,細雨微蒙的江南初夏,中國科學院太湖湖泊生態系統研究站中,湖中一座不起眼的浮標下,一個智慧大腦網絡正每隔幾十分鐘,將氣象水文實時數據,回傳到研究站的一樓大廳。  在空中,遙感衛星一天兩次為太湖拍照,研究人員們當晚就能收到數據,給太湖「體檢」。哪裡有藍藻水華了,哪裡可能會出現高風險區,他們可以提前預警。  太湖是全國第三大淡水湖。
  • 夏季無錫太湖淡黃色藍藻泛濫 與水中環境汙染有關嗎?
    日前,有媒體在網上報導,隨著夏季高溫來臨,無錫太湖出現大量淡黃色藍藻泛濫現象,遍布湖面十幾公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工作人員在打撈藍藻 受訪者供圖淡黃色藍藻是怎麼形成的?除了與高溫有關,與水中環境汙染有關係嗎?
  • 一到夏季就暴發 藍藻竟成太湖「標配」?
    日前,有媒體在網上報導,隨著夏季高溫來臨,無錫太湖出現大量淡黃色藍藻泛濫現象,遍布湖面十幾公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工作人員在打撈藍藻 受訪者供圖淡黃色藍藻是怎麼形成的?除了與高溫有關,與水中環境汙染有關係嗎?太湖治理的難度到底在哪裡,目前治理上採用了哪些技術,是否可以全面推廣?無錫又將採取哪些有效措施,來確保「安全度夏」?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蘇州吳中太湖新城:新家園「心」治理
    蘇州吳中太湖新城作為蘇州最年輕的城市板塊,約有1.5萬外來工地建設者在進行著100多個項目的建設。通過「1+N」黨建陣地矩陣,實現黨組織結構的集中統一,縱向到底,確保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的宣傳貫徹執行;延伸黨組織和建設者新家園的服務觸角發揮,切實將街道黨工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新建設者家園的橋梁紐帶作用融入到服務流動黨員和工地建設者的管理活動中,切實轉變為流動黨員和工地建設者的生活便利、工作成就和個人發展,並讓他們真切感受到黨的初心,增強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和對太湖新城的歸屬感。
  • 確保冬季大明山用電安全!南寧供電局提前開展融冰演練
    隨著冷空氣的到來,大明山一度降溫至5-6℃,南方電網廣西南寧供電局未雨綢繆,提前開展10千伏兩微線融冰演練,確保大明山冬季用電安全。此次演練旨在檢驗工作人員對融冰應急演練方案掌握情況,檢驗各班組對突發事件的協作能力以及應急處置能力。
  • 太湖藻類密度大幅度下降 達標率接近80%
    不少無錫市民有這樣的直觀感受:今年夏季的太湖藍藻聚集情況比去年有所減輕。沒錯!
  • 無錫水汙染事件背後:治理太湖非一日之功
    下午的一場大雨讓太湖有了些許生氣,除去不久前的人工降雨,這或許是無錫入梅以來第一場歡暢淋漓的雨。     「下雨能緩解太湖中藍藻的聚集。」太湖北岸的南泉村一位李姓村民說。之前,他和眾多無錫人一起,經歷了藍藻爆發而導致的水危機。     「那是一個月以前的事了。」李輕描淡寫地說。但一個月前的事實並不像他現在說話的語氣那樣輕鬆。
  • 蘇州第二高樓驚豔亮相,坐落太湖之畔,外形神似夾心餅乾
    蘇州一向以江南水鄉聞名,但其城建面貌和現代化程度同樣發達,位居長三角前列。目前蘇州的第一高樓為450米的國金中心,位於金雞湖畔,與東方之門「大秋褲」遙遙相對。而蘇州的第二高樓,也將於今年驚豔亮相,它就是蘇州綠地中心。這座高樓,並不在蘇州核心的CBD區——金雞湖附近,而是一路向西,來到磅礴壯美的太湖湖畔。
  • 就在蘇州!
    就在蘇州!>遠山如黛,水波壯闊,只在詩畫中出現的美景這一刻卻觸手可得切實抓好太湖保護與治理,以高水平建設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為引領,推動「生態+農文體旅」產業融合提升。★以點帶面、有序推進環太湖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示範區建設,深化太湖水「五位一體」長效管理,確保國省考斷面及飲用水源地水質持續穩定達標,穩步推進太湖禁捕退捕工作。★要理清思路、準確定位,將金庭鎮西山島建設成高標準「太湖生態島」。
  • 蘇州光福湖鮮市場「洗澡魚」冒充太湖魚?水產交易市場批發而來
    在中秋節到來之前,太湖也迎來了開捕季。很多市民來到太湖邊購買太湖野生魚,不過稍不留神,同樣也會上當受騙。最近就有市民反映,位於太湖邊的光福水產市場裡,不少冒充太湖魚的「洗澡魚」,真是這樣嗎?工人說,蘇州的,無錫的,四面八方的都過來買,要吃好吃的都到這裡買。對於記者的質疑,多數攤販避而不答,只是含糊表示只要魚好吃就行。而在另一家攤位,攤販卻坦言,每天這個時候,正是市場裡大量上魚的時間,所謂的太湖魚,實際上連自己都不知道產地。
  • 「垃圾跨省傾倒太湖西山」系列案塵埃落定
    破解難題:「汙染環境罪的有害物質」如何認定?  2016年7月1日,約2萬噸外地的建築、生活垃圾,被偷運、傾倒至蘇州太湖西山島。此事件經媒體曝光引發全國關注。  案發後,當地政府立即採取措施,當日便組織公安、海事、環保等部門趕赴現場處置,海事部門當場扣留8艘涉事船隻。蘇州兩級檢察機關應公安機關請求,提前介入偵查。
  • 蘇州高新區:壘築產業基石高質量建設特色田園鄉村
    2019年初,蘇州高新區通安鎮樹山村入圍第三批省級試點村莊。如何打造特色田園鄉村的蘇州範本,成為這一國家級高新區的重要課題。近年來,蘇州高新區把農業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發展規模農業、生態農業,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快速轉變。實現農業產業振興,關鍵在於用好農村土地。 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區長吳新明說,「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規劃先行,科學編制村莊規劃,不斷優化鄉村布局。」
  • ...政府辦公室(廳)文件 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蘇省太湖藍藻暴發...
    健全太湖藍藻暴發應急機制,增強應對處置能力,確保我省太湖水源地飲用水安全,保護和改善太湖生態環境,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和社會穩定。(二)編制依據。本預案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應對以下太湖藍藻暴發事件應急響應:太湖藍藻暴發重大事件應對工作;超出事件發生地設區市人民政府處置能力的應對工作;跨市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四)工作原則。1﹒抓小抓早,提前謀劃。2﹒統籌協調,分級響應。3﹒快速有效,及時處置。4﹒平戰結合,綜合施策。
  • 藍藻圍困無錫 守著太湖沒水吃
    以上海為龍頭,江蘇、蘇州、無錫、常熟和浙江、杭州、嘉興、湖州為兩翼的太湖流域,自古以來因水而興。這片幅員36859平方公裡、總人口近3900萬的區域,創造了全國13%的國內生產總值和19%的財政收入,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然而就在此時,曾經引以為豪的蘇南鄉鎮企業繁榮、滬上騰飛和浙江臨湖地區民營經濟原始積累的初期也成就了太湖汙染之始的源頭。
  • 【玩轉太湖】神奇動物在哪裡?這次我們從度假區找起......
    想看「神奇動物」到度假區就行啦!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度假區通通都有!湖哥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到度假區看「神奇動物在哪裡」!位於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中心區這裡有最美木棧橋5公裡木棧道蜿蜒相連錯落有致地貫穿整個公園